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鐵土建項目鋼筋混凝土鉆孔灌注樁工程施工技術交底書.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86094
2024-09-06
7頁
27.05KB
1、地鐵土建項目鋼筋混凝土鉆孔灌注樁工程施工技術交底書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交 底: 復 核: 批 準: 接 收: 二XX年X月工程名稱XX土建工程XX編號交底項目鋼筋混凝土鉆孔灌注樁施工技術交底交底日期2011年3月2日交底內容旋挖鉆鉆孔灌注樁施工技術交底交底內容:適用范圍:本技術交底適用于XX土建工程XX段所有出入口鉆孔樁灌注施工。一、 施工準備1、 主要機具:旋挖鉆機150、50鏟車、電焊機、25T汽車吊。二、施工工藝1、護筒的埋設施工時,根據實際情況,孔口采用1.5m-3m高的鋼護筒,直徑大于樁徑100mm-150mm,壁厚5mm,施工中每臺鉆2、機配備4個鋼護筒。為了確保鋼護筒的埋設準確、密實,護筒采用鉆機鉆孔壓進,人工回填。將鉆機鉆頭定位在鉆孔中心位置,裝配絞頭片,開始鉆孔,當鉆機鉆進12m時,拆除絞刀片,安放護筒,護筒底部及周圍應用粘土夯填密實,護筒頂要高出現狀地面0.3m左右,并在頂部焊加強鋼筋和吊耳,開進、出水口,護筒四周釘十字護樁,鉆進過程中要經常檢查護筒是否發生偏移和下沉,如有偏差要及時處理。由于在城市施工,地下管線較多,在沒有探明的情況下,必須先人工挖孔3米深,確定無地下管線的情況下,才容許鉆機開鉆。鉆機就位前,對鉆孔前的各項準備工作進行檢查,包括主要機具設備的檢查和維修,旋挖鉆機為履帶式行走系統,鉆機安放就位前在孔邊先3、鋪好鋼板,再進行鉆機就位,以確保履帶底部平穩,不得產生位移和沉陷。鉆機轉盤中心與鋼護筒中心位置偏差不得大于2cm。將鉆機鉆頭定位在鉆孔中心位置,用十字護樁檢查鉆斗中心無誤后,開始鉆孔,鉆進1-2m后,用泥漿泵從流動泥漿池向護筒內注漿,稍提鉆桿,在護筒內打漿,待泥漿均勻后開始鉆進,鉆進進尺要適當控制,對護筒底部應低檔慢速鉆進,使護筒底腳處有較堅固的泥皮護壁,鉆進過程中應經常注意地質變化,記入鉆進記錄表并與地質柱狀圖核對,為防止鉆斗升降時鉆斗四周水流對孔壁的沖刷,施工時必須控制鉆斗在孔內的升降速度,根據本工程的樁徑,鉆斗升降速度以控制在0.748m/s為宜,空鉆斗升降時,因泥漿會流入鉆斗內部,對孔4、壁的影響較小,其升降速度以0.83m/s為宜。鉆斗提升出地面,直接裝車拉走,操作人員必須認真貫徹執行崗位責任制,實行工班交接卡制度,隨時填寫施工記錄,交接班時應詳細交代本鉆機鉆進情況及下一工班需注意的事項。鉆孔泥漿所用膨脹土在流動泥漿池內制備,泥漿池容積為30m3,采用泥漿泵軟管送到護筒前,泥漿性能指標應符合下列技術要求,泥漿相對密度1.20,粘度25Pa.s,含砂率4%,膠體率96%,失水率15ml/30min。2、清孔鉆孔至設計標高后,對成孔的孔徑、孔深和傾斜度等進行檢驗,檢驗合格后,立即用清孔鉆頭進行清孔,排除鉆渣,如果沉淀時間較長,則采用水泵濁水循環。清孔過程中必須保持孔內原有水頭高度5、,且比地下水位高出1.5m以上。3、鋼筋籠安裝鋼筋籠運至施工現場后用汽車吊吊入孔內。鋼筋籠用吊車起吊,將鋼筋籠放入孔內至設計標高,鋼筋下放到位后,用護筒周圍的十字護樁對鋼筋進行定位,按設計標高制作定位吊筋筋,將鋼筋籠固定在孔口方鋼上,防止鋼筋籠在混凝土灌注過程中出現上浮、下沉及偏移現象。為了確保鋼筋籠在樁身混凝土中有足夠的保護層,應事先安設控制鋼筋骨架與孔凈距的圓形混凝土墊塊或鋼筋馬鐙筋,這些墊塊要牢固地綁扎在鋼筋骨架周徑上,其沿籠長的間距不超過2m,在橫向周圍上不得少于四處,鋼筋籠在下放時應注意防止碰撞孔壁,如放入困難,不得強行下壓。鋼筋籠安放后的頂面標高和底面標高應符合設計要求,其誤差不得6、大于+5cm。4、導管的組裝及吊裝就位鋼筋籠定位后立即組織吊裝導管,導管使用前,先將導管在樁位附近的場地上拼裝,并進行水密性試驗,保證混凝土灌注過程中不漏水、不透氣,并將導管逐節編號,作好明顯的標記,以防止導管在使用過程中裝錯,然后將導管用汽車吊分成若干段起吊就位,旋緊連接螺栓,用卡盤固定于護筒口。導管下口至孔底的距離控制在30cm60cm內,且確保初灌時導管埋入混凝土的深度不小于0.8m。5、二次清孔導管安裝好后,立即測量孔底沉淀厚度,如超過規范允許厚度,可利用導管采用泵吸法進行二次清孔,使孔底沉渣隨泥漿浮起,使沉淀厚度符合規定,現場值班人員認真做好灌注前的各項檢查記錄并經監理工程師確認后方7、可進行灌注。6、灌注水下混凝土水下混凝土采用C30混凝土,用混凝土輸送車運到現場。在灌注前應檢查其和易性和坍落度,如不符合要求,應退換選用合格的混凝土。灌注混凝土前,應檢查鋼筋籠頂標高、導管頂標高、孔底沉渣厚度和有無塌孔現象。水下混凝土采用帶閥門小漏斗連續灌注封底。在漏斗底部裝一小閥門,閥門下放一充氣球膽,首批混凝土采用兩個輸送車同時灌注,先用混凝土將料斗裝滿。在混凝土灌滿漏斗時,打開閥門,加速卸料,使混凝土輸送車內的混凝土保持裝滿漏斗,連續流入導管直至封底,球膽浮到泥漿表面。灌注開始后,應連續地進行,并盡可能縮短拆除導管的間隔時間。灌注過程中應經常用測深錘探測孔內混凝土面位置,及時調整導管埋深,導管的埋深控制在2m4m為宜。當混凝土面接近鋼筋骨架底部時,為防止鋼筋骨架上浮,應使導管保持較大的埋深,放慢灌注速度,當混凝土面進入骨架1m2m后,適當提升導管,減少導管埋置深度。為確保樁頂質量,樁頂應加灌0.5m高度,以便清除樁頭浮漿和消除測量誤差。鉆孔內的泥漿采用泥漿泵抽到泥漿池內,循環利用。灌注時指定專人負責填寫水下混凝土灌注記錄。全部混凝土灌注完成后,拔出鋼護筒,清理現場。7、鉆孔灌注樁質量要求(1)鉆孔在終孔和清孔后,應進行孔位、孔深檢驗。(2)破除樁頭后,按要求進行小應變或超聲波檢測樁的完整性,必須達到、類樁標準。接收人:交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