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墻體柱鋼筋綁扎施工技術交底.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85322
2024-09-06
18頁
3.37MB
1、地下室墻體、柱鋼筋綁扎施工技術交底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交 底: 復 核: 批 準: 接 收: 二XX年X月 一、材料準備(一)圖紙及下料單制作成型鋼筋,加工前檢查鋼材表面質量,不應有結疤、裂紋、折疊和分層及銹蝕等現象。 (二)準備火燒絲、鋼筋馬凳及拉筋、25mm、15mm、40mm厚5cm見方與結構同標號砂漿墊塊、40mm、15mm、25mm厚塑料墊塊。上下鐵之間的馬凳應根據上下層鋼筋直徑制作準確,不得有偏差。馬凳用12廢棄鋼筋制作。頂板馬凳高度:板厚上下保護層厚度上下鐵鋼筋直徑。馬凳不能墊在縱橫鋼筋交叉點上。(三)鋼筋鉤子、撬棍、鏨子、錘子、鋼2、絲刷、粉筆、小線。(四)地下室墻體、頂板配筋1.地下室墻體、頂板配筋表詳見圖紙要求。墻體水平筋在外,豎筋在內,雙排筋之間,梅花布置拉筋采用6400,鉤緊兩根水平筋同時綁扎。 (五)施工前應根據配料單對成型鋼筋的規格、型號、尺寸、形狀、數量進行檢查和標識。鋼筋加工的主要要求:1.級鋼筋末端應做180彎鉤,其彎弧內徑不應小于鋼筋直徑的2.5倍,彎鉤的彎后平直部分長度不應小于鋼筋直徑的3倍。2.當設計要求鋼筋末端做彎鉤時,級鋼筋的彎弧內徑不應小于鋼筋直徑的4倍,彎鉤的彎后平直部分長度應符合設計要求。3.鋼筋做不大于90的彎折時,彎折處的彎弧內徑不應小于鋼筋直徑的5倍。箍筋彎鉤135,彎后平直長度不小3、于箍筋10d。4.鋼筋調直采用機械方法,當采用冷拉方法時,級鋼筋的冷拉率不大于4,級鋼筋的冷拉率不大于1。5.暗柱的豎向鋼筋,應預留出機械接連接頭長度。根據設計要求,低接頭出板面不少于500mm,暗柱出板面低接頭高度應為:500;高接頭高度應為:500錯開35D;計劃取樣的部位低接頭高度為:500500(取樣長度)搭接長度,高接頭為500500(取樣長度)錯開35D搭接長度。外墻豎筋出板面低接頭為:搭接長度,相鄰接頭間按設計要求,錯開一個搭接長度。鋼筋加工的允許偏差序號項目允許偏差(mm)1受力鋼筋順長度方向全長的凈尺寸102彎起鋼筋的彎折位置203箍筋內凈尺寸5 按每工作班同一類型鋼筋、同一4、加工設備抽查不應少于3件。檢驗方法:鋼尺檢查。鋼筋加工過程中,如發現脆段、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學性能顯著不正常等現象,須立即向項目管理人員匯報,按國家標準進行化學成分分析檢驗和其他檢驗。二、作業條件1.完成放線并通過驗收,并通過預檢合格。2.清理平整好操作面場地,按綁扎順序分類堆放鋼筋,如有銹蝕和污染需預先進行清理。3.施工前由現場工長向施工班組人員進行交底。三、施工工藝(一)錨固長度laE: 抗震等級砼強度等級一、二級抗震等級三級抗震等級鋼筋種類C30C30HPB235()2725HRB()3431任何情況下,錨固長度不得小于250mm。(二)搭接長度綁扎搭接接頭應相互錯開,接頭連接區段的長度為5、1.3倍搭接長度,凡搭接接頭中點位于該連接區段長度內的搭接接頭均為同一連接區段。同一連接區段內縱向鋼筋搭接接頭面積百分率為,該區段內有搭接接頭的縱向受力鋼筋截面面積與全部縱向受力鋼筋截面面積的比值。位于同一連接區段內的受拉鋼筋搭接接頭面積百分率為:梁、板、墻25;柱50。縱向受力鋼筋機械連接接頭相互錯開和連接區段的長度為35d且不小于500mm。受拉鋼筋搭接長度llE: (搭接接頭錯開面積不大于25) 鋼筋種類一、二級抗震等級三級抗震等級代號符號C30HPB23533d30dHRB33541d37d受拉鋼筋搭接長度llE: (搭接接頭錯開面鋼筋種類一、二級抗震等級三級抗震等級代號符號C30HP6、B23538d35dHRB33548d43d積大于25,不大于50) 受拉鋼筋搭接長度llE: (搭接接頭錯開面積大于50)鋼筋種類一、二級抗震等級三級抗震等級代號符號C30HPB23543d40dHRB33554d50d任何情況下,搭接長度不得小于300mm。(三)鋼筋清理、剔鑿、矯正綁扎施工前,應先對鋼筋進行清理,要求用鋼絲刷、鏨子等工具,逐根清理鋼筋上的浮漿,清理過程中禁止隨意彎折鋼筋。墻體邊線和控制線驗收合格后,派專人檢查墻體、暗柱鋼筋是否有位移的情況,如發現有位移鋼筋,應嚴格按高寬比1:6彎折對鋼筋位置進行矯正。上述工作完成后,開始對砼接槎處進行剔鑿處理,剔鑿方法為延墻體邊線或施工縫7、后澆帶邊緣向內剔鑿清理,剔鑿要保證砼表面浮漿全部清除,外露石子,平整一致。(四)墻體、柱鋼筋綁扎1.工藝流程:放墻柱位置線清理修整下層插鐵墻柱鋼筋豎向連接測放箍筋間距線和墻水平筋間距線綁扎墻柱鋼筋。2. 墻柱位置線:墻體施工時應彈出五道線,分別為軸線控制線、墻體邊線兩條、50cm墻體控制線兩條,暗柱邊線應一并彈出,在墻體鋼筋上彈畫出建筑50線。3. 綁扎墻體鋼筋,有暗柱時先將暗柱筋綁好,再綁墻筋,先綁24根豎筋,并畫好分檔標志,然后于下部及齊胸處綁兩根橫筋定位,并在橫筋上畫好分檔標志,然后綁其余豎筋,最后綁其余橫筋。暗柱邊50mm,立第一根墻體鋼筋。暗柱箍筋應與受力鋼筋垂直綁牢,箍筋彎鉤疊合8、處應延主筋方向間隔錯開布置。4.墻筋應逐點綁扎,其搭接長度及位置要符合設計和規范要求。搭接鋼筋在搭接長度內,應分別在兩端和中點各綁一點。鋼筋綁扎時,火燒絲尾段應甩進墻體鋼筋內側。在綁扎門窗洞口梁時,搭接長度范圍內,當搭接鋼筋為受拉時,其箍筋間距不大于5d,且不大于100mm;當搭接鋼筋為受壓時,箍筋間距不應大于10d,且不大于200mm。各處箍筋的開口都應相互錯開,箍筋依據受力鋼筋直徑確定彎鉤的半徑,并且要綁扎到位,兩彎鉤必須平行。搭接長度的末端與鋼筋彎曲處的距離,不得小于鋼筋直徑的10倍。接頭不宜位于構件最大彎距處。5. 剪力墻、連系梁上預留洞口,當方洞長邊小于或等于300mm時,圓洞或套管9、直徑小于等于300mm時,受力主筋繞過洞口,不得截斷,當方洞長邊大于300mm小于等于800mm時,每邊配置兩根不小于12mm且不小于同向被切斷縱向鋼筋總面積的50補強,補強鋼筋種類與被切斷鋼筋相同,當圓洞直徑大于300mm時,每側補強縱筋用12mm補強。當剪力墻過梁或連梁上的洞口補強詳見圖紙。6.雙排鋼筋之間應綁梯形支撐,間距2000mm,用12鋼筋加工,以保證雙排鋼筋之間距離,但不能用梯形定距筋代替墻體筋。合模后還應在模板上口加水平向定距框保證鋼筋不位移。在機械連接取樣部位應掛紅色標牌,方便檢驗和補接。現場截取試樣后采用搭接連接補接。7. 在雙排鋼筋外側固定塑料墊塊,間距600,梅花型布置10、,以保證保護層厚度。8.地下一層墻體厚度為300mm,首層墻體厚度為250mm,所以采用插筋處理,具體詳見下圖。9. 由于地下二層外墻體為臨空墻,墻體豎向鋼筋型號為20,而地下一層墻體鋼筋型號為14,所以地下一層墻體鋼筋下插到地下二層墻體內,長度滿足1.5倍的錨固長度,內墻的暗柱做法同外墻做法相同。(五)頂板鋼筋綁扎1.工藝流程: 畫位置線綁下鐵鋼筋架設馬凳綁上鐵鋼筋2. 清掃模板上刨花、碎木、電線管頭等雜物。用墨線在模板彈出主筋、分布筋位置。按畫好的位置,先擺下鐵短向鋼筋,后放下鐵長向筋,核對無誤后用綁絲逐點綁牢。綁好后,在下鐵上放置馬凳,馬凳必須架設在下鐵上層鋼筋上,起到支撐作用,馬凳間距11、1.5m,梅花型布置。頂板下皮保護層使用石材墊塊,間距600m,梅花型布置。馬凳安置完成后,鋪上鐵長向鋼筋,再鋪上鐵短向鋼筋,核對無誤后用綁絲逐點綁牢。鋼筋在搭接長度內,應分別在兩端合中點各綁一點。頂板上鐵搭接在跨中,下鐵搭接在支座,鋼筋搭接長度、接頭錯開應符合設計和規范要求。板的底部鋼筋伸入墻過中線,支座為梁時,伸至梁中心線處,且不小于12d。板的中間支座上部鋼筋(負彎矩筋)兩端設直鉤,施工時頂至模板,板的負彎矩筋錨入邊支座應滿足受拉鋼筋的最小錨固長度,當水平段已滿足時,此端同另一端直鉤。3.板上開洞除圖中已注明者,均按下述原則處理:1)邊長或直徑300mm 時,鋼筋饒過洞口,不得截斷;2)12、邊長或直徑300mm,但1000mm時,鋼筋遇洞可以截斷,洞邊每一側加筋面積不少于同側被截斷面積的1/2。(六)樓梯鋼筋的綁扎1.工藝流程:畫位置線綁主筋綁分布筋綁踏步筋。2.樓梯梯板配筋詳見結構圖紙,分布筋為8160。3.在樓梯段底模上畫主筋和分布筋的位置線。4.根據設計圖紙主筋,分布筋的方向,先綁扎主筋后綁扎分布筋,每個交點均應綁扎,如果有樓梯梁時,先綁梁后綁板筋,板筋要錨固到梁內。5.板筋綁完,待踏步模板吊幫支好后再綁扎踏步鋼筋。6.主筋接頭數量和位置均要符合設計及施工驗收規范要求。四、質量要求(一)筋表面必須清潔。帶有顆粒狀或片狀老銹,經除銹后仍留有麻點的鋼筋嚴禁按原規格使用。(二)筋13、的規格、形狀、尺寸、數量、間距、錨固長度、接頭設置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施工規范的規定。(三)不得出現缺扣、松扣現象,彎鉤朝向正確,接頭符合設計及施工規范規定。(四)箍筋數量、間距、彎鉤角度、平直長度符合設計及施工規范規定。(五)保證保護層厚度。(六)加強過程控制,由工長負責檢查執行七不綁要求:不清理浮漿、鋼筋污染、未彈線、鋼筋偏移未矯正(1:6彎折)、錯位錯開、接頭質量不合格等七項嚴禁綁扎。如有違反,每次對鋼筋班負責人罰款50元。(七)預埋件必須綁扎牢固,禁止與受力鋼筋焊接連接。(八)鋼筋工程質量偏差控制要點 1.柱筋和剪力墻筋位移:原因是振搗混凝土時碰動鋼筋。應在澆筑混凝土前檢查位置是否正確,14、按交底要求加以固定,澆筑完混凝土立即修整鋼筋的位置。2.梁、柱交接處核心區箍筋未加密:原因是圖紙不熟悉,綁扎前應先熟悉圖紙,在綁梁鋼筋前先將柱箍筋套在豎筋上,穿完梁鋼筋后再綁扎。3.箍筋搭接處未彎成135度,平直長度不足l0d(為箍筋直徑):加工成型時應注意檢查平直長度是否符合要求,現場綁扎操作時,應認真按135度彎鉤。4.梁主筋進支座錨固長度不夠、彎起鋼筋位置不準:在綁扎前,先按設計圖紙檢查對照已擺好的鋼筋是否正確,然后再進行綁扎。5.板鋼筋綁扎不順直、位置不準:板的主筋分布筋要彈墨線,從一面開始標出間距,綁扎時隨時找正調直。 6.露筋:墻柱鋼筋每隔600左右加綁帶鉛絲的水泥砂漿墊塊(或塑料15、卡)。7.搭接長度不夠:綁扎時應對每個接頭進行尺量,檢查塔接長度是否符合設計和規范要求。8.鋼筋接頭位置錯誤:梁、柱、墻鋼筋接頭較多時,翻樣配料加工時應根據圖紙預先畫施工簡圖,注明各號鋼筋搭配順序,并避開受力鋼筋的最大彎矩處。(九)允許偏差(見下表)序號項目允許偏差(mm)檢驗方法1綁扎骨架寬、高5尺量長102受力主筋間距10尺量排距5彎起點位置153箍筋,橫向筋焊接網片間距10尺量連續5各間距網格尺寸104保護層厚度基礎5尺量柱、梁3板、墻、殼35綁扎鋼筋網長、寬10鋼尺檢查網眼尺寸20鋼尺量連續三檔,取最大值6預埋件中心線位置5鋼尺檢查水平高差+3,0鋼尺和塞尺檢查7鋼筋彎起點位置20鋼尺16、檢查五、成品保護1.成型鋼筋按指定地點堆放,用墊木墊放整齊,防止鋼筋變形、銹蝕、油污。2. 樓板的彎起鋼筋,負彎矩鋼筋綁好后,不準踩在上面行走,在澆筑混凝土前保持原有形狀,澆灌 中派鋼筋工專門負責修整。3. 綁扎鋼筋時禁止碰動預埋件及洞口模板。 4.模板內面涂隔離劑不要污染鋼筋。5.板上下層鋼筋綁扎時,支撐馬凳綁牢固,并鋪腳手板,防止操作時蹬踩變形。6.嚴禁隨意割斷鋼筋。 7.安裝電線管、暖衛管線或其他設施時不得任意切斷和移動鋼筋。8.施工過程中要加強對防水保護層的保護,防止劃傷砼。9.澆筑底板砼時要有鋼筋工跟班,隨時調整墻、柱、樓梯插筋防止變形位移。六、安全及環保要求1.進入施工現場人員必須17、正確戴好合格的安全帽,系好下顎帶,鎖好帶扣;2.作業時必須按規定正確使用個人防護用品,著裝要整齊,嚴禁赤腳和穿拖鞋、高跟鞋進入施工現場;3.在沒有可靠安全防護設施的高處(2米以上含2米)和陡坡施工時,必須系好合格的安全帶,安全帶要系掛牢固,高掛低用,同時高處作業不得穿硬底和帶釘易滑的鞋,穿防滑膠鞋;4.新進場的作業人員,必須首先參加入場安全教育培訓,經考試合格后方可上崗,未經教育培訓或考試不合格者,不得上崗作業;5.從事特種作業的人員,必須持證上崗,嚴禁無證操作,禁止操作與自己無關的機械設備;6.施工現場禁止吸煙,禁止追逐打鬧,禁止酒后作業;7.施工現場的各種安全防護設施、安全標志等,未經領導18、及安全員批準嚴禁隨意拆除和挪動。8.綁扎基礎鋼筋,應按規定安放鋼筋支架、馬鐙,鋪設走道板(腳手板);9.在高處(2米以上含2米)綁扎立柱和墻體鋼筋時,不得站在鋼筋骨架上或攀登骨架上下,必須搭設腳手架或操作平臺和馬道。腳手架應搭設牢固,作業面腳手板要滿鋪、綁牢,不得有探頭板、非跳板,臨邊應搭設防護欄桿和支掛安全網;3.綁扎圈梁、挑梁、挑檐、外墻和邊柱等鋼筋時,應站在腳手架或操作平臺上作業;4.腳手架或操作平臺上不得集中碼放鋼筋,應隨使用隨運送,不得將工具、箍筋或短鋼筋隨意放在腳手架上;5.嚴禁從高處向下方拋扔或從低處向高處投擲物料;6.在高處樓層上拉鋼筋或鋼筋調向時,必須事先觀察運行上方或周圍附19、近是否有高壓線,嚴防碰觸;7.綁扎鋼筋的綁絲頭,應彎回至骨架內側,暫停綁扎時,應檢查所綁扎的鋼筋或骨架,確認連接牢固后方可離開現場;8.六級以上強風和大雨、大霧天氣必須停止露天高處作業。露天作業時必須先清除水,并采取防滑措施;9.要保持作業面道路通暢,作業環境整潔;10.作業中出現不安全險情時,必須立即停止作業,撤離危險區域,報告領導解決,嚴禁冒險作業。七、附圖剪力墻墻體定位筋:墻體鋼筋綁扎前,應根據鋼筋的間距制作水平向梯子筋、豎向梯子筋,以控制保護層厚度、截面尺寸和鋼筋位移。設置梯子筋的位置可不設墊塊。 水平梯子筋(直徑不得小于12mm)根據豎向鋼筋的間距制作,固定于墻體頂部(離澆筑面距離不20、得大于150mm),用于控制立筋間距及位置,在墻體及頂板澆筑混凝土前需檢查梯子筋位置,避免虛設。 豎向梯子筋應根據水平筋的間距制作,豎向梯子筋設置間距2m,以保證鋼筋的橫平豎直以及墻體截面尺寸和保護層厚度,豎向梯子筋可代替豎向鋼筋,但要比設計直徑大一個規格。原則上,每片剪力墻上豎向梯子筋不應少于2片。水平梯子筋豎向梯子筋 鋼筋綁扎要求采用樣板引路掛牌制,技術交底掛牌制,以便于指導施工并利于檢查;鋼筋班組進場后,應在施工現場建立樣板庫,在樣板庫中建立鋼筋樣板實體。新的鋼筋班組進場后,應在樣板庫中進行班前教育培訓,合格后方可上崗。 鋼筋翻樣:要考慮水電、設備等預留洞的位置,盡量不切斷鋼筋,電盒焊在附加的鋼筋上,安裝牢固,不得焊在主筋上,且附加鋼筋不得焊在受力筋上,而應綁扎在主筋上。 起步筋綁扎:豎向筋應距柱、墻邊或梁邊50處綁扎,水平筋距板面50處綁扎。水平起步筋 樓板鋼筋綁扎:在模板上根據樓板鋼筋間距道道畫線后綁扎,包括起步筋的位置。板筋應100%綁扎。 保護層墊塊的材質及間距:板底鋼筋保護層厚度應符合設計、規范要求,墊塊采用成品水泥砂漿墊塊,數量每0.8m不少于1個;負彎矩鋼筋宜設置通長馬登,其間距不宜超過800mm,馬登宜采用成品馬登;地下室外墻墊塊采用成品砂漿塊。如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