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橋蓋梁工程鋼筋模板制作安裝施工技術交底.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85831
2024-09-06
9頁
38.92KB
1、大橋蓋梁工程鋼筋模板制作安裝施工技術交底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交 底: 復 核: 批 準: 接 收: 二XX年X月 橋梁施工技術交底記錄施工單位: 合同段: 監理單位: 編號: 第 1 頁 共 2 頁項目名稱橋梁工程會議主持交底部位蓋梁交底人交底內容:一、施工流程1、蓋梁施工流程施工流程:搭設支架 測量、放樣鋼筋制作、安裝 澆筑混凝土拆模、養護。2、施工要點2.1、支架施工根據現場情況蓋梁底模支架采用托架法。為避免在墩柱上留下孔洞,托架的承托采用鋼箍,鋼箍的連接部分要采用鋼板加強。安裝好后,吊立安裝承托梁,承托梁采用雙片貝雷梁,調整好高度后,鋪裝12、010cm方木,即可鋪設底模板。底模板及側模板采用大塊整體鋼模板,模板面板采用5mm厚鋼板,8#槽鋼及角鋼做肋。采用吊車分塊吊裝拼組,上下設拉桿固定。底模和側模間夾凹形橡膠條,防止漏漿。 蓋梁托架示意圖a. 模板支立系梁施工采用鋼模,在拼裝鋼模時,注意控制立模的垂直度,接縫要嚴密。固定模板用鋼管支架進行,然后用鋼絲和鐵絲拉緊,使模板不變形,保證模板有足夠的穩定性、剛度和強度。系梁模板示意圖2.2、模板的制作及安裝 2.2.1 模板配備:采用大塊鋼模板安裝,一次性澆筑完成。 2.2.2 模板的制作(1)鋼模板宜采用標準的組合模板,組合模板的拼裝及各種螺栓連接件應符合相關要求。鋼模板及其配件應按批3、準的加工圖加工,成品經檢驗合格后方可使用。(2)木模板制作可在工廠或施工現場制作,木模板與混凝土接觸的表面應平整、光滑,多次重復使用的木模板應在內側加釘薄鐵皮。木模板的接縫可做成平縫、搭接縫或企口縫。當采用平縫時,應采取措施防止漏漿。木模的轉角處應加嵌條或估成斜角。重復使用的模板應始終保持其表面平整、形狀準確,不漏漿,有足夠的強度和剛度。(3)加工好的模板必須逐塊進行驗收,并進行場外試拼裝,拼裝成蓋梁要求尺寸后再次測量尺寸偏差,進行校正,使偏差值應符合規范要求。2.2.3 模板安裝模板采用吊車進行安裝,模板之間采用螺桿進行連接,安裝好的模板應線型順適,接頭緊密平整,位置準確。 2.2.4 模板4、安裝的技術要求(1)模板一鋼筋安裝工作應配合進行,妨礙綁扎鋼筋的模板應待鋼筋安裝完畢后安設。模板不應與腳手架聯接(模板與腳手架整體設計時除外),避免引起模板變形。(2) 安裝側模板時,應防止模板位移和凸出。側模板設拉桿固定。澆筑在混凝土中的拉桿,應按拉桿撥出或不撥出的要求,采取相應的措施。(3)模板板面之間應平整,接縫嚴密,不漏漿,保證結構物外露面美觀,線條流暢。(4)模板安裝完畢后,應對其平面位置、頂部標高、節點聯系及縱橫向穩定性進行檢查,符合要求后方澆筑混凝土。澆筑混凝土前,模板應涂刷脫模劑,外露面混凝土模板的脫模劑應采用同一品種,不得使用廢機油等油料,且不得污染鋼筋及混凝土的施工縫處。重5、復使用的模板、支架、拱架應經常檢查、維修。(5)澆筑混凝土時,發現模板有超過允許偏差變形值的可能時,應及時糾正。2.3、鋼筋制作及安裝2.3.1作業條件(1)熟悉橋梁設計圖紙,明確各工序做法。(2)進場鋼筋按圖紙要求悉數進場,且已試驗合格。2.3.2鋼筋加工(1)根據圖紙設計要求,鋼筋工長應熟悉圖紙進行鋼筋抽樣,抽樣完畢后,方可交付鋼筋工下料。(2)在鋼筋下料過程中,應嚴把質量關。而且質量員應不定期抽查后臺下料長度與鋼筋工長料單長度比較,誤差大于規范要求的應重新制作。(3)成品堆放應標明所用部位、長度、規格。2.3.3鋼筋綁扎(3)鋼筋在支架施工完成鋪好底模后就可進行。(2)用粉筆在底模上按設6、計要求劃出主筋間距,逐個進行綁扎。在骨架兩根主筋重疊段應增加焊縫,焊縫間距100cm,焊縫長度為2.5d。(4)鋼筋綁扎時,箍筋應與受力鋼筋垂直,箍筋搭接處承受力鋼筋方向相互錯開。(5)鋼筋綁扎完畢后,應在梁底和鋼筋外側墊齊同標號細石混凝土墊塊,以保證混凝土保護層厚度和不露筋。(6)綁扎鋼筋時應滿綁,不得缺扣或漏綁。2.3.4質量要求(1)高度重視半成品加工質量,下料前必須調直鋼筋。下料尺寸必須經施工技術人員嚴格審查后執行。鋼筋制作一律在工地加工房內使用機械加工彎制成半成品使用。保證彎曲角度和平直部分長度。加工好后應按照規格品種分類堆放整齊,交待工人取用時不得錯拿錯放,以保證成型骨架準確。(27、)鋼筋骨架綁扎注意綁扎方法,宜采用十字扣綁扎法,不得采用順扣,防止鋼筋變形。2.3.5成品保護(1)成品鋼筋應墊平堆放,且應分規格和品種堆放。(2)鋼筋堆放時,要保持鋼筋表面潔凈。(3)避免踩蹋已綁扎好的鋼筋。 2.4、混凝土澆筑 2.4.1 混凝土的拌制(1)嚴格按混凝土配合比拌制混凝土,混凝土攪拌完畢后,應檢測混凝土拌和物的坍落度;澆筑過程中要嚴格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及和易性。(2)應檢查混凝土拌和物的均勻性,混凝土拌和物應拌和均勻顏色一致,不得有離析和泌水現象。 2.4.2 混凝土的運輸入模混凝土由罐車運送至現場,放入料斗內,利用吊車將料斗吊至待澆筑位置入模,入模高度不能大于2m,超過2m8、則布置串筒。應避免串筒出料處混凝土接觸系梁鋼筋,發生分離、離析。 2.4.3 混凝土澆筑振搗混凝土應按一定的厚度、順序和方向分層澆筑,應在下層混凝土初凝或能重塑前澆筑完上層混凝土,分層應保持水平,分層厚度不宜超過規范規定;采用插入式振搗器振搗混凝土,每次移動間距不應超過振動器作用半徑的1.5倍,與側模應保持510cm距離,插入下層混凝土510cm,每振動完畢后應邊振動邊徐徐提出振動棒,應避免振動棒碰撞模板、鋼筋及其它預埋件;對每一振動部位,必須振動至該部位混凝土實心實意為止;澆筑混凝土期間,應設專人檢查支架、模板、鋼筋和預埋件等穩固情況,當發現有松動、變形、移位時,應及時處理。 2.4.4 混9、凝土外觀質量保證措施為保證蓋梁混凝土表面光澤及顏色一致,施工中將采用同一品牌的水泥及脫模劑,另外我們在施工中還將重視以下幾點,即:嚴格控制混凝土的配制計量工作;嚴格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易性及攪拌時間;選用有經驗的工人進行混凝土振搗,既防止欠振影響混凝土強度,表面出現氣泡,又避免因過振而產生的混凝土離析現象;嚴格進行混凝土的養生。 2.4.5 混凝土的養護(1)混凝土澆筑完成后,在初凝后盡快予以覆蓋和灑水養護,覆蓋時不得損傷或污染混凝土的表面。混凝土面有模板覆蓋時,應在養護期間經常使模板保持濕潤。(2)當氣溫低于5時,應覆蓋保溫,不得向混凝土面上灑水。(3)混凝土養護用水的條件與拌和用水相同。10、(4)混凝土的灑水養護時間一般為7天,可根據空氣的濕度、溫度和水泥品種及摻用的外加劑等情況,酌情延長或縮短。每天灑水次數以能保持混凝土表面經常處于濕潤狀態為度。(5)混凝土強度達2.5Mpa以后方可拆除模板,隨即進行表面的修飾。當氣溫過低時,可采取蒸氣覆蓋養生。(6)混凝土強度達到2.5MPa前,不得使其承受外荷載。2.5、 模板拆除模板的拆除期限應根據結構物特點、模板部位和混凝土所達到的強度來決定。一般應在混凝土抗壓強度達到2.5Mpa時方可拆除模板,模板拆除應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的順序,拆時嚴禁拋扔,模板拆除后應維修整理,分類妥善存放。二、注意事項1. 柱頭鑿毛后應及時清理干凈混凝土碎塊11、,保證蓋梁的澆筑質量。2.蓋梁鋼筋籠底部均勻墊置墊塊,保證系梁底部有足夠的混凝土保護層,并符合設計要求。3. 柱頭鑿毛后應清洗干凈,達到設計要求。 4.混凝土的澆筑過程中用插入時振搗器進行全面振搗,振搗器移動間距不應大于其作用半徑的1.5倍,其至模板的距離不應大于其作用半徑的0.5倍,并應避免碰撞模板和鋼筋。5.混凝土澆筑完成后要及時進行養護,不允許出現蜂窩麻面、龜裂等情況,保證施工質量。三、施工安全注意事項 1. 施工場地用防護欄圍擋,非施工人員不得進入施工場地,進入施工區內的人員必須戴安全帽。2.用電安全,電箱內應設置防漏電保護器,隨時檢查電纜、電閘的安全性,不得出現漏電、電纜落水等情況,12、符合公司對用電安全“一機、一箱、一閘、一漏電保護”的規定。3.混凝土攪拌車車司機應持證上崗,嚴禁酒后駕車,澆筑過程中應有專門負責人進行現場指揮。4.施工過程中應隨時檢查支架和模板的牢靠性,發現異常情況應及時采取措施,模板的摘除應該設計和施工有關規定的程序進行。三、文明施工1、現場設置的標牌,由專人負責,確保整個施工過程現場標示清析。2、施工現場的用電線路、用電設施的安裝和使用必須符合安裝規范和安全操作規程,嚴禁任意拉線接電。3、施工機械進場必須經過安全檢查,合格后方可使用;機械操作手必須建立機組責任制,并持證上崗;機械按規定的位置行駛和停放,不得任意侵占場內其他位置。4、保證現場道路暢通,主要13、作業區、堆放區及場內道路作硬化處理,排水系統處于良好使用狀態;保持場容場貌整潔,隨時清理建筑垃圾;在車輛、行人通行地方施工設置溝井坎穴覆蓋物和施工標志。5、盡量安排白天施工,晚上十點以后停工。澆注砼除外。6、完工后及時清理生產垃圾和場地雜物。四、環境保護措施1、重視環境工作,為確保文明施工,必須做好環境保護措施。貫徹施工的全過程。2、加強環保教育,貫徹環保法規,組織職工學習有關水土保護、環境保護方針、政策和法令,加強環保意識。 3、強化環保管理,美化施工現場,定期進行環境檢查,做到文明施工。工地干凈衛生,盡量減少對周圍綠化環境的影響和破壞。4、消除施工污染場地廢料、土石棄方處理,按監理工程師指14、定地點處理,防止水土流失,盡量減少對周圍綠化的影響和破壞。施工廢水、生活污水不得污染水源、耕地、農田、灌溉渠道,清洗集料,機具或含有油污的操作用水,采用過濾的方法處理,使生態環境受損降到最低程度。五、減少擾民措施1、千方百計為周圍居民著想,盡量做到不擾民而便民。2、現場周圍設告示牌、批示牌。3、千方百計減少粉塵的污染和危害。4、生活垃圾封閉存放,及時清運出施工現場。5、施工現場排水保持暢通,防止污水外流。6、工地及各單位出入口車輛進出如有影響行人及交通時,設專人進行指揮,不阻礙交通和影響行人。7、對有振動、會產生噪聲的施工機械,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減輕噪音。8、工程開工前和施工過程中,主動與各單位及村聯系,征求意見。技術負責人:接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