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鐵路滑坡段路基工程施工技術交底.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87175
2024-09-06
7頁
38.50KB
1、新建鐵路滑坡段路基工程施工技術交底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交 底: 復 核: 批 準: 接 收: 二XX年X月 滑坡段路基施工交底模塊1 交底范圍 適用于新建鐵路的滑坡地段路基施工。2 質量要求路基填筑前基底必須處理到位,必須按照設計文件做好基底的封閉。路基填料必須符合設計及規范要求。路基填筑層必須滿足規范要求,嚴格按照實驗室所確定的松鋪厚度及碾壓遍數進行控制。路基壓實度、橫坡、縱坡及平整度符合設計及規范要求路基邊坡平順度、壓實度必須滿足設計及規范要求。按照圖紙要求進行抗滑樁施做,保證滑坡地段的路基不再產生滑動,確保路基穩定。抗滑樁挖至滑面或設計錨固2、基點時,應對抗滑樁設計樁長及錨固深度進行校核。要保證抗滑樁的幾何尺寸及垂直度符合設計要求,施工過程中用線錘控制樁孔中心及校核其垂直度。抗滑樁樁身鋼筋在定位安裝綁扎時,需要在主筋后面加放混凝土墊塊;樁身鋼筋同一截面鋼筋接頭不能大于50%,鋼筋的焊接質量及搭接長度必須符合規范要求。用于抗滑工程的所有原材料必須符合設計及規范要求,混凝土的拌合必須按照實驗室的配合比進行,規范振搗操作,確保澆筑質量。加強滑坡體抗滑樁的位移監測,確定滑坡整治效果。3 施工準備3.1技術準備設計圖紙及文件已審核,提出的問題已經得到有關部門的回復。對現場技術人員及作業班組進行了技術交底,并組織培訓。滑坡的性質和原因、地質情況3、已經查明。滑坡地段的動態監測網已經建立,并有專人負責。滑坡地段的地表排水系統已經做好,未出現場地積水和漫流等情況。現場的安全質量保證體系已經建立,明確了施工責任人。原地面測量復測工作已經完成。3.2施工準備臨建設施已經建成投入使用,施工現場的勞動力、機械設備滿足施工需求。施工所用的材料應經到位,并檢驗合格。3 施工工藝流程4 施工工藝4.1測量放樣先對線路中線及邊線進行放樣,直線段50m打樁標志,曲線段每5m打樁標識。施工過程中及時對各種結構物(截水溝、涵洞、抗滑擋土墻及抗滑樁等工程)進行準確放樣。4.2臨時排水系統根據圖紙要求做好滑坡體外的截水工程,保證滑坡體外的地表水無法進入滑坡體內。對于4、滑坡頂面的地表水,應采取截水溝等措施處理,不讓地表水流入滑動面內。必須在滑動面以外修筑12條環形截水溝;對于滑坡體下部的地下水源應截斷或排出。對于挖方路基上邊坡發生的滑坡,應修筑一條或數調環形水溝,但最近一條必須離滑動裂縫面最少5m以外,一截斷流向滑動面的水流。截水溝可采用砂漿封面或漿砌片石修筑,滑坡上面出現裂縫須填土進行夯實,避免地表水繼續滲入;或結合地形,修建樹枝形狀及相互平行的滲水溝,將地表水及滲水及時排走。4.3地表清理施工時,先對路基用地范圍內地表的垃圾、有機物殘渣及地面以下至少1030cm內的草皮、農作物的根系、地表土進行清理。清理完成后,應全面進行碾壓,使其壓實度達到規范要求。 5、4.4填方段挖臺階當地面橫坡陡于1:5時需要對原地面開挖臺階,臺階寬度按照設計及規范的要求進行處理,并按照設計要求鋪設土工格柵,上述工作完成后方可進行路基填筑。4.5滑坡處理在滑坡體未處理之前,禁止在滑坡體上增加荷載(停放機械、堆放材料、棄土等)。當滑坡的滑面具有上陡下緩的形狀,滑坡前緣有一較長地段為可靠地抗滑部分,后緣兩側有穩定巖體。這樣,便可在滑坡上部減重,減少滑體下滑力,或在下部抗滑段加載增加組織滑體的重力4.6抗滑樁施工抗滑樁采用人工開挖,每層開挖1m后,進行護壁后,再進行下層的開挖。挖至滑面或設計錨固基點時,應對抗滑樁設計樁長及錨固深度進行校核。要保證抗滑樁的幾何尺寸及垂直度符合設計6、要求,施工過程中用線錘控制樁孔中心及校核其垂直度。抗滑樁樁身鋼筋在定位安裝綁扎時,需要在主筋后面加放混凝土墊塊;樁身鋼筋同一截面鋼筋接頭不能大于50%,鋼筋的焊接質量及搭接長度必須符合規范要求。混凝土的拌合必須按照實驗室的配合比進行,規范振搗操作,確保澆筑質量。樁身混凝土灌注前必須抽干孔內積水和清除孔底浮渣,以便抗滑錨樁段能達到其錨固效果。4.6路基填筑在填筑前預先規劃作業程序和各種機械作業路線以及土石方調配方案,填筑壓實按照“三階段、四區段、八流程”的機械化流水作業施工工藝組織施工,把施工區劃分為填筑區、平整區、碾壓區、檢測區。按照試驗段所確定的松鋪厚度和碾壓遍數等各項施工參數,按照橫斷面全7、寬縱向水平分層填筑壓實。攤鋪前先在路基兩側邊樁上標識攤鋪厚度,推土機沿路基兩側按照攤鋪標識高度大致推平,再進行路基中心地段初平,填筑時攤鋪厚度差控制在50mm/100m。當填料的含水率低時,采用灑水閏土的辦法;當含水量過大時,采用取土場內挖溝槽降低水位和用推土機松土器晾曬相結合的方法,部分含水量較大的填料運至路堤進行攤鋪晾曬。路堤壓實采用自行式重型振動壓路機沿線路縱向進行,第一遍采用靜壓,然后先慢后快、由弱振到強振進行。碾壓時直線段由兩側路肩向中間,平曲線段由內側向外側,縱向進退式錯行進行。壓路機碾壓時控制其碾壓速度,各區段交接處相互重疊壓實,縱向搭接長度為2m,沿線路縱向輪距重疊0.8m,橫8、向同層接頭處重疊1m,上下兩層接頭處錯開3m。針對兩側邊緣部分碾壓,將壓路機的走向與邊緣線斜交45,壓路機向前行走,直到前輪的一端1/4長超出碾壓面以外,然后退回。達到無漏壓、無死角,確保碾壓均勻。4.7路基監測滑坡段設置好位移監測樁,在施工過程中每天早晚各觀測一次,并對數據進行分析,以指導施工。路基施工過程中要埋設沉降觀測樁,定期進行測量。5 技術保證措施必須做好滑坡體外的截水工程,保證滑坡體外的地表水無法進入滑坡體內。截水溝可采用砂漿封面或漿砌片石修筑,滑坡上面出現裂縫須填土進行夯實,避免地表水繼續滲入;或結合地形,修建樹枝形狀及相互平行的滲水溝,將地表水及滲水及時排走。施工過程中用線錘控9、制抗滑樁孔中心及校核其垂直度。用于抗滑工程的所有原材料必須符合設計及規范要求,根據不同填料,按照試驗所確定的分層厚度,碾壓方法,最佳含水量組織施工。每層填料攤鋪均勻,分層壓實,按照橫斷面全寬縱向水平分層進行填筑,層面無顯著的局部凹凸,并隨時測定含水量,含水量達不到實驗室所確定的施工含水率時,進行灑水或翻松晾曬。每填筑一層后,將邊樁翻到填層高度,每填高3m時恢復中線,重放邊樁。 每層碾壓完成后及時進行地基系數、壓實度檢測,確保碾壓質量達標。6 施工注意事項滑坡段路基施工時,必須設置專職安全員,做好安全技術交底,使安全管理在思想、組織、措施上得到落實。抗滑樁孔樁應交錯進行,樁孔成型后,立即澆筑樁身混凝土。正在澆筑的孔10m的半徑內的其它孔內,嚴禁有人作業。孔深挖至超過人高時,及時在孔口或孔內裝設防護板。挖孔、起吊、護壁、余渣運輸所使用的一切設備、設施、安全裝置、工器具配件及勞保用品必須經常檢查,確保完好率和使用安全度。滑坡段設置好位移監測樁,在施工過程中每天早晚各觀測一次,并對數據進行分析,以指導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