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大橋樁基礎工程鉆孔灌注樁施工技術交底.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87475
2024-09-06
10頁
59.50KB
1、運河大橋樁基礎工程鉆孔灌注樁施工技術交底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交 底: 復 核: 批 準: 接 收: 二XX年X月 一、工程概況段項目建設工程運河大橋全橋樁基礎共有86根,橋臺樁基直徑為1.2m共12根,主墩、主墩防撞柱以及過渡墩樁基直徑為1.5m共74根?;炷龢颂枮镃25混凝土,總計混凝土3239.05m3。地質情況從上到下依次為素填土、亞粘土、粘土、含砂姜粘土、弱風化泥質白云巖、泥質白云巖。二、施工工藝流程1、準備工作 1) 場地平整,清除雜物,回填土并夯打密實。2) 挖泥漿循環池、沉淀池、儲水池。正循環鉆機還應挖設泥漿沉淀槽,沉淀槽挖設時注意2、長度宜控制在10至15米左右,沉淀槽縱坡的設置應注意使泥漿的流速控制在10 cm/s。3) 施工放樣,點位放樣后要設置護樁對點位進行保護。并將護樁與點位間的幾何關系進行測量記錄,以便施工過程中的點位檢查。4)檢查和保養鉆井機械。 2、護筒埋設1) 采用鋼護筒,鋼板厚度以5mm為宜。2) 護筒內徑大于樁徑20-40cm。3) 正循環鉆機護筒埋置高度宜高出地面0.3m或水面1.0-2.0m,護筒埋置高度應不使地表水進入孔內。4) 護筒中心豎直線應與樁的中心線重合,其平面允許誤差為50mm,護筒傾斜度不大于1%。5) 護筒埋置深度宜不小于2.0m。6) 護筒埋設采用人工挖坑埋設,護筒底部和四周填粘土3、并分層夯實。地質條件松散時,可在護筒底部用15#混凝土處理,處理厚度為10至20cm,以保證護筒不下沉,孔口不坍塌。3、鉆孔:采用沖擊成孔的方式進行鉆孔1)鉆機就位前,對鉆機的各項準備工作進行檢查,包括場地布置與鉆機座落處的平整和穩固、機具的檢查與安裝等。鉆機安裝應平穩,在鉆進中不應產生位移或沉陷,否則應及時處理。 2)開鉆前應對點位進行復測,同時現場技術員應對護筒抄平并對鉆孔作業班組提供應鉆深度。初鉆時開孔孔位必須準確無誤,開鉆時應慢速進鉆,待孔內泥漿濃度滿足護壁和造漿要求且錐頭全部進入泥漿后,方可加速進鉆。3)鉆孔過程中及時填寫鉆孔記錄。交接班時上一班操作人員應對鉆進情況和應注意的事項及時4、對下一班進行交底。4)鉆孔作業分班分組進行,鉆孔時經常對孔內泥漿進行取樣檢查,根據實際地質情況,隨時調整泥漿各項指標。鉆孔時注意地質結構層變化,在地質結構層變化處撈取渣樣,判明地質結構層并作好記錄,以便與地質斷面圖核對。5)鉆進過程中因工作需要必須將鉆錐提出孔口時,操作應穩當,防止錐頭在提出孔口時碰撞護筒、孔壁和鉤掛護筒底部造成塌孔或孔口塌陷。6)因故停鉆時,應保持孔內具有規定的水位及要求的泥漿稠度和粘度,以防坍孔。同時應將鉆錐提出孔口,以免停鉆時間過長由于泥漿沉淀造成吸錐的現象。4、清孔1)鉆孔深度達到設計標高后,作業班組應對孔徑、孔位和傾斜度進行自檢,自檢符合要求后方可清孔。2)在清孔排渣5、時,必須注意保持孔內水頭,孔內水位應保持在護筒底向上不小于50cm,以防止坍孔。另外,不得用加深鉆孔深度的方式代替清孔后沉淀層厚度。項 目允 許 偏 差孔的中心位置()群樁:100 單排樁:50孔徑()設計值傾斜度1%且不大于50mm孔 深設計值沉淀層厚度()50清孔后泥漿指標相對密度1.031.10; 粘度 1720S;含砂率2%; 3)在吊入鋼筋骨架后,灌注水下混凝土之前,應再次檢查孔內泥漿性能指標和孔底沉淀厚度,泥漿相對密度控制在1.03-1.10之間,沉淀層厚度根據設計圖紙規定不大于5cm。如超過規定,應進行第二次清孔,符合要求后方可灌注水下混凝土。鉆孔樁成孔質量標準4)清孔采用換漿法6、,清孔時不得在孔內直接注水稀釋泥漿,正循環鉆機清孔時還不得在泥漿循環池內加水,應在沉淀槽內加水稀釋泥漿,清孔后的泥漿指標和沉淀層厚度要符合規范及設計圖紙的規定。5、 鋼筋骨架制作與吊裝1)首先,試驗室要對每批鋼筋按抽檢試驗,試驗滿足要求且經監理工程師認可后,方可進行骨架制作。骨架焊接時,注意主筋接頭必須按規定錯開,同一斷面接頭數量不得大于50%。2)主筋的焊接采用搭接焊,搭接焊時應預先調好彎起角度,保證兩根主筋焊接后主筋軸線同心。雙面焊焊縫長度不小于5d,單面焊焊縫長度不小于10d。主筋焊接時要分層進行焊接,不得一次性焊接成型,避免因鋼筋過熱造成鋼筋的力學性能降低。3)鋼筋骨架可分段制作,分段7、長度應根據骨架長度和吊裝條件確定,鋼筋骨架起吊時應確保骨架不產生永久性變形。4)樁的鋼筋骨架在鋼筋加工場分節加工,提前加工的骨架必須支墊平穩順直并覆蓋,防止骨架產生銹蝕。5)鋼筋骨架加工時應設十字形內支撐,防止鋼筋骨架在運輸和吊裝時產生變形。鋼筋骨架在綁扎時綁扎點的數量不小于交點的50%。以保證鋼筋骨架的剛度。6)清孔后鋼筋骨架用吊車及時吊裝并在井口焊接成整體后入孔就位。鋼筋骨架入孔后必須對其平面位置用護樁拉線進行檢查,中心平面位置誤差不得大于20mm。骨架對中檢查時可在骨架頂綁扎一個加強圈并分中拉十字線,然后依據護樁十字線中心用垂球吊中,當護樁十字線中心和加強圈十字線中心重合,且偏差不大于28、0mm時方可對骨架進行固定并使骨架頂高度置于設計標高的位置上。檢 查 項 目允 許 偏 差主 筋 間 距10mm箍 筋 間 距20mm骨 架 外 徑10mm骨 架 傾 斜 度0.5%骨架保護層厚度20mm骨架中心平面位置20mm7)鋼筋骨架應嚴格按照圖紙的規定焊接定位鋼筋。嚴防鋼筋骨架直接與井壁接觸。鋼筋骨架制作和安裝標準6、 水下混凝土的灌注1)采用250至290型螺旋快接頭導管灌注水下混凝土,灌注前對導管進行水泌承壓試驗。吊裝導管時應使導管位于井孔中央。2)混凝土在拌和場集中拌和,混凝土罐車運輸,人工和吊車配合混凝土罐車灌注。灌注時間不得長于首批混凝土的初凝時間。3)灌注混凝土前,應檢測孔9、底泥漿沉淀層厚度和泥漿指標,如不符合規定,應進行二次清孔,但應注意孔壁的穩定,防止塌孔。4)混凝土運至灌注地點時,要檢查混凝土的和易性,其塌落度應控制在180mm-220mm之間,如果混凝土的指標不能符合規范要求,應進行二次拌和調整后使用。5)首批混凝土灌注的數量應能滿足導管初次埋置深度大于或等于1.0m和填充導管底部間隙的需要,導管下口至孔底距離宜控制在20-40cm。6)初灌時在初灌漏斗底部設置隔水鋼板,在隔水鋼板下設置隔水閥以避免初灌時混凝土與導管內泥漿直接接觸。待初灌斗內有足夠混凝土儲存量且后備混凝土罐車到位后,提起隔水鋼板使隔水閥和混凝土將導管內的泥漿壓走落入孔底。為了避免隔水閥下落10、時卡管,可拌制少量高標號砂漿至于隔水閥上部。7)混凝土灌注應連續進行,在灌注過程中,應經常探測砼頂面的位置并及時調整導管埋深。在灌注過程中,導管的埋置深度宜控制在2m-6m之間。導管提升時應保持軸線豎直和位置居中,逐步提升,防止導管掛靠鋼筋骨架。8)灌注的樁頂標高要比設計高出0.5-1.0m,以保證樁頂混凝土質量。混凝土灌注結束時,應核對混凝土的灌入數量,以確定所測混凝土的灌注高度是否正確。7、故障預防及處理措施1)、塌孔預防及處理塌孔的主要原因有:護筒埋置過淺,周圍封填不密實漏水;泥漿稠度小,起不到護壁作用;操作不當,提升錐頭時傾斜,或放入鋼筋骨架時碰撞孔壁;泥漿水位高度不夠,對孔壁壓力?。?1、在松散的砂層中鉆進時,進尺過快。預防措施:輕度塌孔,在鉆進時可加大泥漿相對密度和起高水位;嚴重塌孔時應回填至塌孔高度以上的位置,待回填土石方穩定后重新開鉆。2)、擴孔及縮孔的預防及處理 縮孔的主要原因是因為鉆錐磨損過大,補焊不及時或因地層中有流沙層或軟塑土。 擴孔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孔壁坍塌或鉆錐擺動過大所致。 預防措施:為防止縮孔應及時修補磨損鉆錐;使用失水率小的優質泥漿護壁;必須快鉆慢進;已發生縮孔時在鉆進過程中應先調整泥漿濃度,然后用鉆錐上下反復掃孔擴大孔徑,直到縮孔的部位達到設計孔徑要求為止,必要時應拋石回填然后鉆進,使縮頸處的孔壁達到擠密的效果。對于擴孔,應注意防止塌孔和防止鉆錐擺動過大12、。3)、鉆孔偏斜預防及處理鉆孔偏斜的主要原因有:鉆架不穩、錐頭偏心、孔內地質軟硬不均勻,或鉆孔中遇有較大孤石等現象,致使鉆頭受力不均造成;。預防措施:檢查糾正鉆架使鉆架安置穩固,檢查并校正錐頭,或回填土石重新鉆進并控制鉆速。4)、 掉錐預防及處理掉錐的主要原因有:卡錐時強提強拉,鉆進時錐頭空打,操作人員疏于檢查使鋼絲繩磨斷,聯結裝置磨損等造成掉錐現象。預防措施:卡錐時應設有保護繩方能適度強提,嚴防鉆頭空打,經常檢查鋼絲繩和聯結裝置及時更換鋼絲繩并對聯結裝置進行保養和加固;如果掉錐,應迅速用打撈叉、鉤、繩等工具打撈,若錐體已經被泥砂埋住,則應用沖、吸的方法,先清除泥砂,使打撈工具接觸落體后再打撈13、。三、質量、安全控制措施 (一)質量保證措施1)嚴格執行質量管理制度,加強過程控制,在項目施工中做到“三工教育”(工前教育、工中教育、工后教育)和“五不施工”(施工圖紙未復核不施工、測量放樣未復核不施工、材料未試驗或無合格證不施工、技術未交底不施工、未檢查簽證不施工)。認真收集和整理施工技術資料,及時總結、提供試驗數據,爭取使每一道工序一次性達標。)加強質保體系的正常運轉,嚴格遵守施工程序和要求,層層落實責任,嚴防質量事故。)把好材料進場關,注重材料的進場驗收。做到及時抽檢和試驗?,F場技術員跟班檢查,嚴格控制各道工序的質量。)加強職工的思想教育,樹立良好的質量意識。利用雨天和空閑時間對職工進行14、技術再培訓,不斷提高技術操作水平。)明確崗位職責,嚴格執行技術交底制度,使現場施工人員明確設計意圖、施工規范、施工工藝,認真執行自檢、抽檢制度,消除一切質量隱患。6)嚴格履行監理程序,虛心聽取和接受監理工程師的指導和監督,堅決執行監理工程師的各項指令,搞好與監理工程師的配合工作,同心協力創造優質工程。(二)安全保證措施1)強化“安全為了生產,生產必須安全”的意識,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依靠科學管理和技術進步,加強安全生產管理,控制人員受傷事故的發生。2)加強安全教育,對全體施工人員從思想認識上、制度上經常進行教育。3) 要對施工人員明確安全責任,并充分發揮安全員在安全管理中的作用。15、4) 要注意安全生產與文明施工相結合,關鍵部位必須持有安全操作規程,主要管理人員要掛牌上崗。5) 制定各項安全管理措施,在易發生或可能發生事故的部位、施工設備、施工工地附近設立安全警示標志。6) 加強安全生產檢查,及時發現和糾正違章,消除事故隱患。施工人員要嚴格按照操作規程施工,嚴禁違章。四、施工注意事項(一) 、施工安全生產1、施工前對施工現場、機具設備及安全防護設施等進行全面檢查,確認符合安全要求后方可施工。2、鉆機安設必須支墊平穩、牢固。3、鉆機使用的電纜線要定期檢查,接頭必須綁扎牢固,確保不透水、不漏電。挪移鉆機時,不得擠壓電纜線及水管等設施。4、提升、下落鉆頭時,應低速平穩進行,不得16、碰撞護筒或井壁。5、鉆孔使用的泥漿,應注意防止或減少環境污染。6、鉆機停鉆,必須將錐頭頭提出孔外,置于孔口旁,不得滯留孔內。7、灌注樁基混凝土要統一指揮,分工明確,防止出現各工序操作中的混亂現象。8、鋼筋籠在運輸、起吊過程中應采取措施固定牢固,防止意外事故發生。9、拆除導管時,操作人員要站穩,防止滑倒,要防止螺栓、橡膠墊和工具等掉入孔內。10、泥漿池、孔口處要設置警示牌并進行圍護,避免發生人員墜入泥漿池和孔口的現象。(二)、文明施工與環境保護措施 1. 施工垃圾集中裝運,統一處理。2. 為了減少污染,設置泥漿盛放池,妥善處理鉆孔及灌注混凝土時排出的泥漿,嚴禁隨意排放。3. 水泥袋等雜物設在固定地點堆放整齊。4. 施工中禁止損壞附近莊稼,并做好隔離設施。5. 對于臨時用地,嚴格遵循少占耕地,完工后復耕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