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泥漿護壁鉆孔灌注樁施工技術交底.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85612
2024-09-06
8頁
17.27KB
1、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泥漿護壁鉆孔灌注樁施工技術交底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交 底: 復 核: 批 準: 接 收: 一、工藝流程:鉆孔機就位鉆孔注泥漿下套管繼續鉆孔排渣清孔射水清底插入混凝土導管澆筑混凝土拔出導管插樁頂鋼筋。二、操作工藝:1.鉆孔機就位鉆孔機就位時,必須保持平穩,不發生傾斜、位移,為準確控制鉆孔深度,或機管上作出控制的標尺,以便在施工中進行觀測、記錄。2.鉆孔及注泥漿調直機架挺桿,對好樁位(用對位圈),開動機器鉆進,出土,達到一定深度(視土質和地下水情況)鉆孔,孔內注入事先調制好的泥漿,然后繼續進鉆。3.下套管(護筒)1、鉆孔深度達到5m左2、右時,提鉆下套管。2、套管內徑要大于鉆頭1OOmm。3、套管位置要埋設正確和穩定,套管與孔壁之間要用粘土填實,套管中心與樁孔中心線偏差不大于50mm。4、套管埋設:在粘性土中不小于1m,在砂土中不小于1.5m,并要保持孔內泥漿面高出地下1m以上。4.繼續鉆孔防止表層土受振動坍塌,鉆孔時不要讓泥漿水位下降,當鉆至持力層后,設計無特殊要求時,可繼續鉆深1m左右,作為插入深度。在施工過程中經常測定泥漿相對密度。5.清理及排渣1、在粘土和粉質粘土中成孔時,可注入清水,以原土造漿護壁。排渣泥漿的相對密一度控制在1.11.2。2、在砂土和較厚的夾砂層中成孔時,泥漿相對密度要控制在1.11.3;在穿過砂夾卵3、石層或容易坍孔的土層中成孔時,泥漿的相對密度要控制在1.31.5。6.吊放鋼筋籠:鋼筋籠放前要綁好砂漿墊塊;吊放時要對準孔位,吊直扶穩,緩慢下沉,鋼筋籠放到設計位置時,要立即固定,防止上浮。7.射水清底在鋼筋籠內插入混凝土導管(管內有射水裝置),通過軟管與高壓泵連接,開動泵水即射出。射水后孔底的沉渣即懸浮于泥漿之中。8.澆筑混凝土停止射水后,要立即澆筑混凝土,隨著混凝土不斷增高,孔內沉渣將浮在混凝土上面,并同泥漿一同排回貯漿槽內。9.拔出導管混凝土澆筑到樁頂時,要及時拔出導管。但混凝土的上頂標高一定要符合設計要求。10.插樁頂鋼筋樁頂上的插筋一定要保持垂直插入,有足夠錨固長度和保護層,防止插偏4、和插斜。11.試塊留置同一配合比的試塊,每班不得少于1組。每根灌注樁不得少于1組。12.冬、雨期施工12.1不宜在冬期進行。12.2雨天施工現場必須有排水措施,嚴防地面雨水流入樁孔內。要防止樁機移動,以免造成樁孔歪斜等情況。三、質量控制要點:要求符合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2002的規定1.主控項目(1)灌注樁的樁位偏差必須符合下表的規定,樁頂標高至少要比設計標高高出O.5m,樁底清孔質量按不同的成樁工藝有不同的要求,應按本章的各節要求執行。每澆注50mm必須有1組試件,小于50m3的樁,每根樁必須有1組試件。表1灌注樁的平面位置和垂直度的允許偏差樁徑序號允成孔方法許偏差m5、m 泥漿護1壁鉆孔樁注:A樁徑允許偏差的負值是指個別斷面。B采用復打、反插法施工的樁,其樁徑允許偏差不受上表限制。cH為施工現場地面標高與樁頂設計標高的距離,D為設計樁徑。(2):+300mm。只能深不能淺,測鉆桿、套管長度或重錘測。嵌巖樁應確保進入設計要求的嵌巖深度。(3)樁體質量檢查:應用動力法檢測,或鉆芯取樣至樁尖下50cm。(4)混凝土強度:每50m3取(不足50m3)取一組試塊,每根柱必須有一組試塊。強度符合設計要求。設計等級為甲級或地質條件復雜,成樁質量可靠性低的灌注樁,應采用靜載荷試驗,數量不少于總樁數1,且不少于3根。總樁數少于50根時為2根。其它樁應用高應變動力檢測。對地質條6、件、樁型,成樁機具和工藝相同、同一單位施工的樁基檢驗樁數不少于總樁數的2,且不少于5根。靜載荷試驗,高應變動力檢測方法。檢查檢測報告。2.一般項目2.1泥漿比重(粘土、砂性土中):1.151.20。用比重計測量。2.2泥漿面標高(高于地下水位):O.51.Om。觀察檢查。2.3沉渣厚度:端承樁50mm。用沉渣儀或吊錘測量。磨擦樁150mm。用沉渣儀或吊錘測量。2.4混凝土坍落度:水下灌注160220mm,灌注前用坍落度儀測量。干施工D1000mm 50D1000mm501,計量檢查每根樁的實際灌注量與樁體積相比。2.7樁頂標高:+30mm,-50mm。水準儀測量。扣除樁頂浮漿層及劣質樁體。3.7、泥漿護壁成孔時,發生斜孔、彎孔、縮孔和塌孔或沿套管周圍冒漿以及地面沉陷等情況,要停止鉆進。經采取措施后,方可繼續施工。4.鉆進速度,要根據土層情況、孔徑、孔深、供水或供漿量的大小、鉆機負荷以及成孔質量等具體情況確定。5.水下混凝土面平均上升速度不小于O.25m3h。澆筑前,導管中要設置球、塞等隔水,澆筑時,導管插入混凝土的深度不小于1m。6.施工中要經常測定泥漿密度,并定期測定粘度、含砂率和膠體率。泥漿粘度1822,含砂率不大于48,膠體率不小于90。7.清孔過程中,必須及時補給足夠的泥漿,并保持漿面穩定。8.鋼筋籠變形:鋼筋籠在堆放、運輸、起吊、人孔等過程中,必須加強對操作工人的技術交底,嚴格執行加固的技術措施。9.混凝土澆到接近樁頂時,隨時測量頂部標高,以免過多截樁或補樁。四、成品保護:1.鋼筋籠在制作、運輸和安裝過程中,要采取措施防止變形。吊入樁孔內,要牢固確定其位置,防止上浮。2.灌注樁施工完畢進行基礎開挖時,要制定合理的施工順序和技術措施,防止樁的位移和傾斜。并要檢查每根樁的縱橫位置偏差。3.在鉆孔機安裝,鋼筋籠運輸及混凝土澆筑時,均要注意保護好現場的軸線樁,高程樁,并經常予以校核。4.樁頭外留的主筋插鐵要妥善保護,不得任意彎折或壓斷。5.樁頭的混凝土強度沒有達到5Mpa時,不得碾壓,以防樁頭損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