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樓門式腳手架工程搭設拆除施工質量技術交底卡.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88095
2024-09-06
10頁
77.50KB
1、建筑樓門式腳手架工程搭設拆除施工質量技術交底卡書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交 底: 復 核: 批 準: 接 收: 二XX年X月一、施工準備1、 腳手架的規格、品種、長度尺寸、直徑、壁厚等必須符合國家現行有關標準。2、 穿插過腳手架下的溝管線已施工完成,場地已平整夯實,表面土層已達到腳手架荷載隨受力的要求。3、 腳手架的搭設需有施工方案,方案內需要有荷截計算,且已報總包、監理審核通過。4、 外腳手架外墻拉結筋安裝完成,且符合規范要求。5、 腳手架用的門式架,或鋼管架及配件材料已經過除銹涂防銹油處理,對有缺陷的材料已清理停止使用,零配件用機油清洗,螺絲螺母2、能擰動使用,且無滑絲情況。二、 工藝流程1、 門式腳手架拉結點埋設地面基層處理放線、材料質量檢查首層門架安裝搭設第一步內外水平桿、掃地桿安裝上部門架逐層安裝水平桿逐層安裝、拉結點加固腳手架鋪設轉角水平桿加固,縱、橫向剪刀撐安裝逐層檢查驗收通道口安裝加固門架整體檢查驗收施工維護門架拆除、歸類堆放入庫。2、鋼管腳手架: 拉結點埋設地面基層處理材料質量檢查、放線首層鋼管架搭設,垂直度、水平進行檢查第一步距縱橫水平桿和掃地桿安裝,拉結點連接加固上部逐層鋼管架搭設(邊搭設邊安縱橫安裝水平橫和拉結點連接加固、核正架體)剪刀撐安裝逐層檢查驗收斜道、外懸架、通道口、卸貸平臺、施工上下樓梯等安裝腳手架整體檢查驗3、收施工維護門架拆除、歸類堆放入庫。三、 質量要求1、 腳手架不同類型的材料不能混用;同類型不配套的材料及配件不能混用。2、 腳手架搭設的方法、連接方法,掃地桿高度,立桿垂直度、間距,大橫桿小橫桿間距,接結筋的縱橫間距位置、數量,剪刀撐的間距及角度等均應符合國家行業現行有關標準。3、 腳手架在搭設過程中進行分段驗收,其驗收內容:(1) 文件資料內容:a、 施工設計包括:腳手架的平、立、剖面圖;腳手架基礎作法;連墻件的布置及構造做法;腳手架的轉角處、通道洞口處構造做法;腳手架的施工荷 載限值;分段搭設或分段卸荷方案的設計;計算內容含穩定性、搭設高度、連墻件;腳手架搭設、使用、拆除等安全措施。b、 4、腳手架材料及配件應有出廠合格證或質量分類合格標志。c、 有腳手架搭設施工記錄和質量檢查記錄。d、 有腳手架的施工驗收報告。(2) 現場檢查內容:a、 構配件是否齊全,質量是否合格,連接和掛扣是否緊固可靠。b、 安全網的張掛及扶手的設置是否齊全,連接是否牢固。c、 連墻件的數量、位置、設置是否符合要求,基礎是否平整堅實,支墊是否符合規定。(3) 門式腳手架垂直度和水平度的允許偏差值:項 目允許偏差(mm)垂直度每步架h/1000及2.0腳手架整體H/600及50水平度一跨距內水平架兩端高差l/600及3.0腳手架整體l/600及50注:h步距;H腳手架高度;l跨距;L腳手架長度.四、 操作工藝(5、一)門式腳手架搭設1、 地基處理;灰土或夾砂、夾石土應進行整平夯實,門架立桿下應墊放不小于0.15m2的混凝土墊塊或長墊木板,板上加放8080mm木方,用下托套在木方上。2、 立門架:門架離墻凈距不宜大于150mm,大于150mm時應做臨邊防護措施,門架邊立邊用剪刀拉桿連接,當拉桿穿入梢內后其梢片與桿打成90防止拉桿滑出。3、 配件安裝及手架的回固:(1) 門架的內外兩側均應設置交叉支撐并應與門架立桿上的鎖梢鎖牢。(2) 上下榀門架的組裝采用連接梢,其直徑偏差不能小于立桿內徑的12mm。(3) 腳手架的操作層上應連續滿鋪與門架配套的扣式腳手架,并扣緊擋板,防止松脫。如果用模板鋪設,其板下橫桿間6、距不大于900mm,板與板搭接不少于250mm,嚴禁出現探頭板和腐蝕了的板料。(4) 水平拉桿的設置:a、 設置時必須縱橫內外連續設置,并形成閉合圈。其設置位置:離地200300mm處;頂層門架上部;連墻件、防護棚處;腳手架總高H45米每2步距一設;H45米時每1步距一設;轉角處、端部、間斷處的一個跨距范圍內一步一設。b、 因施工需要局部臨時拆除的門架洞口兩側做支撐,上下設水平拉桿。c、 水平加固桿應采用扣件與門架立桿扣牢。其扣件不得有裂縫、滑絲現象。(5) 剪刀撐的設置與安裝:a、 剪刀撐采用扣件與門架立桿扣緊,在腳手架外側邊緣設置。b、 剪刀撐斜桿與地面的傾角宜為4560,剪刀撐寬度宜為47、8m,即剪刀撐為60時,其間距為4m,剪刀撐為45時,間距不大于8m。c、 剪刀撐鋼管采用搭接接長時,長度應大于600mm,且在搭接處采用兩個扣件扣緊。(6) 轉角處門架連接:a、 在建筑物轉角處的腳手架內、外兩側應按步設置水平連接桿,將轉角處的兩門架連成一體。b、 水平連接桿應采用鋼管,其規格應與水平加固桿相同。c、 水平連接桿應采用扣件與門架立桿及水平加固桿扣緊。(7) 連墻件a、 連墻件間距(m)b、 在腳手架的轉角處,不閉合(一字型、槽型)腳手架的兩端應增設連墻件,其豎向間距不應大于4.0m。c、 在腳手架外側因設置防護棚或安全網而承受偏心荷載的部位,應增設連墻件,其水平間距不應大于48、.0m。d、 連墻件應能承受拉力與壓力,其承載力標準值不應小于10kN;連墻件與門架、建筑物的連接也應具有相應的連接強度。(8) 通道洞口a、 通道洞口高不宜大于2個門架,寬不宜大于1個門架跨距。b、 通道洞口應按以下要求采取加固措施:當洞口寬度為一個跨距時,應在腳手架洞口上方的內外側設置水平加固桿,在洞口兩個上角加斜撐桿;當洞口寬為兩個及兩個以上跨距時,應在洞口上方設置經專門設計和制作托架,并加強洞口兩側的門架立桿。(二)門式腳手架的拆除1、 腳手架經單位工程負責人檢查驗證并確認不再需要時,方可拆除。2、 拆除腳手架前,應清除腳手架上的材料、工具和雜物。3、 拆除腳手架時,應設置警戒標志,度9、由專職人員負責警戒。4、 腳手架的拆除應在統一指揮下,按后裝先拆、先裝后拆的順序及下列安裝作業的要求進行:(1) 腳手架的拆除應從一端走向別一端、自上而下逐層地進行。(2) 同一層的構配件和加固件應按先上后下、先外后里的順序進行,最后拆除連墻件。(3) 在拆除過程中,腳手架的自由懸臂高度不得超過兩步,當必須超過兩步時,應加設臨時拉結。(4) 連墻桿、通長水平桿和剪刀撐等,必須在腳手架卸到相關的門架時方可拆除。(5) 工人必須站在臨時設置的腳手板上進行拆卸作業,并按規定使用安裝防護用品。(6) 拆除工作中,嚴禁使用榔頭等硬物擊打、撬挖,拆下的連接棒應放入袋內,鎖臂應先傳遞至地面并放室內堆存。(710、) 拆卸時連接部件時,應先將鎖座上的鎖板與卡鉤上的鎖片旋轉至開啟位置,然后開始拆除,不得硬拉,嚴禁敲擊。(8) 拆下的門架、鋼管與配件,應成捆用機械吊運或由井架傳送至地面,防止碰撞,嚴禁拋擲。(三)鋼管腳手架的搭設1、 基礎土層應夯實和放線定位,立桿下設混凝土墊塊或通條模板墊板。2、 先在墻兩端按腳手架離墻的要求尺寸立立桿,然后,再在離地面約0.2m和 2.0m拉兩條水平線,兼做內外立桿平面通線。3、 按通線順線方向每1.5m間距設立桿和通線水平設內長橫桿,并在長橫底間距1.5m設小橫桿,在離地約200mm高處內外設掃地桿。4、 外鋼管架內立桿要求離墻不大于200mm,內外立桿橫距不大于1.511、m,長橫桿步距不大于1.8m,立桿間距不大于1.5m。5、 腳手架必須配合施工進度進行搭設,一次搭設高度不應超過相鄰連墻件以上二步。每搭設完一步應按規范規定核正步距、縱距、橫距及立桿的垂直度。6、 立桿的搭設要求:a、 嚴禁不同直徑的鋼管混用,搭設立桿時應每隔6跨設置一根拋撐,直至連墻件安裝穩后方可根據情況拆除。b、 當搭至有連墻件的構造點時,在搭設完該處的立桿縱、橫向水平桿后,應立即設置連墻件。c、 相鄰立桿的對接不能在同一截面高度,同一步內。同步內隔一根立桿設置應上下錯位500mm;且各接頭中心點至主節點距離不宜大于步距的1/3;采用綁接時,其搭接長度不少于1m,用2個旋轉扣件固定,扣件蓋12、板邊離鋼管端頭不少于100mm。d、 頂層立桿搭接長度與立桿頂端伸出建筑物女兒墻上皮高度不少于1m,或高出檐口上皮1.5m。7、縱向水平桿的安裝:a、 縱向水平桿宜設置在立桿內側,其每根長度不宜小于3跨。b、 縱向水平桿宜采用對接扣件,也可采用搭接,其對接或搭接應符合如下規定:接頭點應錯位布置:相鄰兩根縱水平桿不宜設在同步或同跨內,隔根同跨內的錯位距離不應小于500mm,且各接頭中心點離主節點不宜大于1/3;如果搭接其搭長度不少于1m,等距離用3個旋轉扣件固定,端部離兩端扣件蓋板邊緣不少于100mm;縱向水平桿做為橫向水平桿的支座,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桿上。c、 采用封閉型腳手架時,同一步中,縱13、向水平桿應四周交圈,用直角扣件與內外角部立桿固定。8、橫向水平桿的安裝:a、 主節點處必須設置一根橫向水平桿,與主桿扣緊且嚴禁拆除,主節點處兩個直角扣件間距不應大于150mm。雙排架靠墻一端的外伸長度不宜大于500mm。b、 作業層上非主節點的橫向水平桿,宜根據與承腳手板的需要等間距設置;最大間距不應大于縱距的1/2。c、 雙排腳手架橫向水平桿靠墻一端主墻裝飾面的距離不宜大于10mm。9、 掃地桿的設立:縱向掃地桿設立在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處的立桿上。橫掃地桿設立在縱向掃地桿下用直角扣件與立桿扣實。基礎不在同一高度,其高處的掃地桿應向低處延伸兩跨與立桿固定,與低處掃地桿的高地差不宜大于1m14、。10、 連墻件的安裝:a、 連墻件應滿足受拉荷 載的要求,其間距布置:當架高低于50m時,豎向間距不大于3個步距,水平間距不大于3個縱距,其每根覆蓋面積40。當架高大于50m時,豎向間距不大于2個步距,水平間距不大于3個縱距,每根覆蓋面積27。b、 連墻件的設置應注意: 靠墻節點設置、偏離不超過300mm,宜優先采用菱形布置,也可采用方形、矩形。 一字型、開口型腳手架的兩端必須設置連墻件,其垂直間距不應大于建筑物的層高,并不應大于4m(2步)。 連墻件應從第一步縱向水平桿開始設置。c、 連墻件或連墻桿宜呈水平設置,當不能水平設置時,與腳手架連接的一端應下斜連接,不應采用上斜連接。d、 連墻件15、宜采用直徑6的鋼筋雙條拉結。11、剪刀撐與橫向斜撐:a、 每道剪刀撐跨越立桿的根數如表:剪刀撐斜桿與地面的傾角455060剪刀撐跨越立桿最多根數765b、 每道剪刀撐寬度不應小于4跨,且不小于6m。低于24m架外側兩端必須各設置一道剪刀撐。并由底至頂連續設置,高于24m外架應在外側主面整個長度和高度上連續設置剪刀撐。c、 剪刀撐的搭接長度為1m,用旋轉扣件3個均扣,兩端點離扣件蓋板邊150mm。d、 橫向斜支撐應在同一節點,由底至頂層呈之字型連續布置。e、 一字開口型腳手架兩端必須設橫向斜撐,中間宜每隔6跨設一道;封閉型腳手架除拐角處應設置橫向斜撐外,中間每隔6跨設置一道。12、斜道安裝:a、16、 高度小于6m時,宜采用一字型斜道,高度大于6m應采用之字斜道。b、 斜道宜附著外腳手架或建筑物設置;運料斜道不小宜小于寬1.5m,坡度宜1:6;人行斜道寬度不宜小于1m,坡度宜1:3。拐彎處設平臺寬度同斜道寬度。c、 斜道、平臺兩側均應設1.2m高欄桿,和180mm擋腳板,其連墻件、水平桿、斜撐的設置與前面一致。d、 腳手板橫鋪,橫向水平桿下增設縱向支托桿,間距不大于500mm;腳手板順鋪,其接頭采用搭接,下面板頭應壓住上面板頭,板頭凸棱處宜采用三角木填順;斜道每隔250mm設一根防滑木條,木條厚度宜為2030mm。13、斜挑外架a、 斜挑外架宜兩垂直步距一設,其斜挑角度為4560。b、 斜17、挑架斜桿用旋轉扣件扣在立桿上,靠外一側置在外側縱向水平桿上。縱向水平方向兩跨距一根。c、 斜挑外架從主架外側懸出不少于3m,其斜桿外懸部分,縱向每間距1000mm鋪鋼管,其接頭點應設在斜挑桿處。14、過道設置:a、 過道伸出的外挑寬度和長度均不宜小于3m。b、 外挑鋼管宜扣在縱向水平桿上,數量不少于3根,上鋪縱向水平桿間距1m,水平桿上滿鋪模板。c、 兩外角上部用鋼管與外架外立桿斜拉,斜拉角度不小于60。15、卸貨平臺:a、 在吊籠的進出料口應設置卸貸平臺。在高層建筑中,每層還應設置室內材料卸料平臺,其面積根據需要而定,但不宜小于16。b、 卸貸臺應與建筑物的施工進度一同施工。16、構配件的允18、許偏差值檢查表: 項次項目允許偏差值(mm)項次項目允許偏差值(mm)1焊接鋼尺寸外徑480.54鋼管彎曲各種桿件鋼管端部彎曲L1.5m5壁厚3.50.5立桿鋼管彎曲3mL4m12外徑510.54mL6.5m20壁厚3.00.45水平桿、斜桿的鋼管彎曲L6.5m302鋼管兩端面切斜偏差1.75板面撓曲12鋼管外表面銹蝕深度0.506板面扭曲517、扣件擰緊抽樣檢查數目及質量制定標準:項次檢 查 項 目安裝扣件數量(個)抽查數量(個)允許的 不合格數1連接立桿與縱(橫)向水平桿或剪刀撐扣件;接長立桿、縱向水平桿或剪刀撐的扣件51909115015128028150050112001201320058132032500112352連接橫向水平桿與給向水平桿的扣件(非主節點處)5190911501512802815005011200120132005813203250123571018、腳手架搭設的技術要求、允許偏差與檢驗方法:項次項 目技術要求允許 偏差 (mm) 示 意 圖1地基基礎表面堅實平整排水不積水墊板不晃動底座不滑動不沉降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