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際鐵路工程框架小橋涵翼墻施工技術交底記錄.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85631
2024-09-06
7頁
40.74KB
1、城際鐵路工程框架小橋涵、翼墻施工技術交底記錄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交 底: 復 核: 批 準: 接 收: 二XX年X月施 工 技 術 交 底 記 錄 編號: 工程名稱交底單位交底項目交底日期內容:一、施工工藝流程1、基礎施工對于有地基加固處理的框架小橋涵,應先進行地基加固處理施工,而后進行基坑開挖。土質基坑一般采用挖掘機開挖,輔以人工清基。框架小橋涵基坑開挖后,報請監理工程師以觸探儀對基底承載力進行檢測,檢測合格后立即進行墊層砼施工,待墊層砼達到允許強度值后支立涵身底板和墻身下部組合鋼模,澆筑混凝土。基坑開挖時,做好截、排水設施(基坑外設擋水埂,坑2、內設環形排水溝、集水井,隨時抽排坑中積水),防止基坑遭水浸泡、地基條件惡化。2、框架箱身施工框架小橋涵采用原位分節現澆。框架小橋涵身分兩次澆筑成型:第1次澆筑底板及下梗肋以上墻身,第2次澆筑側墻及頂板。框架模板,內外模采用組合鋼模板;框架內采用滿堂鋼管支架,并按規定設置剪刀撐和掃地桿等。為保證砼外觀質量,框架小橋涵砼內外模均采用大塊鋼模,框身內頂板采用碗扣式腳手架支撐,腹板采用16圓鋼作為拉模筋,間距為70cm加固。鋼筋在棚內集中彎制,運至現場綁扎成型。混凝土由鄰近拌和站集中供應,攪拌車運輸,泵送或吊機提吊澆筑。澆筑底板前,對基礎頂面進行鑿毛并沖洗干凈。為加強兩次澆筑的連接和保證框架整體防水性3、能,水平施工縫做成“凹”字形,即在第1次澆筑時將厚度為邊墻厚度1/3的方木埋入混凝土中,待混凝土終凝后取出,且在方木取出前將施工縫鑿毛、沖洗干凈。底板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的50%后,方可搭設支架、立模、綁扎鋼筋、澆筑邊墻及頂板混凝土。混凝土分層澆筑,層厚以30cm40cm為宜。混凝土澆筑時,兩邊側墻對稱均衡進行,側墻混凝土通過小直徑導管或串筒澆筑,插入式振動器振實,底板、頂板混凝土采用插入式和平板式振動器振實。混凝土振搗過程中,防止漏搗或過搗。當頂板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后,方可拆除模板及支撐,進行變形縫、防水層及附屬工程施工。3、翼墻施工現澆翼墻內模、外模采用竹膠板、方木和鋼管加固,基礎施工時4、,按規范預埋接茬鋼筋,基礎與墻身接觸面進行鑿毛并清洗干凈。因外墻面為非豎直面,應加強模板及其支撐系統的剛度、外模板采用地錨與基礎連接以加強抗浮能力,采用坍落度較小的混凝土澆筑,砼澆筑速度不宜過快,以免模板爬升和出現墻面“鼓肚”現象而影響外觀。4、墻帽施工當墻身漿砌片石砌完后,抄平打點,用木模立板座,在涵外側搭設作業平臺,設扒桿在涵內搭作業平臺,人工入模,插入式振動棒振搗。5、防水層等施工防水層施工前,將涵身上的尖凸處打磨平整,將泥土、雜物等清除干凈,保持涵身表面干燥,以保證防水材料與涵身的粘結。(1).防水層施工前對基層面進行驗收,混凝土基層表面質量符合TB/T296規定要求。基層表面平整、均5、勻一致其平整度用1m直尺檢查,不大于3mm。(2).基層應做到堅實、干燥、不起砂、無凹凸不平現象。平面與立面交接處得陰陽角做成均勻一致的光滑圓角,圓弧半徑不小于50mm。(3).涂刷基層處理劑,涂刷前要求基層干燥。(4).鋪貼防水卷材,嚴禁雨中施工。涂刷高聚物改性瀝青基層處理劑用長柄滾刷,要求涂刷均勻,不露底面,待處理劑干燥后方可施行熱熔施工。防水卷材縱橫向的搭接長度大于100mm。卷材鋪貼宜采用機械烘烤設備熱熔鋪貼卷材,卷材鋪貼應從一端開始,橋面橫向由低到高順序進行。為保證卷材與基層的粘結,卷材熱熔鋪貼過程中,應邊鋪貼邊滾壓排氣粘貼滾壓工具15到20kg重,1m長。(5).卷材熱熔以瀝青接近6、流淌呈黑亮色為度。卷材鋪貼到結構收口部位是,滾壓應有自然溢出瀝青并刮平收口。防水層鋪貼完成后30分鐘,即可澆筑保護層。(6).涂膜施工宜采用噴涂設備將涂料均勻涂于基層表面。采用人工涂抹時,按先主劑后固化劑的順序將液體倒入容器拌合3到5min,拌合均勻。攪拌不得加水。涂刷時分兩次第一次0.2mm左右的涂膜,1到2小時再涂二次。涂刷后4小時內防止雨淋暴曬、霜凍。配制好的涂料應在20分鐘內用完。防水層固化后,方可澆筑混凝土保護層。(7).C40細石聚丙烯腈纖維混凝土按規范設計拌合、澆筑、養護。(8).無填土的框架橋頂面上的保護層橫橋向每隔4m設置一道寬23mm的斷縫。當保護層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7、50%以上時,用聚氨酯防水涂料將斷縫填實、填滿,填充時不得污染保護層與梁體。(9).保護層表面應平整、流水暢通。(10).具體施工方法:將C40細石聚丙烯腈纖維混凝土均勻鋪在防水層上,用平板振搗器振搗在拉動平板振搗器時速度應盡量緩慢,使振搗時間為20秒左右,并無可見空洞。混凝土施工完成后采用保水養護措施,養護28天。(11).沉降縫施工框架橋身沉降縫用石棉水泥板或瀝青浸漬木板留作防水用,在施工期間做模板使用。(12).沉降縫外側貼防水材料為高聚物改性瀝青防水卷材,并在縫上增設一道相同卷材附加層,相鄰涵節不均勻沉降差5mm。(13).沉降縫內側待橋施工完畢后,再嵌入硫化性遇水膨脹橡膠止水條,使用8、壽命30年。(14).沉降縫內塞M20水泥砂漿15cm深,中間如有空隙可填塞聚丙烯腈纖維混凝土。涵身兩側分層對稱回填壓實,具體見“過渡段施工”交底。錐坡砌體采用擠漿法砌筑,架立樣架或靠尺控制圓順度和平整度。施工工藝:框架小橋涵施工工藝框圖 質量標準:混凝土涵洞允許偏差與檢測方法序號項目允許偏差(mm)檢驗方法1邊翼墻、中墩距設計中心線位置20測量檢查不少于5處2墻頂、拱座頂面高程153孔徑20尺量檢查不少于5出處4涵長+100,-505厚度+10,-5頂板、底板、邊墻、蓋板各檢查2處6涵身接頭錯臺10尺量檢查不少于5出處附屬工程的允許偏差與檢測方法序號項目允許偏差(mm)檢驗方法1端、翼墻距設9、計中心線距離20測量檢查不少于4處2出入口流水面高程203混凝土墻體表面平整度10尺量檢查不少于5處結構尺寸+20,04帽石尺寸10尺量檢查不少于4處二、安全環保措施2.1 安全措施1、施工場地、料場和生活駐地要統一規劃,統籌部署,規范整潔,施工使用的機具、設備要集中停放,材料要分別堆碼標識,灰、砂、石等大堆料有防風防雨設施,特別是有毒和危險物品,實行專人專項管理,嚴格保管制度。2、工地現場要掛有文明施工標牌、條幅,采用多種形式向項目部成員進行文明施工教育,提高全員文明施工意識;在工地醒目處設立工程簡介牌,各工序設立施工牌。3、施工區域應設警示標志,嚴禁非工作人員出入。4、施工人員上崗要著裝整10、齊,配戴與所從事施工范圍相一致的施工證。進入現場人員一律佩戴安全帽,不準穿拖鞋、高跟鞋,不得赤腳作業。高空作業人員佩帶并系好安全帶,穿防滑鞋。施工時嚴禁嬉戲、打鬧。5、施工現場固定機械設備要及時清洗養護,且必須搭棚防護,設備旁必須懸掛操作規程牌和設備標牌。6、現場所有電動機械設備使用前按規定進行檢查、試運轉,作業完拉閘斷電鎖好電閘箱,防止發生意外事故。7、施工現場用水、用電管理要規范,做到無常流水、常明燈。施工和生活用電要統籌安排,嚴禁亂拉亂扯電線,閘刀箱要上鎖,帶電部分要有明顯的標志;所有電力線路和用電設備由持證電工安裝。由專職電工負責日常檢查和維修保養。8、現場施工用電線路一律采用絕緣導線11、。移動式線路使用膠皮電纜。使用時提前認真檢查確保電纜無裸露現象。地上線路架空設置,以絕緣固定。9、在施工現場的材料、機械、半成品、成品必須懸掛標示牌。現場攪拌的各類砂漿、混凝土,必須懸掛配合比標牌。鋼筋分規格、層次一頭排齊,掛牌標識堆放,場地較小時應上架堆放。周轉材料分規格一頭排齊,掛牌標識堆放。鋼管扣件一律刷防銹漆后進場。零件分規格入池、入庫。特殊材料設庫堆放,封閉式管理10、在危險地帶施工時,設立明顯的標志,提醒施工人員和行人注意。11、施工中,負責保護施工范圍內相關建筑物、管線,以保持周圍環境協調。12、夜間施工時配備充足的照明燈具,確保施工現場有足夠的照明,為夜間施工生產和車輛行駛創造12、條件。13、施工完畢后,及時進行施工場地清理,原材料及施工機具堆碼、擺放整齊,機械車輛停放有序,保證施工場地整潔、美觀。2.2 人身安全要求:嚴禁酒后上崗,嚴禁疲勞上崗。配齊配足勞動安全防護用品,確保安全防護。施工運輸車輛必須嚴格遵守城市和公路交通規則,文明行車。電工值班操作時,必須穿絕緣鞋。變壓器周圍設安全防護欄。起重臂下嚴禁站人。施工腳手板不得有探頭板。高空作業應系安全帶。患有高血壓、癲癇病等人不得從事高空作業。2.3 環保措施加強現場廢料的及時收集和整理,施工現場分區設衛生負責人,派專人進行管理,責任到人。生產及生活區垃圾分區堆放并及時清運。工程竣工后,施工營地及臨時設施盡可能地交由當地群眾利用,不再利用的及時進行清理,盡可能恢復至自然狀態1、現場定期撒水,減少灰塵對周圍環境的污染。2、嚴禁在施工現場焚燒有毒、有害、有惡臭氣味的物質。3、裝卸或清理有粉塵的材料時,提前在現場撒水。4、嚴禁向現場周圍拋擲垃圾。5、加強機械設備的維修保養工作,確保機械運轉正常,降低噪聲。6、夜間施工時,監督職工不得敲打鋼管等,盡量減小噪音,施工時嚴禁大聲喧嘩。7、進出施工現場的所有車輛不得鳴號,出現場時不污染道路和環境。8、食堂采用燃氣灶,現場設電開水爐,減少廢水污染。交底人復核人交底日期技術負責人接受人接受日期(交底一式三份,生產班組一份、工程部、安質部各存檔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