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km長公路路段項目路基組填料施工技術交底書.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85054
2024-09-06
9頁
145.58KB
1、 29km長公路路段項目路基組填料施工技術交底書工程名稱: 路基工程 里程: 工程部位: 基床表層 日期: 說明:本交底為路基基床表層A組填料填筑施工專項技術交底,適用全線路基基床表層的填筑施工。一、工程概況我項目部管段起止里程為DK270+000DK298+900,全長28.9km,路基基床表層設計采用A組填料填筑,厚度0.6m,路基橫坡為4%,直線地段路堤頂寬7.5m,路堤邊坡坡率為1:1.50。 二、施工安排原則先試驗后填筑。路基A料填筑鋪開前,必須選擇合適的填筑試驗段根據不同填料性質和壓實設備進行填筑試驗,取得最理想的施工控制參數及成熟的施工工藝,以指導和控制填筑施工。三、施工工藝路堤2、基床表層選用A組填料,填料的顆粒粒徑不得大于150mm; 路堤基床表層按照“三階段、四區段、八流程”程序進行作業(詳見圖1)。圖2路堤填筑壓實工藝流程圖整修驗收階段準備階段施工階段填土區段平整區段碾壓區段檢測區段路基整修檢驗鑒證碾壓夯實灑水晾曬攤鋪碾壓分層填筑施工準備基底處理1、測量放線 工程部測量組交樁后,各施工隊應及時組織技術人員進行復測并對中線控制樁放設護樁。測量路基邊坡線,測量出各樁位左、中、右的高程,計算各樁號左右側填土高度。2、分層填筑(1)嚴格按設計和規范規定控制填料種類;(2)采用同種填料橫斷面全寬、水平分層、縱向分段填筑壓實的方法施工。嚴禁同一水平層中不同種類填料混雜填筑。同3、一區段應采用同類填料,以利施工和質量控制,路基面應向兩側做4%的人字橫向排水坡;兩區段路堤接頭處,每填層端頭必須預留23m長的搭接臺階,做好順坡過渡。(3)填層虛鋪厚度根據填料性質的不同依據試驗段試驗結果進行控制。(4)填筑A組填料時,填料采用挖掘機挖裝,根據填料種類、填筑路段的運輸便道、運距等不同情況采用自卸汽車運輸,將填料均勻卸至指定地點。為確保攤鋪平整時控制層厚均勻,自卸車的卸土間距應根據車容量和分層虛鋪厚度計算確定。為保證邊坡壓實質量,填筑時基床表層兩側各加寬50cm。在最上一填層施工時進行刷坡。填筑時設專人指揮倒車,嚴格按已計算好的卸車間距進行倒料,在已碾壓完畢路段,嚴禁自卸車急轉彎4、急剎車和急提速。運輸機械應統一路線在待鋪地段行走,低速行駛,專人負責檢查行走后的路基情況,并適時用壓路機進行碾壓處理,路基填料的最大粒徑不宜超過層厚的2/3。3、路基整平路基填筑先由推土機大致攤平,整平時作出橫坡不小于4%的路拱,推土機履帶應錯開行駛,確保路基均勻預壓,同時按與主線成45度角的方向用推土機對邊坡進行預壓,大致整平后,用平地機進行精平,使填層縱橫向平順均勻,以保證壓路機碾壓輪面均勻地接觸地面進行壓實,平地機平路基邊時,刮刀應向路線中心傾斜,防止填料平至路基范圍以外。4、路基壓實本標段無論填料為土或石質,均采用重型振動壓路機碾壓。(1)路堤填筑碾壓順序:碾壓順序:直線地段:先兩側5、后中間,先慢后快,先靜壓后振動;曲線地段:從曲線內側向外側,先慢后快,先靜壓后振動。直線地段碾壓順序見圖2示意。圖2 直線地段路堤填筑碾壓順序示意圖(2)碾壓前向壓路機司機進行技術交底,內容包括:碾壓里程范圍、壓實遍數、機械走行速度、壓實順序、壓實時縱橫向重疊長度及有關安全注意事項。碾壓遍數:先靜壓2遍,再用重型振動壓路機碾壓46遍;直至路基達到規范要求的壓實標準。碾壓機械走行速度:按照不大于填筑試驗確定的壓實走行速度進行壓實。碾壓機械走行重疊長度:各區段交接處互相重疊壓實,縱向搭接長度2m,沿線路縱向行與行之間壓實重疊0.4m,適當超寬(0.5m)填筑路基并對路肩部分采用45碾壓法,確保邊坡6、碾壓密實。(3)路基路肩部分采用斜向進退碾壓法。斜向進退碾壓法是將壓路機的走向與邊線成約45的交角走行,至前輪緣外端1/4懸空后即行后退,如此反復進退碾壓,壓實至要求的密實度為止。采用斜向進退碾壓法碾壓路肩時,壓路機下必須設專人指揮進退,防止覆車。5、試驗檢測按規定的遍數碾壓完畢,試驗人員、測量人員應及時檢測路基的壓實度、平整度及壓實厚度,檢驗合格后報監理工程師驗收。驗收合格后方可進入下道工序。(1)、壓實標準路基基床表層壓實標準(厚度0.6m)填料壓實標準細、中、粗、礫砂礫石類碎石類塊石類A組填料地基系數K30(MPa/ m)-150150-相對密度Dr-孔隙率n(%)-2828-(2)、中7、線、高程驗收標準 基床路基填筑允許偏差及檢驗標準 序號項目允許偏差施工單位檢驗數量檢驗方法1高程20mm每100m等間距檢查3點水準儀測量路肩高程20mm每100m等間距檢查6點,左、右各3點水準儀測量2中線至路肩邊緣距離不小于設計值每100m等間距檢查3個斷面尺量3寬度不小于設計值每100m等間距檢查3個斷面尺量4橫坡0.5%每100m等間距檢查5個斷面尺量5平整度土質路基頂面30mm,填石路基頂面100mm每100m等間距檢查6點2.5m直尺量測四、路基整修路基整修包括:路基面的排水橫坡、平整度和邊坡等整修內容。(1)分層填筑路堤時,對路基兩側加寬部分邊坡整修應在最上一填層施工時進行,整修8、時按設計規定的坡度采用人工掛線自上而下清刷,邊坡清刷應預留寬35cm,再采用邊坡夯實機械順坡層層夯實。(2)路基面平整度、橫向排水坡整修:當路基層面整平、順坡補填厚度小于10cm時,應采用人工將壓實層翻挖至少10cm深,再補填壓實。(3)當路基按設計標高完成后,恢復中線、水平按設計橫斷面整修,對超出部分刷掉,達到設計坡度標準,個別地段壓實密度達不到者,采用人工推臺階重新夯實。五、沉落預留控制(1)路堤施工完成后應根據填高、填料類型、壓實條件、地基情況、施工季節以及延時時間設置預留沉落量,具體要求如下:路基高度小于或等于5m時,可按平均堤高的0.5%2%預留沉降量;路基高度大于5m時,5m范圍內9、仍按以上規定計算,另計入超過部分平均堤高的1%的預留沉降量。用級配良好的不易風化的塊石填筑,并用重型機械壓實的路堤,可按堤高的0.5%預留沉降量;對于邊坡高度大于12m的路堤,在填筑完成后選擇有代表性斷面進行沉落觀測,進而確定預留沉落量。(2)預留沉落量提高路基面地段的兩端,應向鄰接的填挖交界或橋臺以及預留沉落量較小的地段順坡遞減,遞減的縱坡不應大于線路最大限制坡度。(3)預留沉落加高量的路堤坡腳位置仍按設計路肩高程及邊坡坡度測定,路基面適當加寬,其邊坡較設計坡度稍陡施工,以便路基面寬度在沉落完成后符合設計。六、保證安全的主要措施施工時,要做好截、排水,并隨時注意檢查,保持排水暢通。大型壓實機10、械與結構物的距離不應小于1m,且應采用靜壓方式。進入墻體施工一定高度時。做好路基施工中的機械設備的組織指揮,保證道路暢通,防止發生機械碰撞及翻車事故。風沙地區路基施工應根據地形地貌制定安全措施;路基兩側同時施工時,迎風側與背風側的施工應相互錯開;在施工區域內道路均應設固定標志,人行道路坡度不應陡于1:3。經常與當地氣象部門取得聯系,提前做好防洪準備。遭遇陰雨天氣時加強安全檢查,必要時坡面覆蓋防護。加強量測監控工作,認真分析數據,做好不良地質情況預報預測,同時準備好搶險預案。施工人員特別注意安全情況,加掛安全警示標牌等。八、保證質量主要施工技術措施 本標段地形起伏較大,在施工中針對其特點,圍繞排11、水、碾壓及防護等關鍵工序制定專項技術措施,精心組織,確保路基工程創優:路基施工突出的問題是確保壓實度,要加大機械投入,跟蹤檢測壓實度,認真做好路面的排水工作。保持路基排水系統通暢,填料質量和分層碾壓符合設計標準,坡面及時防護,保持路基穩定,在施工時應按設計標準,設置沉落加寬量,保證路基寬度。路基填筑按“三階段、四區段、八流程”組織施工,控制填土含水量和分層厚度,攤鋪平整,碾壓密實。路基基床表層填筑以前,先對路基基床底層進行平整夯實處理并經監理工程師認可后,方可進行路基基床表層填筑。項目隊試驗員按規定試驗,合格后方可進行下道工序。并執行每一層填筑要經質量檢查工程師和監理工程師確認制度。填筑中,采取分段分層填筑,每層填土設大于4%的排水坡。每層填土時路基兩側采用超填50cm的方法以確保路基邊緣的壓實密度。橋臺背后和涵洞兩側填土是路基填筑的薄弱環節,施工中嚴格控制填方攤鋪厚度、填料含水量,碾壓或夯實遍數必須滿足密實度要求。每夯填一層,均按規定作試驗,涵洞缺口路基填筑必須兩側分層對稱同時進行,當其頂部填土厚度大于1m后,方可通行機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