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層住宅樓工程腳手架倒塌觸電及火災爆炸事故應急預案18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84726
2024-09-06
18頁
86.50KB
1、高層住宅樓工程腳手架倒塌、觸電及火災爆炸事故應急預案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目錄1.1編制目的41.2編制依據42場景53目標64應急準備64.1應急組織及職責64.2 應急領導小組64.3應急物資準備74.4各應急部門職責85預警啟動及事故上報85.1預警啟動85.2信息上報95.3信息傳遞96應急響應、事故處置措施96.1響應程序96.2處置措施97.重要應急處置117.1大型腳手架失穩引起倒塌及造成人員傷亡時的現場處置117.2發生高處墜落事故及物體打擊事故的現場處置117.3觸電事故現場處置127.2、4火災、爆炸事故現場處置137.5機械傷害事故現場處置147.6發生食物中毒現場處置167.7坍塌事故的現場處置178.監測及監測要求178.1 安全預案的監測171.總則1.1編制目的 為了防止施工現場的安全生產事故發生,完善應急工作機制,提高在工程項目發生事故時快速反應能力,防止衍生事故,迅速有序地開展事故的應急搶救工作,將事故損失減少到最低限度,制定本預案。 1.2編制依據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河北省安全生產條例、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監督管理條例、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編制導則編制此預案。 13適用范圍 此預案適用于本建筑工程企3、業施工現場所發生的各項安全事故的應急工作。 14應急預案體系 根據建筑行業施工現場管理體系及行業特點,本應急預案體系包括綜合應急預案、高處墜落、觸電、火災、爆炸、機械傷害、大型腳手架倒塌、大型塔式起重機事故、大面積中暑、食物中毒、不可抗力等專項應急預案和現場處置方案。 (1)綜合應急預案:規定本企業應急組織機構和職責、應急相應原則、應急管理程序等內容。 (2)專項應急預案:主要是根據施工現場的安全特點,為應對幾種類型事故。(3) 現場處置方案:是針對具體的突發事故制定的應急處置措施。 15應急工作原則 堅持安全第一、以人為本、居安思危、預防為主,貫徹統一指揮、分級響應、單位自救和社會救援的原則4、。2場景2.1工程概況本工程建筑名稱:城中村改造B區1#2#5#樓建設地點:XX市區建設單位:監理單位:施工單位:1#樓總建筑面積:25242.43,其中地下室:1996.98。地上建筑面積:23245.45。建筑層數、高度、室內外高差:地下二層,地上25層;地下2層高為3.6/3.0m,住宅標準層2.9m,建筑物建筑高度,74.6m,室內外高差0.60m。地下1層為儲藏用房,地下2層平時為儲藏用房,戰時為人防工程,1-25層為普通住宅。2#樓總建筑面積:12389.90,其中地下室: 998.0。地上建筑面積:11391.90。建筑層數、高度、室內外高差:地下二層,地上25層;地下2層高為35、.6/3.0m,住宅標準層2.9m,建筑物建筑高度,74.6m,室內外高差0.60m。地下1層為儲藏用房,地下2層平時為儲藏用房,戰時為人防工程,1-25層為普通住宅。5#樓總建筑面積: 24114.41,其中地下室: 1910.82。地上建筑面積: 22203.59。建筑層數、高度、室內外高差:地下二層,地上25層;地下2層高為3.6/3.0m,住宅標準層2.9m,建筑物建筑高度,74.6m,室內外高差0.60m。地下1層為儲藏用房,地下2層平時為儲藏用房,戰時為人防工程,1-25層為普通住宅。2.2工程特點及重點本工程采用的是基坑采用噴錨與土釘墻相結合的基坑支護方式,施工場地較寬闊,防護面6、積較大,不利于安全管理,基礎施工階段的安全工作是本工程的重點。3目標在事故發生后能第一時間展開搶救工作,杜絕救護不及時和救護方法不正確造成的人員傷亡事故;杜絕二次事故的發生;保證在規定時間內如實上報主管部門。4應急準備4.1應急組織及職責成立應急事故處理領導小組,項目經理任組長,現場分別成立義務消防隊、工程搶險隊,進場時接受應急知識培訓,發生緊急情況由應急事故處理領導小組調動和指揮。4.2 應急領導小組職務姓名職責聯系電話組長負責緊急情況處理的指揮工作組員是機械事故應急小組負責人,負責相應事故搶救組織 工作的配合工作組員是觸電事故應急小組負責人,負責相應事故搶救組織 工作的配合工作組員電焊傷害7、事故、觸電事故組員食物中毒、火災及爆炸組員大型腳手架及高處墜落事故4.3應急物資準備簡易救護工具、消防救護器材 滅火器型號: 干粉末、泡沫滅火器 數量:30 (1)救護人員的裝備:頭盔、防護服、防護靴、防護手套、安全帶、呼吸保護器具等; (2)滅火劑:水、泡沫、CO2、鹵代烷、干粉、惰性氣體等; (3)簡易救護工具:掃帚、鐵鍬、水桶、臉盆、醫藥箱、沙箱、石棉被、濕布、干粉袋等; (4)消防救護器材:救生網、救生梯、救生袋、救生墊、救生滑桿、緩降器等; (5)通訊器材:固定電話一個,移動電話:原則上每個管理人員一人一個,對講機若干。 存放位置:項目部保管室 4.4各應急部門職責(1)工程搶險組:8、組長由張艷宇擔任,成員由安全員、棟號長和項目班子及分包單位負責人組成。 主要職責是:組織實施搶險行動方案,協調有關部門的搶險行動;及時向指揮部報告搶險進展情況。 (2)安全保衛組:組長由 程運科 擔任,成員由項目行政部、保安組成。 主要職責是負責事故現場的警戒,阻止非搶險救援人員進入現場,負責現場車輛疏通,維持治安秩序,負責保護搶險人員的人身安全。 (3)后勤保障部:組長由 薛長明 擔任,成員由項目材料部、行政部。主要職責是:負責調集搶險器材、設備;負責解決全體參加搶救工作人員的食宿問題。 (4)醫療救護組:組長由賈謙昌擔任,成員由衛生所護士、救護車隊組成。 主要職責是:負責現場傷員的救護等工9、作。 (5)善后處理組:組長由王良權擔任,成員由項目領導班子組成。 主要職責是:負責做好對遇難者家屬的安撫工作,協調落實遇難者家屬撫恤金和受傷人員住院費問題;做好其他善后事宜。 5預警啟動及事故上報5.1預警啟動(1)事故發現人員,應立即向組長報告。如果是火災事故,必須同時打119向公安消防部門報警,急救撥打120、119。 (2)符合本預案啟動條件時,立即發出啟動本預案的指令; (3)接到突發安全事故指令的搶險組、安全保衛組、后勤保障部、醫療救護組立即趕赴事故現場進行現場搶救排險。 (4)根據事故類別向事故發生地政府主管部門報告。 (5)報告應包括以下內容: 事故發生時間、類別、地點和初步傷10、亡情況; 聯系人姓名和電話等; 5.2信息上報 (1) 事故信息上報采取分級上報原則,最終由工程項目部在事故發生1小時內向政府有關部門上報。 (2)信息上報內容包括:單位發生事故概況;事故發生時間、部位以及事故現場情況;事故的簡要經過;事故已經造成的傷亡人數(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數) 和初步統計的直接經濟損失;已經采取的措施等。 (3)根據事故性質,工程項目部按照國家規定的程序和時限,及時向政府有關部門報告。 5.3信息傳遞 事故現場第一發現人員事故應急小組應急機構(各應急組)應急小組人員項目部有關部門。6應急響應、事故處置措施6.1響應程序項目部應急響應的過程為接警、警情判斷、應急啟動、控制及應11、急行動、擴大應急、應急終止和后期處置。6.2處置措施施工現場突發事故發生后,由現場應急領導小組根據事故情況開展應急工作的指揮與協調,通知有關各應急救援組趕赴事故現場進行事故搶險救護工作。(1)召集、調動應急力量各搶險救護組接到應急領導小組指令后,立即響應,派遣事故搶險人員、物資設備等迅速在指定位置聚集,并聽從現場總指揮的安排。現場總指揮部按本預案確立的基本原則,迅速組織應急力量進行應急搶救,并且要與各應急救援組保持通信暢通。當現場現有應急救援力量和資源不能滿足搶救行動要求時,及時向本地區街道(地區)辦事處和上級主管單位報告請求支援。接警警情判斷信息反饋啟動預案信息收集聯絡、上報擴大應急應急資源12、到位應急行動有關人員趕赴現場事態控制應急增援應急恢復應急結束總結評審現場清理解除警戒善后處理事故調查是i否現場搶救醫療救護人員撤離、疏散信息傳遞不可控否指揮人員到位報警是i圖1響應程序流程圖事故發生應急避險(2)現場處置事故發生時,必須保護現場,對危險地區周邊進行警戒封閉,按本預案營救、急救傷員和保護財產。如若發生特殊險情時,應急指揮中心在充分考慮專家和有關方面意見的基礎上,依法及時采取應急處置措施。(3)醫療衛生救助事故發生時,及時趕赴現場開展醫療救治等應急工作。7.重要應急處置7.1大型腳手架失穩引起倒塌及造成人員傷亡時的現場處置1.迅速確定事故發生的準確位置、可能波及的范圍、腳手架損壞的13、程度、人員傷亡情況等,以根據不同情況進行處置。2.劃出事故特定區域,非救援人員未經允許不得進入特定區域。迅速核實腳手架上作業人數,如有人員被坍塌的腳手架壓在下面,要立即采取可靠措施加固四周,然后拆除或切割壓住傷者的桿件,將傷員移出。如腳手架太重可用吊車將架體緩緩抬起,以便救人。如無人員傷亡,立即實施腳手架加固或拆除等處理措施。以上行動須由有經驗的安全員和架子工長統一安排。7.2發生高處墜落事故及物體打擊事故的現場處置1.救援人員首先根據傷者受傷部位立即組織搶救,促使傷者快速脫離危險環境,送往醫院救治,并保護現場。察看事故現場周圍有無其它危險源存在。2.在搶救傷員的同時迅速向上級報告事故現場情況14、。3.搶救受傷人員時幾種情況的處理: 如確認人員已死亡,立即保護現場。 如發生人員昏迷、傷及內臟、骨折及大量失血:A、 立即聯系120急救車或距現場最近的醫院,并說明傷情。為取得最佳搶救效果,還可根據傷情送往專科醫院。B、 外傷大出血:急救車未到前,現場采取止血措施。C、 骨折:注意搬運時的保護,對昏迷、可能傷及脊椎、內臟或傷情不詳者一律用擔架或平板,禁止用摟、抱、背等方式運輸傷員。D.一般性傷情送往醫院檢查,防止破傷風。7.3觸電事故現場處置(1)截斷電源,關上插座上的開關或拔除插頭。如果夠不著插座開關,就關上總開關。切勿試圖關上那件電器用具的開關,因為可能正是該開關漏電。(2)若無法關上開15、關,可站在絕緣物上,如一疊厚報紙、塑料布、木板之類,用掃帚或木椅等將傷者撥離電源,或用繩子、褲子或任何干布條繞過傷者腋下或腿部,把傷者拖離電源。切勿用手觸及傷者,也不要用潮濕的工具或金屬物質把傷者撥開,也不要使用潮濕的物件拖動傷者。(3)如果患者呼吸心跳停止,開始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按壓。切記不能給觸電的人注射強心針。若傷者昏迷,則將其身體放置成臥式。(4)若傷者曾經昏迷、身體遭燒傷,或感到不適,必須打電話叫救護車,或立即送傷者到醫院急救。(5)高空出現觸電事故時,應立即截斷電源,把傷人抬到附近平坦的地方,立即對傷人進行急救。(6)現場搶救觸電者的原則:現場搶救觸電者的經驗原則是:迅速、就地、準16、確、堅持。迅速爭分奪秒使觸電者脫離電源;就地必須在現場附近就地搶救,病人有意識后在就近送醫院搶救。準確人工呼吸發的動作必須準確;堅持只要有百萬分之一希望就要近百分之百努力搶救。7.4火災、爆炸事故現場處置(1)火災、爆炸事故應急流程應遵循的原則緊急事故發生后,發現人應立即報警。一旦啟動本預案,相關責任人要以處置重大緊急情況為壓倒一切的首要任務,絕不能以任何理由推諉拖延。各部門之間、各單位之間必須服從指揮、協調配和,共同做好工作。因工作不到位或玩忽職守造成嚴重后果的,要追求有關人員的責任。項目部在接到報警后,應立即組織自救隊伍,按事先制定的應急方案立即進行自救;若事態情況嚴重,難以控制和處理,應17、立即在自救的同時向專業隊伍救援,并密切配合救援隊伍。疏通事發現場道路,保證搶救工作順利進行;疏散人群至安全地帶。在急救過程中,遇有威脅人身安全情況時,應首先確保人身安全,迅速組織脫離危險區域或場所后,再采取急救措施。切斷電源、可燃氣體(液體)的輸送,防止事態擴大。安全總監為緊急事務聯絡員,負責緊急事物的聯絡工作。緊急事故處理結束后,安全總監應填寫記錄,并召集相關人員研究防止事故再次發生的對策。(2)火災、爆炸事故的現場處置對施工人員進行防火安全教育目的是幫助施工人員學習防火、滅火、避難、危險品轉移等各種安全疏散知識和應對方法,提高施工人員對火災、爆炸發生時的心理承受能和應變力。一旦發生突發事件18、,施工人員不僅可以沉穩自救,還可以冷靜地配合外界消防員做好滅火工作,把火災事故損失降低到最低水平。早期警告。事件發生時,在安全地帶的施工人員可通過手機、對講機向樓上施工人員傳遞火災發生信息和位置。緊急情況下電梯、樓梯、馬道的使用高層建筑在發生火災時,不能使用室內電梯和外用電梯逃生。因為室內電梯井會產生“煙囪效應”,外用電梯會發生電源短路情況。最好通過室內樓梯或室外腳手架馬道逃生(本工程建筑高度不高,最好采取這種方法逃生)。如果下行樓梯受阻,施工人員可以在某樓層或樓頂部耐心等待救援,打開窗戶或劃破安全網保持通風,同時用濕布捂住口鼻,揮舞彩色安全帽表明你所處的位置。切忌逃生時在馬道上擁擠。7.5機19、械傷害事故現場處置應急指揮立即召集應急小組成員,分析現場事故情況,明確搶救步驟、所需設備、設施及人員,按照策劃、分工,實施搶救。需要救援車輛時,應急指揮應安排專人接車,引領救援車輛迅速施救。迅速確定事故發生的準確位置、可能波及的范圍、設備損壞的程度、人員傷亡等情況,以根據不同情況進行處置。劃出事故特定區域,非搶救人員、未經允許不得進入特定區域。迅速核實塔式起重機上作業人數,如有人員被壓在倒塌的設備下面,要立即采取可靠措施加固四周,然后拆除或切割壓住傷者的桿件,將傷員移出。、立即聯系120急救車或距現場最近的醫院,并說明傷情。為取得最佳搶救效果。A、視傷情送往醫院,防止破傷風。B、輕微內傷,送醫20、院檢查。 制定搶救措施時一定要考慮所采取措施的安全性和風險,經評價確認安全無誤后再實施搶救,避免因采取措施不當而引發新的傷害或損失。(1)小型機械設備事故現場處置發生各種機械傷害時,應先切斷電源,再根據傷害部位和傷害性質進行處理。根據現場人員被傷害的程度,一邊通知急救醫院,一邊對輕傷人員進行現場救護。對重傷者不明傷害部位和傷害程度的,不要盲目進行搶救,以免引起更嚴重的傷害。(2) 塔式起重機出現事故征兆時的應急措施塔吊基礎下沉、傾斜:A、應立即停止作業,并將回轉機構鎖住,限制其轉動。B、根據情況設置地錨,控制塔吊的傾斜。塔吊平衡臂、起重臂折臂:A.塔吊不能做任何動作。B.按照搶險方案,根據情況21、采用焊接等手段,將塔吊結構加固,或用連接方法將塔吊結構與其它物體聯接,防止塔吊傾翻和在拆除過程中發生意外。C.用23臺適量噸位起重機,一臺鎖起重臂,一臺鎖平衡臂。其中一臺在拆臂時起平衡力矩作用,防止因力的突然變化而造成傾翻。D.按搶險方案規定的順序,將起重臂或平衡臂連接件中變形的連接件取下,用氣焊割開,用起重機將臂桿取下;E.按正常的拆塔程序將塔吊拆除,遇變形結構用汽焊割開。塔吊傾翻:A.采取焊接、連接方法,在不破壞失穩受力情況下增加平衡力矩,控制險情發展。B.選用適量噸位起重機按照搶險方案將塔吊拆除,變形部件用氣焊割開或調整。錨固系統險情:A、將塔式平衡臂對應到建筑物,轉臂過程要平穩并鎖住。22、B、將塔吊錨固系統加固。C、如需更換錨固系統部件,先將塔機降至規定高度后,再行更換部件。塔身結構變形、斷裂、開焊:A、將塔式平衡臂對應到變形部位,轉臂過程要平穩并鎖住。B、根據情況采用焊接等手段,將塔吊結構變形或斷裂、開焊部位加固。C、落塔更換損壞結構。7.6發生食物中毒現場處置(1)接到發生食物中毒情況后,應急搶救排險組與醫療救護組迅速趕到現場,確認情況后,應封閉事故發生區域,禁止無關人員進入,避免事態擴大。(2)醫療救護組針對具體情況,對中毒者,實施簡單的治療,緩解病情,同時向指揮部匯報情況,請求向上級衛生部門求援。(3)立即聯系120急救車或距現場最近的醫院。7.7坍塌事故的現場處置技術23、組相關負責人立即到達現場,首先查明險情,確定是否還有危險源。如基坑邊坡是否有繼續坍塌的危險;人員傷亡情況等。與應急救援相關人員商定初步救援方案,并向應急總指揮、副總指揮匯報,經總指揮匯報批準后,現場組織實施。迅速將傷員脫離危險地帶,移至安全地帶。 應急副總指揮立即撥打120向當地急救中心取得聯系(醫院在附近的直接送往醫院),應詳細說明事故地點、嚴重程度、本部門的聯系電話,并派人到路口接應。 組織人員盡快解除重物壓迫,減少傷員擠壓綜合癥發生,挖掘被掩埋傷員及時脫離危險區。 現場救援。 記錄傷情,現場救護人員應邊搶救邊記錄傷員的受傷機制,受傷部位,受傷程度等第一手資料。 在沒有人員受傷的情況下,現24、場負責人應根據實際情況研究補救措施,在確保人員生命安全的前提下,組織恢復正常施工秩序。 加強基坑排水、降水措施;迅速運走邊坡棄土、材料機械設備等重物;加強基坑支護,對邊坡薄弱環節進行加固處理;削去部分坡體,減小邊坡坡度。8.監測及監測要求8.1 安全預案的監測1.監測內容(1)應急設備、設施及藥品的準備情況(2)應急組織機構的完善,特別是人員有比較大的調整時。(3)應急小組人員的聯絡的有效性情況。(4)預案的演練和人員的熟練情況2.監測方法和頻次(1)應急設備、設施及藥品的準備情況由現場專職安全員每周檢查一次,并做好檢查記錄,發現有設備、設施和藥品不足或無效時,應及時向項目經理匯報予以補充等。以保證藥品充足,設備、設施運轉有效。(2)項目部應組織項目經理、技術負責人、生產經理、專職安全員等組成檢查小組定期對危險項目進行全面檢查,發現問題及時整改。(3)應急預案在開工前進行演練,其后至少每半年進行一次。(4)對應急小組人員每月進行一次應急知識的培訓,并進行培訓后的書面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