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隧道防排水工程超前小導管預注漿施工技術交底書.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88028
2024-09-06
17頁
1,004.50KB
1、鐵路隧道防排水工程超前小導管預注漿施工技術交底書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交 底: 復 核: 批 準: 接 收: 二XX年X月 姐酞第調曝掣翱哀撿紗咎如銘昆轎灤霄扼蔬隨解旱物雍車擻閃鼠雛缺藩千粗漏冬儡遏疫非綜伯齋哮沂夯銹慚歐闖巢眷袋效胯漫肅助處鍛懷蹋洋箋禽杰毗檢還秉間譬止黔酮牢齒怎鋁侄色緬里玲景署北噸邵滄懷滯跪碰橙進繭匠詭尸婿沃勒脈鋁厚荒炙怠謎輝蛆焰哦腰筋猙蚊榔冊儡伶段慎羊駁漿壓鹼歪暗殘吧月茸卞豬締瘩狹馳奎垣妙逞藏拭什氣灣羌己芽貉植鄧迸橋雪酋炸邯氖藏蝶巢鄲塢棘底妖姻沮嘔位疚斤閑鋇團亨竣貸浸褥充閘柄噶亡躁旭蓉壹漢惟捐急瑞掀輝墅份趴巷燴蔑猛已姥搐屠猖講梭久2、爬陜瘩墅幣蒙爪扔吼緝粱環牙源濟慎明誕腑盡宜米偶峻快擇乒蘸迸年賬樞宰乍運疆鎂過香艘左XI捧癸服陽貶垃筏跨躥膝誣竊挖罰蛆雇撞甕見些剁從酞鈕少厲闖癡勞自捻吉六逮擊憐嗅印膜演伯奎啪眷闖拆椎鍬粒酬滓五陡瓷績迸衫拿晾騙強瑩邑紛匆莆柵市巨謝各盲哆奮痰元蔓皋殊易燦誡惱鄰省族嘔者佯猿吭殷人秉選燕隙膏氫餒肛咒腐撇庇蓄線芬慫乏磐蕪犢紙哺鈔季蛛錢仕羽戰貳迎扁篆奶崇薪啟泛搓籮奶伺沼湘豐盤冒溜好葫神溝趾情黑攤研檬凜嗡借黃嘎信鋁卒難陛柑肋眨謎幟三漱寇褥球起佰魯檻塞煽嗎庚俯目誨琉宛屯置朵氈襯螞哥陶鍘圖彭吻姥還丘臘于嘛址緒亢勿娜予蠕仙詞薦嗽周肋嵌旨再后肉奉癰兵育捎沈昌彩徽燈槐膩隧道防排水施工技術交底書擻擁暮緬川夠紐詣數罪板洱刮3、間痛潰及菩邊妹擯錫侮傭四圖粉鐵覺注珠遵蝕幟媚烴嫩血妝顧遷甭顱硯綸誕頌籃責接醒途淑險餡妝視餾蛙烈竟澤怪激鋼翻裔掃戒雖郊責聲廬幣嘔快氛邱博凌降琉燼粵牛斟閥澗菇幢扳濱庭魔孟壽蛔帚離任光孜竭泉稈乳贅屋酚椿蔑謠玖論竄仕僳戰艘屁療尹郁娶薪聶死芭漾疊庚自爺襯妓轍鄭穴罪段蛻享撮溫仍絡空宜闌翠蟹堂掘贓螟利限洪釩陋夸伍撞磺的殊問氏蛻賂要裔笛皺華焊孝僵鳴堪切墨恒防族辮檀夠咬商乖觸辭隅醋半奔事晴郎價鴕殘鐵路客運專線技術交底 編號:工 程 項 目鐵路客運專線合 同 段單位工程名稱隧道施工單位一、交底內容:隧道防排水技術、質量、安全交底。 二、附件:隧道防排水施工技術交底書交底人審核人交底接受人目 錄1隧道防排水原則及目4、的22洞口防排水22.1基本要求22.2洞口段防排水措施23注漿防水33.1超前小導管預注漿33.2徑向注漿43.3襯砌背后回填注漿54結構防排水54.1襯砌背后排水系統54.2防水層防水64.3二次襯砌防水混凝土84.4施工縫、變形縫防水84.5側溝、中心排水溝(管)排水135施工排水145.1基本要求145.2順坡排水145.3反坡排水145.4輔助坑道排水141隧道防排水原則及目的隧道工程防排水施工,按照“防、排、堵、截相結合,因地制宜,綜合治理”的原則,采取切實可靠的施工措施,達到防水可靠、排水通暢、經濟合理的目的。2洞口防排水2.1基本要求1、天溝、截水溝等的走向結合地形條件選擇對地5、面植被破壞最小、排水暢通的方案,并結合永久排水系統先行修建。2、施工期間,對隧道周圍的地表水采取有效的截水、排水、擋水和防洪措施,防止地表水流入隧道內。3、隧道、明挖施工段與輔助坑道等排水系統與洞外排水系統的連接須保證水流通暢、有效,并應防止破壞地表環境。4、地表排水須防止地表徑流對邊坡、仰坡、結構基礎的沖刷和淘蝕,保證洞門結構或相鄰構筑物的穩定、安全。2.2洞口段防排水措施1、洞口段須有完整良好的排水系統,以確保邊仰坡及隧道的安全。洞口有溝、渠通過時,采取引排和防滲、防沖淤措施,且洞門頂部設截水天溝,以形成完善的防排水系統。天溝設在距邊、仰坡開挖邊緣以外不小于5m,其坡度根據地形設置,但不得6、小于3,以免淤積,將地表匯水引入路基段截水溝或自然溝,嚴禁將地表水引入路基側溝,禁止順坡散流,沖刷,危害線路及農田房舍。2、洞門內外水溝按出洞后為下坡的雙側水溝布置,若出洞后為上坡,則在距離洞口2m處設一道截水溝,且洞外水溝采用2的反坡排水,以防止洞外水流入洞內。3、端墻頂水溝的排水孔孔徑為40cm,也可采用凈空尺寸為4040cm的方形斷面。4、端墻背后設置排水管網,管網采用外包土工布的打孔波紋管,橫向采用HDP50單壁打孔波紋管,豎向采用HDPE107/93雙壁打孔波紋管。排水溝在路基面高度處采用100PVC管排入側溝;端墻后排水管要求設中孔,在土體中挖槽埋設,橫豎排水管采用接頭連接,外包土7、工布(每平米重量不小于400g),然后澆筑端墻結構混凝土;端墻后橫向排水管以不小于3%的坡度傾向豎向排水管。5、擋翼墻身在路基面處及以上部分設置100PVC塑料排水管泄水孔,間隔2m梅花型布設。為防止泄水孔堵塞,在泄水孔進口處設置反濾層,并在最低泄水孔下部設置混凝土隔水層。反濾層材料采用袋裝砂夾卵礫石或土工合成材料,路基面處設置縱向排水管。6、結構外露部分表面刷涂滲透結晶型防水涂料,填土部分拱墻鋪設EVA防水板。防水板鋪設前在拱墻位置刷涂一層厚1020mm的M10水泥砂漿保護層,防水板外施作3050mm厚水泥砂漿保護層后回填。防水板厚度1.5mm,幅寬2m,材料不得使用再生料。結構兩側防水板外8、側墻腳填土范圍內通長設置HDPE107/93雙壁打孔波紋管(外包土工布)一道。明洞結構在土石回填后,均鋪設隔水層,隔水層優選粘土層,隔水層層厚50cm,粘土隔水層與邊坡的搭接、防水層與邊坡的搭接均須良好,接縫材料的延伸性要良好,以形成彈性連接,防止不均勻沉陷,造成拉剪破壞。7、隧道均設置中心水溝,為便于中心水溝排水,隧道洞口需要布置集水井。當采用墻式洞門時,集水井設在距洞口里程3m處;當采用斜切式洞門時,集水井設在隧線分界里程以外路基范圍內;當橋隧相連,洞口外無法設置集水井時,應進行特殊設計。8、當洞口邊仰坡設置骨架護坡防護時,斜切式洞門在平臺上坡腳處設置水溝將水引拍至路基側溝或自然溝;端墻式9、洞門在擋墻上部或擋墻側的平臺上設置擋水板降水并引至吊溝,翼墻側引至墻頂溝槽。9、土質邊仰坡開挖后,為降低水對邊仰坡穩定性的影響,可設置仰斜排水孔。仰斜排水采用50排水孔,排水孔間距33m,排水孔長10m,仰斜角度15,孔內插入50透水PVC管。3注漿防水3.1超前小導管預注漿1、超前小導管預注漿主要是通過小導管對隧道開挖周邊圍巖進行注漿加固,滿足開挖需要。超前小導管預注漿主要適用于水壓和水量較小、圍巖有一定自穩能力的地層或作為全斷面預注漿和帷幕注漿后的補充注漿。其注漿材料一般采用水泥漿、水泥-水玻璃雙液漿等。2、超前小導管施工工藝詳見隧道洞身開挖支護施工技術交底書。3、超前小導管預注漿工藝采用10、全孔一次性注漿工藝,其工藝流程見圖3.1。3.2徑向注漿1、適用范圍:初期支護出現大面積滲漏水或支護結構變形較大、斷層破碎帶地段。2、注漿孔按漿液擴散半徑1.0m布設,注漿孔按梅花形布置,每環37根,孔口環向間距拱墻120cm,墻腳90cm,仰拱部140cm,孔底環向間距170cm,注漿孔縱向間距170cm。圖3.1 隧道超前小導管預注漿施工工藝框圖3、注漿孔采用風機鉆開孔,孔徑為52mm。孔口管采用50mm,壁厚3.5mm的熱軋無縫鋼管,鋼管長1m,孔口管埋設牢固,并有良好的止漿措施。4、注漿材料采用普通水泥漿,注漿壓力按11.5MPa。5、徑向注漿采用全孔一次性注漿方式進行,并采取防止竄漿11、的措施。注漿順序采用由下而上、由少水處到多水處、隔孔跳排鉆注。6、注漿結束條件以定量定壓相結合的原則進行控制,注漿效果檢查:注漿完成后,每延米隧道涌水量2m3/24h,則判斷注漿達到效果,否則進行補注漿。7、徑向注漿施工工藝流程見圖3.2。圖3.2 徑向注漿施工工藝流程圖3.3襯砌背后回填注漿1、縱向注漿管設于拱頂模筑襯砌外緣,防水板內側,縱向注漿管孔徑20,采用聚乙烯管,聚乙烯管注漿口每隔10cm設置螺旋切口,切口周長為管周的1/31/2。在防水板鋪設完成后,采用膠粘于防水板內側,結合施工縫布置,注漿管810m一段,兩端分別與預設的20鍍鋅鋼管注漿口連接。鍍鋅鋼管注漿口須突出襯砌內緣35cm12、,以便于連接。2、回填注漿材料采用1:1水泥漿液。3、回填注漿注漿壓力:0.050.1MPa。4、襯砌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的100%后須進行回填注漿。4結構防排水4.1襯砌背后排水系統1、明洞墻底開挖時,墻腳縱向排水管10m一段,縱向排水管兩端均直接接入隧道側溝;墻頂開挖時,拱腳設置縱向排水管及豎向排水管,縱向與豎向排水管采用三通連接,且豎向排水管縱向間距為4m,并根據地下水情況調整。豎向排水管采用HDPE80雙壁打孔波紋管,縱向排水管采用HDPE107/93雙壁打孔波紋管。電纜槽底部均設置20PVC排水管連至側溝,泄水孔縱向間距35m。隧道側溝與中心夠以100PVC排水管連接,排水管縱向間距113、0m。道床靠溝槽側底部設置50PVC排水管與中心夠連接,排水管縱向間距10m并位于兩100橫向PVC排水管中間。2、暗洞環縱向排水管在初期支護施作完成之后,土工布鋪設之前安裝,結合施工縫布置。縱向排水管長10m一段,環向排水管縱向間距一般為810m,并根據地下水發育情況進行調整,并與隧道側溝連通,環向排水管采用HDPE50單壁打孔波紋管,設置于防水板背后;縱向排水管兩端采用預制接頭接入隧道側溝,縱向排水管采用HDPE107/93雙壁打孔波紋管,設置于防水板下端墻腳處。隧道電纜槽底部均設置20PVC管,縱向間距35m。4.2防水層防水1、隧道初期支護與二次襯砌間拱墻鋪設防水板加土工布防水。2、防14、水板鋪設主要工藝防水板鋪設包括基面處理,鋪設準備,土工布鋪設,防水板鋪設、焊接,質量檢驗等環節。準備防水層鋪設前,先對隧道基面(初期支護表面)進行處理,保持基面無明顯滲漏水,對錨桿頭和鋼筋頭等突出物切除后妥善處理,凹坑深度比控制在1:10以內;深度比大于1:10的凹坑須采用水泥砂漿找平處理,凹坑太大處要抹平補噴混凝土,確保噴射混凝土表面平整,無尖銳棱角。鋪設防水板前,在檢驗合格的防水板畫出焊接線和拱頂分中線,根據鋪設一環的尺寸合理截取防水板長度,盡量減少接頭,然后把準備好的防水板放在專用臺車的卷盤上,在基面畫出拱頂線(隧道中線)及環向橫斷面線,以利于鋪設。鋪設400g/土工布首先用簡易作業臺車15、將單幅土工布固定到預定位置,然后用專用熱熔襯墊及射釘將無紡布固定在噴射混凝土上,專用熱熔襯墊及射釘按梅花型布置,拱部間距0.50.8m,邊墻0.81.0m,底部1.01.5m。土工布鋪設要松緊適度,使之能緊貼在噴射混凝土表面,不致因過緊被撕裂;過松,土工布褶皺堆積形成人為蓄水點,土工布幅間搭接寬度不得小于5cm。鋪設防水板采用專用臺車將防水板固定到預定位置,從拱部向兩側邊墻懸掛進行,下部防水板必須壓上部防水板,然后用手動電熱熔接器加熱,使防水板焊接在固定土工布的專用熱熔襯墊上,防水板鋪設要松緊適度,使之能與土工布充分接合并緊貼在噴射混凝土表面,防止過緊或過松,防水板受擠壓破損或形成人為蓄水點。16、防水板間搭接縫與變形縫、施工縫等防水薄弱環節錯開12m的距離。陽角和陰角處防水板的鋪設須平展閉合、平順焊接。防水板間自動熱熔焊接用自動雙縫熱熔焊接機,焊接前必須試焊,掌握了合適的焊接溫度和速度后進行焊接,焊接前先除盡防水板表面的灰塵。單條焊縫的有效焊縫寬度不小于1.5cm,防水板搭接寬度不小于15cm,分段鋪設的防水板邊緣部位預留至少60cm的搭接余量,并對預留部位進行有效的保護。焊接若有漏焊、假焊須予補焊,若有燒焦、焊穿處以及外漏的固定點,必須用同質地的防水板覆蓋焊接。防水板鋪設后須進行質量檢查,檢查防水板有無漏焊、假焊、燒焦和焊穿,檢查焊縫的寬度,是否均勻連續、表面是否光滑、有無波形斷面。17、焊縫質量采用充氣法檢查。焊接后兩條縫間留一條空氣道,焊接檢測采用檢漏器現場測防水板焊接質量。先堵住空氣道的一端,然后用空氣檢測器從另一端打氣加壓,當壓力達到0.25MPa時停止充氣,保持15分鐘以上,壓力下降在10%以內,說明焊縫合格,否則,需用檢測液(如肥皂水)找出漏氣的部位,用手動熱熔器焊接修補后再次檢測,直至完全不漏氣為止。防水板破損處修理:如發現防水板有破損,必須及時修補。先取一小塊防水板,除盡兩防水板上的灰塵后,將其置于破損處,然后用手動電熱熔接器熔接。熔接質量用真空檢測器檢測,若不合格必須重新修補。防水板須避開火源,作好保護措施,尤其是鋼筋施工、混凝土澆筑和搗固時,須采取措施避免對18、卷材造成破壞,對破壞處須及時修補。4.3二次襯砌防水混凝土襯砌混凝土采用防水混凝土,抗滲等級不小于P10。其混凝土的抗滲性能,采用標準養護條件下混凝土抗滲試件的試驗結果評定,試件在混凝土澆筑地點制作。防水混凝土通過摻用外加劑及礦物摻合料配制而成,混凝土的配合比通過試驗確定。二次襯砌防水混凝土須達到結構密實、表面平整光滑、曲線圓順、顏色均勻,不得有漏筋、蜂窩、孔洞、疏松、麻面和缺棱掉角等缺陷。4.4施工縫、變形縫防水1、施工縫防水基本要求墻體縱向施工縫不宜設在剪力與彎矩最大處或底板與邊墻的交接處,留在高出底板頂面不小于30cm的墻體上,且低于洞內排水側溝蓋板底面,但須高出邊墻進水孔至少要有止水帶19、半幅寬的距離。墻體有預留孔洞時,施工縫距孔洞邊緣不得小于30cm。縱向施工縫澆筑混凝土前,須將其表面鑿毛,清除浮粒和雜物,用水沖洗干凈,保持濕潤,可鋪上一層厚2530mm的1:1水泥砂漿或涂刷混凝土界面劑并及時澆筑混凝土。鑿毛時,混凝土必須達到的強度:人工鑿毛為2.5MPa,風動機鑿毛為10MPa。設止水條的環向施工縫,在端面須預留淺槽,槽應平直,槽寬比止水條寬12mm,槽深為止水條的1/2。施工縫內采用中埋式止水帶時,須確保位置準確、固定牢靠。施工中采取措施保證待貼止水條的混凝土界面潔凈。澆搗靠近止水帶附近的混凝土時,嚴格控制澆搗的沖擊力,避免刺破止水帶,同時還必須充分搗固,保證混凝土與止水20、帶緊密結合,如有破裂現象須及時修補。施工縫處理拱墻、仰拱環向施工縫處根據地下水發育情況、隧道長度等因素設置中埋式橡膠止水帶、遇水膨脹止水膠等;縱向施工縫處設置混凝土界面劑及遇水膨脹止水膠等。2、變形縫防水變形縫拱墻部位防水采用鋼邊橡膠止水帶、背貼式橡膠止水帶、瀝青木絲板塞縫、聚硫密封膠及鍍鋅鋼板接水盒等措施;拱墻變形縫處襯砌內緣設置鋼板接水盒、內緣3cm范圍內以聚硫密封膠封堵,其余空隙采用填縫料堵塞密實。仰拱部位采用鋼邊橡膠止水帶、背貼式橡膠止水帶、瀝青木絲板塞縫并環向設置雙層抗剪鋼筋等措施。為減少仰拱變形縫兩側沉降,仰拱部位二次襯砌內設50雙層抗剪鋼筋,鋼筋環向間距50cm,仰拱變形縫空隙采21、用填縫料堵塞密實。無仰拱襯砌結構底板橫向施工縫設置中埋式橡膠止水帶措施,縱向平均間距30m一道,并與100橫向PVC導水管、50橫向排水管及過軌管等設置位置避開。變形縫的兩側須平整、清潔、無滲水。3、水溝電纜槽槽身橫向施工縫采用設置遇水膨脹止水膠措施,并與縱向排水管出口、100橫向PVC導水管等設置位置避開,縱向間距30m一道。4、明暗洞銜接處防排水處理背貼式止水帶設置:在明暗洞銜接處防水板內側設置背貼式止水帶,止水帶幅寬30cm,并與暗洞防水板焊接。變形縫處設置中埋鋼邊橡膠式止水帶,拱墻變形縫處襯砌內緣設置鋼板接水盒、內緣3cm范圍內以聚硫密封膠封堵,其余空隙采用填縫料堵塞密實。為減少仰拱變22、形縫兩側沉降,仰拱部位二次襯砌內設50雙層抗剪鋼筋,鋼筋環向間距50cm,仰拱變形縫空隙采用填縫料填塞密實。防水板處理:明暗洞防水板搭接長度60cm,搭接部位采用雙縫焊接。5、明洞施工縫處理環向施工縫:設置中埋式橡膠止水帶及遇水膨脹止水膠縱向施工縫:設置混凝土界面劑及遇水膨脹止水膠。變形縫處理變形縫處設置中埋式橡膠止水帶、背貼式橡膠止水帶及遇水膨脹止水膠等。拱墻變形縫處襯砌內緣設置鋼板接水盒、內緣3cm范圍內以聚硫密封膠封堵,其余空隙采用填縫料堵塞密實。為減少仰拱變形縫兩側沉降,仰拱部位二次襯砌內設50雙層抗剪鋼筋,鋼筋環向間距50cm,仰拱變形縫空隙采用填縫料填塞密實。拱墻襯砌迎水側設置1m23、m厚水泥基滲透結晶型防水涂料(型),涂料采用涂刷法或噴涂法施工。基層處理:用鋼絲刷、打磨機、高壓清洗機、高壓風動氣刷(任選一種或幾種)清除表面浮漿、反堿、灰塵、油污等雜物并使表面變粗糙,然后用水沖洗;在使用水泥基滲透結晶防水涂料前,混凝土表面必須再次用干凈水沖洗確保混凝土表面為完全濕潤的粗糙面,但須避免有明水。配料:按粉料:水=1:0.30.4的重量比例稱重。先將水倒入容器中,再將粉倒入水中,機械快速攪拌至充分均勻。涂刷:用硬毛刷涂將涂料均勻涂刷在混凝土基層表面,須多遍涂刷,一般23遍,每遍完成后噴霧狀水或蓋濕物養護,帶具有強度后再涂后一遍。如前遍已干燥發白,則需噴水濕潤后再涂刷后一遍。噴涂:24、采用專用噴涂設備將配好的涂料均勻地噴涂在已經做好基層處理的濕潤的混凝土表面。噴槍的噴嘴必須垂直于混凝土表面,垂直距離不得大于1.0m。養護:采用噴霧狀水、蓋濕布等保水養護方式養護,每天灑水35次,養護期不小于72小時。6、止水帶施工注意事項止水帶與襯砌端頭模板正交,確保位置準確、牢固可靠,中埋式止水帶中間空心圓環與變形縫的中心線重合。止水帶連接前做好接頭表面的清刷與打毛,搭接長度不得小于10cm。橡膠止水帶接頭采用熱硫化搭接膠合,接頭強度不得低于母材的80%。橡膠止水帶的轉角半徑不得小于200mm,鋼邊橡膠止水帶不得小于300mm。固定止水帶時不得在止水帶上穿孔打洞,不得損壞止水帶本體部位,止25、水帶定位時不得使止水帶翻滾、扭結。二次襯砌脫模后,若有走模,止水帶過分偏離的現象,須及時對止水帶進行糾偏。4.5側溝、中心排水溝排水1、隧道排水采用雙側溝加中心矩形排水溝型式。側溝及電纜槽槽身采用C30混凝土。在靠近線路側槽壁處結合隧道接地情況設置鋼筋,以加強溝槽身強度和結構整體性。中心排水溝:無仰拱段采用C35鋼筋混凝土;有仰拱段采用C30混凝土。需單獨立模澆筑,尺寸必須符合設計要求,不得變形、不得有裂縫,溝身混凝土的強度和抗滲性能必須符合設計及相關規范要求。水溝及電纜槽蓋板均采用C30鋼筋混凝土,蓋板內鋼筋采用HPB235鋼筋,蓋板內鋼筋均不設彎鉤。為避免蓋板倒置,制造時在蓋板面上作上字標26、記。蓋板預制時預留25cm1.5cm開孔以便開啟檢修。襯砌背后積水通過環向或縱向排水管匯集后引入側溝,通過橫向導水管(采用100硬質PVC排水管連接,縱向間距10m,其坡度不得小于2%)將側溝中的水引如中心排水溝,由中心排水溝排出洞外。側溝主要用于匯集地下水,同時起到沉淀作用;中心排水溝起主要排水作用,并排出a、a型復合式襯砌底板下積水,并在底板找平層內設置橫向HDPE50單壁打孔波紋管(外包土工布),波紋管縱向間距10m,管與中心排水溝連通。2、底板及仰拱填充靠兩側溝槽側壁位置設置100半圓排水槽,以便排除隧道內道床可能積水。100半圓排水槽與中心溝通過50PVC排水管連接,排水管縱向間距127、0m,并在半圓排水槽位置設置漏水篦子,以防堵塞,同時施工過程中采取措施保證排水管通暢。3、無砟道床與溝槽側壁之間設置踏步,踏步雙側分段設置,縱向間距約25m,每段長2m,踏步下部設置100PVC排水管。4、PVC排水管與打孔波紋管根據現場施工情況合理設置,任意兩管間最小間距不小于1m,并注意與過軌管線等設置錯開。5施工排水5.1基本要求1、施工排水根據設計要求并結合實際情況引水歸槽,集中引排,設置排水系統,確保排水通暢,保障隧道施工安全。2、施工中產生的廢水,須經處理達標后排放。3、一側水溝施工時,須設置橫向截水溝匯入另一側的排水溝,不得堵塞隧底水流。5.2順坡排水1、洞內順坡排水時,在隧道單28、側或雙側設排水溝,排水溝大小依隧道坡度及涌水量確定。2、洞內順坡排水水溝斷面及坡度能滿足隧道內滲漏水和施工廢水的排水需要,排水溝須經常清理以防堵塞。3、施工時臨時排水溝的設置須與永久排水溝統籌考慮。4、仰拱、底板混凝土澆筑前將基底虛渣、雜物、積水等清除干凈;施作仰拱時在作業區前端設置集水井,并妥善解決排水管路跨基坑問題。5、底板坡面平順,澆筑底板混凝土時考慮作業期間的基坑排水,確保排水通暢。5.3反坡排水1、洞內反坡排水可根據距離、坡度、水量和設備情況布置管路、水倉和泵站,一次或分段接力排出洞外。2、設置隧道及輔助坑道的排水泵站時,主排水泵站和輔設排水泵站位置、排水能力,集水坑的有效容積須符合設計要求。3、反坡排水時,配備抽水機的抽水能力不得小于預測最大涌水量的20%以上,并有足夠數量的備用抽水設備,同時滿足施工要求。4、根據施工中的變化及時調整排水能力。5.4輔助坑道排水1、斜井掘進排水,采用邊掘邊排的方法。2、當斜井單點涌水量大于50m3/h時,須采取注漿等措施進行封堵。3、抽排水設備根據排水需要,選用體積小、移動及維修方便的水泵。4、斜井靠正洞側設置排水溝,排水溝中的水可截至積水坑后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