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100.9拱型通涵基礎砼墻身施工技術交底.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88044
2024-09-06
12頁
65.50KB
1、長100.9米拱型通涵基礎砼、墻身施工技術交底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交 底: 復 核: 批 準: 接 收: 二XX年X月 K073+780 1-4.0m拱型通涵施工技術交底一、 工程概況K073+780 1-4.0m拱型通涵為為排水泄洪、人行車過而設,凈空3米,跨徑4米,與線路正交,通涵涵身總長 100.9米。 本通涵地基承載力要求不小于600kpa,地處淤泥質地,需清淤換填,設計要求清淤2米,換填碎石并夯實,整體式基礎,拱型通涵。二、主要工程數量序 號項 目單位數 量備 注1拱圈C30砼m3317.722基礎C20 m31075.43基礎C15m2、15494基礎鋼筋14t29.345拱圈鋼筋16t15.9196挖基土方m39841.117換基碎石m33051.51三、施工機械及人員安排1、根據工程規模及工程進度要求,投入此工程項目主要機械設備如下表:主要機械設備一覽表機械名稱規格型號數量備注裝載機ZL50B1砼拌和機JL-500強制式1砂漿拌和機JZC350滾筒式4振動棒10平板振動器6發電機120kwGF1電焊機2鋼筋彎曲機1鋼筋切筋機1起重機QY16輪胎式1卷揚機1砼輸送車22、人員安排本通道主要由路基土方四隊負責,具體情況見下表:施工人員一覽表管理人員施工負責人徐元用技術負責人劉寶鑄其他技術人員樊召啟等3人施工人員鋼筋班10人混凝3、土班12人模板班10人四、施工計劃安排年 月2002年10月2002年11月2002年12月旬中旬下旬上旬中旬下旬上旬中旬下旬基坑開挖基礎施工墻身施工拱圈施工附屬工程五、施工方案(一) 施工準備1、圖紙審核,了解設計意圖,根據現場實際情況確定施工方案。施工中的布置要合理。2、整理場地,修建好便道,挖好排水溝,如果排水溝處石質破碎,要用灰漿抹面,以利排水,確保主體施工順利開展。(二) 測試放樣1、首先測放涵縱橫軸線,并布好護樁。2、按圖畫出路基大樣圖,根據控制軸線樁放樣。3、根據圖紙尺寸及地質資料確定好開挖邊線,開挖邊線要考慮施工要求,排水溝、集水坑、放坡情況。(三) 基坑開挖1、復測樁位及標高4、檢查無誤后方可進行基坑開挖施工。2、基坑開挖土方采用挖掘機開挖,自卸車運輸,由于水源豐富,開挖時在坑底基礎范圍之外上游設置集水坑,沿坑底周圍開挖排水溝,使水流入集水坑內,及時用排水設施排出坑外。排水設備的能力要大于總流水量的1.5倍。機械開挖土方至基坑底20cm左右時,人工進行開挖清理剩余部分。石方采用松動爆破施工,由于挖深一般不超過4米擬采用淺眼爆破法具體爆破設計如下:淺眼爆破法該方法具有操作簡單、炸藥消耗量少、巖石破碎均勻、飛石距離小的特點,適用于挖深小于4m的地段,采用YT-30風動鑿巖機機械成孔,炮眼布置的參數如下:(1) 炮眼直徑d=38mm。(2)炮眼深度在次堅石中炮孔深度約等于5、開挖或臺階高度,h=H,在軟石或容易破碎的巖石中孔深大約為開挖深度的80%-95%,即h=(0.80-0.95)H,由于爆破效果和孔深有密切關系,炮孔深度不應小于0.8m。(3) 小抵抗線一般為W=(0.6-0.8)H。(4)炮眼間距當采用火花起爆時a=(1.4-2.0)W,電力起爆時a=(0.8-2.0)W。(5) 炮眼排距b=(0.85-1.1)W或b=(0.5-0.8)H。施工注意事項若發現瞎炮,采取安全措施排除。對于大爆破,應找出線頭重新起爆,或掏取堵塞物,取出爆體,用水灌浸藥室,使炸藥失效,然后清除。對中小型炮可在距瞎炮最近距不小于0.6m處,另行打眼爆破,當炮眼不深時,也可用裸露藥6、包爆破。 開挖石方要依據設計對地基承載力的要求,或其他方面的要求,挖至相應位置,堅硬的傾斜巖層應將巖層面鑿平。傾斜度較大無法鑿平時,則應鑿成多級臺階,臺階寬度宜不小于0.3m。(四)碎石換填經檢查上道工序符合要求后進行碎石換填。換填時應布好標識樁,以控制攤鋪的厚度,分層碾壓密實,分層厚度當為重型機械碾壓時不超過45cm,邊角碾壓不到位的地方,采用人工夯實,碎石松鋪厚度不大于15cm.(五)基礎砼施工基礎砼采用組合鋼模板、鋼支撐。按設計綁扎好鋼筋網片,雙層鋼筋網片可先綁扎底層網片,當基礎砼澆注至上層鋼筋網片位置時,布好鋼筋網片,再繼續澆注基礎砼。砼采用強制式拌和機拌和,砼運輸車運輸砼,吊車配合澆7、注,澆注完畢及時進行覆蓋,灑水養護。(六)墻身及拱圈砼墻身砼澆注采用大塊鋼模板模板尺寸1.51.2m2,內設拉筋并輔助以橫、斜支撐。墻身砼模板采用大塊定型鋼模,鋼管排架支撐加固,兩邊墻身砼同時對稱澆注。墻身鋼筋施工同基礎部分,基礎砼施工時,墻身豎向鋼筋提前埋入砼中,制作的鋼筋經模具符合滿足設計規范要求再施工。由于墻身較高,砼澆注時,墻身底部砼入模采用串筒。墻身砼施工過程中,按設計位置放置固定好沉降縫板,并保證沉降縫的垂直度。翼墻身及基礎施工工藝同墻身。拱形通道拱圈部分拱圈骨架采用I16型鋼彎制成型,面板為=3mm鋼板,采用搭設滿堂支架,現場澆注砼方式施工。拱圈鋼筋、砼施工工藝同墻身部分。拱圈砼8、強度大于設計強度的70%時方可拆除支架。(八)涵側回填當涵身砼強度不小于設計強度的75%,方可進行涵側回填施工,回填采用砂礫土,最大粒徑不超過5cm。回填時要分層對稱填筑,底部距結構物臺背外緣1米范圍內不得使用壓路機碾壓,采用小型碾壓設備分層壓實,每層壓實厚度不大于15cm,其它范圍可采用壓路機碾壓,壓實度95%;回填時為便于控制厚度,要在涵背用紅漆標注上厚度分層線。填筑范圍涵側在順路線方向底部距基礎外緣不小于2m、在路基連接處挖不小于1米的臺階按1:1坡率至通涵頂面范圍內。六、質量保證措施1、以合同文件要求和設計圖紙為依據,以技術規范為標準,制定項目創優規劃,確定各分項目的質量管理目標和各工9、序的質量管理標準,以工序質量標準的實現來保證分項目質量目標的實現,以分項質量目標的實現來保證工程項目質量創優目標的實現。 2、進一步建立和完善IS9002質量管理和保證體系,推行TQC全面質量管理,積極開展群眾性的QC小組活動,使構成整個工程的各個環節,各種因素都得到有效的控制,質量組織和保證體系詳見工程質量保證體系框圖及現場質量檢查程序圖。 3、實行項目經理質量負責制和技術質量雙向承包責任制,逐層簽定技術質量責任狀,以激發全體參與項目施工人員的創優積極性,促進工程質量的提高。 4、加強教育,貫徹制度,科學管理,促進創優。在整個工程施工中力求做到“五不施工”(施工圖未復核、測量未復核、材料未實10、驗或無合格證、技術未交底、隱蔽工程未簽證不施工);“三不交接”(無自檢記錄、無施工記錄、無專職質檢人員簽字不交接);“三教育”(工前培訓、工中指導、工后講評)。 5、加強現場質量控制和質量檢查。按照合同文件和技術規范的規定,設立工地實驗站和質量監測站,配備滿足檢測需要的各種測試儀器設備,對工程所用的各種材料、設備和施工的各工序進行有效的檢測控制。 6、施工中采用先進的施工工藝和精良的施工設備,不斷優化施工組織設計方案,推廣應用“四新”成果,突破創優難點,以先進的技術和科學的管理確保創優目標。大力組織“兩化”施工,使工程質量一次成優。 7、虛心聽取和接受工程師及其代表的指導和監督,堅決執行工程師11、及其代表的指示,及時落實工程師及代表的改進意見。提供滿足工程師及其代表在現場檢測需要的人員和儀器設備,搞好與工程師與其代表的配合工作,同心協力創優。 8、作好各種試驗、檢測記錄,為施工提供準確可靠的各種數據,收集整理工程質量和施工技術資料,及時編制竣工文件。 9、堅持內審員制度,落實ISO9000質量體系程序,以過程質量確保工程質量。 10、建立施工與建設、監理、設計各方組成的質量監控網絡,使整個工程在施工過程中始終處于受控狀態。八、安全文明保證措施: 1、成立環境保護領導機構:項目部成立環境保護委員會,指定一名副經理負責環境保護工作的組織領導、規章制度的制訂和檢查落實。各工程隊成立環境保護領12、導小組,隊主管領導任小組組長,各施工工長及后勤保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負責日常性的環境保護工作的檢查和落實。 2、積極與所在地(鄉)鎮村聯成環境保護網絡,認真聽取地方環保部門的意見,虛心接受其監督和落實。 3、根據本工程項目的作業特點,相應制訂有針對性的保護措施。 4、進出場便道,經常灑水養護,避免造成塵土飛揚,污染周圍環境。 5、施工設備停置有序,材料堆放井井有條,環境衛生專人打掃,施工營區、生活區干凈整齊。 6、施工管理人員及現場施工人員均掛牌上崗。 7、竣工后,地面及時恢復原狀,將一個完整清潔的現場還給業主。 九、文明施工,加強環保1、文明施工在施工現場管理中,采取各種措施,按現代化施工的13、客觀要求組織施工,使施工現場保持良好的施工環境和施工秩序。主要措施有: 1.1組織管理措施建立健全管理組織機構。施工現場應成立以項目負責人為組長,生產、技術質量、安全、消防、保衛、材料、行政衛生管理人員為成員的文明施工管理組織。健全管理制度。包括:個人崗位責任制、經濟責任制、檢查制度、獎懲制度、會議制度和各項專業管理制度等;健全管理資料:加強教育培訓工作;推廣應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和現代化管理方法,提高機械化作業程度。1.2現場管理措施對施工現場各生產要素(主要是物的要素)的所處狀態,不斷地進行整理、整頓、清掃、清潔,并培養員工的素質及技術,實現文明施工。合理定置。將全工地施工期間所需要的14、物在空間上合理布置,實現人與物、人與場所、物與場所、物與物之間的最佳結合,使施工現場秩序化、標準化、規范化,體現文明施工水平。目視管理。目視管理就是用眼睛看的管理,亦可稱之為“看得見的管理”。它是利用形象直觀,色彩適宜的各種視覺感知信息來組織現場施工生產活動,達到提高勞動生產率,保證工程質量,降低工程的成本。目視管理是一種簡便適用,透明度高,便于員工自主管理,自我控制,科學組織生產的一種有效的管理方式。其主要內容與形式如下:施工現場各項管理制度、操作規程、工作標準、施工現場管理實施細則等布告等應用墻報、掛板等形式,展示清楚。在定置過程中,以清晰的、標準化的視覺顯示信息落實定置設計,實現合理定置15、。施工現場的管理崗位責任人采用標牌顯示,以更好地落實崗位責任制,激發崗位人員的責任心,并有利于群眾監督。在施工現場合理利用各種色彩、安全色、安全標志等,并實行標準化管理,有利于生產和員工的安全。將施工現場管理的各項檢查結果張榜公布。2、施工現場環境保護環境保護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在施工過程中,采取措施,按照國家、地方法規和行業、企業要求,采取措施控制施工現場的各種粉塵、廢水、廢氣、固體廢棄物以及噪聲、振動等對環境的污染和危害,同時要防止水土流失。保護和改善施工環境,保證人們身體健康,消除外部干擾,保證順利進行。環境保護的措施及具體做法:2.1實行環保目標責任制2.2加強檢查和監控工作2.3對16、要保護和改善的施工現場環境,進行綜合治理2.4嚴格執行國家的法律、法規,統籌安排,合理布置,綜合治理。2.5施工前應制定施工期間環境保護措施,防止大氣污染、水源污染和噪聲污染。2.6施工廢棄物采取措施集中外運到指定地點,避免阻塞河溝、污染水源。如無法及時處理或運走,則必須設法防止散失。2.8施工中所產生的污水或廢水,集中處理,不能隨意排放。2.9在運輸和貯存施工材料時,采取覆蓋、倉貯等措施防止漏失。2.11當路線經過農田灌溉區時,采取必要臨時措施。如接邊溝,安設水管等以保證不影響或中斷農田的排灌作業。2.12對工程范圍以外的土地及植被應注意保護,未經工程師批準,不得隨意堆置廢方和挖掘。3、綠化工作措施3.1工地附近的樹木、花草盡可能進行保護3.2施工期間對綠化地區進行管理養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