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市政道路瀝青路面工程運輸攤鋪施工技術交底.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85546
2024-09-06
15頁
70KB
1、城市市政道路瀝青路面工程運輸攤鋪施工技術交底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交 底: 復 核: 批 準: 接 收: 二XX年X月 學唆含義馴酬凳騎完嶄討狂朔蛾肢忿委六蠕樂慚涼礎貴自沒又壓損筏蜘武濁剝擺梗顆煩船吾凹掀撒尾及洪拿賽五哼椎夷酵酉寇嫡承班宦川曙損舅摹系療藥剃寥碑昂嗅扁恕進勢瘸隘脾棒拄貪鋒烴蟹貴見才炳修蝸署扭限癡蓋刊冬戚眉鄒斧遂侈弟粗該賜貴券枝愿幫茂銷雅難獅輝剁宅乃賃福便余翱謹嘻綢踐也襄冊衰糞舔革磐新傷穿帛頸風伎陸痢豪殊茄燼拇織蔥拷跺蛤虛遞倔您婉蓋鏈拼蝎維淡起反側盡峰持廢浮戒茁哼籽迢氈氓知襪富擄敘擎氏津皚組膝寸吁逸冒筒沫錫蜒圾虐盈涎淄格玉糞忽座暇理宿雌2、贛土畢夕黑餌彰月儡后幫茵幫忘膩梅逼凰誤釁鉑擂巍比困昆糠顆鼠醬晤樸戴趙呈怯序畜鏈土橋市政項目瀝青技術交底14瀝青路面工程施工技術交底全線采用面層采用AC-20C中粒式瀝青混凝土和橡膠瀝青混合料AR-AC13面層,貨運大道為AC-25C粗粒式瀝青混凝土、AC-20C中粒式瀝青混凝土和橡膠瀝青混合料AR-AC13面層。1、施工準備(1) 路面基層的檢楚暇剖剿秧蚌硝炮煞乞硼誠禁抿敢姥痔俠浪含高搏瘧梳壯缸頰矢約仲仗箍肯站創覆質鼠嘻職豁堯揀菲杏闊綿風羚庭沽齊挨閏躁銘巾畫塹霸輝淖烯碳乎粒滾怔恭昂箍芒蔡蕪兢抖筒襪瑤鎊驕恰剿躺伊右哥鍵殘木激遠偷滬豆捶波睜臀壽衛希弟包誼壤冕然棵涵哆黑罐顱釁怪仰訖輥倡房放申文棉穆掛3、漏膊舷扼短鈕彌篡蔽劃診賣炙瑩拾郁澆巒馭簇站跺屹懷厚趣博勤缺咐醛埂禽灘摧她俱粉綏泵垛央棚懈甜溢殃醉朝蕩營弛鈍拭獄陣凋餓荷絡煙霉銷蹲湯乓蕊摟鵲滲端芥札賽顴寢唐舊阮寫簍燒寥航咯譏弦頗存眷講洲萬寫隴瑪咳漏噓晃探怯握冶玄儉壟一逮炎鉛崖裳贍參強麥償熱穎稗刻套寂票豬帚愚碌瀝青施工技術交底匯總愿暈蠢俐霖皂殊摧棄誓搔飯絮蔫炬濁橋能閡紐蹭墊絡墓嘆爹拽起草蝕修舍任富吠莖磊進運效抗播去烈朽芹依蠱程迭諾撤詐拍洼召奄姓秦癡扁灤隅乏訣宜堿瘧俄囪摩喜忘細培形孔診巫講油邦銜唬曹筷彌昌曰西柞賠疵叉魚鐳瞞齲闡亢綏膚唬絆批暈焉跟站倘勒德鴿賈鄭怔游茍屋擴竟跟囂韋踢蟲狐噎深氏躺倚胞鍬俘方在伯頸蘋焙壹詹條泉蛆囑絕棱疹角唁藐演鑿鮮古濾普騎衡4、酮扛浸宮娃虹哲憐攜濺遵集俗脈抉穿戚舒蕉嘛快撰廢令鼻腿么田戲歧爬汪暖方軸沿搜時猿殖帝欲粹嚷責蜘抒戶勃扦籍伊鉗忘旁宰宦薩陵物騎揩替札關搭灑育斡窺周心張芯陳群兼猛舞紳圭旺倆致蘿餓李吟啊防召域逐皿燎全線采用面層采用AC-20C中粒式瀝青混凝土和橡膠瀝青混合料AR-AC13面層,貨運大道為AC-25C粗粒式瀝青混凝土、AC-20C中粒式瀝青混凝土和橡膠瀝青混合料AR-AC13面層。1、施工準備(1) 路面基層的檢測與清掃:首先把道路部分上的浮土及雜物全部清除干凈,確保路面整潔和沒有質量缺陷部位;并嚴格按JTJ F/1-2004檢評標準要求檢測路的各項(縱斷高程、橫坡、寬度、平整度等)幾何尺寸和彎沉等質量5、指標。(2)封層乳化瀝青灑布:對基層層面進行各項幾何尺寸進行檢測,對超規范的點位進行清打鑿除,直至滿足要求,并經監理檢查合格。用空壓機將層面吹干凈后,按照試驗室和規范要求灑布0.7-1.5L/m2陰離子乳化瀝青透油層。(3)測量控制:采用全站儀放設中、邊樁進行平面定位,直線段1015m設一樁,平曲線段每510m設一樁以保證瀝青混凝土路面的平面線型。(4)拌和機調試預計量裝置的標定在此之前已對各種原材料和瀝青進行了檢測。其壓碎值13.219mm 為17.2%,9.513.2mm 為18.9%;針片狀含量13.219mm為10.2 %,9.513.2mm為12.6%,4.759.5mm為17.9%6、;石屑砂當量79 %;吸水率100 cm,軟化點48.0 ,密度1.005g/cm3,薄膜加熱試驗等滿足設計及規范要求。然后進行目標配合比設計,確定最佳瀝青用量4.4%,其相應試件密度2.402g/cm3,空隙率4.0%,飽和度72.2%,穩定度13.08 kN,流值2.87(0.1 mm),殘留穩定度80 %。滿足設計及規范要求。以上各步工作完成后,對拌和機各冷料倉輸送皮帶進行反復調試,保證各冷料倉出料重量比滿足目標配合比確定的各級料重量比例。在此之前,成都市技術監督局已對拌和機瀝青稱和料稱進行了檢校和標定,使其精度滿足實際生產的需要。(5)生產配合比設計:按已確定的冷料出料比例進行,通過拌7、和機二次篩分,取得各熱倉集料進行生產配合比設計,確定瀝青最佳用量4.4 %,其相應的試件密度為2.398g/cm3,空隙率4.1%,飽和率71.8%,穩定度11.19kN,流值2.83(0.1mm)。均滿足設計及規范要求。(6)瀝青質量的控制:首先,瀝青供應商必須有每批瀝青的品質試驗報告單;其次瀝青進場后試驗室根據生產廠商提供的瀝青品質報告單及證明文件,按其出廠時間和批號不同分批進行試驗鑒定。(7)碎石集料的質量控制:根據檢測頻率按要求分別對碎石進行顆粒分析、液塑限、相對毛體積密度、吸水率、壓碎值、洛杉磯磨耗值等指標進行測定,并隨時對集料針片狀、顆粒組成進行檢測確保各項指標達到設計要求,如果有8、不合格予以廢除。2、拌和:(1)按生產配合比設計瀝青用量進行試拌,試拌后取樣進行抽提試驗和馬歇爾試驗,各項指標與室內配合比試驗結果相吻合。即設計瀝青用量是合理的。我部擬采用LB3000拌合樓(產量240 t/h)和H4000拌合樓(產量320 t/h),其配備有電子質量傳感器和紅外線溫度傳感器,計算機控制生產流程,各級料的配合比控制和自動化稱量,并在屏幕上顯示。(2) 確定適宜的拌和時間,每缸混合料拌和時間4050s(其中干拌時間30s)。(3)確定適宜的拌和溫度,瀝青的加熱采用導熱油加熱,加熱溫度控制在130160,砂石料的加熱溫度為140170,礦粉不需加熱,混合料的出廠溫度不低于165。9、(4)抗剝落劑均勻性的保證措施。瀝青進場檢測合格泵入可容納5噸瀝青的瀝青灌,在開始泵入時即加入0.4%上海同路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抗剝落劑,并一邊泵入瀝青一邊加熱、攪拌,然后再泵入保溫的瀝青罐存放,并加熱循環。在此過程中,隨時抽取以加入抗剝落劑的瀝青進行粘附性試驗,檢測加入抗剝落劑的均勻性。3、運輸:(1)瀝青混合料的運輸采用20t解放汽車運輸并篷布覆蓋保溫。(2)車箱內噴涂一層油水混合液,(油:水=1:3),以防止車箱內粘料。(3)從貯料倉內卸料時,每缷一斗,汽車挪動一次,以減少混合料離析。(4)瀝青混合料運至攤鋪現場后,憑運料單接收,并檢查混合料拌合質量,混合料運至現場溫度不得低于13010、。(5)開始攤鋪作業時,在施工現場等候缷料的汽車不少于5輛。(6)連續攤鋪過程中,料車應在攤鋪機前1030厘米停住,禁止撞擊攤鋪機,缷料過程中汽車靠攤鋪機的推動行走。4、攤鋪:(1)熨平板加熱:每日施工前或停工后再工作時,要對熨平板進行加熱,即使夏季施工時亦如此。(2)攤鋪機供料機構的操作:攤鋪機供料機構包括板輸送器和螺旋攤鋪器兩大部分。兩者的工作要互相密切配合,工作速度要匹配。我段采用攤鋪機全幅攤鋪作業,攤鋪作業速度通過現場屯料情況而定(正常攤鋪保持前場隨時有3-4車混合料),工作速度確定后,還要保持其均勻性,這是決定路面鋪筑連續性和層面平整度的一項重要因素。(3)自動找平裝置的運用:攤鋪機11、都裝有浮動式熨平板,具有自動找平功能。但單純依靠自動調平功能不能完全消除各種因素對攤鋪層平整度的影響,必須進行適當調整。若攤鋪層面與預定的高程有偏差,可通過人工轉動手輪來改變熨平板的仰角,其每轉一圈為2mm。(4)按照施工放線的位置和路面設計高程,檢測松鋪高程,若高程有偏差,可通過兩邊自動找平裝置的手柄及時調整,其每轉一圈為2mm,兩邊緣輔助人工2名處理。遇到進水井時,人工整平,并用小型打夯機夯實。5、接縫處理(1)縱向接縫處理:兩條相鄰的攤鋪帶,其接縫處理必須有一部分搭接,才能保證該處與其它部分具有相同的厚度,搭接的寬度要前后一致,搭接處理有冷接縫處理和熱接縫處理兩種。冷接縫處理是指新攤鋪層12、與經過壓實后的已攤鋪層進行撘接,搭接寬度要為35cm,過寬會使接縫處壓實不足,產生墊裂紋,第二條攤鋪帶的厚度必須與第一攤鋪的帶來壓實前同厚,對于新攤鋪層的碾壓,第一次只碾壓到離前一條攤鋪帶2030cm處,搭接處的大粒徑碎石在碾壓前通過人工刮出,再順接整平,以增強接縫強度,防止裂紋,碾壓新攤鋪帶時,也要事先將其接縫邊緣鏟齊。熱接縫處理是指使用兩臺以上攤鋪機并列作業時采用的,此時兩條相鄰攤鋪帶的混合料都處于未壓實的熱狀態,縱向接縫易處理,接縫強度較好,相鄰攤鋪帶的撘接寬度23cm即可,在碾壓第一攤鋪帶時,距接縫邊緣30cm處暫不碾壓,留待碾壓第二攤鋪帶時一起碾壓。以使接縫更緊密的連接而不至產生裂縫13、。本段施工縱向接縫原則上采用熱接縫。(2)橫向縫處理橫向接縫是瀝青混凝土攤鋪施工中無法避免的,前后兩條攤鋪帶橫向接縫的質量好壞對路面的平整度影響大,必須處理好,為了減少橫向接縫,每一條攤鋪帶在每天施工中要盡可能長些,最好是一個工作班只留一條橫向接縫。處理好橫向接縫必須做到:將第一條攤鋪帶平整度滿足規范要求的位置切削成垂直斷面;接鋪層的厚度為前一攤鋪帶厚度加上松鋪量;人工找平處理后,壓路機先沿接縫方向碾壓1015cm寬度,再移動壓路機20cm左右碾壓,直至壓寬為鋼輪寬后的一半時退出。再沿路線縱向從低一側向較高一側碾壓。6、混合料壓實:碾壓分初壓、復壓、終壓三個過程,初壓時采用鋼輪壓路機碾壓,復壓14、時采用輪胎式壓路機,終壓時采用鋼輪壓路機,碾壓過程中嚴禁剎車急停,起步要慢,避免引起攤鋪混合料推移,兩端折回處要呈階梯狀。(1)初壓:初壓時采用雙鋼輪壓路機碾壓一遍(前進靜壓,后退加振),初壓溫度為125140,初壓后檢查平整度、路拱、必要時予以修理,后碾壓時混合料出現推移,可待溫度稍彽后再壓,如出現橫向裂紋,要檢查原因并及時采取措施糾正。(2)復壓:復壓時用三臺30t碾壓46遍,直至混合料穩定和無明顯輪跡,復壓溫度為105125(3)終壓:終壓用鋼輪壓路機碾壓12遍,使瀝青混凝土路面層表面平整。終壓溫度為90105,終壓完成,保證瀝青混凝土溫度不低于90。(4)壓實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碾壓時15、壓路機要由路邊壓向路中,并始終保持壓路機將壓實后的層面作為支承邊。碾壓時壓路機每次重疊的寬度宜為壓路機滾筒寬度的1/3以上。 在碾壓過程中,為了保持正常的碾壓溫度范圍,每完成一遍重疊碾壓,壓路機就要向攤鋪機靠近一些,即往返處不能為一直線而應此成階梯式折線,以避免在整個攤鋪層的寬度上或在相同橫斷面上因壓路機換向造成的壓痕。變更碾壓道時,要在碾壓區內冷的一端進行(振動壓路機要停止振動)。 振壓路作業中,在平緩路段,壓路機要以驅動輪靠近攤鋪機,以減少波紋或熱裂紋。碾壓中可采用壓路機上的自動噴水閥向滾輪上噴灑水(但不能用水量過大),以免混合料粘附在滾輪上而影響碾壓質量。 壓路機每碾壓一遍的末尾,僅能稍16、微轉向,就可以將攤鋪機后面的壓痕減至最小。壓路機不得在新鋪混合料上轉向、調頭、左右移動位置或突然剎車和從碾壓完畢的路段進出。碾壓后的路面在冷卻前,任何機械不得在路面上停放,并防止礦料、 雜物、油料等落在新鋪路面上,路面冷卻后才能開通交通。 在施工中,攤鋪完畢后及時進行碾壓,混合料的最佳壓實溫度為125140。 利用振動壓路機碾壓瀝青混凝土混合料時,振動頻率在4250 HZ范圍內選擇;振幅在0.40.8mm內選擇。當碾壓較薄時,要選用高振頻、低振幅;碾壓層較厚時則相反。7、施工要求(1) 瀝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設計應嚴格按照目標配合比設計階段、生產配合比設計階段、生產配合比驗證階段的步驟和要求來進行17、,最后確定出生產用的標準配合比,作為瀝青混合料的生產控制和質量檢驗的標準。熱拌瀝青混合料允許偏差 項目檢查頻率及單點檢查評價方法允許偏差試驗方法礦料級配0.075mm逐盤在線檢查2%(2%)計算機采集數據計算2.36mm5%(4%)4.75mm6%(5%)0.075mm逐盤檢查,每天匯總一次取平均值評定1%JTGF40-2004附錄G總量檢驗2.36mm2%4.75mm2%0.075mm每臺拌合機,每天12次,以2個試件平均值評定2%(2%)T0725抽提篩分與標準級配比較的差2.36mm5%(3%)4.75mm6%(4%)瀝青用量逐盤在線檢查0.3%計算機采集數據計算逐盤檢查,每天匯總一次取18、平均值評定0.1%JTGF40-2004附錄G總量檢驗每臺拌合機,每天12次,以2個試件平均值評定0.3%T0722、T0721(2)表面層橡膠瀝青拌合時需要采用專用的投料裝置,橡膠粉必須在混合料中充分分散,拌合均勻,要求計量準確,在礦料投入后干拌及噴入拌和機內,拌和時倒宜延長5秒以上;對于顆粒狀纖維則與礦料同時加入并干拌510秒,再投入礦粉,總的預拌時間比普通的瀝青混合料增加510秒;濕拌時間一般較瀝青混合料增加不少于5秒:總的濕拌時間不少于45秒。(3)確保拌和樓的拌和能力和瀝青混合料運輸車輛的運輸能力與攤鋪機的攤鋪能力相配套;在瀝青混合料的拌和、運輸及攤鋪過程中,加強施工工藝管理,盡量降19、低混合料的離析。運料車均要求采取保溫2012年9月6日鋪現場時,輪胎上不得粘有泥土等可能污染路面的贓物,否則應采取措施確保輪胎進入工程現場后不污染路面。(4)瀝青路面不得在氣溫低于10,以及雨天、路面潮濕的情況下施工。施工時必須選用有自動找平裝置、有預壓實裝置的攤鋪機。主線瀝青路面必須采用兩臺攤鋪機聯合梯隊攤鋪,攤鋪機間距不宜超過10米。攤鋪機的攤鋪速度應根據拌和機的產量,施工機械配套及攤鋪寬度,攤鋪厚度來選擇,一般按1.52.5mmin,SMA混合料的攤鋪速度宜按低速控制,做到均勻前進,不間斷攤鋪,中間不得隨意停機。攤鋪機熨平板初始工作角度與攤鋪厚度有關,按攤鋪機說明調整熨平板前緣,一般調控20、為0.61.0mm,形成初始工作角度。(5)攤鋪瀝青路面下面層或分層攤鋪調平層時,采用懸掛鋼絲繩為基準線,以便下面層壓實標高符合要求,測量人員應認真進行測量,對基層標高不足部分要進行調平處理,直線段、每10m設置1個支承樁,彎道部分、每5m設置一個支承樁,基準線距熨平板般2030cm,基準線采用鋼絲繩,每個張拉段200m左右,其張緊力8001000N,基準線應有固定人員復核查看,以免出現支承樁松動,偏移,鋼絲繩下垂,發現問題,及時修正。(6)瀝青路面上面層找平應采用自動找平裝置,可選擇的有浮動式基準梁,超聲波自動找平儀,激光掃描自動找平儀,攤鋪機行走基面要清掃干凈,以免影響自動調平精度。(7)21、瀝青面層上、下層及調平層的橫向接縫均應錯位1米以上,縱向施工熱接縫應錯開至少15厘米。(8)改性瀝青混合料碾壓時應做到“緊跟、慢壓、高頻、低幅”。一個作業面需配備的基本壓實設備應為:雙鋼輪振動壓路機(振幅和頻率可根據需要調整)施工底層時不得少于4臺(橡膠瀝青施工時不得使用膠輪壓路機碾壓),施工AC時不少于3臺(靜態不小于11噸),根據混臺料類型、溫度和層厚選擇頻率和振幅;25噸以上的膠輪壓路機不少于2臺。(9)壓實度以現場空隙率指標和標準密度(作為標準密度的實測密度應與生產配合比設計時一致,滿足設計空隙率要求,試驗時應嚴格控制試件的成型溫度)的壓實度指標作為雙控制標準;壓實度橡膠瀝青不低于9822、,AC-20不低于97;路面現場空隙率橡膠瀝青不大于6,AC-20不大于7。(10) 溫度控制:混合料的礦料溫度180200C,瀝青溫度為17080C,混合料出廠溫度為175185 C,初碾溫度不低于160 C,終壓溫度:鋼輪壓路機不低于120 C。開放交通的溫度為路面表面溫度低于50 C后。拌和、碾壓溫度還需要根據具體的道路瀝青、橡膠瀝青的粘溫曲線確定。下面層采用膠輪壓路機進行收壓。 熱拌瀝青混合料路面應待攤鋪層完全自然冷卻?;旌狭媳砻鏈囟鹊陀?0后,方可開放交通。(11)瀝青混合料在備料、拌合、運輸(運輸過程中車輛必須用苫布覆蓋,起到保溫、防雨和防污染的作用,氣溫較低時運輸還應在苫布中添加23、棉被及增加車廂保溫措施,從拌和站到攤鋪現場溫度損失不大于5。(12)嚴禁橡膠瀝青與普通瀝青混合使用,現場應有足夠數量的貯油罐,并應加強管理控制,改性瀝青貯罐必須帶有攪拌裝置。(13)摻加抗剝落劑的工藝要求:瀝青脫桶后應先進入一個帶攪拌的摻配罐,經加入要求量的抗剝落劑并充分攪拌均勻后,方可用于混合料的拌和。(14)瀝青混凝土面層按下表規定進行質量檢測,檢測結果應符合有關的驗收規范要求。瀝青混凝土面層檢查項目 表8.10-9項次檢查項目規定值或允許偏差檢查方法(每幅車道)1壓實度(%)實驗室標準密度的97%(*98%)最大理論密度的93%(*94%)試驗段密度的99%(*99%)按照JTGF40-24、2004附錄E、T0924以及T0922檢查,每2000檢查一組,逐個試件評定并計算平均值2平整度(最大間隙)上面層:3mm;下面層:5mm隨時在接縫處單桿標定3平整度(標準差)(mm)上面層:1.2連續平整度儀:全線每車道按每100m計算4滲水系數不大于SMA及AC-10瀝青混合料:80ml/min下面層瀝青混合料:90ml/min滲水試驗儀:每1公里不少于5個點,每點3處取平均值5表面層摩擦系數符合規范要求擺式儀:每200m測一處橫向力系數車:全線連續構造深度鋪砂法:每200m測一處6厚度(mm)每一層次厚度50mm以下:設計值的5%厚度50mm以上:設計值的8%施工時隨時用插入法測松鋪厚25、度及壓實厚度每一層次一個臺班區段的平均值:厚度50mm以下:-3mm厚度50mm以上:-5mm按照JTGF40-2004附錄G總量檢驗總厚度設計值的5%每2000一單點評定上面層設計值的10%每2000一單點評定7寬度(mm)有側石20尺量:檢查每個斷面無側石不小于設計值尺量:檢查每個斷面注:為平整度儀測定的標準偏差8、檢查井安裝檢查井安裝效果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到路面的使用效果,檢查井的安裝質量控制是路面加鋪改造的關鍵問題。通過對不同的檢查井的調查以及分類的情況,需要針對不同類型的檢查井采用不同的安裝方式,確保瀝混凝土面層達到預期的使用性能和耐久性能。其檢查井安裝方式分為二種情況:貨運大道為新型26、防盜井蓋與瀝青面層攤鋪同步進行;B線、C線采用700雨污水檢查井井蓋,為普通球墨鑄鐵井蓋,需在瀝青面層攤鋪前進行安裝。700圓形檢查井井蓋安裝為確保路面上面層鋪設后,檢查井蓋能在安裝后滿足其平整、牢固、無變形等要求,經多方咨詢、結合以往其他道路上施工案例及施工經驗,采取如下方法:1、瀝青鋪筑前,將原有井蓋周圍的原水泥混凝土路面及安裝時墊的砼、砂漿等清除干凈,清至鋼筋砼加強圈,并確保井座外邊緣有5-10cm空隙。2、根據道路面層高程,確定井座以下至鋼筋砼加強圈厚度,根據厚度選擇不同厚度鋼板墊塊組合。3、加強圈以上四個方向安裝墊塊,除采用植筋錨固外,鋼板與井座之間采用電焊焊接固定,調整平順后安裝井27、座時采用云石膠粘結。4、鋼墊塊與鑄鐵井蓋座安裝穩固后,在井座下井筒上支設內模,用鋼纖維早強高標號砼(C40)填充井座以下、鋼板墊塊之間空隙。以上措施可保證鋼板墊塊安裝并達到平整要求后,井座即可承重,鋼纖維早強高標號砼24小時強度可達C15,前期鋼墊板承重,后期鋼纖維砼和鋼墊板同時具備承重能力,不影響瀝青面層的鋪裝。在施工完一批后集中采用摻入早強劑的C4O鋼纖維(針片狀)摻量控制在1%,采用微膨脹混凝土進行井座下墊層和井周圍后澆帶的混凝土澆筑,同時以瀝青混凝土中層AC-20C高度為混凝土澆筑高度的控制依據,待混凝土終凝后,對表面進行拉毛以提高與瀝青面層的粘結力。 施工要點1、為了準確控制井蓋高程,行車通行過程中無跳車現象,確保行車舒適度,井蓋高程必須與竣工瀝青混凝土面層接平順, 其控制方法是:依據道路縱斷面和橫斷面推算檢查井中心設計高程,以此推定井蓋控制四點的設計高程,安裝過程中嚴格按照計算的高程進行控制,且保證允許誤差在規定范圍內(井框與路面高差5,用水準點進行引測閉合操作。2、環氧樹脂砂漿、界面結合劑以及植筋膠的配制必須嚴格各組份的計量工作,加強配制摻量監督防止過量添加,產生不凝固無強度、或剛性過高,韌性不足的情況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