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力墻鋼支撐產品施工技術交底附常用計算書.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84838
2024-09-06
39頁
7.35MB
1、剪力墻鋼支撐產品施工技術交底(附常用計算書)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交 底: 復 核: 批 準: 接 收: 二XX年X月一 標準化鋼支撐體系各部件介紹1、 墻體橫杠A規格:由兩根60mm20mm內卷邊 C型冷彎型鋼組裝而成,壁厚2.75mm 每米重4.2Kg作用:用于剪力墻橫向加固。優點:加大了與剪力墻模板豎向龍骨的受力面,克服自然漲模現象,規格統一,側面有連接定位用圓孔,連接組裝方便,且重量輕便于操作,提高工人安裝效率。產品尺寸:600mm 900mm 1200mm 1500mm 1800mm 2100mm 2400 mm 2700mm 3000m2、m 3300mm等2、 陰角L型橫杠A型A組成:又叫陰角加固件,由兩根短橫杠焊接組成,角度為90。B作用:替代鋼管,用于剪力墻陰角處的水平方向加固。C優點:預制角度,保證剪力墻的制作質量,與橫杠搭配使用,快速連接,而且操作簡單。D同產品對比:相對比LB型陰角鎖具,安拆更快捷,適用于短肢剪力墻。E規格:L600mm800mmL800mm800mmL800mm1000mmL800mm-1200mm等L型(陰角鎖具)B型A組成:又叫陰角鎖具,由兩根U型橫杠焊接組成,角度為90。B作用:替代鋼管,用于剪力墻陰角處的水平方向加固。C優點:預制角度,保證剪力墻的制作質量,與橫杠搭配使用,操作簡單。D同產品3、對比:相對比LA型陰角鎖具,陰角加固更牢靠,配合橫杠卡主陰角木方,陰角澆筑效果更理想。E規格:L400mm450mm3、 陽角鎖具A型A組成:鎖具由陽角鎖具,陽角頂片,陽角勾子組成。B作用:用于剪力墻陽角的加固。C:優點:采取一銷一頂,兩步快速完成陽角加固,完全避免傳統陽角加固中出現的松動變形的問題,保證了陽角的90角。D同產品對比:相對比陽角B型,橫杠材料通用性更高,更適用短肢剪力墻。陽角角鐵B型A組成:由兩根90角鐵焊接橫杠預制孔位,加固頂絲組成。B作用:用于剪力墻陽角的加固。C:優點:采取加固絲桿穿過陽角預制孔位,一步快捷陽角加固,陽角絲桿對拉,保證了陽角的90角。D同產品對比:相對比陽4、角A型,安拆更快捷,陽角成型效果更好。4、橫杠連接鎖具A A組成:由一根方鋼管和兩個鎖銷組成。B作用:與橫杠定位孔配合,快速連接橫杠,保證橫杠不被兩頭拉力拉開,還可以通過定位孔的位置調節橫杠的長段。C優點:能保證連接點的整體性,避免出現脹模現象,保證工程質量。D同產品對比:相對比連接鎖具B型,連接成一體不用配合小件加固,需要連接處背橫杠。橫杠連接鎖具B A組成:由一根U型直杠和兩個鎖銷組成。B作用:與橫杠定位孔配合,快速連接橫杠,保證橫杠不被兩頭拉力拉開,還可以通過定位孔的位置調節橫杠的長段。C優點:能保證連接點的整體性,避免出現脹模現象,保證工程質量。D同產品對比:相對比連接鎖具A型,操作快5、捷,減輕重量與造價,通用性高。4、 洞口鎖具洞口鉤子洞口杠A組成:由短橫杠和兩個勾型螺栓組成。B作用:用于剪力墻洞口模板加固。C優點:用兩個勾型螺栓,勾住橫杠上面的定位孔,快速將短橫杠拉緊,通過送緊螺栓可調整洞口垂直度。簡單牢固快速完成洞口模板加固。D規格:600800mm 5、異型杠A組成:以上圖片包括Z型杠、帶角度L杠、單雙L杠等異型杠。B作用:用于帶墻垛、帶角度剪力墻及防排煙等風井、門窗下掛梁一次澆筑模板加固。C優點:此類產品用于二次結構優化一次澆筑項目,難于用普通材料加固的墻體,簡單牢固快速完成模板加固,成型效果好。D規格:mm L0.8-0.8(135)m L0.6(單)-0.8(雙6、)m二 模板支撐體系組裝工藝1、橫杠拼裝方法:木模板橫杠豎杠 模板合模后開始拼裝墻體支撐,先將墻體模板豎杠(豎向次梁)按間距不大于200mm均勻釘到模板上,然后穿入對拉螺栓,完成前兩步之后開始拼裝墻體橫杠(橫向主梁),拼裝墻體橫杠應嚴格按照設計圖紙進行拼裝,裝上墊片和螺母,緊固完成。2、剪力墻洞口模板的拼裝方法:洞口橫杠洞口勾子定位孔拼裝好橫杠(橫向主梁)并將對拉螺栓加固后,開始組裝洞口,用勾型螺栓鉤住橫杠定位孔,將洞口橫杠用勾型螺栓拉緊即可。3、陽角鎖具A的拼裝方法:預留30毫米間隙定位陽角鎖銷將陽角鉤頭螺栓從較長橫杠的中間縫隙中伸入,將鐵鉤鉤住內側杠的鉤點,用螺母緊固。再將陽角鎖具用定位插7、銷插在陽角處相交的兩根橫杠中較長的一根上,用螺旋頂絲頂在預先放置U型陽角頂片的橫杠端頭,旋轉頂絲將橫杠頂緊為止。陽角鎖具B的拼裝方法:將陽角絲桿從陽角兩側橫杠角鐵預制孔洞中伸入,十字墊片墊起后用螺母緊固。4、陰角A型的拼裝方法:橫杠豎杠組裝完成后,在陰角處放上L型橫杠,帶上墊片、螺母加固即可。安裝陰角L杠時請大家注意,陰角處兩穿墻螺栓加固時兩側螺母對著較緊,不要先緊一側再緊另一側。加固好后檢查陰角是否為直角,L杠是否緊貼豎向龍骨。陰角B型的拼裝方法:安裝橫杠后,陰角鎖具套在橫杠上,將插銷插在陰角鎖具預制孔位與橫杠預制孔位對應通透孔位處定位陰角連接。安裝陰角鎖具時請大家注意,插入插銷是否兩側均插8、入,橫杠與陰角鎖具是否卡主陰角豎向龍骨,未頂到模板一側橫杠可有0150mm活動伸縮范圍。5、 A、橫杠連接桿拼裝方法:將兩根水平相連的橫杠用連接定位銷銷在定位孔中,在接口的外側再疊加一根橫杠,用對拉螺栓固定即可。B、橫杠連接鎖具拼裝方法:將兩根水平相連的橫杠掛在穿墻螺栓掛好后,在連接處的外側再套一根U型連接橫杠,連接鎖具固定好后,插入兩根插銷定位好,對拉螺栓擰固到位即可。安裝連接鎖具時,請大家注意,連接鎖具可調整橫杠連接間距,即可以改變兩橫杠連接伸縮長度0150mm,陰角陽角洞口處橫杠加固到位后,再加固連接鎖具。三 施工組織要點1、材料分配要點施工圖紙每道墻都編有墻號,該墻號與用量表的墻號是對9、應的。在材料現場(注意不是施工現場),對照墻號,一道墻一道墻的將材料的按數發放發完,核對無誤,由負責該道墻的工人將物料運送至對應墻號施工現場。9號樓施工設計圖紙9號樓用量表2、模板拼縫要點模板拼縫出應使用4040木方連接,保證木方厚度與豎向次梁方管厚度一致。 圖a 圖b 圖c等口模板示意圖 陰角模板示意圖 兩板接縫示意圖 3、支撐體系安裝要點安裝順序:安裝橫杠-安裝L型杠-加固對拉螺栓-安裝并加固陽角鎖具-安裝并加固洞口鎖具-檢查垂直平整-完成安裝橫杠時,應由兩人協同作業,每人一面墻,自下而上安裝,一道安裝好后,必須扭上對拉螺栓螺母,避免橫杠脫落傷人。橫杠安裝完成,統一對螺母進行加固。安裝陽角10、鎖具的位置,兩橫杠之間應預留30毫米間隙,保證陽角鎖具能安裝牢固。(見圖)預留30毫米間隙橫杠和L杠安裝好并對拉螺栓扭緊后,再進行陽角鎖具和洞口鎖具的安裝。4、對拉螺栓孔要點對拉螺栓橫向間距正常情況為450mm,最大間距不應超過600mm。應特別注意“L”型墻,“T”型墻和“Z”型墻。如果間距大于600mm,應增加對拉螺栓,如不能增加,應采取其他方式二次加固。 “L”型墻 “T”型墻 “Z”型墻5、支撐體系拆除拆除順序:拆除洞口鎖具-拆除陽角鎖具-拆除陰角處L型杠-拆除橫杠(由上至下)拆除后的材料應按每道墻分類堆放,避免與其他墻體混放,然后運往下一層對應的剪力墻進行安裝施工。在拆除高處長橫杠時11、,應有兩至三人配合拆除,應由高處傳遞下來,禁止高處拋下,以免產品損壞變形。拆除橫杠應遵循自上而下的順序拆除,拆除時松掉對拉螺栓螺母,然后取下橫杠,然后再進行下一道拆除。拆除后材料上如沾有水泥,應及時清理,以免影響二次使用。整棟樓施工完畢,材料拆除后應整體分類對放,并打好包,由塔吊吊裝到堆放場地,用防雨布蓋好,以備其他項目使用。四 質量保證措施1、施工程序:施工前培訓-安裝-自檢-驗收-澆筑時檢查2、技術交底會議在材料到達現場準備進行模板施工前,我公司派專業售后人員到現場召開技術交底會議,對木工工長、現場模板施工工人進行支撐體系施工技術交底和使用培訓。3、現場指導安裝我公司售后人員在工程首層施工12、過程中進行現場指導安裝,協助木工工長做好關鍵部位檢查。4、安裝應嚴格按照我公司的設計圖紙安裝,不得隨意更改,如果出現圖紙設計不符合現場條件的,應與我公司售后服務人員溝通,由我公司售后人員進行合理調整。5、安裝完成后,工人應檢查對拉螺栓、陽角鎖具、洞口鎖具是否緊固到位。然后報驗。6、驗收人員對墻體加固后的水平度、垂直度進行校驗,對對拉螺栓橫向間距進行校驗,特別是拐角部位和一些異形部位,螺栓間距不得大于600毫米。7、澆筑混凝土時,由于震動棒震動受力,有可能導致一些位置的螺母松動,應派專人在澆筑混凝土時檢查螺母的情況,如有松動應及時扭緊。附1. 模板支撐體系計算書(2.9米層高剪力墻模板支撐體系計13、算書)附2. 模板支撐體系計算書(3.05米層高剪力墻模板支撐體系計算書) 附1、墻模板(不等距木模)安全計算書一、計算依據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術規范JGJ162-20082、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103、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 50009-20124、鋼結構設計規范GB 50017-2003二、計算參數基本參數計算依據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術規范JGJ162-2008混凝土墻厚度h(mm)200混凝土墻計算高度H(mm)2900混凝土墻計算長度L(mm)3000次梁布置方向豎直方向次梁間距a(mm)200主梁懸挑長度b1(mm)200主梁間距b(mm)450主梁合并根數2結構表面14、要求表面外露對拉螺栓橫向間距X(mm)450對拉螺栓豎向道數m5材料參數主梁類型內卷邊槽鋼主梁規格6020102.5次梁類型矩形鋼管次梁規格40402.5面板類型覆面木膠合板面板規格15mm(克隆、樟木平行方向)面板E(N/mm2)11500面板fm(N/mm2)30對拉螺栓規格M14荷載參數混凝土初凝時間t0(h)4混凝土澆筑速度V(m/h)2外加劑影響修正系數1.2混凝土塌落度影響修正系數1.15混凝土澆筑方式溜槽、串筒或導管振搗混凝土時模板的水平荷載Q2k(kN/m2)/傾倒混凝土時模板的水平荷載Q3k(kN/m2)2混凝土重力密度c(kN/m3)24(圖1)縱向剖面圖(圖2)墻支模立面15、圖三、荷載統計新澆混凝土對模板的側壓力F1=0.22ct012V0.50.222441.21.1520.5=41.218kN/m2F2=cH=242900/1000=69.6kN/m2新澆混凝土對模板的側壓力標準值:G4kminF1,F241.218kN/m2有效壓頭高度: hG4k/c41.218/24=1.717m承載能力極限狀態設計值 S0.9max1.2G4k+1.4Q3k,1.35G4k+1.40.7Q3k=0.9max(1.241.218+1.42,1.3541.218+1.40.72) =51.844 kN/m2 正常使用極限狀態設計值SkG4k41.218kN/m2四、面板驗算16、根據規范規定面板可按簡支跨計算,根據施工情況一般樓板面板均擱置在梁側模板上,無懸挑端,故可按簡支跨一種情況進行計算,取b=1m單位面板寬度為計算單元。Wbh2/6=1000152/6=37500mm3,Ibh3/12=1000153/12=281250mm4其中的h為面板厚度。1、強度驗算 (圖4)承載能力極限狀態受力簡圖qbS151.844=51.844kN/m(圖5)面板彎矩圖(kNm)Mmax0.259kNmMmax/W0.259106/37500=6.913N/mm2f30N/mm2滿足要求2、撓度驗算qkbSk=141.218=41.218kN/m(圖6)正常使用極限狀態受力簡圖(圖17、7)面板變形圖max0.265mm200/400=0.5mm滿足要求五、次楞驗算根據工程實際次楞豎直放置,且承受線性變化荷載,為了符合實際可采用墻全高內的次楞的實際跨數作為計算模型,這樣做符合實際情況墻底部線性荷載最大處為:qaS200/100051.844=10.369kN/mqkaSk200/100041.218=8.244kN/m1、抗彎強度驗算(圖8)承載能力極限狀態受力簡圖(圖9)次楞彎矩圖Mmax0.255kNmMmax/W0.255106/(4.111000)=61.988 N/mm2f205N/mm2滿足要求2、抗剪強度驗算(圖10)次楞剪力圖(kN)Vmax2.802kN=V18、maxS0/(Ib) = 2.8021032.75103/(8.221040.510)=18.748N/mm2fv120 N/mm2 滿足要求3、撓度驗算(圖11)正常使用極限狀態受力簡圖(圖12)次梁變形圖0.369mm450/400=1.125 mm滿足要求4、支座反力計算從下至上的支座反力分別為:R1=4.664kNR2=5.094kNR3=5.486kNR4=4.029kNR5=2.647kNR1k=3.708kNR2k=4.05kNR3k=4.361kNR4k=3.204kNR5k=2.105kN六、主楞驗算根據以上可得,第三道主楞最不利,故只驗算此道即可。因主楞水平放置,其承受來自19、次楞的支座反力,但每道主楞承受的荷載均不一樣,故須分別計算。為了方便計算且保證安全,可以按有懸挑的三跨連續梁計算,計算簡圖如下:(圖13)承載能力極限狀態受力簡圖1、抗彎強度驗算(圖14)主楞彎矩圖 Mmax1.097kNm Mmax/W1.097106/(9.241000)=118.74N/mm2f205 N/mm2 滿足要求2、抗剪強度驗算(圖15)主楞剪力圖Vmax6.855kNm=VmaxS0/(Ib) = 6.85510006.188103/(27.721040.510)=30.607N/mm2fv120 N/mm2滿足要求3、撓度驗算 (圖16)正常使用極限狀態受力簡圖(圖17)主20、楞變形圖0.463mm450/400=1.125mm滿足要求4、支座反力計算對拉螺栓提供的最大支座反力為:Rmax= 16.473kN七、對拉螺栓驗算第一道對拉螺栓距墻底距離b1(mm)200第二道對拉螺栓距墻底距離b2(mm)700第三道對拉螺栓距墻底距離b3(mm)1200第四道對拉螺栓距墻底距離b4(mm)1800第五道對拉螺栓距墻底距離b5(mm)2400從下至上每道對拉螺栓承受的荷載均根據不同的間距和不同的混凝土側壓力而不同,由上章節可知由對拉螺栓提供的拉力最大為:Rmax=16.473kN故N1Rmax=16.473kNNtb=17.8kN滿足要求附2、墻模板(不等距木模)安全計算21、書一、墻模板基本參數 計算斷面寬度250mm,高度3050mm,兩側樓板高度100120mm。 模板面板采用普通膠合板。 內龍骨間距300mm,內龍骨采用方鋼管40503mm,外龍骨采用方鋼管50803mm。對拉螺栓布置5道,在斷面內水平間距250+450+450+450+450+450mm,斷面跨度方向間距600mm,直徑14mm。 模板組裝示意圖 二、墻模板荷載標準值計算 強度驗算要考慮新澆混凝土側壓力和傾倒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設計值;撓度驗算只考慮新澆混凝土側壓力產生荷載標準值。 新澆混凝土側壓力計算公式為下式中的較小值: 其中 c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000kN/m3; t 新澆混22、凝土的初凝時間,為0時(表示無資料)取200/(T+15),取5.714h; T 混凝土的入模溫度,取20.000; V 混凝土的澆筑速度,取2.500m/h; H 混凝土側壓力計算位置處至新澆混凝土頂面總高度,取3.000m; 1 外加劑影響修正系數,取1.000; 2 混凝土坍落度影響修正系數,取0.850。 根據公式計算的新澆混凝土側壓力標準值 F1=40.540kN/m2 實際計算中采用新澆混凝土側壓力標準值 F1=40.550kN/m2 倒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標準值 F2= 6.000kN/m2。 三、墻模板面板的計算 面板為受彎結構,需要驗算其抗彎強度和剛度。模板面板的按照三跨連續梁23、計算。 面板的計算寬度取2.58m。 荷載計算值 q = 1.240.5502.580+1.46.0002.580=147.215kN/m 面板的截面慣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別為: 本算例中,截面慣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別為: W = 258.002.002.00/6 = 172.00cm3; I = 258.002.002.002.00/12 = 172.00cm4; 計算簡圖 彎矩圖(kN.m) 剪力圖(kN) 變形圖(mm) 經過計算得到從左到右各支座力分別為 N1=17.666kN N2=48.581kN N3=48.581kN N4=17.666kN 最大彎矩 最大變形 V = 0.24、8mm (1)抗彎強度計算 經計算得到面板抗彎強度計算值 f = 1.32410001000/172000=7.698N/mm2 面板的抗彎強度設計值 f,取20.00N/mm2; 面板的抗彎強度驗算 f f,滿足要求! (2)抗剪計算 可以不計算 截面抗剪強度計算值 T=326498.0/(22580.00020.000)=0.770N/mm2 截面抗剪強度設計值 T=1.80N/mm2 抗剪強度驗算 T T,滿足要求! (3)撓度計算 面板最大撓度計算值 v = 0.783mm 面板的最大撓度小于300.0/250,滿足要求! 四、墻模板內龍骨的計算 內龍骨直接承受模板傳遞的荷載,通常按照25、均布荷載連續梁計算。 內龍骨均布荷載按照面板最大支座力除以面板計算寬度得到。 q = 48.581/2.580=18.830kN/m 內龍骨按照均布荷載下多跨連續梁計算。 內龍骨計算簡圖 內龍骨彎矩圖(kN.m) 內龍骨變形圖(mm) 內龍骨剪力圖(kN) 經過計算得到最大彎矩 經過計算得到最大支座 F= 15.202kN 經過計算得到最大變形 V= 1.1mm 內龍骨的截面力學參數為 截面抵抗矩 W = 7.01cm3; 截面慣性矩 I = 17.53cm4; (1)內龍骨抗彎強度計算 抗彎計算強度 f=1.034106/1.05/7012.5=140.43N/mm2 內龍骨的抗彎計算強度小26、于215.0N/mm2,滿足要求! (2)內龍骨撓度計算 最大變形 v = 1.1mm 內龍骨的最大撓度小于800.0/400,滿足要求! 五、墻模板外龍骨的計算 外龍骨承受內龍骨傳遞的荷載,按照集中荷載下連續梁計算。 外龍骨按照集中多跨連續梁計算。 外龍骨計算簡圖 外龍骨彎矩圖(kN.m) 外龍骨變形圖(mm) 外龍骨剪力圖(kN) 經過計算得到最大彎矩 經過計算得到最大支座 F= 32.685kN 經過計算得到最大變形 V= 0.3mm 外龍骨的截面力學參數為 截面抵抗矩 W = 16.19cm3; 截面慣性矩 I = 64.75cm4; (1)外龍骨抗彎強度計算 抗彎計算強度 f=1.527、96106/1.05/16187.8=93.90N/mm2 外龍骨的抗彎計算強度小于215.0N/mm2,滿足要求! (2)外龍骨撓度計算 最大變形 v = 0.3mm 外龍骨的最大撓度小于600.0/400,滿足要求! 六、對拉螺栓的計算 計算公式: N N = fA 其中 N 對拉螺栓所受的拉力; A 對拉螺栓有效面積 (mm2); f 對拉螺栓的抗拉強度設計值,取170N/mm2; 對拉螺栓的直徑(mm): 16 對拉螺栓有效直徑(mm): 14 對拉螺栓有效面積(mm2): A = 144.000 對拉螺栓最大容許拉力值(kN): N = 24.480 對拉螺栓所受的最大拉力(kN): N = 22.507 對拉螺栓強度驗算滿足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