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廈地下室及主體上部結構工程混凝土澆筑施工技術交底.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85781
2024-09-06
5頁
33.50KB
1、大廈地下室及主體上部結構工程混凝土澆筑施工技術交底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交 底: 復 核: 批 準: 接 收: 二XX年X月 施 工 技 術 交 底 記 錄工程名稱大廈地下室及主體上部結構施工單位交底部位核心筒外夾層梁板及樓梯;承臺底板;地下室負三層圓柱工序名稱混凝土施工一、 施工準備(一) 作業條件1. 保證施工電源,有備用機械,振搗器(棒)經檢驗試運轉合格。2. 工長根據施工方案對操作班組已進行全面施工技術培訓,混凝土澆筑申請書已被批準。(二) 材質要求 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現場認真控制水灰比和坍落度。(三) 施工機具 混凝土汽車泵或地泵、混2、凝土吊斗、插入式振搗器、木抹子、鐵插尺、串桶、膠皮水管、鐵板、刮板、塔式起重機、混凝土標尺桿等。(四) 雨天施工需提前準備薄膜及抽水泵。二、 施工技術(一) 混凝土結構環境類別及混凝土強度等級: 1 本次混凝土強度等級有二種,底板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30P12;夾層梁板及樓梯的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40;圓柱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50。2 梁柱節點(含剪力墻柱與連梁等)鋼筋密集部位,宜采用相應強度等級的細石混凝土振搗密實,以確保混凝土質量。三、 澆筑流程作業準備圓柱部分底板移動布料機剩余底板及夾層板。四、 操作工藝a) 作業準備1. 澆筑前應將模板內的垃圾、泥土等雜物及鋼筋上的油污清除干凈,并檢查鋼筋的3、保護層墊塊是否墊好,鋼筋的保護層墊塊是否符合規范要求。2. 木模板應澆水使模板濕潤。柱子模板的掃除口應在清除雜物及積水后再封閉。3. 施工縫的松散混凝土及混凝土軟弱層已剔掉清凈,露出石子,并澆水濕潤,無明水。4. 泵送混凝土時必須保證混凝土泵連續工作,如果發生故障,停歇時間超過45min或混凝土出現離析現象,應立即用壓力水或其他方法沖洗管內殘留的混凝土。用水沖出的混凝土嚴禁用在永久建筑結構上。b) 混凝土澆筑與振搗的一般要求1. 輸送管在垂直方向布置及輸送管懸空時,應用支架將輸送管固定牢固,不得直接放在模板或鋼筋上。根據具體的澆筑部位確定泵管的走向,在滿堂排架上鋪設腳手板,作為泵管的支架。當澆4、筑板面混凝土時,需在鋼筋上用木方及輪胎作為墊塊,嚴禁泵管直接鋪設在鋼筋上及施工腳手架上。2. 澆筑樓板前應先在柱插筋上用油漆做好比板面標高高五十公分的控制點,澆筑砼時兩端拉通線對樓板的砼進行找平。3. 混凝土自下料口下落的自由傾落高度不得超過2m,澆筑高度如超過2m時必須采取措施,用串桶或溜管等。4. 澆筑混凝土時應分段分層連續進行,澆筑層高度應根據混凝土供應能力,一次澆筑方量、混凝土初凝時間、結構特點、鋼筋疏密綜合考慮決定,一般為振搗器作用部分長度的1.25倍。5. 在澆筑梁、柱、板、墻部位時,混凝土澆筑從柱頭位置開始,直至附近的梁澆筑完成,再移動泵管。當下料口為樓板上時,嚴禁長時間停留不動5、,以防止局部荷載過大,使模板支撐體系失穩。6. 使用插入式振搗器應快插慢拔,插點要均勻排列,逐點移動,順序進行,不得遺漏,做到均勻振實。移動間距不大于振搗作用半徑的1.25倍(一般為300400mm)。振搗上一層時應插入下層510cm,以使兩層混凝土結合牢固。振搗時,振搗棒不得觸及鋼筋和模板。表面振動器(或稱平板振動器)的移動間距,應保證振動器的平板覆蓋已振實部分的邊緣。7. 澆筑混凝土應連續進行。如必須間歇,其間歇時間應盡量縮短,并應在前層棍凝土初凝之前,將次層混凝土澆筑完畢。間歇的最長時間應按所用水泥品種、氣溫及混凝土凝結條件確定,一般超過2h應按施工縫處理(當混凝土的凝結時間小于2h時,6、則應當執行混凝土的初凝時間)。8. 澆筑混凝土時應經常觀察模板、鋼筋、預留孔洞、預埋件和插筋等有無移動、變形或堵塞情況,發現問題應立即處理,并應在已澆筑的混凝土初凝前修正完好。c) 柱的混凝土澆筑1. 柱澆筑前底部應先填510cm厚與混凝土配合比相同的減石子砂漿,柱混凝土應分層澆筑振搗,使用插入式振搗器時每層厚度不大于50cm,振搗棒不得觸動鋼筋和預埋件。2. 柱高在2m之內,可在柱頂直接下灰澆筑,超過2m時,應采取措施(用串桶)或在模板側面開洞口安裝斜溜槽分段澆筑。每段高度不得超過2m,每段混凝土澆筑后將洞模板封閉嚴實,并用箍箍牢。d) 梁、板混凝土澆筑1. 梁、板應同時澆筑,澆筑方法應由一7、端開始用“趕漿法”,即先澆筑梁,根據梁高分層澆筑成階梯形,當達到板底位置時再與板的混凝土一起澆筑,隨著階梯形不斷延伸,梁板混凝土澆筑連續向前進行。2. 澆筑板混凝土的虛鋪厚度應略大于板厚,用平板振搗器垂直澆筑方向來回振搗,厚板可用插入式振搗器順澆筑方向拖拉振搗,并用鐵插尺檢查混凝土厚度,振搗完畢后用長木抹子抹平。施工縫處或有預埋件及插筋處用木抹子找平。澆筑板混凝土時不允許用振搗棒鋪攤混凝土。e) 剪力墻混凝土澆筑1 澆筑墻體混凝土應連續進行,間隔時間不應超過2h,每層澆筑厚度按照規范的規定實施,因此必須預先安排好混凝土下料點位置和振搗器操作人員數量。2 振搗棒移動間距應小于40,每一振點的延續8、時間以表面泛漿為度,為使上下層混凝土結合成整體,振搗器應插人下層混凝土510cm。振搗時注意鋼筋密集及洞口部位,為防止出現漏振,須在洞口兩側同時振搗,下灰高度也要大體一致。大洞口的洞底模板應開口,并在此處澆筑振搗。3 墻體混凝土澆筑高度應高出板底2030mm。混凝土墻體澆筑完畢之后,將上口甩出的鋼筋加以整理,用木抹子按標高線將墻上表面混凝土找平。f) 所有澆筑的混凝土樓板面應當掃毛,掃毛時應當順一個方向掃,嚴禁隨意掃毛,影響混凝土表面的觀感。g) 養護混凝土澆筑完畢后,應在12h以內加以覆蓋和澆水,澆水次數應能保持混凝土有足夠的潤濕狀態,養護期一般不少于7d。五、 成品保護1 要保證鋼筋和墊塊9、的位置正確,不得踩樓板、樓梯的分布筋、彎起鋼筋,不碰動預埋件和插筋。在樓板上搭設澆筑混凝土使用的澆筑人行道,保證樓板鋼筋的負彎矩鋼筋的位置。2 不得用重物沖擊模板,不在梁或樓梯踏步側模板上踩踏,應搭設跳板,保持模板的牢固和嚴密。3 已澆筑樓板、樓梯踏步的上表面混凝土要加以保護,必須在混凝土強度達到1.2MPa以后,方準在面上進行操作及安裝結構用的支架和模板。4 在澆筑混凝土時,要對巳經完成的成品進行保護,對澆筑上層混凝土時流下的水泥漿要派專人及時清理干凈,灑落的混凝土也要隨時清理干凈。5 對陽角等易碰壞的地方,應當有保護措施。技術負責人交底人接受交底人:注:本交底一式兩份,一份存檔,接受交底人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