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挖鉆樁基礎流程項目工程施工技術交底書.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87348
2024-09-06
8頁
62.50KB
1、旋挖鉆樁基礎流程項目工程施工技術交底書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交 底: 復 核: 批 準: 接 收: 二XX年X月 項目施工技術交底記錄表工程項目XX標合同段交底項目基樁施工交底人旋挖鉆樁基施工技術交底 基樁成形注意事項1、鉆孔灌注樁施工工藝流程圖見下 2、鉆孔施工 1)、場地平整:在魚塘段回填河砂及其它低洼地回填磚渣土的施工場地進行推平碾壓密實 2)、測量放線:根據設置的施工基線測定樁位,并做好明確的標志和保護措施,以便埋設護筒后能簡便、準確的校核樁位。 3)、護筒埋設:鉆孔樁鋼護筒選用比樁徑大20cm以上的鋼護筒,鋼護筒壁厚=8mm,長度L=4m2、 埋設鋼護筒時應通過定位的控制樁放樣,找出鋼護筒的圓心位置,用十字線在鋼護筒頂部或底部,然后移動鋼護筒,使鋼護筒中心與鉆機鉆孔中心位置重合。同時用水平尺或垂球檢查,使鋼護筒豎直。埋設鋼護筒前,采用較大口徑的鉆頭先預鉆至護筒底的標高位置后(注:根據地質圖不能鉆入淤泥層或粉砂層或軟土層),提出鉆斗且用鉆斗將鋼護筒壓入后用利用鉆斗在護筒內抓土至淤泥層或粉砂層或軟土層與原地面土的結合面處最后用鉆斗將鋼護筒壓入到預定位置。護筒埋設后在鋼護筒周圍對稱地、均勻地回填最佳含水量的粘土并夯實,以保證其垂直度及防止泥漿流失及位移、掉落,4)、泥漿制備采用泥漿護壁成孔,泥漿池沿軸線間隔約100m也即3個墩設置1個集3、中制漿,容量約100 m3,并設容積20 m3的沉淀池兩個,串聯并用。泥漿使用泥漿泵送至施工樁孔。鉆進過程中要充分發揮泥漿的作用,其指標的選取是非常重要的。就要求在實際工程的施工中,根據工程地質具體情況,合理地控制不同土層中泥漿的指標。 泥漿中添加適量純堿(0.4%的Na2CO3),對細砂粉砂較松散的地段和再次使用的泥漿,還添加適量(約0.1%)纖維素以改善性能。泥漿性能指標要求如下:項 目比 重粘度pa.s含砂率膠體率失水率指 標1928495155)、鉆孔:成孔前必須檢查鉆頭保徑裝置、鉆頭直徑、鉆頭磨損情況,施工過程對鉆頭磨損超標的及時更換。要求技術人員在每個孔成型前必須檢查保徑裝置、鉆頭4、直徑、鉆頭磨損情況和進入砂礫層、卵石層應隨時檢查并形成記錄。旋挖鉆機行走就位,將鉆盤中心對準樁中心,調平鉆盤后,通過轉盤提供的扭矩將一設有伸縮式鉆桿的鉆斗壓入土中,鉆斗底門上裝有斜向斗齒用來切削土休體。當土質較軟時,僅靠鉆桿、鉆斗的自重即可將旋轉的斜向斗齒切入土中;當土質較硬時,可以利用設在鉆斗上部的壓桿,將斜向斗齒切強行切入土中。在鉆斗的底部還設有活絡擋板,可以使被切下的土體進入鉆斗以后不會回落。待鉆斗中裝滿土以后,停止施加扭矩,提斗就近棄碴,并用裝載機鏟運到指定地點。開鉆時慢速鉆進,使孔壁堅實、垂直、圓滑,防止孔口坍塌,當初孔能起導向作用時,再正常鉆進。鉆進中,隨時監測泥漿濃度及孔內水頭高5、度,注意及時補漿,技術員要隨時對鉆渣取樣分析,并與地質資料核對。鉆孔操作時,操作人員必須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初次注入泥漿,盡量豎直向下沖擊在樁孔中間,避免泥漿沿護筒側壁下流沖塌護筒根部,造成護筒根部基土的松軟。成孔中,按試施工確定的參數進行施工,設專職記錄員記錄成孔過程的各種參數,如鉆進深度、地質特征、機械設備損壞、障礙物等情況。記錄必須認真、及時、準確、清晰。旋挖鉆機配備電子控制系統顯示并調整鉆進時的垂直度,通過電子控制和人工觀察兩個方面來保證鉆桿的垂直度,從而保證了成孔的垂直度。隨時保證水位不得低于護筒頂1.5米。任何情況下加漿,不得使水頭沖擊孔壁,造成孔壁失穩。鉆孔過程中根據地質情況控制進6、尺速度:由硬地層鉆到軟地層時,可適當加快鉆進速度;當軟地層變為硬地層時,要減速慢進;在易縮徑的地層中,應適當增加掃孔次數,防止縮徑;對硬塑層采用快轉速鉆進,以提高鉆進效率;砂層則采用慢轉速慢鉆進并適當增加泥漿比重和粘度。鉆進過程,回轉斗的底盤斗門必須保證處于關閉狀態,以防止回轉斗內砂土或粘土落入護壁泥漿中,破壞泥漿的配比;每個工作循環嚴格控制鉆進尺度,避免埋鉆事故;同時應適當控制回轉斗的提升速度,提升速度過快,泥漿在回轉斗與孔壁之間高速流過,沖刷孔壁,破壞泥皮,對孔壁的穩定不利,容易引起坍塌。 6)、地質情況記錄地質情況記錄按相應的地質的相關的表記錄;旋挖鉆機鉆進施工時及時填寫鉆孔記錄表,主要7、填寫內容為:工作項目,鉆進深度,鉆進速度,及孔底標高;鉆孔記錄表由鉆機作業隊現場負責人負責填寫,交接班時應有交接記錄;根據旋挖鉆機鉆孔鉆進速度的變化和土層取樣認真做好地質情況記錄。該記錄和樣品在孔成型后交由技術員由技術員繪制孔樁地質剖面圖,每處孔樁必須備有土層地質樣品袋,在袋外標明各樣品在孔樁所處的位置和取樣時間。鉆孔時要及時清運孔口出渣,避免妨礙鉆孔施工、污染環境;鉆孔達到預定鉆孔深度后,提起鉆桿,測量孔深及虛土厚度(虛土厚度等于鉆深與孔深的差值)。 旋挖鉆機鉆進過程中主要防止塌孔現象,由于旋挖鉆機成孔速度過快,平均1個小時可鉆進1015m,如果泥漿補充不能及時進行,就很容易造成坍孔,因此,8、鉆進時做到勤觀察、勤記錄,發現異常情況,應及時分析原因,并采取相應的處理措施。鋼筋籠吊裝鋼筋籠吊裝時對準孔位,盡量豎直輕放、慢放,遇障礙物可慢起慢落和正反旋轉使之下落,無效時,立即停止下落,查明原因后再安裝。不允許高起猛落,強行下放,防止碰撞孔壁而引起坍塌。入孔后牢固定位,容許偏差不大于5 cm,并使鋼筋籠處于懸吊狀態。鋼筋籠安裝完畢后利用護樁拉十字線進行對中,保證鋼筋籠中心與護筒中心重合;在樁頂增加2根DN48鋼管套在鋼筋籠的主筋上,鋼管頂部與樁鋼護筒焊接牢固,作為約束桿,防止鋼筋籠上浮。 注:鋼筋籠固定在護筒外臨時支撐上。 設聲測管的鋼筋籠,下完籠子后要及時往聲測管里面灌滿水。清孔驗收:終9、孔后對樁孔的檢測采用自制的錐狀驗孔器驗孔。如發現成孔不直,孔徑變小,斷面變形等,應采取相應的處理措施(用鉆頭在變截面處反復掃孔直至驗孔器能下到樁底)。成孔合格后,填寫終孔通知單,經監理工程師簽認,方可進行下道工序的施工。即鋼筋籠和砼導管安裝好后二次清孔。清孔過程中用泥漿泵往孔內補漿以保持孔內原有水頭高度,確保良好的護壁效果,清孔完畢通知監理驗收。鉆孔成孔質量標準項 目允 許 偏 差孔的中心位置(mm)50孔徑(mm)不小于設計樁徑傾斜度1%孔深不小于設計規定沉淀厚度(mm)50清孔后泥漿指標相對密度:1.031.10;粘度:1720Pa.s;含砂率:2%;膠體率:98%灌注水下砼1) 水下砼灌10、注前的準備平整場地,保證罐車順利入場,必要時可搭設平臺;夜間施工,保證光線充足。 2)砼導管的安裝吊車配合砼導管的安裝,導管要位于樁孔的正中,導管底要高于孔底0.30-0.40m。 3)灌注砼灌注時,將貯料斗內貯滿砼,用吊機拔出球塞,砼下落后檢測導管內和孔內砼高度,確保導管埋深不小于1.0m,方可繼續灌注砼,砼灌注至鋼筋籠底部時,應減慢灌注速度,防止鋼筋籠上浮;當砼上升至鋼筋籠底部4m以上時,提升導管,使其底口高鋼筋籠底部2m以上時再恢復正常的澆注速度。在灌注過程中應經常測量混凝土面高程和埋管深度,及時上拔導管(2mH埋6 m),當砼面高出設計樁頂標高0.6-1.0 m時終止灌注砼。在灌注過程中,現場設總指揮一人負責前后場的協調以保障砼的連續灌注。在灌注時,混凝土塌落度太小時,應使導管淺埋,出現下料困難時,可適當抖動料斗,但料斗不可提起太高,以防止發生脫管。若混凝土塌落度太大,則容易使測繩測深不準,或出現測完孔深后孔內混凝土頂面繼續下沉。因此應深埋,以防脫管。當砼灌注完畢后,待樁上部砼開始初凝,解除對鋼筋籠的臨時固定措施(吊筋),保證鋼筋籠隨著砼的收縮而收縮,避免黏結力的損失。 技術負責人 交底參與人員接受交底人員備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