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中心建設項目砌體工程施工技術交底.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85689
2024-09-06
5頁
33KB
1、印刷中心建設項目砌體工程施工技術交底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交 底: 復 核: 批 準: 接 收: 二XX年X月 技術交底記錄施表7.2 共 1 頁 第 1 頁工 程名 稱印刷中心建設項目工程施 工單 位交底內容:砌體施工。一)施工準備 、材料 (1)水泥:用32.5普通硅酸鹽水泥。(2)砂:中砂不得含有雜物,含泥量不得超過3,使用前必須過35mm孔徑的篩子。(3)磚:空心磚(試驗合格)。2、施工機具:砂漿機、灰桶、鐵抹子、灰鏟。3、作業條件 (1)中間驗收完成。4、人員要求:熟練技術工。(二)操作工藝:1、拌制砂漿a、根據配合比進行配料稱量。 b、2、砂漿應采用機械拌合,投料順序應先投砂、水泥、摻合料后加水。拌和時間自投料完畢算起,不得少于1.5min。c、砂漿應隨拌隨用,水泥砂漿必須分別在拌成后3小時內使用完畢。2、磚墻砌筑a、磚砌筑前,基層表面應清掃干凈,灑水濕潤。b、選磚:砌墻前應選擇棱角整齊、無彎曲裂紋、顏色均勻、規格基本一致的磚,若規格相差較多,應分規格排整面墻體。c、排磚:根據地梁口位置留位,如若不合模數時,則要考慮好砍磚及排放的計劃。d、掛線:砌筑時采用單面掛線,線要拉緊平直,每皮磚都要穿線看平,使水平縫均勻一致,平直通順。e、砌磚:砌磚宜采用擠漿法、或者采用三一砌磚法。三一砌磚法的操作要領是一鏟灰、一塊磚、一擠揉,并隨手將擠3、出的砂漿刮去操作時磚塊要放平、跟線。經常進行自檢,如發現有偏差,應隨時糾正,嚴禁事后采用撞磚糾正。 f、磚膜砌筑應上下錯縫,內外搭砌,灰縫平直,砂漿飽滿,水平灰縫厚度和豎向灰縫寬度一般為10mm,但不應小于8mm,也不應大于12mm。g、磚膜的轉角處和交接處應同時砌筑,對不能同時砌筑而又必須留置的臨時間斷處應砌成斜槎。如臨時間斷處留斜槎確有困難時,除轉角處外,也可留直磋,但必須做成陽磋。h、90mm厚磚墻在砌筑到1.5m時要暫停。圈梁完成后可進行繼續砌筑。(三)、 質量標準1、主控項目a、磚的品種、強度等級必須符合設計要求。b、砂漿品種、強度等級符合設計要求。c、磚砌體水平灰縫的砂漿飽滿度不少4、于80%。d、外墻的轉角處嚴禁留直槎,其他臨時間斷處,留槎的做法必須符合施工規范的規定。e、磚砌體的位置及垂直度允許偏差項目允許偏差檢驗方法軸線位置偏移10用經緯儀和尺檢查或其他測量儀器檢查垂直度每層5用2m托線板檢查全高10m10用經緯儀、吊線和尺檢查,或用其他測量儀器檢查10m202、一般項目磚砌體組砌方法應正確,上下錯縫,內外搭砌,磚柱不得采用包心砌法。磚砌體的灰縫應橫平豎直,厚薄均勻。水平灰縫厚度宜為10mm,但不應小于8mm,也不應大于12mm。3、允許偏差項目允許偏差檢驗方法表面平整度(混水墻)8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檢查水平灰縫平直度10拉10m線和尺檢查(四)、成品保護1、剛砌筑5、完磚墻不能在其旁邊打鬧,以免碰倒磚墻。(五)、施工中應注意的問題 1、墻身軸線位移。造成原因:在砌筑操作過程中,沒有檢查校核砌體的軸線與邊線的關系,以及掛準線過長而未能達到平直通光致的要求。 2、水平灰縫厚度不均。造成原因:在框架柱上畫水平線標高不一致,砌磚盤角的時候每道灰縫控制不均勻,砌磚準線沒拉緊。 3、混水墻面粗糙。造成原因:砌筑時半頭磚集中使用造成通縫,一磚厚墻背面平直度偏差較大;溢出墻面的灰漬未刮平順。4、墻體頂部與梁、板底連接處出現裂縫。造成原因:砌筑時墻體頂部與梁板底連接處沒有用側磚或立磚斜砌(60度)頂貼擠緊。 (六)應注意安全問題:1、砂漿拌制停放機械的地方土質要堅實平整,防6、止土面下沉造成機械傾側。砂漿攪拌機的進料口上應裝上鐵柵欄遮蓋保護。嚴禁腳踏在拌和筒和鐵柵欄上面操作。傳動皮帶和齒輪必須裝防護罩。工作前應檢查攪拌頁有無松動或磨刮筒現象;檢查出料機械是否靈活;檢查機械運轉是否正常。必須在攪拌葉達到正常運轉后方可投料。轉頁運轉時,不準用手或棒等其它物體去撥刮拌和筒口灰漿或材料。出料時必須使用搖手柄,不準用手轉拌和筒。工作中如遇故障或停電,應拉開電閘,同時將筒內拌料清除。2、磚應提前在地面上用水淋(或浸水)至濕潤,不應在運到操作地點時才進行,以免造成場地濕滑。3、材料運輸車子運輸磚、砂漿等應注意穩定,不得高速跑步,前后車距離不少于2米。禁止并行或超車,所載材料不許超出車箱之上。禁止用手向上拋磚運送,人工傳遞時,應穩遞穩接,兩人位置應避免在同一垂直線上作業。接受交底人交 底 人記錄人日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