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項目混凝土墩柱蓋梁工程施工技術交底.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87724
2024-09-06
8頁
191KB
1、建設項目混凝土墩柱蓋梁工程施工技術交底施工單位XX建設股份有限公司交底人接受交底人交底內(nèi)容:墩柱的混凝土強度達到75%設計強度時方可進行首件蓋梁工程的施工,施工工序框圖如圖所示:蓋梁施工工藝框圖一、主要施工工序1.1、安裝抱篩和支架首件蓋梁采用鋼抱箍施工,鋼抱箍由專門廠家制作,每個抱箍使用前必須進行試 拼,抱篩試拼可在墩柱底進行。鋼抱箍內(nèi)側與墩柱接觸處用橡膠皮等柔性環(huán)包,以增 人墩身與抱箍間的摩擦力,并避免鋼抱箍與墩柱間的鋼性接觸,損傷混凝十表面。抱 箍安裝吋,人工將要施工的蓋梁下方地基大致整平,在平整好的地基上人工搭設鋼管 輔助支架,輔助支架的作用是給抱篩安裝提供一個臨時支撐,方便安裝。輔助2、支架的 高度以不影響模板和鋼筋安裝施工為準。抱箍安裝好后在橋墩上抱箍卜方作好標記,然后將工字鋼安裝在抱箍牛腿上,為 防止兩個工字鋼側向傾覆,兩根工字鋼間采用對拉螺栓穿過工字鋼腹板連接固定。在 工字鋼上安放方木,方木間距20cm,兩端用鐵絲綁扎固,方木安裝完成后即安裝底模 和操作平臺護欄。在工字鋼上安裝方木后進行預壓施工,預壓采用土袋進行,土袋重量按設計蓋梁 重量50%、100%分級加載(加載重量按蓋梁混凝土方量計算),每級間隔2h。在支架 兩端,中部各選兩點進行觀測,觀測加載前后撓度變化,最大撓度不大于跨度的 1/400,支架無異常變形可認為支架承載力合格。根據(jù)預壓結果確定支架的搭設高度 和設3、置跨中預拱度。12、測量放樣蓋梁預壓完成后進行底模鋪設,底模采用優(yōu)質竹膠板,拼縫采用透明膠帶粘貼, 鋪設好底模后立即進行測量放樣。根據(jù)現(xiàn)場控制點,用全站儀測出立柱頂面中心點, 并用紅色記號筆做出標記,同吋記錄屮心點標高。根據(jù)蓋梁的尺寸定出模板 安裝的 邊線,彈施工線,經(jīng)主管技術負責人員和監(jiān)理復核后安裝鋼筋和模板。13、鋼筋制作和安裝(1) 鋼筋加工所有鋼筋的截斷及彎曲均在鋼筋加工場內(nèi)進行。每種型號鋼筋在鋼筋加工場加 工,然后運至處理好的蓋梁底板上進行綁扎。鋼筋加工尺寸和型號必須按設計圖紙進 行驗收。鋼筋按圖紙所示的形狀進行彎曲,并且均要冷彎。主筋的彎曲及標準彎鉤 要按圖紙規(guī)定加工,箍筋的端部按4、圖紙規(guī)定設置彎鉤。蓋梁骨架統(tǒng)一在鋼筋加工場焊接成型,鋼筋焊接采用雙面搭接焊,搭接長度大于 等于5d。鋼筋焊接后各項指標必須達到規(guī)范和設計要求。鋼筋焊接的焊縫表面應飽 滿、平整,不得有燒傷、焊瘤、裂紋等。受力鋼筋焊接必須保證焊縫質量,接頭不允 許放到最大彎距處,同吋抗拉區(qū)接頭面積不大于50%。(2)鋼筋安裝鋼筋加工完成后用平板車運到現(xiàn)場,吊車吊裝到蓋梁底模上進行綁扎。鋼筋綁扎 前要核對蓋梁和骨架的類型,與加工的鋼筋半成品對號入座。箍筋與受力鋼筋垂直設 置。鋼筋綁扎過程屮,用臨吋框架加以固定,增加鋼筋骨架整體穩(wěn)定性,鋼筋骨架基 本成型后,為了確保鋼筋在混凝土中有一定厚度的保護層,用殮墊塊呈有序布置5、在鋼 筋骨架兩側,冃呈梅花型布置。鋼筋安裝完成后進行自檢,合格后通知監(jiān)理驗收。1.4. 模板安裝(1)橋墩蓋梁的側模和端模采用鋼模板,兩側倒角采用鋼結構三角架,底模采用 竹膠板,鋼模板由專門廠家生產(chǎn)。(2)根據(jù)蓋梁底面設計標高和底模厚度,及工字鋼和方木高度,來計算確定抱箍 的位置。在抱箍上架2根36型工字鋼,工字鋼上平鋪方木,在方木上鋪設底模。在 混凝土澆筑前在立柱中間部位搭門式支架作為支撐,支架底部支撐在系梁頂面上。(3)鋼筋骨架綁扎完成且經(jīng)過監(jiān)理工程師檢驗合格后支立側模和端模。側模和端 模現(xiàn)場用25T吊車吊裝,模板安裝時要注意臨時固定,成型后采用上下設置16對 拉螺栓固定。(4)模板安裝充6、許偏差模板安裝的允許偏斧序號項II允許偏差(mm)1模板標高152模板內(nèi)部尺寸303軸線偏位154模板相鄰兩板表而高低差25模板表而平整56預埋件中心線位置37預留孔洞屮心線位置108預留孔洞截面內(nèi)部尺寸+ 10, 01.5、混凝土澆筑(1)澆筑碇過程屮嚴格按照設計配合比調(diào)整好施工配比。(2)殮澆筑連續(xù)澆筑,以防造成施工冷縫。(3)混凝土水平運輸采用混凝土罐車運輸,運輸混凝土以24r/min的轉速攪動, 垂直運輸采用25t吊車配合料斗入模。(4) 混凝土按一定的厚度、順序和方向分層,從澆筑跨中向澆筑兩端懸臂部分對 稱澆筑,在下層混凝土初凝或能垂塑前澆筑完上層混凝土,蓋梁碗一次澆筑厚度不超 過37、0cm,澆筑至蓋梁頂部時,采取措施排除碗的泌水;當混凝土表面出現(xiàn)析水時, 及時予以清除,不得擾動已澆筑的混凝土。(5) 混凝土的振搗選派有豐富經(jīng)驗有責任心的混凝土工專人負責。混凝土振搗采 用插入式振搗棒,振動棒插入采用先外后內(nèi)、快插慢拔的方法,振動點振搗延續(xù)時間 2030s,以混凝土不再沉落、不出現(xiàn)氣泡、表而呈現(xiàn)浮漿為度。振搗棒插入到下層混 凝土 5、10cm,并防止漏振與過振。避免振搗棒與鋼筋接觸,并與模板保持15cm左右 的距離。(6) 在混凝土澆筑前,應對全部設備進行全面檢查試驗,確保施工屮運轉正常, 在澆筑過程中應派專人檢查模板、支架、鋼筋等狀態(tài),如有變形、移位或沉陷等現(xiàn)象 應立刻停止8、澆筑,待校正處理好后方可繼續(xù);(7) 在澆筑蓋梁混凝土時,按要求留取碗試件。根據(jù)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 準第一冊附錄D水泥混凝土抗壓強度評定之相關規(guī)定,每片蓋梁取2組試塊。試塊要 灑水養(yǎng)生,脫模后在試件上標明試件制作日期及代表工程編號,然后放置在標準養(yǎng)生室 養(yǎng)護。16、妊養(yǎng)生與模板拆除殮初凝后進行二次收漿抹面,然后用土工布和塑料薄膜覆蓋養(yǎng)生,混凝土澆 筑完成后,應在混凝土表面初凝后予以覆蓋和灑水養(yǎng)護。覆蓋吋不得損傷或污染混凝 土的表面。混凝土的灑水養(yǎng)護時間為7d。養(yǎng)生時采用土工布覆蓋灑水。磴強度達2. 5MPa時進行側模拆除,拆除時要安排專人指揮和監(jiān)督,保證英 表面以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導致?lián)p壞。9、在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75%時,拆除底模。1.7.施工注意事項(1) 、墩身頂面必須認真鑿毛,鑿毛吋一定要認真細致,確保不損壞墩頂側面栓。 墩身強度達到70%以上方可進行蓋梁施工,確保墩身殮養(yǎng)生期和后期殮強度達到設計 要求。對已鑿毛清理干凈的墩身其頂面由測量組放出蓋梁底中心線,并測出墩身頂面 偏位情況,以便控制蓋梁底模位置。(2) 、要加強蓋梁底模和墩身接觸面的模板安裝工作,確保無空隙不露漿。(3) 、蓋梁支架由鋼抱篩和型鋼組成,其安裝要按設計要求,確保支架不變形。(4) 、拉桿要緊固牢靠,反復檢查,確保蓋梁外形尺寸準確,不得有滑絲現(xiàn)象。 側模及底模接縫螺栓要上全、上緊,保證拼縫無錯臺,并10、在澆筑碗時不會有明顯變形。(5) 、蓋梁頂而要二次收漿,確保妊表而密實、平整。(6) 、支架和底模拆除一定耍在碗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75%以上時才可拆除,拆 除前要經(jīng)過技術人員的同意和根據(jù)試驗室提供的數(shù)據(jù)為準,不允許強度較低時拆除, 以防造成蓋梁出現(xiàn)質量問題。拆除模板吋不允許撬棍損壞栓表面及蓋梁結構棱角,確 保碇結構外觀完整。(7) 、對蓋梁施工是被水泥漿污染的墩身表而要認真清除并不得損壞墩身表而檜, 確保墩身外觀質量。、鋼筋間距、鋼筋保護層不滿足規(guī)范要求蓋梁鋼筋間距、鋼筋保護層不滿足規(guī)范要求主要從模板施工、鋼筋施工、殮澆筑 和質量檢查等方而進行控制??刂拼胧┤缦拢篈、模板施工控制:蓋梁模板采用11、定型鋼模,由專業(yè)廠家加工生產(chǎn),進場后進行 預拼裝,以保證模板制作及安裝精度。模板拼裝完成后采用全站儀校正模板,保證模 板安裝符合規(guī)范要求。安裝模板時要小心輕放,避免損壞或造成墊塊移位。模板安裝 后,加強對墊塊復查,如有損壞或移位及時進行更換。B、鋼筋綁扎及墊塊定位:為了保證首件蓋梁鋼筋保護層,蓋梁鋼筋施工時,按 照0. 5 m2-個墊塊的密度,梅花形布置水泥墊塊。C、混凝土澆筑控制:在混凝土澆筑振搗過程中注意對墊塊的保護,避免振搗棒 觸到鋼筋、模板及墊塊。另外,在澆筑屮安排專人檢查模板及支架的穩(wěn)固和支撐情況, 避免出現(xiàn)模板移位。D、加強質量檢查:捉高施工人員質量意識,加強工作責任心,認真進行自12、檢, 口檢合格后請監(jiān)理工程師驗收。、蓋梁混凝土裂紋、裂縫造成蓋梁混凝土裂紋、裂縫主要原因是水泥安定性不合格、養(yǎng)護不及時、拆模吋 間不當及混凝土水化熱影響。防治措施:A、采用安定性合格的水泥:避免因安定性不合格造成混凝土開裂。B、加強養(yǎng)護:及時灑水保持表面濕潤,養(yǎng)生時間不小于7天。避免同一結構物 的不同位置溫差大,導致混凝土凝固吋因收縮后產(chǎn)生的收縮應力超過混凝土極限抗拉 強度或內(nèi)外溫差大表面抗拉應力超過混凝土極限抗拉強度而產(chǎn)牛裂縫。C、水化熱控制:改善骨料級配、降低水灰比、摻加粉煤灰等、摻加緩凝劑。采 用遮陽涼棚的降溫措施施,降低混凝土水化熱、推遲水化熱峰值出現(xiàn)。、蓋梁混凝土表而有蜂窩、麻而、氣13、孔造成蓋梁混凝土表面有蜂窩、麻面、氣孔主耍原因是混凝土漏振,模板接縫不嚴 密等。防治措施: .混凝土澆筑過程屮插入式振動器的移動間距不應超過其作用半徑的1. 5倍, 與側模應保持510cm的距離,插入下層混凝土 510cm的深度。輕:振搗應達到其不 再沉落,表而不出現(xiàn)氣泡,呈現(xiàn)出浮漿為度。做到不漏振,不過振;注意振搗方法, 嚴格控制振搗程序,先周圍后中間,振搗時,振動棒不要碰撞鋼筋、模板、預埋件等, 注意保護層砂漿墊塊處的混凝土振搗。 .控制混凝土分層澆筑厚度,對于插入式及附著式振動器不宜超過300mmo .蓋梁模板采用定型鋼模,由專業(yè)廠家加工生產(chǎn),保證模板制作及安裝精度。 模板拼接緊密,拼縫14、位置粘貼橡膠條,防止漏漿。、蓋梁混凝土構件表面泌水,色差大造成蓋梁混凝土構件表面泌水,色差大主要是曲于混凝土振搗不密實、漏振,混 凝土原材料問題、拌和不均勻等。防治措施:A、原材料控制:.選擇同一產(chǎn)地、同一品牌、同一顏色的水泥、砂、碎石和外 加劑等原材料,并但同一單位工程盡量采用同一批原材料。加強水泥現(xiàn)場檢查。 檢查水泥的儲存條件,嚴禁使用過期或被用水淋濕的水泥。B、混凝十拌和控制:嚴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設計,合理選用水泥標號。建 立原材料計量崗位責任制,計量方法簡單可靠。嚴格控制水灰比,保持混凝土良 好的和易性。嚴格控制混凝土坍落度。嚴格控制外加劑,必須按有關標準鑒定 合格并經(jīng)試驗符合施工要求15、方可使用。C、施工過程控制、選擇50振搗棒振搗,振搗棒的移動間距不應超過其作用半徑的1. 5倍,即 30cm-40cm。與側模保持510cm的距離,插入下層混凝土 510cm的深度。做到 不漏振,不過振。振搗時間以控制混凝土表面無氣泡,不下沉,表面泛漿為準。、碗澆筑完成后及時養(yǎng)護,養(yǎng)護時間不能少于7犬。三、質量控制指標、檢驗頻率和方法3. 1鋼筋質量檢查(1)、基本要求:鋼筋、機械連接器、焊條等的品種、規(guī)格和技術性能應符合國家現(xiàn)行標準規(guī) 定和設計要求。冷拉鋼筋的機械性能必須符合規(guī)范要求,鋼筋平直,表而不應冇裂皮和油污。受力鋼筋同一截面的接頭數(shù)量、搭接長度、焊接和機械接頭質量應符合施工 技術規(guī)范16、要求。鋼筋安裝吋,必須保證設計要求的鋼筋根數(shù)。受力鋼筋應平直,表面不得有裂紋及其它損傷。、鋼筋質量檢查實測項目鋼筋安裝實測項目項次檢查項目規(guī)定值或允 許偏差檢查方法和頻率1A受力鋼 筋間距(mm)兩排以上排距5尺量:每構件檢查2個 斷面同排梁、板、拱肋10基礎、錨碇、墩臺、柱20灌注樁202篩筋、橫向水平鋼筋、螺旋筋間距(nun)10尺量:每構件檢查510 個間距3鋼筋骨架尺寸長10尺量:按骨架總數(shù)30% 抽杏寬、高或宜徑54彎起鋼筋位置(mm)20尺量:每骨架抽查30%5保護層厚度(mm)柱、梁、拱肋5尺量:每構件沿模板周 邊檢查8處基礎、錨碇、墩臺10板3(3)、外觀鑒定鋼筋表面無鐵銹及焊17、渣。多層鋼筋網(wǎng)要有足夠的鋼筋支撐,保證骨架的施工剛度。3. 2混凝土質量檢查(1)基本要求混凝土所用的水泥、砂、石、水、外摻劑及混合材料的質量和規(guī)格,必須符 合有關技術規(guī)范的要求,按規(guī)定的配合比施工。不得出現(xiàn)空洞和露筋現(xiàn)象。、實測項目蓋梁實測項口記錄表項次項日規(guī)定值或允許偏并檢查方法和頻率1混凝土強度(Mpa)在合格標準內(nèi)按附錄D檢查2斷面尺寸(mm)20尺量:檢查3個斷面3軸線偏位(mm)10全站儀或經(jīng)緯儀縱、橫各測量2點4頂面高程(mm)10水準儀:測量35點、外觀鑒定1)混凝土表而平整,施工縫平顧棱角線平直,外露而色澤一致。2)蜂窩麻面面積不得超過該面面積的0.5%,深度超過lcni的必須處理。3)混凝十表面岀現(xiàn)非受力裂縫,裂縫寬度超過設計規(guī)定或設計未規(guī)定時超過0.15mm必須處理。4)施工臨時預埋件必須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