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臺臺背回填后路基處理工程施工技術交底.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87379
2024-09-06
4頁
20.50KB
1、橋臺臺背回填、后路基處理工程施工技術交底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交 底: 復 核: 批 準: 接 收: 二XX年X月一、工程概況根據本工程道路等級、工程投資及本工程地質狀況,本工程橋頭路基沿20m范圍內處理材料為級配碎石、4%水泥土、6%水泥土;超出20m范圍采用干凈的素土回填。二、主要工程項目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法(一)、施工準備1、施工前,工程管理部、質量管理部、試驗室、工區先熟悉圖紙,熟悉規范,了解現場工程地質條件,認真做好生產前的各項準備工作。主管技術人員向作業班組負責人、作業班組全體人員進行可直接操作執行的工藝工法、具體數據的交底。2、 料場2、及材料的準備:抓緊進行材料料場的再證實及優化和取樣檢測工作,做好原材料和水泥土試驗(原材料試驗報告),并根據組織設計制定材料采購供應計劃。3、施工現場的建設:場地平整,施工便道暢通,保證場地的水通、電通、路通,安裝好施工現場各種必要的機械設備及備用設備。(二)、施工方法及步驟:1、場地清理:臺背回填由于在C10混凝土墊層上進行施工,故只需將擋土墻內側材料收拾干凈即可。2、路基排水處理:為保證橋臺臺背填筑過程中不被水浸泡,除應滿足填平后沒有積水坑等要求(采用人工精平)外,還應滿足平面向外有3的排水坡度。3、填料要求臺背回填所用材料必須符合技術規范要求。4、進料攤鋪1)臺背每層松鋪厚度為30cm,3、在橋梁臺背劃線控制,現場設專職指揮員2名(交錯上班指揮),根據臺背每層所需填料,指揮員靈活指揮運料車輛的進場,依次均勻倒土直至本層全幅全段堆滿為止,并應做到填料不超不欠。2)攤平:當層填料進場倒滿后,立即用人工和平地機由臺背兩側邊緣由外向內,先粗攤,后精平,并使填料層形成拱度為2%(以匝道施工橫斷面圖為準)的單向橫坡,以便壓實后雨天排水。5、壓實是臺背填筑工程的關鍵工序,作法與要求如下:1)開始碾壓前檢測橫坡、平整度、松厚,凡未能達到標準應立即找補。2)測試含水量:為了保證壓實效果,項目部試驗室在現場隨機抽樣,用酒精法快速測定該層填料含水量,與最佳含水量相比較。填料太干則應用灑水車分次慢速噴灑4、,太濕則應采用旋耕機翻曬使之達到最佳含水量。3)鋪料成形之后,壓路機進場由臺背邊緣向另一側輾壓,第一遍慢速(4KM/h)靜壓至一側,再又轉向壓茬碾壓,完成初步碾壓,檢查單向皮杜。然后按上述方向先慢后快,由弱振至強振,自第2遍至符合壓實度要求均應進行振動碾壓(并做好施工紀錄)。每次碾壓縱向應重疊4050cm,橫向接頭應重疊1.01.5m。對靠近臺背壓路機不能碾壓到的地方用夯機夯實。所有填土壓實不得隔夜進行,下雨前必須將頂面壓實,下雨后應對檢測了的臺背重新進行檢測,檢測合格后,再進行上一層臺背的填筑。橋臺臺背回填應注意控制高程,在搭板位置只填至距搭板底31cm處。6、 橋臺后路基處理具體要求1)墻5、身砼達到80%強度后為了便于施工,擋土墻兩側同時回填,逐層回填,每層虛鋪厚度應小于30cm。擋土墻外側采用適水性好的天然砂礫回填(經設計交底,外側可使用干凈的素土回填至路面結構層底部),基層最小埋深不小于1m,臺后20m范圍內采用6%的水泥土(路面結構下80cm內)和4%的水泥土(地面上30cm)碾壓。地面上30cm采用碎石墊層。20m以外用干凈的素土回填,素土與水泥土銜接部分采用挖臺階的形式處理,詳情見臺后路基設計圖。2)橋頭路基壓實度要求,路槽下080cm深度范圍內壓實度不小于95%,80150cm范圍內壓實度不小于93%,150cm以下范圍內不小于92%,根據此要求分層回填,達到相應深度之后檢驗壓實度。3)分層填筑是路基填筑的基本要求,階梯式填筑是路基縱向、橫向搭接填筑的基本要求,階梯式填筑主要是為了保證路基不滑塌,俗稱搭茬,使其整體形成咬合。臺背土基如和路基不是一次性填筑(有的,如肋板式橋臺是和路基整體一次成型),就需搭茬。挖臺階具體做法詳見臺后路基設計圖4)施工時泄水孔反濾層做好,碎石、黃砂使用土工布(250g/)包裹,反濾層縱向尺寸與大樣圖中高度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