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辦公樓建設基礎混凝土分項工程施工技術交底.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87262
2024-09-06
6頁
75.50KB
1、XX一XX聯合辦公樓建設基礎混凝土分項工程施工技術交底施工單位:XX一航局四公司XX項目經理部 編號:單位工程聯合辦公樓工程交底時間 分項工程基礎混凝土工程部位15-21/Q-L軸接受班組及管理部門基礎混凝土班組工程數量460m進度要求24h質量標準 現澆結構尺寸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項次項 目允許偏差值()檢查方法1軸線位置10尺量2標高10水準儀、尺量3截面尺寸+8,-5尺量4表面平整度82m靠尺、塞尺6保護層厚度5尺量7預埋件10尺量 1、混凝土振搗必須密實。 2、混凝土表面平整,無露筋、蜂窩等缺陷,預埋件位置準確,標高正確,上返墻體要求表面光滑,無露筋、蜂窩、麻面等現象。3、 基本保證項目2、:混凝土振倒密實,表面平整,無漏筋、蜂窩、孔洞、麻面、裂紋等缺陷。施工程序及操作要點施工程序及操作要點 一、施工工藝流程 混凝土運輸 混凝土澆筑、振搗 拆模、養護 混凝土要充分攪拌后再卸車,既在混凝土出罐前先強攪2min然后再向泵機中傾倒。澆筑過程中如果混凝土到現場后因坍落度減少不易泵送,嚴禁向罐車內加水。二、 施工準備 計劃選用52米汽車泵進行混凝土泵送澆筑。澆筑順序自15-21/Q-L軸依次分層進行澆筑。混凝土澆筑前準備好人員、機具及技術準備。計劃澆筑方量460m。三、混凝土澆筑與振搗的要求 1、使用插入式振搗器應快插慢拔,插點要均勻排列,逐點移動,順序進行,不得遺漏,做到均勻振實。移動間3、距不大于振搗作用半徑的1.25倍(一般為300400mm)。振搗上一層時應插入下層510cm,以使兩層混凝土結合牢固。振搗時,振搗棒不得觸及鋼筋和模板。表面振動器(或稱平板振動器)的移動間距,應保證振動器的平板覆蓋已振實部分的邊緣。 2、澆筑混凝土應連續進行。如必須間歇,其間歇時間應盡量縮短,并應在前層混凝土初凝之前,將次層混凝土澆筑完畢。間歇的最長時間應按所用水泥品種、氣溫及混凝土凝結條件確定,一般超過2h應按施工縫處理(當混凝土的凝結時間小于2h時,則應當執行混凝土的初凝時間)。3、澆筑混凝土時應經常觀察模板、鋼筋、預留孔洞、預埋件和插筋等有無移動、變形或堵塞情況,發現問題應立即處理,并應4、在已澆筑的混凝土初凝前修正完好。四、混凝土收面 混凝土震動完成后,表面要按工程要求處理,用鐵抹子或木抹子在混凝土表面反復壓抹,直到達到工程所需表面光潔要求。收面要3-4遍,在振搗完成后收1道面子,初凝前幾分鐘收第2道面,之后依情況進行最后兩遍收面工作,這樣收的混凝土面比較光滑且不易裂縫。五、混凝土試塊留置 1、按照規范規定的試塊取樣要求做標養試塊的取樣。 2、同條件試塊的取樣留置要分情況對待,拆模試塊(1.2MPa,50%、75%、100%設計強度);外掛架要求的試塊(7.5MPa)等。六、養護 混凝土澆筑完畢后,應在12h以內加以覆蓋和澆水,澆水次數應能保持混凝土有足夠的潤濕狀態,養護期一般5、不少于7d。七、成品保護 1、要保證鋼筋和墊塊的位置正確,不得踩踏鋼筋,不碰動預埋件和插筋。 2、不得用重物沖擊模板,不在梁或樓梯踏步側模板上踩踏,應搭設跳板,保持模板的牢固和嚴密。 3、已澆筑上表面混凝土要加以保護,必須在混凝土強度達到1.2MP以后,方準在面上進行操作及安裝結構用的支架和模板。 4、在澆筑混凝土時,要對巳經完成的成品進行保護,對澆筑上層混凝土時流下的水泥漿要派專人及時清理干凈,灑落的混凝土也要隨時清理干凈。5、對陽角等易碰壞的地方,應當有保護措施。八、應注意的質量問題 1、 蜂窩:原因是混凝土一次下料過厚,振搗不實或漏振,模板有縫隙使水泥漿流失,鋼筋較密而混凝土坍落度過小或6、石子過大,柱、墻根部模板有縫隙,以致混凝土中的砂漿從下部涌出。 2、 露筋:原因是鋼筋墊塊位移、間距過大、漏放、鋼筋緊貼模板造成露筋,或梁、板底部振搗不實,也可能出現露筋。 3、 孔洞:原因是鋼筋較密的部位混凝土被卡,未經振搗就繼續澆筑上層混凝土。4、 縫隙與夾渣層:施工縫處雜物清理不凈或未澆底漿振搗不實等原因,易造成縫隙、夾渣層。5、嚴禁在混凝土未達到強度前進行混凝土鑿毛。6、地梁模板頂面木支撐在第一次抹面時及時拆除并抹平。職業健康安全環保技術措施 1、基坑邊設安全防護欄。 2、施工人員需戴安全帽,嚴禁酒后作業,振搗手操作時,要戴絕緣手套,電機專人看管。 3、施工現場嚴禁吸煙,服從指揮,統一7、安排,做到文明施工。 4、施工期間上下馬道隨時做好防滑工作,消防設施齊備。 5、在清洗泵管時嚴禁將管口對準施工人員,以免廢漿或堵塞物噴出傷人。6、非工作人員不得私自開動機械設備,也不得隨便打開、觸動電氣設備等。 7、混凝土自泵管口下落的自由傾落高度不得超過2m,澆筑高度如超過3m時必須采取措施,用串筒或溜槽等。 8、澆筑混凝土時應分段分層連續進行,澆筑層就根據砼供應能力,一次澆筑方量,砼初凝時間,結構特點、鋼筋疏密綜合考慮決定,一般為振搗器作用部分長度的1.25倍。 9、使用插入式振搗器應快插慢拔,插點要均勻排列,逐點移動,順序進行,不得遺漏,做到均勻振實。移動間距不大于振搗作用半徑的1.5倍8、(一般為30-40cm)。振搗上一層時應插入下層5-10cm,以使兩層砼結合牢固。 10、澆筑混凝土應連續進行。如必須間歇,其間歇時間應盡量縮短,并應在前層混凝土初凝之前,將次層混凝土澆筑完畢。間歇的最長時間應按所用水泥品種、氣溫及混凝土凝結條件確定,一般超過2h應留施工縫處理。 11、澆筑混凝土時應經常觀察模板、鋼筋、預留孔洞、預埋件和插筋等有無移動、變形或堵塞情況,發現問題應立即處理,并應已澆筑的混凝土初凝前修正完好。12、混凝土施工時檢查振搗棒及相關用電設備,防止漏電事故發生。附件1、設計圖紙2、施工草圖3、配料單4、其他項目負責人技術負責人安全員質量員交底人 班組簽字序號姓名工種序號姓名工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