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小區地塊項目裝配式構建安裝工程施工方案.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85481
2024-09-06
5頁
35KB
1、住宅小區地塊項目裝配式構建安裝工程施工方案工程名稱XX區XX灣城N091104C1-02(D7)地塊施工單位XX建設有限公司交底部位本工程所含裝配式構件所有單體工種裝配式構件安裝交底內容: 1. 吊裝準備 1.1. 技術準備: 1.1.1所有需在結構中預埋的預埋件必須在構件圖繪制前將每個埋件進行定位,并準確的反映在構件圖中。 1.1.2構件模具生產順序和構件加工順序及構件裝車順序必須與現場吊裝計劃相對應,避免因為構件未加工或裝車順序錯誤影響現場施工進度。 1.1.3.預制構件型號符合設計要求,有出廠合格證,并應符合現行標準要求。對于有裂紋、翹曲等有質量缺陷的樓板不準進場,按型號分類碼放整齊并做2、好標識。鋼筋、灌漿材料、砂、石子、水泥等均要求有出廠合格證,并應進行取樣復試,合格后方準使用。 1.1.4構件圖出圖后,第一時間必須對構件圖中的預留預埋部分認真核對,確保無遺漏、無錯誤。避免構件生產后無法滿足施工措施和建筑功能的要求。 1.1.5.必須向吊裝工長及吊裝班組長和一線作業人員進行透徹的技術交底,吃透PC構件圖,熟悉掌握每一道工序流程和施工方法。 1.1.6.必須保證底層預留插筋位置的準確性,根據構件圖紙上的尺寸逐一核對校正,確保不因插筋問題影響吊裝進度。 1.2. 現場準備: 1.2.1. 現場場地應平整、夯實,確保構件堆場不出現沉陷,運輸構件車輛行走的臨時道路要按規定等級施工,并3、配備好鋼板道板備用。 1.2.2現場車輛行走通道寬度必須能滿足車輛可同時進出,避免因道路問題影響吊裝銜接。 1.2.3塔吊型號和位置根據構件重量和范圍進行確定,原則上距離最重構件和吊裝難度最大的構件最近。 1.3. 吊裝前準備: 1.3.1.依據吊裝圖組織構件進場,按圖碼放,墊木距板端30cm,上下對齊。墻板宜直立堆放,并有可靠緊固措施以防傾倒;樓板堆放高度不超過10塊,并檢查構件質量,對有裂紋,翹曲或斷裂損壞的構件不得采用。 1.3.2構件吊裝前必須整理吊具,并根據構件不同形式和大小安裝好吊具,這樣既節省吊裝時間又可保證吊裝質量和安全。1.3.3構件進場后根據構件標號和吊裝計劃的吊裝序號在構4、件上標出序號,并在圖紙上標出序號位置,這樣可直觀表示出構件位置,便于吊裝工和指揮操作,減少誤吊幾率。 1.3.4所有構件吊裝前必須在相關構件上將各個截面的控制線提前放好,并辦完相應預檢手續,可節省吊裝、調整時間并利于質量控制。 1.3.5墻體吊裝前必須將調節工具埋件提前安裝在墻體上,可減少吊裝時間,并利于質量控制。 1.3.6墻、板構件吊裝前必須測量并修正墻頂標高,確保與板標高一致,便于板就位。 1.3.7.設備工具:ST7032-12t、QTZ250(H7030)、QTZ315、QTZ250B(C7030)、ST7027-16t塔吊、撬棒、圓形套管、100100mm方木,線錘、水平尺、扳手、5、斜撐桿、水平撐桿、水準儀、經緯儀、墨斗、塔尺、米尺、5米鋼尺、50米長鋼尺等。 1.3.8. 吊裝構件以前按設計圖紙核對板型號,對設計中與施工規范要求或實際情況發生沖突的部位應提前與設計進行協商解決,按照每層的構件平面吊裝圖,作為施工中的吊裝依據。 2. PC構件吊裝 2.1.吊裝流程一般可按同一類型的構件,以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依次進行,這樣對構件吊裝的有條理性和樓層安全圍擋、作業安全有利。根據圖紙及控制線現場用墨線彈出構件邊線(內墻柱構件)及200mm構件控制線、洞口邊線及構件邊緣線、剪力墻暗柱位置線; 2.2.構件起吊離開地面時如頂部(表面)未達到水平,必須調整水平后再吊至構件就位處,這樣6、便于鋼筋對位和構件定位;樓梯、墻板構件等同一構件上吊點高低有不同的,低處吊點采用吊葫蘆進行拉吊,起吊后調平,落位時采用葫蘆緊松調整標高。 2.3. 梁吊裝前應將所有標高進行統計,有交叉部分吊裝方案根據先低后高進行安排施工。 2.4.選擇構件吊裝機型,遵循小車回轉半徑和大臂的長度距離;最大吊點的單件不利噸量與起吊限量的相符;建筑物高度與吊機的可吊高度的一致。構件高空吊裝,要避免小車由外向內水平靠放的作業方式和猛放、急剎等現象,以防構件碰撞破壞。 2.5.先粗放,后精調,充分利用和發揮垂直吊運工效,縮短吊裝工期。采用“先墻,后外板構件安裝”的施工體系,要注意對連接件的固定與檢查,脫鉤前,螺栓與外墻7、構件必須連接穩固、可靠。2.6.采用“先安裝外墻構件,再施工連接結構”的施工體系,臨時調節桿與限位器的固定,是構件安裝不跑位與構件吊裝安全的保證。 2.7.PC外墻、PC疊合板、PC樓梯等安裝,按計算結果布置支撐,支撐體系可采用鋼管排架、單支頂或門架式等。 2.8.支撐體系拆除,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12底模拆除時的混凝土強度要求。 2.9.經現場施工實踐,PC墻板之間水平或轉角連接,設置上、中、下三點連接,可避免連接點變形、跑位。做法可采用構件上預埋接駁器,用鐵件(卡)連接。 2.10.PC外墻板吊裝碰損,一般修補時的材料要與構件原材料相容和相配。以保證修補質量。8、結構性損傷,不得自作主張按一般方法隨意修補,必須經過設計和相關單位核定,按其要求進行處理。 2.11. 根據構件平面布置圖及吊裝順序平面圖,對豎向構件順序就位。吊裝前應放置墊片,墊片厚度根據測定的標高進行計算。吊裝時應根據定位線對構件位置采用撬棍、撐頂等形式進行調整,以保證構件位置的準確。構件就位后應立即安裝斜向支撐,應將螺絲收緊擰牢后方可松吊鉤。使用2m靠尺通過斜撐的調節撐出或收緊對構件垂直度進行校正,滿足相應規定要求。 3. 吊裝質量控制: 吊裝質量的的控制是裝配整體式結構工程的重點環節,也是核心內容,主要控制重點在施工測量的精度上。為達到構件整體拼裝的嚴密性,避免因累計誤差超過允許偏差值9、而使后續構件無法正常吊裝就位等問題的出現,吊裝前須對所有吊裝控制線進行認真的復檢。 3.1 吊裝質量控制流程 3.2 墻構件吊裝控制; 3.2.1吊裝前對外墻構件分割誤差進行統籌計算,盡量將現澆結構的施工誤差進行平差,防止預制構件因誤差累積而無法進行。 2 吊裝順序應依次鋪開,不宜間隔吊裝。 3 墻吊裝時應事先將對應的結構標高線標于構件內側,有利于吊裝標高控制,誤差不得大于2mm;預制墻吊裝就位后標高允許偏差不大于4mm、全層不得大于8mm,定位不大于3mm。 3.3 板吊裝控制 3.3.1、板吊裝順序盡量依次鋪開,不宜間隔吊裝。 3.3.2、板底支撐與梁支撐基本相同,板底支撐水平間距不得大于10、1.5m,每根支撐之間高差不得大于2mm、標高不得大于3mm,懸挑板外端比內端支撐盡量調高3mm。 3.3.3、每塊板吊裝就位后偏差不得大于2mm,累計誤差不得大于5mm。 3.4 、其它構件吊裝控制 其它小型構件的吊裝標高控制不得大于5mm,定位控制不大于8mm。 3.5、進入現場的預制構件,其外觀質量、尺寸偏差及結構性能應符合標準圖或設計要求。預制構件與結構之間的連接應符合設計要求。連接處鋼筋或埋件采用焊接或搭接連接時,接頭質量應符合國家現行標準鋼筋焊接及驗收規程JGJ18-2003或相應的搭接長度要求。3.6、承受內力的接頭和拼縫,當其混凝土強度未達到設計要求時,不得吊裝上一層結構構件;11、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應在混凝土強度不小于10Nmm2或具有足夠的支撐時方可吊裝上一層構件。已安裝完畢的預制構件,應在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要求后,方可承受全部設計荷載。 3.7、預制構件碼放和運輸時的支撐位置和方法應符合標準圖或設計要求。 3.8、預制構件吊裝前,應按設計要求在構件和相應的支承結構上標出中心線、標高等控制尺寸,按標準圖或設計文件校核預埋螺桿(套筒)、連接鋼筋等,并作出標志。 3.9、預制構件應按標準圖或設計的要求吊裝。起吊時繩索與構件水平面的夾角不宜小于450,否則應采用吊架。 3.10、預制構件安裝就位后,應采取保證構件穩定的臨時固定措施,并應根據水準點和軸線(或控制線)校正位置12、。 3.11、裝配式結構中的接頭和拼縫應符合設計要求。工序檢驗到位,工序質量控制必須做到有可追溯性。 3.1.3.其他注意事項:構件吊裝標識簡單易懂;吊裝人員在作業時必須分工明確,協調合作意識強。指揮人員指令清晰,不得含糊不清。 4、 PC構件與現澆結構連接 4.1 PC構件與現澆混凝土接觸面,可采用鑿毛或拉毛處理外,或采用緩凝汰石子露石等處理方法,但要符合設計圖紙要求。 4.2.錨筋與預埋伸出鋼筋,是保證構件連接可靠與結構整體性的要求,必須按設計圖紙和現場規范、規程執行。5、 PC吊裝原則塔吊起重機的行走限位是否齊全、靈敏,止檔離端頭一般為23m;吊鉤的高度限位器要靈敏可靠;吊臂的變幅限位要13、靈敏有效;起重機的超載限位裝置也要靈敏、可靠;使用力矩限制器的塔吊,力矩限制器要靈敏、準確、靈活、有效,力矩限制器要有技術人員調試驗收單;塔吊吊鉤的保險裝置要齊全、靈活。塔身、塔臂的各標準節的連接螺栓應堅固無松動,塔的結構件應無變形和嚴重腐蝕現象且各個部位的焊縫及主角鋼不得有開焊、裂紋等現象。塔吊司機及指揮人員需經考核、持證上崗。信號指揮人員應有明顯的標志,且不得兼任其它的工作。要執行“十不吊”的原則。(1)被吊物重量超過機械性能允許范圍不準吊;(2)信號不清不準吊;(3)吊物下方有人站立不準吊;(4)吊物上站人不準吊;(5)埋在地下物不準吊;(6)斜拉斜牽物不準吊;(7)散物捆扎不牢不準吊;(8)零散物主(特別是小鋼橫板)不裝容器不準吊;(9)吊物重量不明,吊、索具不符合規定,立式構件、大模板不用卡環不準吊;(10)六級以上強風、大霧天影響視力和大雨時不準吊。交底人簽名日 期被交底人(施工班組長)被交底人(施工班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