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建設擋土墻臺背回填工程施工技術交底書.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86450
2024-09-06
6頁
71.50KB
1、市政道路建設擋土墻臺背回填工程施工技術交底書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交 底: 復 核: 批 準: 接 收: 二XX年X月 工 程 技 術 交 底 書工程名稱:XXXX路道路工程三標段 第 1 頁 XX工程部位臺背回填交底日期XX樁 號XX根據圖號 一、材料要求 1土料 宜優先利用基坑(槽)中挖出的原土,并清除其中有機雜質和粒徑大于50mm的顆粒,含水量應符合要求。 2石屑 不含有機雜質,粒徑不大于50mm。 3粘性土 含水量符合壓實要求,可用作各層填料。 4碎石類土、砂土和爆破石渣 其最大塊粒徑不得超過每層鋪墊厚度的23,可用作表層以下填料。 5碎塊2、草皮和有機質含量不大于8的土僅可用于無壓實要求的填方。 6淤泥和淤泥質土一般不能用作土料。 二、主要機具設備 人工回填主要機具設備有:鐵鍬、手推車、木夯、蛙式打夯機、篩子、噴壺等。 機械回填主要機具設備有:推土機、鏟運機、汽車、光碾壓路機、羊足碾、平碾、平板振動器等。 三、作業條件 1回填土前應清除基底上草皮、雜物、樹根和淤泥,排除積水,并在四周設排水溝或截洪溝,防止地面水流入填方區或基坑(槽),浸泡地基,造成基土下陷。 2施工完地面以下基礎、構筑物、防水層、保護層、管道(經試水合格),填寫好地面以下工程的隱蔽工程記錄,并經質量檢查驗收、簽證認可。混凝土或砌筑砂漿應達到規定強度。 3大型土方回3、填,應根據工程規模、特點、填料種類、設計對壓實系數的要求、施工機具設備條件等,通過試驗確定填料含水量控制范圍,每層鋪土厚度和打夯或壓實遍數等施工參數。 4做好水平高程的測設,基坑(槽)或溝、坡邊上每隔3m打人水平木樁,室內和散水的邊墻上,做好水平標記。編制者:復核者:接收單位:接收負責人:注:工程技術交底書一式三份,交底人一份,被交底人一份,現場工程師一份。工 程 技 術 交 底 書工程名稱:XXXX路道路工程三標段 第 2 頁 XX工程部位臺背回填交底日期樁 號XX根據圖號 四、施工操作工藝1填土前應檢驗其土料、含水量是否在控制范圍內。土料含水量一般以手握成團,落地開花為適宜。當含水量過大,4、應采取翻松、晾干、風干、換土回填、摻入干土或其他吸水性材料等措施,防止出現橡皮土。如土料過干(或為砂土、碎石類土)時,則應預先灑水潤濕,增加壓實遍數或使用較大功率的壓實機械等措施。各種壓實機具的壓實影響深度與土的性質、含水量和壓實遍數有關,回填土的最優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應按設計要求經試驗確定,其參考數值見表。土的最優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參考表 項次土的種類變動范圍項次土的種類變動范圍最優含水量(%)(重量比)最大干密度(t/m3)最優含水量(%)(重量比)最大干密度(t/m3)12砂土粘土81219231.801.881.581.7034粉質粘土粉土121516221.851.951.611.5、802回填土應分層攤鋪和夯壓實,每層鋪土厚度和壓實遍數應根據土質、壓實系數和機具性能而定。一般鋪土厚度應小于壓實機械壓實的作用深度,應能使土方壓實而機械的功耗最少。通常應進行現場夯(壓)實試驗確定。常用夯(壓)實工具機械每層最大鋪土厚度和所需要的夯(壓)實遍參數參考數值見表。編制者:復核者:接收單位:接收負責人:注:工程技術交底書一式三份,交底人一份,被交底人一份,現場工程師一份。工 程 技 術 交 底 書工程名稱:XXXX路道路工程三標段 第 3 頁 XX工程部位臺背回填交底日期2010.05.24樁號XX根據圖號 填方每層鋪土厚度和壓實遍數 壓實機具每層鋪土厚度(mm)每層壓實遍數(遍)壓6、實機具每層鋪土厚度(mm)每層壓實遍數(遍)平碾(812t)20030068振動壓路機(2t,振動力98kN)12015010羊足碾(516t)200350816推土機20030068蛙式打夯機(200kg)20025034拖拉機200300816振動碾(815t)6013068人工打夯不大于200343填方應在邊緣設一定坡度,以保持填方的穩定。填方的邊坡坡度根據填方高度、土的種類和其重要性,在設計中加以規定,當無規定時,可按表采用。永久性填方的邊坡坡度 項次土的種類填方高度(m)邊坡坡度123456粘土類土、黃土、類黃土粉質粘土、混灰巖土在砂和粗砂黃土或類黃土礫石和碎石土易風化的巖土66717、0691012121:1.501:1.501:1.501:1.501:1.501:1.50(1)填方應從最低處開始,由下而上整個寬度水平分層均勻鋪填土料和夯(壓)實。底層如為耕土或松土時,應先夯實,然后再全面填筑。在水田、溝渠或地塘土填方,應先排水疏干,挖去淤泥,換填砂礫或拋填塊石等壓實后再行填土。(2)深淺坑(槽)相連時,應先填深坑(槽),相平后與淺坑全面分層填夯。如分段填筑,交接填成階梯形,分層交接處應錯開,上下層接縫距離不小于1.0m。每層碾跡重疊應達到0.51.0m。墻基及管道回填應在兩側用細土同時回填夯實。編制者:復核者:接收單位:接收負責人:注:工程技術交底書一式三份,交底人一份,8、被交底人一份,現場工程師一份。工 程 技 術 交 底 書工程名稱:XXXX路道路工程三標段 第 2 頁 XX工程部位臺背回填交底日期樁 號XX根據圖號 4在地形起伏之處填土,應做好接槎,修筑1:2階梯形邊坡,每臺階可取50cm,寬100cm。分段填筑時,每層接縫處應成大于1:1.5的斜坡。接縫部不得在基礎、墻角、柱墩等要部位。5鏟運機大面積鋪填土時,鋪填土區段長度不宜小于20m,寬度不宜小于8m。鋪土應分層進行,每次鋪土厚度不大于300500n皿;每層鋪土后,利用空車返回時將地表面刮平,填土程序一次盡量采取橫向或一次采取縱向分層卸土,以利行駛時初步壓實。 6大面積回填機械碾壓,在碾壓之前宜先用9、鏟運機推平,低速預壓45遍,使表面平實,避免碾輪下陷;采用振動平碾壓實爆破石渣或碎石類土,應先靜壓,而后振壓。7碾壓機械壓實填方時,應控制行駛速度,平碾、振動碾不超過2km/h;羊足碾不超過3km/h;并要控制壓實遍數。碾壓機械與基礎或管道應保持一定距離,防止將基礎或管道壓壞或使其位移。 8用壓路機進行填方壓實,應采用“薄填、慢駛、多次”的方法。碾壓方向應從兩邊逐漸壓向中間,碾輪每次重疊寬度約1525cm,邊坡、邊角邊緣壓實不到之處,應輔以人力夯或小型夯實機具夯實。碾壓墻、柱、基礎處填方,壓路機與之距離不應小于05m。每碾壓一層完后,應用人工或機械(推土機)將表面拉毛,以利接合。 9填土層如有10、地下水或滯水時,應在四周設置排水溝和集水井,將水位降低。已填好的土層如遭水浸,應把稀泥鏟除后,方能進行上層回填;填土區應保持一定橫坡,或中間稍高兩邊稍低,以利排水;當天填土應在當天壓實。 10雨期基坑(槽)或管溝的回填,工作面不宜過大,應逐段、逐片地分期完成。從運土、鋪填到壓實各道工序應連續進行。雨前應壓完已填土層,并形成一定坡勢,以利排水。施工中應檢查、疏通排水設施,防止地面水流入坑(槽)內,造成邊坡塌方或使基土遭到破壞。現場道路應根據需要加鋪防滑材料,保持運輸道路暢通。 編制者:復核者:接收單位:接收負責人:注:工程技術交底書一式三份,交底人一份,被交底人一份,現場工程師一份。工 程 技 術 交 底 書工程名稱:XXXX路道路工程三標段 第 3 頁 XX工程部位臺背回填交底日期樁號XX根據圖號 五、質量標準(一)保證項目1基底處理,必須符合設計要求或施工規范的規定。2回填的土料,必須符合設計要求或施工規范的規定。 3回填土必須按規定分層夯壓密實,取樣測定壓實后土的干密度,其合格率不應小于90;不合格干密度的最低值與設計值的差不應大于008tm3,且不應集中。編制者:復核者:接收單位:接收負責人:注:工程技術交底書一式三份,交底人一份,被交底人一份,現場工程師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