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大橋樁基鋼筋籠綁扎安裝施工三級技術交底記錄.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87983
2024-09-06
4頁
73.15KB
1、特大橋樁基鋼筋籠綁扎安裝施工三級技術交底記錄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交 底: 復 核: 批 準: 接 收: 二XX年X月 三級技術交底記錄表 記錄號:使用編號: 項目名稱:特大橋樁基鋼筋籠施工技術交底交底地點三工區時 間交底單位第二項目部工程處接受單位三工區主持人主講人(簽字)接受人(簽字):一、施工流程鋼筋下料 鋼筋焊接 主筋及加強箍筋定位 綁扎成型 場內檢測 現場安裝。二、施工方法及質量標準1、鋼筋下料機加工下料前對鋼筋原材料進行檢查,清除表面油漬、漆污、浮皮、鐵銹等。對彎曲鋼筋進行調直,切去端頭處無法調直部分,調直后鋼筋表面不得有消弱鋼筋截面的2、傷痕。2、鋼筋焊接根據樁基長度及樁徑確定主筋長度和數量,鋼筋籠主筋采用20螺紋鋼和圓鋼(鉆孔樁采用圓鋼、挖孔樁采用螺紋鋼),主筋數量分別為16根(1m直徑)、20根(1.25m直徑)、28根(1.5m直徑)。主筋在加工廠內焊接采用閃光對焊,對焊機容量為160(150)KVA,閃光對焊需符合以下要求:接頭周緣有適當鐓粗部分,并呈均勻毛刺外形;鋼筋表面不得有明顯燒傷或裂紋;接頭彎折角度不大于3;接頭軸線(兩鋼筋肋)偏移不大于2mm。每工班工作開始時,先試焊2個對焊接頭試件,由試驗室冷彎試驗合格后方可正式施焊。加強箍筋采用20螺紋鋼焊接而成,焊接采用搭接焊,搭接長度為10cm(雙面)或20cm(單面3、焊),焊縫厚度不小于6cm,焊縫寬度不小于16cm。搭接接頭預先折向一側,搭接鋼筋軸線位于同一直線上。搭接焊的焊縫表面平順,無缺口、裂紋和較大的金屬焊瘤及其他缺陷。3、主筋及加強箍筋定位將加強箍筋放置于胎具中,其位置自鋼筋籠在承臺底板處設起,自上而下每隔2m及鋼筋籠底部設置,在最下兩段可進行位置調整,但間距不得大于2.5m。穿入主筋,并使其定位于胎具的卡槽中,調整完畢后與加強箍筋點焊成整體。焊接接頭在同一區段(70cm范圍內)設置數量不超過主筋總數量的50%。4、綁扎成型將鋼筋籠骨架吊至支架上,在鋼筋籠骨架外側套入8盤條作為箍筋,箍筋間距為15cm,與主筋緊密纏繞后進行點焊(或交錯點焊和綁扎)4、。綁扎時使用20#綁扎絲按8字形方式逐一綁扎。混凝土墊塊必須采用與樁身混凝土等強度的旋轉型墊塊,在樁身四周、順樁長方向每隔2m設置一道,每一道沿圓周布置46個。樁長大于40m或樁徑大于等于2m的樁,樁身預埋聲測管。聲測管采用503的鋼管,鋼管間接頭采用焊接處理,底部設7610mm的封底鋼板。每根樁基設3根聲測管,位于樁基箍筋內側,聲測管間呈120;聲測管下端距離樁底50mm,上端出露樁頭50mm,頂部用木塞等進行封閉,防止雜物、砂漿等堵塞管道。在鋼筋籠頂部預埋入承臺的結構主筋上套PVC保護管,以利于鑿除樁頭時不損壞主筋。5、場內檢測鋼筋籠加工完成后由質檢人員對鋼筋籠進行檢測,檢測指標如下:序號5、檢查項目允許偏差檢驗方法1鋼筋骨架在承臺底以下長度100mm尺量檢查2鋼筋骨架直徑20mm3主鋼筋間距10mm尺量檢查不少于5處4加強筋間距20mm5箍筋間距或螺旋筋間距20mm檢測合格后在鋼筋籠上懸掛合格證,合格證上標明鋼筋籠使用橋梁名稱、墩臺號、樁位號、檢驗人員姓名等內容。6、現場安放經檢測合格的鋼筋籠采用平板車運抵現場,汽車吊起吊后放入經檢測合格的樁孔中。如樁孔較深需進行鋼筋籠接長處理時,在下端鋼筋籠頂部露出樁孔1m左右時對其進行固定,然后吊起上端鋼筋籠與下端鋼筋籠準確對位,采用冷拉套筒進行連接。整體安放完成后采用鋼管等對其固定。鋼筋籠安放完成后對其傾斜度進行檢查,其傾斜度不得大于樁深長度的1%。鋼筋籠現場臨時存放時必須在地面上墊方木,確保鋼筋籠距地面有超過30cm以上距離。三、安全文明施工作業人員進入施工現場必須帶安全帽。焊接、吊裝作業人員經進場培訓合格,持證上崗。對焊接作人員必須佩帶護目鏡,以免對眼睛造成傷害。鋼筋籠吊裝時必須有專人對吊車進行指揮,嚴格按照起重設備操作規程進行作業;遇六級以上大風時禁止吊裝作業。嚴格按照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要求執行,各用電設備采用“一機、一閘、一箱、一漏、一鎖”進行保護,接線時由專職電工負責。施工場所照明應符合安全作業要求,無死角。每班施工完成后對施工現場進行清理,做到工完、料凈、場地清。編制 : 復核: 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