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路橋建設大橋斜拉索工程施工技術交底書.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86415
2024-09-06
5頁
35.50KB
1、市政路橋建設大橋斜拉索工程施工技術交底書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交 底: 復 核: 批 準: 接 收: 二XX年X月 XX路橋XX市XX大橋工程項目部安全技術交底書工程名稱:XX市XX大橋工程分部工程名稱分項工程名稱交底內容:斜拉索施工安全技術交底1 一般規定1.1 參加斜拉索施工人員必須進行施工技術交底,熟知掛索施工的程序。并按高空作業的要求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帶,水上作業穿好救生衣。嚴格執行各自崗位及設備的安全操作規程。1.2 參加斜拉索施工的特殊工種人員必須要培訓合格并持有效特種作業人員操作證,方能上崗操作,指揮人員與操作人員距離較遠時必須用對2、講機聯系。1.3 斜拉索橋面展開時,操作人員應保持與索體1米以上的距離,防止斜拉索的扭力作用,導致索體翻轉傷人。1.4 在不良氣候條件下,如暴雨或風力達6級以上時,停止斜拉索高空作業。1.5 嚴格遵守高空作業操作規程;為防止使用的工具不慎掉落,需要對工具綁上防落繩,并系于身邊。1.6 高空所有施工走道均設置攔桿及安全網,所有懸吊作業均采用封閉式吊籃。1.7 斜拉索起吊、掛設提升、牽引、壓錨等所有施工過程中,斜拉索吊點或拉伸受力點必須采用大直徑纖維繩或與索直徑配套的專用夾具捆綁或夾索,索夾內應墊10mm厚保護橡膠皮。索夾螺栓應按指定緊固力進行緊固。不得采用鋼絲繩等硬性繩索捆綁、提吊斜拉索。1.83、 斜拉索起吊、掛設提升、牽引、壓錨前應清楚各種障礙物,對與斜拉索接觸處或有可能接觸處均需加設保護橡膠墊或軟布,避免斜拉索與硬性物體直接接觸或碰撞。1.9 機械作業時注意油污(如黃油、千斤頂油泵、油管等)污染成品,作業前應對機械(如千斤頂、油泵等)進行檢查或試驗,確保不因發生意外故障(如密封圈漏油、油管爆裂等原因)而污染成品。2 斜拉索掛索2.1 斜拉索運輸與吊裝2.1.1 斜拉索在吊裝或運輸過程中,應避免與任何堅硬物發生接觸或碰撞。2.1.2 用塔吊(或卷揚機)把斜拉索吊至橋面孔口時應上兩付夾片,夾片螺栓必須擰緊。2.1.3 斜拉索到現場后,根據現場具體布置情況選擇合適的堆放地點,盡量與其他硬4、性材料隔離,因場地原因不能隔離堆放的,須在與硬性材料可能發生碰撞部位加墊橡膠皮。堆放地點遠離氣割、焊接作業區,距塔柱中心線距離大于15m。2.2 斜拉索牽引2.2.1 放索限位架由螺栓連接于放索機尾部,放索時注意控制斜拉索的擺動,防止放索小車翻倒、損傷斜拉索及作業人員。2.2.2 軟牽引撐腳、壓套、工具錨安全系數大于等于2.0,使用前必須做靜拉試驗。2.2.3 橋面前端牽引導向必須用25#槽鋼預埋在橋面砼里,確保受拉點牢固。橋面索前端牽引運行時,索頭小車應保持平衡,防止小車橫側翻倒。2.2.4 卷揚機應選出有經驗的工人定崗定人專職操作,遇到緊急情況能及時作出正確的反應。2.2.5 電工、機械修5、理工必須在現場待命,隨叫隨到,及時排除電器及機械故障。2.2.6 所有起重用鋼絲繩、卸扣、轉向輪等均應符合起重行業施工規范,具有足夠的安全系數。2.2.7 安裝吊點抱箍及軟牽引,抱箍應有足夠的長度,其夾緊用的螺栓應有足夠的強度,擰緊后應使抱箍與斜拉索之間(墊有橡膠皮)產生足夠的摩擦力,以防止抱箍受力后滑移。2.2.8 在斜拉索起吊上升開始前,在斜拉索上掛設抗風纜減小斜拉索上升過程中的擺動與旋轉。2.2.9 斜拉索在起吊過程中,吊具建議采用大直徑纖維繩,寬度大于10cm。每根斜拉索用3根纖維吊帶在指定吊點處起吊斜拉索,以保證吊運過程中斜拉索保持平衡。2.2.10 軟牽引前端超出軟牽引千斤頂撐腳一6、定高度后,方可安裝千斤頂,并用夾片固定,然后可對其進行張拉。2.2.11 將固定端引入錨箱時,為防止抱箍滑移,可在抱箍前加一根套筒,將力傳至冷鑄錨杯根部。2.2.12 在千斤頂工作的初始幾個行程,由于斜拉索與鋼絞線在制作完成后均有扭應力存在或受力不勻,鋼絞線束易發生扭絞現象。因此在張拉開始前,應在工具夾片外表涂潤滑油脂,并在千斤頂工作過程中嚴密注意夾片是否松開,以便及時停機。2.3 斜拉索掛設2.3.1 在掛邊跨合龍橋面壓索時,人員應站在橋中心面,嚴禁站橋邊,防止夾片滑松,索松回傷人。2.3.2 邊跨上螺帽的小吊籃,必須做牢固,并用鋼絲繩套在鋼筋上,吊籃上的安全網、腳手板應牢固,防止松散掉落。7、2.3.3 塔肢掛索前要檢查塔頂卷揚機的性能是否完好,卷揚機與塔頂平臺的連接焊縫,導向輪鋼絲繩是否有斷裂斷絲,確認無誤方能進行塔肢掛索。2.3.4 塔內框的腳手架穩定可靠,操作平臺用5厘米模板滿鋪并用鐵絲捆牢。每提升一次操作平臺,必須在平臺下面掛好安全網,索孔內嚴禁掉物至橋面。2.3.5 每個塔肢內配4-6個滅火器。塔框內禁止吸煙,不準放置易燃易爆物品在塔框內。塔肢內照明和油泵張拉用電,必須安好漏電保護裝置。2.3.6 塔肢內撐腳千斤頂的吊點用2厘米的鋼板焊牢,手拉葫蘆應嚴格檢查,有問題的葫蘆應及時更換。2.3.7 軟牽引斜拉索,牽引頭的夾片上平整齊,封鋼絞線的鋼板螺絲必須擰緊,壞絲滑絲的螺絲8、嚴禁使用。2.3.8 掛索或橋面壓索、夾板不能變形,焊縫無裂紋,螺栓無損傷。2.3.9 夾板安裝時內用1厘米的膠皮,以保持斜拉索索皮不受損傷,螺栓要擰緊。2.3.10 橋面掛籃壓索前應檢查橋面卷揚機的性能,其錨固繩卡是否松動,鋼絲繩是否斷絲,鋼絲繩走向是否與其他物體相磨擦。2.3.11 掛籃前端50t滑車應隨時保持完好,吊耳焊縫牢固,銷軸不得變形。2.3.12 壓索前,檢查張拉機構是否正常,連接絲桿與斜拉索應順直,嚴禁使用變形和損傷的連接桿作業。2.3.13 斜拉索兩端千斤頂的張拉桿,應用探傷儀進行檢查,每掛5對索應檢查一次,張拉桿應有足夠的安全系數,嚴禁使用疲勞及變形的張拉桿。2.3.14 9、塔肢內放軟牽引索時,必須與起吊的8t卷揚機配合好,嚴禁不同步放索,千斤頂每放一次鋼絞線,保險夾片必須上好,確保放索安全。2.3.15 叉頭、連接桿安裝時,不得用手去摸,安裝好之后,連接桿與斜拉索順直,嚴禁連接桿不直。2.3.16 斜拉索掛好之后,在拆卸斜拉索起吊夾片時,采用的吊籠要牢固,用四點吊。其底部用鐵皮滿封,防止零星物墜落傷人,拆卸操作人員必須掛好安全帶。3 斜拉索換索3.1 作業前的準備拉索更換應做好充分準備,保證換索過程中橋梁的安全、可靠、質量優良,使得新換拉索及橋梁整體經久耐用。換索前必須做好以下工作:3.1.1 對全橋進行全方位的測量,既梁、塔、索,包括主梁的線形、標高位置,塔的10、偏移,拉索長度等;3.1.2 斜拉索索力的測量,包括減震器拆除前、后索力測量;3.1.3 主梁、主塔及索的缺陷復查即變化情況,并根據需要先對主要控制構件出現的缺陷進行維修和加固,以保證換索的順利和施工過程中的結構安全。3.2 斜拉索更換3.2.1 換索嚴格按照施工設計圖紙和有關技術文件等要求執行。3.2.2 斜拉索的放松是換索工作的關鍵,為了保證塔梁的受力均衡、對稱,放索時一般要求成對進行,而且松張拉桿時必須準備好配套的千斤頂、油泵、張拉桿、連接件。3.2.3 換索前對全橋索力、線形進行通測,準確測定每一根拉索索力,利用全站儀對全橋主梁線形、塔肢變形等進行測量。3.2.4 換索同時對拆除索及周11、邊索要進行實時監控,觀測索的應力變化。3.2.5 拆除舊索和更換新索時應仔細檢查塔上、梁內原掛索、張拉時的預埋件是否可以利用,必須滿足受力安全,同時對于塔內的人梯及平臺,如果和掛索、張拉相碰觸,影響施工時可先拆除,待全部換索完畢后再恢復。3.2.6 換索及張拉的千斤頂必須滿足張拉及換索的噸位要求,同時必須進行標定,與相應的油壓表配套使用。3.2.7 新索張拉時應均勻緩慢分級張拉,對稱索張拉時應同步。3.2.8 每對索更換后應及時將拉索索道管外進行封閉,防止雨水及雜物進入管內。3.2.9 在拉索時考慮到大橋結構的總體受力情況,采用限制交通的措施,允許通行10t以內的車輛,嚴格禁止大型載重車輛通行12、。3.2.10 控制橋面超載,在換索施工過程中,橋面只允許放置待換的新索,舊索應及時清走,以避免過大的施工荷載。3.2.11 掛索及張拉時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拉索外層PE護套在施工過程中損壞,如果損壞應及時修補。4 斜拉索保護斜拉索外護套為高密聚乙烯材料,與鋼、混凝土等堅硬物接觸或碰撞極易損傷。而斜拉索PE護套的完好與否,直接關系到斜拉索的使用壽命,因此,施工中對斜拉索PE套的保護至關重要。4.1 斜拉索展開過程中的保護4.1.1 在斜拉索放入放索機以前,事先在放索機與斜拉索直接接觸部位襯好1cm 厚度以上的橡膠皮,其他有可能接觸的部位也加墊橡膠皮,防止斜拉索表面壓傷或碰傷。4.1.2 展索時13、,斜拉索下加墊托索小車、錨頭及張拉桿處分別墊錨頭小車和張拉桿小車,小車上的型鋼要求打磨光滑無毛刺,并且在小車上加墊橡膠皮,保護斜拉索和錨頭螺紋及張拉桿螺紋。4.1.3 斜拉索錨頭從放索機上放下時,應采用提升設備(塔吊、吊車或卷揚機)將錨頭吊放在錨頭小車上(或襯墊木方上)。4.1.4 展索設專人指揮,展開過程應仔細、緩慢進行,以防拉索碰到放索盤翼緣或索盤上另一錨頭。若有可能碰撞,應采用纖維繩將斜拉索拉開。4.1.5 斜拉索橋面展開前,應清除橋面上各種障礙物,對無法清除部分應包裹保護橡膠墊。牽引時,應避免拉索與障礙物發生碰撞。4.2 斜拉索塔端掛設過程中的保護4.2.1 夾具與斜拉索中間加墊1cm14、橡膠皮,避免索夾直接接觸斜拉索表面。索夾螺栓緊固應按要求緊固力進行緊固,避免因螺栓緊固力過小,索夾打滑傷索或者緊固力過大夾壞拉索PE護套。4.2.2 斜拉索牽引進索道管時,管口處鋪設橡膠墊,避免斜拉索進索道管時損傷錨頭絲扣和斜拉索PE。當拉索將要碰到索套管時,應采用手拉葫蘆輕微調整,避免斜拉索碰到索套管口。4.2.3 掛索用的各種卡環、滑車等如有可能碰到斜拉索,應在該處包裹保護橡膠墊或軟纖維布,以防碰傷斜拉索。4.3 斜拉索梁端牽引及壓錨過程中的保護4.3.1 梁端牽引時,應合理設置托索小車間距,避免索因自重下垂接觸橋面,以防擦傷拉索PE套。4.3.2 梁端牽引時,加大梁端牽引夾具的長度,增加15、夾具同斜拉索的接觸面積,減小斜拉索單位面積的受力。夾具安裝要盡量保持水平,確保斜拉索兩側受力均勻,不出現局部應力集中而破壞斜拉索PE套。4.3.3 索套管口四周墊好橡膠墊,以防碰壞錨頭螺紋或碰傷斜拉索PE套。4.3.4 斜拉索進入梁端索套管時采用手拉葫蘆或汽車吊調整角度,避免拉索表面接觸索套管口。4.4 其他4.4.1 每根斜拉索施工完成后,將施工時夾具安裝位置所拆除的包裹物,重新進行包裹,避免PE受到污染或損傷。4.4.2 已掛設完的索道管口處加墊橡膠皮。4.4.3 在整橋完工前,對已施工完成的斜拉索安裝臨時減震裝置進行保護。4.4.4 施工過程中PE護套外包裹物不拆除,所有斜拉索施工加工件上加涂防銹漆,確保加工件在施工過程中不銹蝕污染斜拉索。4.4.5 施工過程中,不得帶用有油污的手觸摸拉索外表面,保護斜拉索外表不被污染,對不慎染上的油污應及時清理。交底人簽名接受交底人負責人簽名交底日期作業人員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