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假區展示中心綠色施工及降本增效實施技術交底書.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85568
2024-09-06
13頁
498.50KB
1、度假區展示中心綠色施工及降本增效實施技術交底書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交 底: 復 核: 批 準: 接 收: 工程施工技術交底卡表格編號 項目名稱及編碼度假區展示中心分項工程名稱度假區展示中心綠色施工及科技助推降本增效實施交底時間施工單位負責人內容提要:度假區展示中心綠色施工及降本增效實施一、 范圍本交底適用于度假區展示中心。二、 交底內容1. 綠色施工術語1.1綠色施工:在保證質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過科學管理和技術進步,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減少對環境負面影響,實現“四節一環保”的建筑工程施工活動。1.2四節一環保:節材、節水、節能、節地,2、環境保護。1.3可再利用材料:在不改變所回收物質形態的前提下進行材料的直接再利用或經過再組合、再修復后再利用的材料。1.4建筑垃圾:新建、改建、擴建、拆除、加固各類建筑物、構筑物、管網等以及居民裝飾裝修房屋過程中產生的廢物料。1.5建筑廢棄物:建筑垃圾分類后,喪失施工現場再利用價值的部分。1.6可再生能源:從自然界獲取的可以再生的非化石能源,包括風能、太陽能、水能、生物質能、地熱能和海洋能等。2. 工程自然條件概況1度假區項目位于公路東側。擬建的展示中心區域位于碼頭已建親水池附近,因人工堆土影響,地勢略有起伏。地貌單元屬江河口沖海積平原,所揭地層為全新世(Q4)、晚更新世(Q3)近代海沉積層、3、海陸交互相沉積層,該區域第四系松散沉積層厚度大于80m。2氣候、水文特征海鹽縣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溫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降水天數140天,多年平均降雨量1203.6mm,年最大降水量1563.2mm,年最小降水量為879.9mm,年平均霧日25.4天。年內降雨有季節性變化,全年可分三期,四月中旬至七月中旬為梅雨期,七月中旬至十月中旬為臺風期,十月中旬至翌年四月中旬為非汛期,夏秋季節臺風雨期,有狂風暴雨。據海鹽縣氣象站統計:年平均氣溫15.9,最冷月平均氣溫34,本地區的常風向為EESE,強風向ENEESE,一般大風出現在每年79月的臺季風。據縣防汛辦提供資料(高程為85國家基準):4、海鹽縣河道常水位1.02m,20年一遇洪水位2.82m,50年一遇洪水位3.04m,歷史最高洪水位3.05m。錢塘江澉浦站歷年最高潮位為6.56m(85國家基準,下同),歷年最低潮位-4.36m,多年平均高潮位3.02m,平均低潮位-2.55m,平均潮差5.57m,最大潮差9.00m;乍浦站歷年最高潮位為5.54m,歷年最低潮位-4.01m,多年平均高潮位2.48m,平均低潮位-2.12m,平均潮差4.60m,最大潮差7.82m。3工程特點3.1文明施工、環保和安全要求高,本工程是省重點工程,所以現場的安全質量要求起點高。3.2施工工期較緊,土建工程2016年底前完成,整個展示中心331天內竣5、工開放。施工平面圖如下:三、 綠色施工目標管理項目部按照公司下達的指標,對施工區、工作區、生活區不同場所和基礎、結構、裝飾的不同施工階段進行了認真詳細科學的測算,以充分的依據對實施要求制訂了具體目標。 1、能源消耗指標為0.033噸標煤/萬元產值,其中: (1) 用電指標為0.030噸標煤/萬元產值,相當于74.2Kwh/萬元產值; (2) 節能設備配置率100%。2、 水資源指標為9m3/萬元產值,非傳統水源利用率占總用水量的6%。(1)節水型產品及計量裝置配置率100% ;(2)污水排放達標率100%,現場噪聲排放合格率100%。 3、主材指標: (1)鋼材:本工程總鋼材用量約為960t,6、其中屋面桁架210t,4d影院120t,土建鋼筋630t,標志塔鋼材920t。按鋼材損耗率1.75%,即損耗率為49.5t,再節約40%(即損耗率為1.75%),計節約49.5噸; (2)商品砼:本工程總混凝土用量為7603m3。定額損耗率1.05%,即損耗率為79.8m3,再節約40%(即損耗率為1.05%),計節約31.9m3; (3)木材:本工程木材總用量為150m3。定額損耗率1.4%,即損耗率為2.1m3,再節約40%(即損耗率為1.4%),計節約0.84m3;(4)砌塊:本工程砌塊總用量為1698m3。定額損耗率2.1%,即損耗率為35.6m3,再節約40%(即損耗率為2.1%),7、計節約14.2m3;(5)周轉設備使用率85%。綠色施工指標: (1)建筑垃圾產生量400噸/萬平方米,本工程建筑垃圾產生量小于320噸,建筑垃圾的再利用率達到30%,在利用率達到96噸。 (2)場界噪聲晝間70dB,夜間不施工; (3)污水排放PH值在69之間,其他指標達到GB31199-1997標準要求; (4)揚塵達到建設部綠色施工導則要求, 結構施工揚塵不大于0.5米;基礎施工不大于1.5米; (5)不使用粘土磚。 (6)不發生職業病病例、不發生死亡事故、一般負傷頻率1。四、 施工總平面布置1、施工總平面布置應做到科學、合理,充分利用原有建筑物、構筑物、道路、管線為施工服務。2、施工現8、場攪拌站、倉庫、加工廠、作業棚、材料堆場等布置應盡量靠近已有交通線路或即將修建的正式或臨時交通線路,縮短運輸距離。3、臨時辦公和生活用房應采用經濟、美觀、占地面積小、對周邊地貌環境影響較小,且適合于施工平面布置動態調整的多層輕鋼活動板房、鋼骨架水泥活動板房等標準化裝配式結構。生活區與生產區應分開布置,并設置標準的分隔設施。4、施工現場圍墻采用連續封閉的輕鋼結構預制裝配式活動圍擋,減少建筑垃圾,保護土地。4. 2建筑垃圾1、制定建筑垃圾減量化計劃,本工程的建筑垃圾不宜超過320噸。2、加強建筑垃圾的回收再利用,力爭建筑垃圾的再利用和回收率達到30%,建筑物拆除產生的廢棄物的再利用和回收率大于409、%。對于碎石類、土石方類建筑垃圾,可采用地基填埋、鋪路等方式提高再利用率,力爭再利用率大于50%。4. 3結構材料1、材料節約指標:比當期施工預算定額損耗率降低30%;2、優化鋼筋配料和鋼構件下料方案。鋼筋及鋼結構制作前應對下料單及樣品進行復核,無誤后方可批量下料。3、優化鋼結構制作和安裝方法。大型鋼結構宜采用工廠制作,現場拼裝;宜采用分段吊裝、整體提升、滑移、頂升等安裝方法,減少方案的措施用材量。4、推廣使用預拌混凝土和商品砂漿。準確計算采購數量、供應頻率、施工速度等,在施工過程中動態控制。結構工程使用散裝水泥。4.4裝飾裝修材料1、貼面類材料在施工前,應進行總體排版策劃,減少非整塊材的數量10、。2、防水卷材及各類涂料基層必須符合要求,避免起皮、脫落。各類油漆及粘結劑應隨用隨開啟,不用時及時封閉。3、幕墻及各類預留預埋應與結構施工同步。4、采用自粘類片材,減少現場液態粘結劑的使用量。4.5周轉材料1、應選用耐用、維護與拆卸方便的周轉材料和機具。2、模板應以節約自然資源為原則,推廣使用定型鋼模、鋼框竹模、竹膠板。3、施工前應對模板工程的方案進行優化。多層、高層建筑使用可重復利用的模板體系,模板支撐宜采用工具式支撐。4、現場辦公用房采用周轉式活動房。現場圍擋應最大限度地利用已有圍墻,或采用裝配式可重復使用圍擋封閉。力爭工地臨房、臨時圍擋材料的可重復使用率達到70。4.6提高用水效率1、力11、爭施工中非傳統水源和循環水的再利用量大于30%。2、施工現場噴灑路面、綠化澆灌不宜使用市政自來水。現場攪拌用水、養護用水應采取有效的節水措施,嚴禁無措施澆水養護混凝土。3、施工現場供水管網應根據用水量設計布置,管徑合理、管路簡捷,采取有效措施減少管網和用水器具的漏損。4、現場機具、設備、車輛沖洗用水必須設立循環用水裝置。施工現場辦公區、生活區的生活用水采用節水系統和節水器具,提高節水器具配置比率。項目臨時用水應使用節水型產品,安裝計量裝置,采取針對性的節水措施。5、施工現場建立可再利用水的收集處理系統,使水資源得到梯級循環利用。6、現場機具、設備、車輛沖洗、噴灑路面、綠化澆灌等用水,優先采用非12、傳統水源,盡量不使用市政自來水。4.7施工用電及照明1、臨時用電優先選用節能電線和節能燈具,臨電線路合理設計、布置,臨電設備宜采用自動控制裝置。采用聲控、光控等節能照明燈具。2、照明設計以滿足最低照度為原則,照度不應超過最低照度的20。4.8臨時用地指標1、根據施工規模及現場條件等因素合理確定臨時設施,如臨時加工廠、現場作業棚及材料堆場、辦公生活設施等的占地指標。臨時設施的占地面積應按用地指標所需的最低面積設計。2、要求平面布置合理、緊湊,在滿足環境、職業健康與安全及文明施工要求的前提下盡可能減少廢棄地和死角,臨時設施占地面積有效利用率大于90%。4.9綠色施工管理流程1、 環境保護:噪聲排放13、達標,符合建筑施工場界噪聲限值規定;污水排放達標,生產及生活污水經沉淀后排放,達到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標準規定;控制粉塵排放,施工現場道路硬化,達到現場目測無揚塵;達到ISO14001環保認證的要求;達到“零污染”要求的目標。 2、節材與材料資源利用:合理安排材料進場計劃降低材料損耗率,積極推廣應用“四新”計劃; 3、節水與水資源利用:生活用水節水器具配置比率達到80% ,萬元產值用水量指標控制在7.5t;4、節能與能源利用:嚴禁使用淘汰的施工設備、機具和產品;萬元產值耗電量指標控制70KWh;公共區域內照明,節能照明燈具的比率大于80%; 5、節地與施工用地保護:禁止使14、用粘土磚;平面布置盡量減少臨時用地面積,充分利用原有建筑物、道路等;五、 環境保護揚塵控制、噪聲控制、光污染控制、水污染控制、土壤保護。1. 揚塵控制1、現場形成環形道路,面路寬=6m;2、場區車輛限速5公里/小時;3、安排勞務專人負責現場臨時道路的清掃和維護;4、場區大門處設置沖洗槽;5、每周對場區大氣總懸浮顆粒物濃度進行測量;6、運輸車輛采用帶液壓升降板可自行封閉的重型卡車,配備36m帆布作為車廂體的第二道封閉措施。7、隨主體結構施工進度,在建筑物四周采用密目安全網全封閉。8、建筑垃圾采用袋裝密封,防止運輸過程中揚塵。9、袋裝水泥、膩子粉、石膏粉等袋裝粉質原材料,設密閉庫房,下車、入庫時輕15、拿輕放,避免揚塵。10、零星使用的砂、碎石等原材堆場,采用廢舊密目安全網或混凝土養護棉等覆蓋,避免起風揚塵。11、現場篩砂場地采用密目安全網半封閉,盡可能避免起風揚塵。12、石材、釉面磚、廣場磚等現場切割加工采用濕作業。 項目自制灑水車,安排專人每天清掃道路 現場道路硬化 2. 噪聲控制1、合理選用吊車、挖機等內燃機機械,保證機械既不超負荷運轉又不空轉加油,平穩高效運行;2、場區禁止車輛鳴笛;3、鋼結構施工機械盡量使用噪聲低的機械。4、現場工具房采用彩鋼板封閉。5、安裝鋼結構時、盡可能少使用鐵錘敲擊就位,可使用橡膠錘等低噪聲工具。3. 光污染控制1、夜間施工照明燈具設置遮光罩;2、現場焊接施工16、四周設置專用遮光布,下部設置接火斗;3、辦公區、生活區夜間室外照明全部采用節能燈具;4、現場焊機除人工操作一側外,其余三個側面采用廢舊模板封閉。室外燈具外罩,定向照明4. 水污染控制1、每月請環保部門對現場排放水水質一次檢測;2、現場油漆、松香水、設備潤滑油均放置在庫房專用貨架上,避免撒漏污染。止水溝1、部位:施工現場大門;2、尺寸:排水溝設置單層鋼筋板,直徑20mm,間距200mm;3、污水必須經三級沉淀池沉淀后方可排入污水管網。5. 建筑垃圾控制1、現場設置建筑垃圾分類處理場,除將有毒有害的垃圾密閉存放外,還將對砼碎渣、砌塊邊角料等固體垃圾回收分類處理后再次利用;2、加強模板工程的質量控制17、,避免拼縫過大漏漿、加固不牢脹模產生混凝土固體建筑垃圾。3、提前做好精裝修深化設計工作,避免墻體偏位拆除,盡量減少墻、地磚以及吊頂板材非整塊的使用。4、在現場建筑垃圾回收站旁,建簡易的固體垃圾加工處理車間,對固體垃圾進行除有機質、破碎處理,然后歸堆放置,以備使用。類別控制目標控制措施結構材料鋼材廢品率1.5%以內;商品混凝土節約率3%以上。1、優化鋼結構配料方案,采用電腦控制科學下料,減少浪費,由專業廠商統一加工配送;2、加強現場安裝的質量控制,避免鋼結構拼裝精度不夠浪費焊接材料;3、加強廢舊鋼材回收在利用,制作臨時倉庫、爬梯等措施。周轉材料鋼管年損耗率1%以內;扣件年損耗率2%以內。1、充分18、利用現場廢舊模板、木枋,用于樓層洞口硬質封閉、鋼管爬梯踏步鋪設,多余廢料由專業回收單位回收;六、 節材與材料資源利用七、 節水與水資源利用包括:用水管理、循環用水、水資源二次利用、節水系統與節水器具、非傳統水源的搜集利用等。目標:1、非傳統水源和循環水的再利用量不小于30%。2、市政自來水節約率不低于10%。措施:1、現場按生產區布置給水系統:生產用水管網為無縫鋼管焊接連接,主管直徑50mm、支管直徑25mm,各支管末端設置旋轉球閥;2、利用游泳池,收集雨水及地表水,用于施工生產用水;3、現場按照“分區計量、分類匯總”的原則布置水表;4、節水施工工藝:現場水平結構混凝土采取覆蓋薄膜的養護措施,19、豎向結構采取刷養護液養護,杜絕了無措施澆水養護;對已安裝完畢的管道進行打壓調試,采取從高到低、分段打壓,利用管道內已有水循環調試。 八、 節地與施工用地保護包括:臨建設施規劃布置、臨時用地指標、保護。1、根據工程特點和現場場地條件等因素合理布置臨建,各類臨建的占地面積應按用地指標所需的最低面積設計;2、對深基坑施工方案進行優化,減少土方開挖和回填量,保護周邊自然生態環境;3、施工現場材料倉庫、鋼筋加工廠、作業棚、材料堆場等布置靠近現場臨時交通線路,縮短運輸距離;4、臨時辦公和生活用房采用雙層輕鋼活動板房標準化裝配式結構;5、項目部用綠化代替場地硬化,減少場地硬化面積。會簽欄接受底人(簽名):編制審核簽發時間時間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