鋁電公司電解車間及凈化煙管制安防火防汛防雷電應急預案11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84560
2024-09-06
11頁
33.56KB
1、鋁電公司電解車間及凈化煙管制安防火防汛防雷電應急預案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XX 地區介于寒暑交替時節,草木干燥、風沙強硬,沙塵天氣較多,是火災易發地區。為了搞好安全文明施工,防微杜漸、防患于未然,我單位制定以下三防措施:1、 防火措施11器具配備:滅火器4套 鐵鍬4把 消防斧4把 12成立防火小組(組織機構見附圖);13禁止在施工現場抽煙,電氣焊及氣割作業時,應在指定的施工作業區內作業,明火作業應遠離易燃易爆物品;14因冬季施工搭設的保溫棚內,必須設有消防滅火器材,保溫用火爐設專人看護;15施工現場用電必2、須由專職電工操作,其他人員 不能私自亂拉亂接,避免短路引起火災事故。2、防汛措施21進入汛期應加強管理,制定應急預案;22在生活區、辦公區、施工作業區儲備砂袋,并整齊碼放在指定部位;23雨季施工基坑(槽)時,槽溝應堆放1米高的砂袋,且溝槽部位地勢要有一定的坡度,一般23%,基坑(槽)內設排水溝和積水坑;24將用電設備的基礎墊高,并作好接零接地,以免積水引起漏電;25在施工現場作業區存放污水泵1臺,以便從積水坑中抽水,準備鐵鍬鎬頭放到指定地點;26施工作業人員配備雨衣一套;27與當地氣象部門取得聯系,及時掌握天氣實際情況,采取具體的應急措施。3、防雷措施31成立防雷電組織機構,做好人員、機具、材3、料的準備工作,隨時投入受災現場;32隨著68月雨季的到來,也是雷電災害的多發時期,必須隨時掌握天氣預報,與氣象部門聯系及時掌握和了解天氣的變化情況;33對施工現場的高大建筑物、塔吊、腳手架等做好防雷電裝置及保護措施;34做好安全防范教育工作,教育員工了解和掌握雷電災害給建筑物可能造成的破壞性,使員工掌握雷電防范措施;35根據施工區域及周邊環境等因素確定需要防雷電引起火災的危險區域;36在雷雨季節,要求管理人員24小時開機,接到報警電話后立即趕赴事故現場,聽從工程部及監理部的調動;37應急電話:報警110,火警119,急救電話120;38組織機構圖、管理人員名單、機具材料表見附圖 隨著氣溫升高,4、天氣逐漸變暖,雨季也隨之來臨。為了防微杜漸我項目部成立了防汛小組,確定了組織機構、配備人員及材料設備等,使防汛工作能有組織有措施的進行。一、 施工現場備有防汛器具,并放在醒目的地點,以便一旦發生汛情,確保各成員在第一時間到達事故現場,投入到緊急救援工作中。二、 加強現場作業人員的安全意識教育,定期對員工進行一些應急知識培訓,使員工掌握必須的應急知識。定期組織防汛的預演,增強員工的自我保護能力和緊急時間的處理知識,減少事故損失。遇到險情立即組織員工到現場進行救援。三、 建立一套完整的救災防護體系,隨時檢查各類防護專業用品,對于災情多發季節設有專人值班巡邏。四、 聯系氣象部門做好天氣預報工作,做好5、預防準備工作。五、 器具及人員的配置1、 設有專人值班,黑白班交替巡邏。2、 現場施工人員配備雨衣、雨鞋。3、 運料道路進行平整,硬化保證雨季能夠正常通行。4、 配備一臺潛污泵、鐵鍬、鎬頭、拖車等5、 做好土方邊坡的休整,避免塌方。6、 筑壩護堤,現場設排洪溝。六、 程序和措施:1、 當險情發生時,第一發現人立即組織人員進行救援工作,同時撥打應急領導小組電話,使各人員盡快投入搶救工作,按照分工各負其責,現場指揮人員盡快根據實際情況判斷是否撥打緊急救援電話,如發生大險情,須馬上通知公司應急領導組織機構,同時通知上級安全主管機構,進行現場的緊急救援,以保證事態得到有效的遏止。2、 通訊聯絡成員接到6、報警后,必須立即通知其他部門組織救援,并及時切斷現場電源,接通應急照明燈具。一方面要將事故現場的情況隨時報告事故現場指揮以便指揮決策;另一方面要視災情的程度向當地的緊急救援機構報警,并做好報警的各項工作。3、 負責疏散的人員立即承擔疏散引導的責任,要首先對人員進行疏散,把需要疏散的人員立即疏散到事故現場以外的安全地帶,要做到不丟下一人,確保每個人的生命安全;另外還要組織對財物的搶救,把損失降到最低限度。4、 安全防護救護組人員在接到報警命令后,必須立即趕赴事故現場,首先對事故現場的周圍做好安全防護的保護 工作;同時要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對處于危險中的人員進行救護,在必要時撥打120急救中心,使傷員7、得到及時救護。七、 應急電話:報警電話:110急救電話:120重大事故應急預案及處理一、 為了保證對員工因工傷亡事故及時、準確地進行報告、調查、處理,依據國家、省、市有關規定特制定安全防范措施和制度。二、 凡本處員工在生產區域內發生的與生產或工作有關的工傷事故的報告、調查、處理的適用本制度。三、 工傷事故是指職工在生產區域內,在勞動過程中發生的人身傷害、急性中毒事故。四、 職工傷亡事故,按事故嚴重程度,分為四類:1、 輕傷事故:指損失工作日低于105日的失能傷害。2、 重傷事故:指損失工作日等于或超過105日的失能傷害。3、 死亡事故:指一次死亡一人以上2人以下的事故。4、 重大死亡事故:指一8、次死亡3人以上(含3人)的事故。五、 職工發生傷亡事故后,負傷者或最早發現者,應立即向直接領導報告,直接領導接到報告后應用電話或其他快速方法將事故簡況報告公司安全管理部門(安環部)主管領導;公司視傷害程度分別報告市建委、市勞動局、人民檢察院、市總工會及有關部門。報告事故簡況力求準確。對謊報或瞞報事故者一經查出要嚴肅處理。六、 工程處、項目部、公司對發生的事故要本著實事求是的態度進行嚴肅、認真、及時、準確的調查報告,并對調查的全過程負責。1、 輕傷事故:由工程處負責組織調查,項目經理部派員參加。查清事故原因,確定事故責任,提出處理意見,填寫傷亡事故登記表于事故發生后15日內將登記表報到公司。2、9、 重傷事故:由項目部經理負責組織調查,公司派員參加。查清事故原因,確定事故責任,提出處理意見,擬訂整改措施。由項目部填寫職工傷亡、重傷事故調查報告書于事故發生后10日內報公司,公司呈報政府主管部門。3、 死亡事故:公司會同政府主管部門進行調查,調查組必須對事故現場進行勘察,拍照或者錄象。收集事故當事人和現場有關人員的陳述和證言。分析事故原因,查清事故責任,擬訂整改方案,提出處理意見。項目部填寫職工死亡、重傷事故調查報告書于事故發生后20日內報公司呈報政府主管部門。4、 職工死亡、重傷事故調查報告書因故不能按期填報時事故單位應申明理由,由公司報請政府主管部門同意后方可延期填報。七、 發生事故的單10、位領導和現場人員必須嚴格保護好現場。如因搶救負傷人員或防止事故擴大而必須移動現場設備、設施時現場領導和現場人員要共同負責查清現場情況,做出標記,標明數據,并畫出事故的現場圖。對故意破壞事故現場者嚴肅處理,情節嚴重的依法追究法律責任。八、 事故現場調查后,依照批準程序方可清理現場。1、 輕傷事故現場清理由工程處批準。2、 重傷事故現場清理由項目部批準。3、 死亡事故現場清理由公司報請政府主管部門批準。九、 對事故的處理必須堅持事故原因不清不放過,事故責任和群眾沒受教育不放過,沒有防范措施不放過,事故責任人沒有嚴肅處理不放過的“四不放過”原則進行。十、 對事故責任者要根據事故情節及造成損失的嚴重程11、度,分別給以經濟處罰,行政處分,對觸犯刑律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1、 經濟處罰:按安全生產責任制考核辦法執行。2、 行政處分: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撤職、留廠查看、開除。十一、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事故責任者應給予處罰和處分,對觸犯刑律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1、 玩忽職守違反安全生產責任制、違章指揮、違章作業、違反紀律而造成事故的。2、 扣壓拖延執行“勞動安全監察指令書”“安全隱患通知書”造成事故的。3、 對新工人或新調崗位的工人不按規定進行培訓考核造成事故的。4、 組織臨時性任務,不制定安全措施,也不對職工進行安全教育而造成事故的。5、 分配有職業禁忌癥人員到禁止其作業崗位工作而造成事故的。612、 因設備、設施、工具有缺陷或原材料輔助材料不合格而造成事故的。7、 因生產(施工)場地環境不良而造成事故的。8、 因不按規定發放和使用勞動防護用品而造成事故的。十二、對事故責任者的懲處要同本人見面,要及時宣布并歸入本人檔案。十三、對事故責任者的懲處,如受懲者不服,有權向上級領導和機關申述。十四、為了正確地記述反映各處安全狀況,掌握事故發展趨勢,判斷和確定范圍及探查事故原因,更好地有的放矢地做好事故預測、預防工作,各單位應準確、及時的將“傷亡事故統計表”“建筑施工安全檢查評分匯總表”包括各分項評分表(即安全月報)報公司。十五、職工傷亡事故的處理,需按下列規定批準后方可結案。1、 輕傷事故由工程處提出處理意見,項目部批準結案。2、 重傷事故由項目部填報“職工傷亡事故結案處理審批表”呈報公司主管部門批準結案。3、 死亡事故由公司填寫“職工傷亡事故結案處理審批表” 呈報市勞動局批準結案。4、 重大傷亡事故由公司填寫“職工傷亡事故結案處理審批表” 呈報市勞動局、市政府呈報省政府批準結案。十六、本制度如與上級規定不符時以上級規定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