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洞供水隧洞洞內開挖高程測量施工安全技術交底.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86735
2024-09-06
7頁
38KB
1、涵洞供水隧洞洞內開挖、高程測量施工安全技術交底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交 底: 復 核: 批 準: 接 收: 二XX年X月 技 術 交 底 工程名稱工程施工部位涵洞、供水隧洞施工單位施工隊交底人接收人名單附后文件編號日 期技術交底交底內容:隧洞測量施工技術交底一、相關測量成果表1、2、二標施工控制坐標成果表(附件)3、自流入澗工程測繪控制點成果表(附件)4、洞軸線坐標表(附件)二、儀器鑒定 在使用全站儀、經緯儀、水準儀和鋼卷尺施工測量前,必須有計量部門的有效檢定證明,除按規定周期進行檢定外,在每個周期內、經緯儀和水準儀、全站儀還應每2-3個月定期檢校2、。采用定人保養,定時按期校核,使用時嚴格遵守操作規定,保證儀器的穩定性和可靠性,提高精度,確保工程質量。目前,各工區儀器不全,要求完善測量儀器,并均要求通過具備資質計量檢定單位檢定,保證其處于良好狀態。(1)全站儀:本工程采用全站儀,其精度測角應在2秒之內.測距:(2mm+2ppm*D)(2)水準儀:按國家三、四等水準儀測量和工程水準測量用途要求、其精度為3mm/km(3)鋼卷尺:按要求對鋼卷尺應進行標準計量校準、為確保測量結構的正確性、應注意溫差尺長精度和傾斜改正。標準讀數=實際讀數+溫度改正值+鋼尺修正值+傾斜校正值。三、施工測量 1、測量依據: 嚴格按照年北京坐標系及施工圖紙上洞軸線等坐3、標進行測量施工。2、洞內導線測量:(1)洞內導線應從洞外聯系邊引入,洞內洞外平面控制網宜以邊連接。洞內導線的布設應符合下列要求:洞內導線邊長應根據測量設計確定;洞內導線邊長應布設成多邊形閉合環,每個導線環由46條邊構成,長隧道宜布設成交叉雙導線;導線點應布設在施工干擾小、穩固可靠、便于設站的地方,視線應旁離洞內設施0.2m以上。(2) 洞內導線起算坐標和方位角應采用測量設計時確定的進洞聯系邊測量成果,洞內四等及以上導線平差應采用嚴密平差。(3) 洞內導線平差計算后,應計算并測設開挖面附近的臨時中線點,糾正施工中線。3、 洞內高程測量:(1)根據甲方提供的水準點,高程采用1985國家高程基準,設4、計縱比降為1/5038,洞內高程測量應采用水準測量進行往返觀測,并應隔30m設置一對水準點,水準點應結合地質條件、施工方法和施工進度進行定期復測,建立新一期水準點前,應按規范檢測起算高程點。(2) 洞內高程測量的主要技術要求及觀測限差應符合水利測量規范的規定。4、洞內測量:(1)施工中線測設采用導線測設中線點,一次測設不應少于3個,并相互復測檢核;襯砌用的臨時中線點宜設10m加密一點,直線上應正倒鏡壓點或延伸,曲線上可用偏角法測設;全斷面開挖的施工中線可先用激光導向,后用全站儀、光電測距儀測定;采用上下半斷面施工時,應與下半斷面的中線點聯測,檢查校正上半斷面中線;測設永久中線點和臨時中線點時,5、水平角應按導線精度要求觀測,距離測量宜采用光電測距儀變動反射鏡高度測量兩次,其較差在各等級儀器限差內時取平均值。(2)洞內中線點應采用混凝土包樁,嚴禁包埋木板、鐵板和在混凝土上鉆眼。設在頂板上的臨時點可灌入拱部混凝土中或打入堅固巖石的釬眼內。控制樁用1m長20鋼筋制作,端部切平,鋸出十字絲,以十字絲交點為控制點。(3)控制樁須進行妥善保護:把樁周土挖開直徑50cm,深80cm,用素混凝土灌實,混凝土表面與樁頂基本相平或略高于樁頂。上部用紅磚砌三皮,上蓋蓋板。(4)洞內高程測量:洞內高程測量應根據洞內已設的水準點引測加密,加密點可與永久中線點共樁。(5)隧道洞內開挖測量每次鉆爆前,應在開挖斷面上6、標示隧道中線、軌頂高程線和開挖斷面輪廊線,在已開挖段應即時測量開挖斷面,繪制開挖斷面圖,測量斷面間距不宜大于20m;斷面測量采用全站儀極坐標法或斷面支距法,當采用支距法測量斷面時,應按中線和外拱頂高程從上到下沒0.5m(拱部和曲墻)和1.m(直墻)間隔分別測量中線左右側相應高程處的支距,并應考慮曲線隧道的中線內移值設計加寬值、施工誤差預留值;仰拱斷面測量,應從隧道中線向兩側邊墻按0.5m間隔測量設計軌頂線至開挖仰拱底的高差。(6)襯砌測量立模前,應檢查永久中線點或臨時中線點位置及高程檢測與原測成果較差不應大于5mm,檢測合格后,在立模范圍內放設不少于三個中線點及其橫斷面十字線方向,同時在斷面上7、標定出拱架頂、起拱線和邊墻底的高程位置,立模后應檢查校正模板。5、貫通誤差的測定及其調整(1)洞內采用導線測量的兩相向開挖隧道貫通后,應在貫通面中線附近釘一臨時點,由兩端導線分別測量該點坐標,其坐標較差分別投影至線路中線及其垂直的方向上,即為縱向和橫向貫通誤差,由兩端高程點分別測量臨時點高程,其高程差為高程貫通誤差。(2)實際貫通誤差宜在未襯砌地段調整,調整后線路應滿足隧道建筑限界要求;高程貫通誤差可按貫通誤差一半分別在未襯砌地段以線路長度按比例調整其范圍內各水準點高程,調整后線路應滿足線路設計和驗收規范要求。6、隧道竣工測量(1)隧道竣工后,依據洞內導線測設永久線路中線點,直線地段200-28、50m設一個,緩和曲線地段起終各設一個,園曲根據通視條件適當調整,并埋設混凝土包金屬標志。(2)凈空斷面測量采用斷面測量儀或全站儀,直線地段50m、曲線地段20m。凈空斷面測量以線路中線為準,測量拱頂高程、起拱線寬度及軌頂以上1.1m、3m、5.8m處的寬度。(3)竣工測量完成后,將洞內導線及高程點、調整段線路中線點、貫通誤差調整成果移交線上施工單位。四、測量注意事項及質量保證 1、測量注意事項: (1)1交叉作業測量工作須與其它工種交叉進行,安排好各部位的測量計劃(根據每月每周施工計劃定)。 (2)步步校驗每步測量工作均須即時校驗,每次測量工作均需進行閉合校測。 (3)驗線處理等級 進洞坐標9、設計提供的軸線坐標定位線,由甲方、監理、項目部到現場聯合測量,必要時申請市規劃局測繪院驗線。 基礎驗線首層0線由項目技術主管報請甲方監理公司驗線。 控制網的線,每一層高的豎向投測點與標高測點的控制及每一個流水段的測量放線,由項目工程技術主管質檢與測量負責人一同驗線確認后,填好預檢單,資料存檔。2、質量保證: (1)明確為工程服務,對按圖施工和工程進度負責的工作目的;遵守先整體后局部,高精度控制,再以控制為依據進行各部位的建筑物的定位放線。 (2)設計方根據平面圖給定的水準點標高,測量以此點進行引測,在實測過程中不要使用一個已知點,至少兩個以上,通過實測,進行校核,確認無誤后,再做方格控制網,10、網點要根據場內的具體情況而定,做點必須選擇在堅固的地方,待基礎部分完工后,即使引測到結構的外立面,以便向上引測,明挖區等標高的引測,必須使用大鋼尺按每升高一層的絕對標高值相加,實測中要多用幾個點做校核,確認后,才能進行該樁號的抄測工作。 (3)使用儀器抄平放線,所做的點必須要在十字絲的中間,用鋼尺排點,不得大于1mm,所有的彈線都應在點的中間,所有的墨線粗不得超過1mm,每道線的長度不得大于3m,特別是標高50cm線,以提高精度,保證質量。 (4)對全站儀、經緯儀、水準儀、垂準儀除經常保養外,還要根據儀器的本身給予校正,按檢定的誤差值,帶入實測數據中。鋼尺由于制作和使用過程溫差等外界條件影響,11、一般都存在誤差,鋼尺上的刻劃長度不等于標準長度,為保證丈量精度,使用前要進行檢定,求出改正系數,在實測距離時對丈量結果進行改正。特別是跨季節測量中更應該注意鋼尺的三差改正,為避免懸空丈量尺身下垂撓度對量具的影響,懸空長度超過6m時,中間應加設水平樁,以保持尺身平直。3、測量管理制度: (1)各項測量施工完成后,測量人員應嚴格按照規范要求落實“三檢”制度,即:自檢、互檢、交叉檢,確認合格后,提請項目部技術部和監理、甲方進行聯合驗線。合格后,方能進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2)嚴格審核圖紙尺寸,按圖放線,明確樹立為工程施工負責的態度,確保工程施工進度。 (3) 在測量放線過程中,遵循先整體后局部,先高12、級后低級工作程序。 (4) 施工測量中,嚴格審核依據點的正確性,測量記錄應原始、正確、完整、工整,計算依據正確,步步校核。 (5) 嚴格執行互檢制度,互檢合格后,由技術負責人組織復測驗線,確保線位正確無誤。 (6) 積極配合施工,盡量利用施工間隙放線,為施工創造條件。4、 安全文明施工: (1) 確保自身安全。首先測量人員進入施工現場必須須戴好安全帽;如果必須臨邊作業時,必須須戴好安全帶;當在腳手板上行走時要特別小心探頭板和釘子。 (2) 確保他人安全。測量和放線時如須拆除安全網和其他安全防護設施時必須經過工長和相關負責人的同意后方可拆除,拆除后不能一走了之,應在工作完成后及時恢復原位。 (3)所有測量人員必須遵守項目部和上級有關部門制定的安全文明規章制度。5、 環保措施: (1) 測量用的油漆、噴漆、墨汁等要特別注意避免灑漏造成污染,更不能任意亂涂亂畫。用過后的油漆瓶、噴漆瓶、墨汁瓶等應放在指定的地點。 (2) 所有標識均應符合測量學和有關規定的符號要求,做到統一、美觀大方、字體工整,并準確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