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出口建設項目槽道預埋工程施工技術交底.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88103
2024-09-06
12頁
8.06MB
1、交底內容: 隧道出口建設項目槽道預埋工程施工技術交底1.隧道接觸網預留槽道隧道接觸網懸掛安裝采用錨桿槽道形式預留,懸掛安裝基礎一般采用錨桿槽道形式進行預留。接觸網基礎預埋后,不需采用任何鉆孔螺栓或焊接方式,就能將建筑物連接。施工時根據設計的槽道里程、規格、型號、位置等要求,在二襯施工時將接觸網基礎同步預埋方式,同時將基礎(或鋼筋網片)與二次襯砌內的環向或縱向接地鋼筋焊接。1.1 槽道規格型號根據槽道埋設線路位置、槽道間距、臺車部位劃分有:A、C、D、G、F等類型。根據槽道結構尺寸劃分有:2.5m弧形、1.5m弧形、2.5m直形槽道3種,弧形槽道半徑均等同于隧道凈空半徑6650mm,槽道本體截面2、圖如圖1-1、1-2、1-3所示。圖1-1 2.5m弧形槽道截面圖圖1-2 1.5m弧形槽道截面圖圖1-3 2.5m直形槽道截面圖1.2 施工工藝流程槽道定位前準備槽道基礎分塊(復核設計里程及槽道位置、臺車類型)槽道型號選定及組裝隧道中心線位置確定槽道在模板臺車上的位置確定槽道接地連接槽道位置、型號、間距復核T型螺栓固定槽道位置的精確定襯砌澆注、養護、卸除T型螺栓、脫模槽道位置誤差的檢測。工藝流程見1-4所示。槽道定位前施工準備槽道基礎分塊槽道型號選定及組裝隧道中心線位置確定槽道在模板臺車上的位置確定槽道接地連接T型螺栓固定槽道位置、型號、間距復核槽道位置的精確定襯砌澆注、養護、卸除T型螺栓、3、脫模槽道位置誤差的檢測記錄、中線標示圖1-4 接觸網預埋槽道施工工藝流程圖1.3施工方法槽道定位前的準備檢查槽道內發泡填充物的完整狀態,如有殘缺,應進行填充。將槽道擺放在標好的鋼板上進行初步固定,檢查槽道之間的距離,焊接槽道間的連接鋼筋并加焊槽道定位斜筋,焊接成槽道組,要求槽道間距平行,避免八字型和上下錯位,避免在澆注砼時槽道發生移位;對于兩根一組的槽道,應根據設計要求的槽道平行間距,用扁鋼接牢固,如圖1-5、1-6所示。1)槽道組是確保槽道尺寸精度的關鍵,當槽道長度小于等于2m時用3條扁鋼,大于2m時用4條扁鋼,扁鋼間距均布。2)扁鋼焊接要求應點焊在槽道的兩側壁上,焊接牢固謹防變形。圖1-54、 槽道組裝及與模板連接構造圖圖1-6 槽道組組裝模擬圖當槽道長度小于2m時用3條扁鋼,大于2m時用4條扁鋼,扁鋼間距均勻布設。3)槽道規格HTA52/34-Q,T型螺栓規格HS50/30-M20x100(成套,含螺栓、螺母、墊圈等)。4)在隧道襯砌上預埋接觸網槽道組時,槽道固定在模板上,其隧道定位務必按接觸網平面圖里程準確定位,模板臺車上開螺栓孔應與槽道組位置匹配。依據臺車模板上槽道的設計要求位置,測量放樣,在模板臺車的相應位置準確劃出定位線,依據槽道類型在臺車上開設定位孔,定位孔在槽道兩端、中間各一處,如圖1-7。圖1-7模板臺車開孔及槽道安裝圖定位孔開孔原則:應結合所有槽道預留臺車模板布置5、圖進行統籌優化,減少模板開孔數量,開孔方向按圖施工;應避開臺車模板的加固支撐、頂升固定點及各種連接結構;應嚴格按圖控制槽道距臺車邊緣的距離。槽道一次定位在二襯鋼筋綁扎至靠近臺車側后,按照設計位置進行放樣,測量出槽道的里程中心位置及垂直方向后將焊接固定好的槽道組用定位鋼筋臨時焊接固定在鋼筋網上就位。在槽道后部錨桿處, 垂直槽道方向間隔焊接帶彎鉤的幾根短鋼筋,長度約30cm,見圖1-8所示,彎鉤與槽道方向一致,將錨桿加固在鋼筋網上。在臺車就位前,利用臺車模板開設的定位孔,把槽道安裝到位,并檢查其各種誤差是否超標,合格后進行下道工序。根據接地要求,將槽道和環向接地鋼筋進行可靠焊接,槽道與防閃絡接地鋼6、筋焊接。圖1-8 槽道接地焊接圖示如在、級硬質巖二襯為纖維混凝土地段接觸網基礎槽道為C型、D型、E型段落的襯砌加強處理,采用18和12鋼筋網片加強,網格間距詳見圖1-9、1-10,鋼筋網片置于槽道背后,環向鋼筋于槽道錨桿接觸并可靠焊接,施工時通過模板臺車定位槽道和定位鋼筋網。將槽道與模板固定點位置(開孔位置)的發泡填充物扣除。圖1-9 L2.5m槽道加固布置示意圖圖1-10 L1.5m槽道加固布置示意圖如在、級硬質巖二襯為纖維混凝土地段接觸網基礎槽道為A型、B型、G型段落的襯砌加強處理,采用14鋼筋網片加強,網格間距詳見圖1-11、1-12,鋼筋網片置于槽道背后,環向鋼筋于槽道錨桿接觸并可靠焊7、接,施工時通過模板臺車定位槽道和定位鋼筋網。圖1-11 L2.5m槽道加固布置示意圖圖1-12 L1.5m槽道加固布置示意圖槽道二次定位臺車移動就位至指定位置后,臺車油缸頂升拱頂,拱腰模板到到位,與鋼筋網片上固定槽道接近貼住后通過二次定位孔,找到槽道并調整臺車位置將孔位與槽道相應位置對準,再次檢查,復核槽道位置,防止預升過程中槽道移動。將T型螺栓穿過鋼模板的二次定位長孔,放入已經剔除泡沫填充物的槽道位置, 水平旋轉90度(圖1-11所示),將螺母擰緊,使槽道緊貼臺車背面,達到模板上精確二次定位的目的,同時避免砼覆蓋槽道;由技術人員對槽道的安裝質量進行檢查驗收是否合格,并填寫檢查記錄后報現場監理8、驗收。圖1-13 T型螺栓安裝示意圖圖1-14 臺車內T型螺栓鎖定圖襯砌臺車移動就位,根據接地設計要求,將槽道錨桿與相應接地鋼筋進行可靠焊接,并通過螺栓位置再次檢查槽道位置是否正確。對臺車上所開的二次定位孔進行有效封堵,封堵鋼板可用柳丁與臺車模板固定,確保局部不會出現漏漿,脫模后造成外觀缺陷。混凝土澆注和脫模后槽道檢查、保護臺車模板封堵完后,進行二次襯砌澆注,砼脫模后T型螺栓松開, 脫模后T型螺栓螺母松開,打開封堵,將T型螺栓反方向旋轉90,取出螺栓,將槽道表面的少量水泥漿剔除,將槽道固定處重新填補發泡填充物,做好后續養護工作。襯砌臺車移走后,利用全站儀對預埋槽道的位置再次進行測量,并用白油漆9、畫出隧道中心、線路中線,標注槽道中心里程,及時檢測槽道貫通性電阻值、槽道間距誤差、平行誤差和嵌入誤差,檢查槽道的兩端距線路中線的左右距離是否相等、兩槽道之間的縱、橫向間距是否滿足設計要求,以利于后期制定更加合理的措施來克服施工偏差。 防閃絡接地鋼筋焊接根據接地要求,將槽道和環向接地鋼筋進行可靠焊接,檢測槽道貫通電阻,貫通性合格后方可進入下道工序。槽道錨桿與接地鋼筋可靠焊接,并測試接地電阻合格后進入下道工序。1.4 槽道里程、位置、型號、偏差槽道的里程、位置、間距、型號根據設計圖型號要求確定(見后附槽道統計表)。施工中應嚴格控制各項技術指標。主要指標為嵌入施工誤差、傾斜施工誤差、平行誤差、與水平10、方向和垂直方向施工誤差、兩組槽道傾斜施工誤差、槽道組間距誤差、垂直線路方向誤差、與縱向里程誤差等,其主要誤差控制要求見下表,圖例見下頁圖示。槽道施工誤差控制指標表序號項目誤差控制要求1嵌入施工誤差5mm2傾斜施工誤差3mm3平行施工誤差5mm4與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施工誤差5mm/m5兩槽道傾斜施工誤差12mm,軸線距離槽道組1m投影位置處6槽道組間距誤差L1.9m,10mmL1.9m,40mm7橫向允許誤差30mm8縱向跨距允許誤差500mm1.5 注意事項以及防治措施施工注意事項預埋槽道的錨桿與鋼筋網片沖突時,不允許切斷錨桿,可對鋼筋進行調整。槽道預埋位置應嚴格按照設計文件施工,槽道距施工縫11、的距離滿足設計要求。槽道內發泡填充物在檢測和試驗安裝階段方可剔除,預留槽道型號、里程、組間距安裝前要復核確認。所有槽道與接地鋼筋至少一處采用16鋼筋“L”形可靠焊接。砼澆筑過程中加強預埋件檢查校核,若發生變形及移動須立即糾正,砼搗固作業時,嚴禁振搗棒接觸基礎預埋件槽道、接地端子等預埋件,防止變形、移位。拆模前必須先將T型螺栓擰開,防止脫模時帶動槽道引起變形。容易存在的問題安裝誤差大或超過設計圖紙要求,主要是平行誤差(5mm/m)和間距誤差(1cm),不要出現由于固定不良導致槽道扭曲變形。槽道被水泥漿覆蓋或嵌入二襯表面過深,設計要求嵌入混凝土-5mm。槽道安裝型號錯誤。一:槽道間距錯誤,現場把附12、加導線下錨槽道、附加導線懸掛吊柱槽道間距相混淆,比如附加導線下錨槽道設計為60cm,現場按40cm安裝;二:位置錯誤,應該偏左側,實際安裝在右側;三:將槽道與模板臺車的相對位置弄錯,應該是在大里程,現場埋設在小里程。槽道漏設,在設計位置現場未安裝槽道。1.5.3防治方法隧道中一組槽道為兩根同長度槽道組合,控制好兩根槽道的相對位置是質量控制的關鍵。采取以下兩個措施:第一,事先用4根(或3根)扁鋼筋將兩根槽道按照設計型號的間距焊接固定,如圖1-5、1-6所示;第二,澆注二襯前,必須在模板臺車上開孔螺栓定位的方法固定槽道。為了方便定位螺栓拆卸,模板臺車面板上開條形孔,一根槽道至少有3個點用T型螺栓固定,T型螺栓在隧道拱墻襯砌灌注完后1-2小時內(或者脫模前)取出。為了保證精度,T型螺栓嚴禁自行加工,須采用廠家提供的定型產品。嚴禁將槽道桿錨與鋼筋或臺車點焊定位,拱墻襯砌脫模后須對安裝精度進行檢查(否則,第一,不掌握情況,第二,所填資料沒有數據來源),把安裝精度的自檢納入工序化管理。交底人: 年 月 日 復核人: 年 月 日審核人: 年 月 日 接底人: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