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路基坡面防護漿砌工程塊石抹漿法施工技術交底.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85377
2024-09-06
6頁
28KB
1、市政路基坡面防護漿砌工程塊石抹漿法施工技術交底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交 底: 復 核: 批 準: 接 收: 二XX年X月 1.施工準備(1)材料1)水泥:一般采用強度等級32.5級普通硅酸鹽水泥和礦渣硅酸鹽水泥。水泥進場應有產品合格證和出廠檢驗報告,進場后應對強度、安定性及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標進行取樣復試,其質量必須符合現行國家標準通用硅酸鹽水泥(GB 175 2007)等的規定。當對水泥質量有懷疑或水泥出廠超過三個月時,在使用前必須進行復試,并按復試結果使用。不同品種的水泥不得混合使用。2)砂:宜采用質地堅硬、級配良好且潔凈的中粗砂,砂的含泥量不超2、過3,其質量應符合國家現行標準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質量及檢驗方法標準(JGJ522006)的要求,進場后應取樣復驗合格。3)水:宜采用飲用水。當采用其他水源時,其水質應符合國家現行標準混凝土用水標準(JGJ 632006)的規定。4)石材:質地均勻、無裂縫、不易風化。石材強度等級:MU120、MU100、MU80、MU60、MU50、MU40、MU30。5)塊石:經加工而成的大致方正的石塊,具有兩個大致平行的面,其厚度200300mm,寬度約為厚度的11.5倍,長度約為厚度的1.53倍。(2)機具設備砂漿攪拌機或滾筒式攪拌機、原材料稱重器具、鋼管、扣件、木板、慢速卷揚機、工作平臺材料、安全警示牌3、安全繩、安全防護欄等。(3)作業條件1)石料、砂漿在坡面上運輸的設施已完成。2)一般情況下,砌筑前應使石料表面濕潤。3)砂漿的和易性、保水性能滿足要求。(4)技術1)選擇合適的砂漿及石料、預制塊抬運方式,推薦的抬運方式有搭設梯步人工背運、設置簡易滑道卷揚機抬運、設置簡易人字扒桿吊運。2)基坑地基承載力檢測方案及驗收標準。2.施工流程定位放線基坑開挖地基承載力檢驗基坑驗收砌筑砌體外露面修整勾縫養護漿砌成品檢測、驗收3.施工過程詳解(1)定位放線砌體施工前,應將混凝土墊層清理干凈,按設計標高進行找平,并根據施工圖及砌體排列組砌圖放出墻體的軸線、外邊線,放線結束后應及時組織驗線工作,并經監理單位復4、核無誤后,方可施工。(2)基礎開挖在開挖過程中,選擇合適的基坑開挖邊坡,如地質情況較差則應減少開挖長度或分段跳槽開挖或設置適當的支護,確保工人人身安全。開挖土及時運到指定的棄土場,不得在四周亂堆亂放,如為準備回填則應堆放在安全、合適的地點。為避免超挖,最后一般以人工清理基坑為主。(3)地基承載力檢測路堤、路肩下擋墻以及涵洞基礎等有地基承載力要求的,基坑開挖到設計高程層必須進行地基承載力檢驗,地基承載力要求在0.3MPa以下的可采用輕型觸探儀,在0.3MPa以上的需要采用重型觸探儀進行檢測,地基承載力不能滿足要求的,報監理工程師和設計單位進行變更處理。對于排水溝、截水溝、護坡、護面墻等漿砌片石工5、程,沒有地基承載力要求的,可不檢測。但應對基底進行拍實。(4)基坑驗收經檢測地基承載力滿足設計要求的(如有要求),測量人員對基坑高程、軸線進行復核,請監理工程師進行驗收。(5)砌筑1)施工方法抹漿法:用抹灰板在砌塊面上用力涂一層砂漿,盡量使之貼緊,然后將砌塊壓上,輔以人工插搗或用力敲擊,通過擠壓砂漿使灰縫平實。2)漿砌塊石施工先鋪底層砂漿并打濕石塊,安砌底層。分層平砌大面向下,先砌角石,再砌筑面石,后砌筑腹石,上下豎縫錯開,錯縫距離不應小于80mm,鑲面石的垂直縫應用砂漿填實飽滿,不能用稀漿灌注。填腹石應采用擠漿法,先鋪漿,再將石塊放入擠緊,垂直縫中應擠入1/31/2的砂漿,不滿部分再分層插入6、砂漿。厚大砌體,若不易按石料厚度砌成水平時,可設法搭配成較平的水平層。為使面石與腹石連接緊密可采用丁順相間,一丁一順排列,有時也可采用兩丁一順排列。塊石應平砌,應根據墻高進行層次配料,每層石料高度大致齊平。塊石應分層、分段砌筑,分段位置應設在沉降縫或伸縮縫處。用作鑲面的塊石,表面四周應加以整修,尾部略小,以利于安砌,鑲面石應丁順排列。鑲面石灰縫寬為2030mm,不得有干縫和瞎縫。上、下層豎縫應錯開不小于80mm。填腹塊石水平灰縫的寬度不應大于30mm,垂直灰縫的寬度不應大于40mm,灰縫也應錯開,灰縫中可以填塞小石塊,以節省砂漿。3)沉降縫、伸縮縫沉降縫、伸縮縫的寬度一般為2030mm。為保證7、接縫的作用,兩種接縫均須垂直,并且縫兩側砌體表面需要平整,不能搭接,必要時縫兩側的石料須加以鑿修。根據設計規定的接縫位置或在地質田間變化處設置,采用跳段砌筑的方法,使相鄰兩段砌塊高度錯開,并在接縫處作為一個外露面,掛線砌筑,達到又直又平。根據設計要求施作接縫塞料和進行防水處理。4)砌體泄水孔設置若設計無明確規定,必須在適當的位置和高度設置泄水孔:最下一排泄水孔出水口應高出地面、邊溝水位或常水位300mm;在每米高度上橫向間隔2m左右設置一個泄水孔,上下排錯開布置。泄水孔尺寸一般為100mm100mm,在實際施工中可埋設PVC管泄水孔,泄水孔在墻身斷面方向應有35向外的坡度。砌體背面按規定設置隔8、水層和反濾層,在嚴寒地區,應設置一層300mm厚的豎向連續排水層,防水、排水設施應與墻體施工同步進行,同時完成。(6)砌體外露面修整勾縫1)砌體表面應勾縫,以防雨水滲漏,并增加結構物的美觀。2)勾縫一般采用水泥砂漿,其強度等級比砌筑砂漿提高一個等級。勾縫的形式一般有平縫、凹縫及凸縫三種,其形狀有方形、圓形、三角形等,一般砌體宜采用平縫或凸縫,料石及預制塊宜采用凹縫。3)設計有勾縫時,最好在安砌石料時預留20mm深的凹槽,以備勾縫之用;未留凹槽時,應在勾縫前用扒釘或鑿子開縫,開出凹槽,并以鋼絲刷用水刷去砌石面上流漿和濕潤凹槽。如原有的底漿不足,應先用砂漿填滿,然后再勾縫,使勾縫均勻一致。勾縫完成9、后應注意養護。如未設計勾縫時,應隨砌隨用灰刀將灰縫刮平、壓實。當勾凸縫時,其寬度、厚度應基本一致。(7)砌體養護1)對漿砌砌體應加強養護,以便砌體砂漿強度的形成和提高。一般氣溫條件下,在砌完后的1012h以內,炎熱天氣在砌完后23h以內即須灑水養護。養護時間一般不少于714d;養護時須使覆蓋物經常保持濕潤,在一般條件下(氣溫在15及以上),最初的3d內,晝夜至少每隔3h澆水一次,夜間至少澆水一次,以后每晝夜至少澆水3次。2)新砌施工的砂漿,在硬化期間不應使其受雨水沖刷或水流浸淹;在養護期間,除抗凍砂漿外,一般砂漿在強度未達到設計強度的70以前,不可使其受力。3)如所砌石塊在砂漿凝結后有松動現象10、,應予拆除,刮凈砂漿,清洗干凈后,重新安砌。拆除和重砌時,不得撞動鄰近石塊。4)砌體的砂漿未達到設計強度前,不得承受全部設計荷載。4.環境、職業健康安全施工要求(1)環保措施1)施工現場應制定灑水防塵措施,指定專人負責及時清運廢渣土。2)及時回填基坑,平整場地,綠化恢復場地地形地貌。3)落地砂漿應在初凝前及時回收,并運至拌合地點,可摻入行砂漿中拌合使用。(2)安全措施1)砌體基坑開挖時,隨時掌握土體情況,采用分段跳槽方式開挖,或砌筑工作緊隨開挖工作面,不留間隔空隙,避免基坑或坑壁坍塌。2)檢查好電路,設置漏電保護開關,謹防觸電,施工現場的電工必須持證上崗。3)基坑較深或砌筑高度較高時,設置好砂11、漿和片石運料安全通道,在行人通道上還應設置好安全圍護欄。5.成品保護措施(1)施工過程中要妥善保護好場地原始放樣的水準點。(2)保護好已砌筑好的砌體,砌筑上層時,不得振動下層,不得在已砌筑好的砌體上拋擲、滾動、翻轉和敲擊片石。(3)在舊的砌體上砌筑時,應清掃灑水濕潤。砌筑完成后及時灑水養護。(4)冬期施工時,砂漿強度未達到設計強度的70前,不得使其受凍。6.應注意的問題(1)新砌施工告一段落或在收工時,須用浸濕的草簾、麻袋等覆蓋物將砌體蓋好。(2)路堤邊坡上采用漿砌片石護坡,應在路堤沉降穩定、邊坡坡面拍實后才能進行。(3)在凍漲變形比較大的土質邊坡上,護坡底面應設置0.100.15m厚的碎石或者砂礫墊層。(4)不可在砌體上拋擲或鑿打石塊。(5)基坑超挖部分必須用砌體填充,不得用其他材料回填。(6)砌塊砌筑前,應將表面清除干凈、用水濕潤。(7)塊石砌體:每層石料高度基本一致,水平砌縫寬度一般不大于30mm,豎縫不大于40mm,應相互錯開,不得貫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