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場新航站樓建設項目花崗巖工程施工技術交底書.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86288
2024-09-06
7頁
174.17KB
1、機場新航站樓建設項目花崗巖工程施工技術交底書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交 底: 復 核: 批 準: 接 收: 二XX年X月 施工技術交底記錄工程名稱:XXX機場新航站樓工程 施工單位:XXX 編號:項目技術負責人:項目專業施工員:項目專業質量檢查員:專業班組長:交底時間: 年 月 日交底地址:施工現場交 底 內 容1、交底分部(子分部)、分項工程名稱:建筑裝飾裝修工程2、交底執行標準名稱及編號:XXX企業技術標準XXX-XXX3、交底內容摘要:花崗巖地面施工技術交底 范圍:XXX標段砼樓梯、鋼樓梯為25厚白麻花崗巖地面,踢角線、三角板為10厚白麻花崗巖2、;地下一層地面為30厚福建黑麻水洗面花崗巖地面。一、施工準備1.1 技術準備1)進行圖紙會審,復核設計做法是否符合現行國家規范的要求。2)復核結構與建筑標高差是否滿足各構造層總厚度及找坡的要求。3)實測樓層結構標高,根據實測調整建筑地面的做法或依實際標高。結構誤差較大的應做適當處理,如局部剔鑿,局部增加細石混凝土找平層等4)應做排板設計,材料根據結構的實際尺寸和排板設計提加工計劃。5)樣板間已完成,并經業主、監理、設計認可。1.2 材料準備白麻花崗巖607、福建黑麻花崗巖、水泥、擦縫用白水泥、中砂或粗砂,用于擦縫的礦物顏料,膠粘劑等。1.3 主要機具切割機、砂輪切割機、水平尺、木錘、手推膠輪車3、合金扁鏨子、撥縫開刀、平鐵鍬、直板尺、靠尺、鐵抹子、硬木拍板、橡皮錘等。1.4 作業條件1 墻柱飾面、天棚(天花)粉刷、吊頂施工完畢。2 門框、各種管線、埋件安裝完畢,并經檢驗合格。3 樓地面各種孔洞、縫隙應用細石混凝土灌填密實(細小縫隙可用水泥砂灌填),并經檢查無滲漏現象。4 彈好+500mm水平墨線、各開間中心(十字線)及圖案分格線。5 材料已經備齊,運到現場,經檢查質量符合要求。1.5材料質量控制1 水泥:硅酸鹽水泥,強度等級不低于32.5,應有出廠合格證和試驗報告。嚴禁使用受潮結塊水泥。2 砂:采用中砂或粗砂,必須過篩,顆粒要均勻,不得含有雜物,粒徑不大于5mm。3 花崗巖1)花崗石4、板塊的花色、品種、規格應符合設計要求。其技術等級、光澤度、外觀等質量要求應符合附錄E.5、附錄E.6的規定。2)板材有裂縫、掉角、翹曲和表面有缺陷時應予剔除,品種不同的板材不得混雜使用。3)運輸和貯存(1)板材在運輸中應防濕,嚴禁滾摔、碰撞;(2)板材應在室內貯存,室外貯存時應加遮蓋。板材應按品種、規格、等級或工程部位分別碼放。板材碼放時應光面相對;直立碼放時,傾斜度不大于15,層間加墊,垛高不得超過1.5m;平放時,地面必須平整,垛高不得超過1.2m;包裝箱碼放高度不得超過2m。二、施工工藝2.1 工藝流程基層處理找標高、彈線試拼、試排貼餅、鋪設找平層鋪貼灌縫、擦縫養護打蠟2.2 施工要點15、 花崗巖應在結合層上鋪設,大理石板材不得用于室外地面面層。2 基層處理1)把粘結在混凝土基層上的浮漿、松動混凝土、砂漿等剔掉,用鋼絲刷刷掉水泥漿皮,然后用掃帚掃凈。2)有防水防潮要求的建筑地面工程,鋪設前必須對立管、套管和地漏與樓板節點之間進行密封處理;排水坡度應符合設計要求。3 根據水平控制線,用干硬性砂漿貼灰餅,灰餅的標高應按地面標高減板厚再減2mm,并在鋪貼前彈出排板控制線。 4 先將板材背面刷干凈,鋪貼時保持濕潤,陰干或擦干后備用。5 根據控制線,按預排編號鋪好每一開間及走廊左右兩側標準行(封路)后,再進行拉線鋪貼,并由里向外鋪貼。6 鋪貼花崗巖1)鋪設花崗巖面層前,板材應浸濕、晾干;6、結合層與板材應分段同時鋪設。2)鋪貼前,先將基層澆水濕潤,然后刷素水泥漿一遍,水灰比0.5左右,并隨刷隨鋪底灰,底灰采用干硬性水泥砂漿,配比為1:2,以手握成團不出漿為準,鋪灰厚度以拍實抹平與灰餅同高為準,用鐵抹子拍實抹平。然后進行試鋪,檢查結合層砂漿的飽滿度(如不飽滿,應用砂漿填補),隨即將大理石背面均勻地刮上2mm厚的素灰膏,然后用毛刷沾水濕潤砂漿表面,再將石板對準鋪貼位置,使板塊四周同時落下,用小木錘或橡皮錘敲擊平實,隨即清理板縫內的水泥漿。3)同一房間,開間應按配花、品種挑選尺寸基本一致,色澤均勻,紋理通順進行預排編號,分類存放,待鋪貼時按號取用。必要時可繪制鋪貼大樣圖,再按圖鋪貼。分7、塊排列布置要求對稱,廳、房與走道連通處,縫子應貫通;走道、廳房如用不同顏色、花樣時,分色線應設在門框裁口線內側;靠墻柱一側的板塊,離開墻柱的寬度應一致。7 樓梯間的縫隙寬1mm,地下一層商業區為2mm,相鄰兩塊高低差應在允許偏差范圍內,嚴禁二次磨光板邊。8 鋪貼完成24小時后,開始灑水養護。3d后用水泥漿(顏色與石板塊調和)擦縫飽滿,并隨即用干布擦凈至無殘灰、污跡為止。鋪好的板塊禁止行人和堆放物品。9 鑲貼踢腳板1)踢腳板在地面施工完后進行,施工方法為鑲貼法,施工前均應進行基層處理,鑲貼前先將石板塊刷水濕潤,晾干。2)踢腳板其上楞(上口)高度應在同一水平線上,突出墻面厚度應控制在10mm。然后8、沿兩塊踢腳板上楞拉通線,依順序固定踢腳板。3)鑲貼時應隨時檢查踢腳板的平直度和垂直度。4)板間接縫應與地面縫貫通(對縫),擦縫做法同地面。10 樓梯踏步的施工1)根據標高控制線,把樓梯每一梯段的所有踏步的誤差均分,并在墻面上放樣予以標識,作為檢查和控制板塊標高、位置的標準。2)樓梯面層板塊材料應先挑選,并按顏色和花紋分類堆放備用,鋪貼前應視材質情況浸水濕潤,但使用時表面應晾干。3)基層的泥土、浮灰、灰渣清理干凈,如局部凹凸不平,應在鋪貼前將凸處鑿平,凹處用1:3水泥砂漿補平。4)鋪貼前對每級踏步立面、平面板塊,按圖案、顏色、拼花紋理進行試拼、試排,試排好后編號放好備用。5)鋪抹結合層半干硬性水9、泥砂漿,一般采用1:3水泥砂漿。鋪前灑水濕潤基層,隨刷素水泥漿隨鋪抹砂漿,鋪抹好后用刮尺桿刮平、拍實,用抹子壓拍平整密實,鋪抹順序一般按先踏步立面,后踏步平面,再鋪抹樓梯欄桿和靠墻部位色帶處。6)樓梯花崗巖面層鋪貼順序一般是從下向上逐級鋪貼,先粘貼立面,后鋪貼平面,鋪貼時應按試拼、試排的板塊編號對號鋪貼。7)鋪貼前將板塊預先浸濕陰干備用,鋪貼時將板塊四角同時放置在鋪抹好的半干硬性砂漿層上,先試鋪合適后,翻開板塊在背面滿刮一層水灰比為0.5的素水泥漿,然后將板塊輕輕對準原位鋪貼好,用小木錘或橡皮錘敲擊板塊使其四角平整、對縫、對花符合設計要求,要求接縫均勻,色澤一致,面層與基層結合牢固。及時擦干凈10、面層余漿,縫內清理干凈。常溫鋪貼完12h開始養護,3d后即可勾縫或擦縫,勾縫壓實至平整光滑為止。8)擦(勾)縫24h后,用干凈濕潤的鋸末覆蓋或噴水養護不少于7d。10)樓梯踢腳板鑲貼施工時應按樓梯放樣圖加工套割,并試排編號,以備鑲貼用。12 當花崗巖采用膠粘劑做結合層粘結時,尚應滿足以下要求:1)雙組分膠粘劑拌和程序及比例應嚴格按照產品說明書要求執行。2)根據花崗巖、膠粘劑及粘貼基層情況確定膠粘劑厚度,粘接的膠層厚度不宜超過3mm。應注意產品說明書對膠粘劑標明的最大使用厚度,同時應考慮基材種類和操作環境條件對使用厚度的影響。3)花崗巖膠粘劑的晾置時間為1520min,涂膠面積不應超過膠的晾置時11、間內可以粘貼的面積。11 打蠟踢腳線打蠟同樓地面打蠟一起進行。應在結合層砂漿達到強度要求、各道工序完工、不再上人時,方可打蠟,打蠟應達到光滑亮潔。注意在陽角處,需磨角,留出4不磨,保證陽角有一等邊直角的缺口。三 、控制要點3.1重點部位和關鍵環節1 施工放線準確、標高符合設計要求。2 石材踢腳線與地面必須通縫。3 花崗巖地面排列合理、鋪設平整、色澤一致、接縫均勻、周邊順直、鑲嵌正確,沒有空鼓和不規范的窄條,立管、欄桿等套割應整齊,墻地面花崗巖不得出現小于1/2磚的破活。4 踢踋線表面干凈、高度一致、線條順直美觀、結合牢固、出墻厚度一致為10mm。5 樓梯間花崗巖鋪設平整、踏步寬度均勻挑出一致、12、邊角順直、梯井寬度一致。6 磨邊、倒邊統一均勻一致。7 踏步板防滑槽寬度深度一致。8 板面空鼓:由于混凝土墊層清理不凈或澆水濕潤不夠,刷素水泥漿不均勻或刷的面積過大、時間過長已風干,干硬性水泥砂漿任意加水,花崗巖板面有浮土未浸水濕潤等等因素,都易引起空鼓。因此必須嚴格遵守操作工藝要求,基層必須清理干凈,結合層砂漿不得加水,隨鋪隨刷一層水泥漿,花崗巖板塊在鋪砌前必須浸水潤濕。9 接縫高低不平、縫子寬窄不均:主要原因是板塊本身有厚薄及寬窄不勻、竄角、翹曲等缺陷,鋪砌時未嚴格拉通線進行控制等因素,均易產生接縫高低不平、縫子不勻等缺陷。所以就預先嚴格挑選板塊,凡是翹曲、拱背、寬窄不方正等塊材剔除不予使13、用。鋪設標準塊后,應向兩側和后退方向順序鋪設,并隨時用水平尺和直尺找準,縫子必須拉通線不能有偏差。房間內的標高線要有專人負責引入,且各房間和樓道內的標高必須相通一致。10 過門口處板塊易活動:一般鋪砌板塊時均應從門框以內操作,而門框以外與樓道相接的空隙(即墻寬范圍內)面積均后鋪砌,由于過早上人,易造成此處活動。在進行板塊翻樣提加工定華南計劃時,應同時考慮此處的板塊尺寸,并同時加工,以便鋪砌樓道地面板塊時同時操作。11 踢腳板不順直,出墻面厚度不一致:主要由于墻面平整諱莫如深和垂直度不符合要求,鑲踢腳步板時未吊線、未拉水平線,或在墻面抹灰時沒甩出踢腳板位置,隨墻面鑲貼所造成。在鑲踢腳板前,必須先14、檢查墻面的垂直度、平整度,如超出偏差,應進行處理后再鑲貼。四 成品保護1 石板塊存放,不得淋雨、水泡及長期日曬,一般采取立放,光面相對,板底應用木方墊托;運輸時應輕拿輕放。2 調整、擦縫的操作人員,要穿軟底鞋,踩踏面料時要墊上平整木板。3 完成后的地面,七天內嚴禁上人行走及堆放物品,表面要覆蓋保護(可撒鋸末、覆蓋塑料編織袋),宜一直保持到交工前為止。4 運輸時,不要碰壞墻柱飾面、欄桿及門框,門框在適當高度位置宜包鐵皮保護,以防手推車軸頭碰壞門框,小車腿應用膠皮或布包裹。5 施工時不得碰壞各種水電管線及埋件。6 嚴禁在已完成的面層上拌和砂漿、堆放材料、油漆桶及其它雜物。7 在已完成面層的房間進行15、油漆作業時,應采取措施防止污染面層。8 施工時如有污染墻柱面、門窗、立線管及設備等,應及時清理干凈。9 切割板塊應在未鑲貼面層的基層上進行,下邊應墊木板。10 搬運花崗石板塊和水泥砂漿時,應采取措施防止碰撞已做完的墻面、門口等。鋪砌花崗石板塊過程中,操作人員應做到隨鋪隨用干布擦凈石材面上的水泥痕跡。在花崗石地面上行走時,找平層水泥砂漿的抗壓強度不得低于1.2Mpa。花崗石地面完工后,房間應封閉或在其表面加以覆蓋保護。五、安全、環境措施1 施工前應制定有效的安全、防護措施,并應遵照安全技術及勞動保護制度執行。2 施工機械用電必須采用一機一閘一保護。3 作業前,檢查電源線路應無破損,漏電保護裝置應16、靈活可靠,機具各部連接應緊固,旋轉方向正確。4 機械操作人員必須戴絕緣手套和穿絕緣鞋,防止漏電傷人。5 在光線不足的地方施工時,應采用36V低壓照明設備,地下室照明用電不超過12V。6 施工的室內照明線路必須使用絕緣導線,采用瓷瓶、瓷(塑料)夾敷設,距地面高度不得小于2.5m。7 線路架設和燈具安裝必須由專業持證電工完成。8 電源線路要懸空移動,應注意避免電源線與地面相摩擦及車輛的輾壓。經常檢查電源線的完好情況,發現破損立即進行處理。9 照明系統中的每一單項回路上,燈具或插座數量不宜超過25個,并應裝設熔斷電流為15A及15A以下的熔斷器保護。10 絕對禁止在施工現場內吸煙,以防引起火災。1117、 加工板材時操作者必須戴防護眼鏡及絕緣膠手套。臉部不得正對或靠近加工的板材。12 清理基層時,不允許從窗口、陽臺、洞口等處向外亂扔雜物,以免傷人。13 使用鋼井架作垂直運輸時,要聯系好上下信號,吊籠平層穩定后,才能進行裝卸作業。14 大氣污染的控制措施1) 施工現場垃圾應分揀分放并及時清運,由專人負責用氈布密封,并灑水降塵。2) 應注意對粉狀材料的覆蓋,防止揚塵和運輸過程中的遺灑。3) 沙子使用時,應先用水噴灑,防止粉塵的產生。4) 進出工地使用柴油、汽油的機動機械,必須使用無鉛汽油和優質柴油做燃料,以減少對大氣的污染。5) 膠粘劑用后應立即蓋嚴,不能隨意敞放,如有灑漏,及時清除,所用器具及時18、清洗,保持清潔15 噪聲控制措施1) 施工機械進場必須先試車,確定潤滑良好,各緊固件無松動,無不良噪聲后方可使用。2) 設備操作人員應熟悉操作規程,了解機械噪聲對環境造成的影響。3) 各種操作人員必須按照要求操作,作業時輕拿輕放。4) 切割板塊時,應設置在室內并應加快作業進度,以減少噪聲排放時間和頻次。5) 注意對噪聲的控制(白天不應超過85分貝,夜間不應超過55分貝),定期對噪聲進行測量,并注明測量時間、地點、方法做好噪聲測量記錄,以驗證噪聲排放是否符合要求,超標時及時采取措施。16 固體廢棄物的控制措施各種廢料應按“可利用”、“不可利用”等進行標識。可利用的垃圾分類存放,不可利用垃圾存放在19、垃圾場,及時運走,有毒害的物品,如膠結劑等應密封存放。六、質量要求1 大理石、花崗石面層所用板塊的品種、質量應符合設計要求。2 面層與下一層應結合牢固,無空鼓。3 大理石、花崗石面層的表面應潔凈、平整、無磨痕,且應圖案清晰、色澤一致、接縫均勻、周邊順直、嵌縫正確、板塊無裂紋、掉角、缺棱等缺陷。4 踢腳線表面應潔凈,高度一致、結合牢固、出墻厚度一致為10mm。5 樓梯踏步和臺階板塊的縫隙寬度應一致、齒角整齊,樓層梯段相鄰踏步高度差不應大于10mm,防滑條應順直、牢固。6 面層表面的坡度應符合設計要求,不倒泛水、無積水;與地漏、管道結合處應嚴密牢固,無滲漏。花崗巖面層允許偏差項次項目允許偏差(mm20、)檢驗方法1表面平整度0.5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檢查2縫格平直1.0拉5m線,不足5m拉通線和尺量檢查3接縫高低差0.2尺量和楔形塞尺檢查4踢腳線上口平直0.5拉5m線,不足5m拉通線和尺量檢查5板塊間寬度不大于1.0尺量檢查注:執行標準名稱及編號系指施工單位自行制定的企業標準(如施工操作工藝標準、工法等)的名稱、編號;企業標準應有編制人、批準人、批準時間、執行時間、標準名稱及編號;企業標準的質量水平不得低于國家施工質量驗收規范的規定要求;施工單位當前如無企業標準,可暫選用國家有關部委、省市及其他企業公開發布的標準,但選用標準的質量水平不得低于國家現行施工質量驗收規范的規定要求;交底內容摘要,只填寫已交待執行標準中的章、節標題和補充內容概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