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高邊坡開挖漿砌片石肋式拱形防護施工技術交底.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88161
2024-09-06
9頁
18.94KB
1、建筑高邊坡開挖、漿砌片石肋式拱形防護施工技術交底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交 底: 復 核: 批 準: 接 收: 一、邊坡開挖1、平緩路段開挖采用挖掘機配自卸汽車從高至低一層一層往下開挖,每層開挖深度控制在4m。(第一段路基、第五段路基)2、陡峭路段,地形太陡,便道無法成型,則利用挖機開挖,再在坡底用出碴車將碴料運走。(第二段路基、第三段路基、第四段路基)3、要求嚴格按照從上至下的開挖順序逐級開挖,待上級邊坡錨固工程全部實施并產生加固作用后方可進行下級邊坡的開挖,逐級開挖逐級加固,直至全部防護工程結束。4、根據邊樁位置,預留0.2m的保護層,以利于人工2、修坡,開挖中發現土層性質有變化時,及時報總工室,合理修改方案。5、施工中遇石方,則小方量石方段采用機械打眼小炮開挖,大方量石方地段采用淺孔松動控制爆破技術分層開挖,嚴禁放大炮開挖??拷吰绿?,平行于邊坡打預裂孔,先起爆預裂孔,再依次從臨空面向邊坡方向爆破??拷膊课?,預留30cm光爆層,施工時分段順線路方向平行于路基面鉆孔,實行光面爆破。爆破后,使基床、邊坡和塹頂山體穩定,不受擾動,爆出的坡面平順。二、錨桿框格1、腳手架鋼管采用48x35鋼管,鋼管橫向、縱向及豎直方向間距均為15m。2、沿坡面的每根立桿及水平桿,都將其打入山坡土層或巖層內固定;順坡面斜桿搭設三層,在架體下部作為斜撐,斜撐撐在3、水平地面上。錨桿在施工作業層鋪設腳手板,以便于放置錨桿施工機械及施工。3、在腳手架搭設前,必須先放出錨桿和框格梁的位置,以免與腳手架發生沖突。4、腳手架跳板兩端應牢牢固定在腳手架上,禁止搭“瞎子跳、懸挑跳”。5、錨桿施工工藝流程:確定孔位鉆機就位調整角度鉆孔清孔安裝錨桿注漿。6、孔位誤差不得超過50mm。7、鉆孔要求干鉆,禁止采用水鉆,以確保錨桿施工不至于惡化邊坡巖體的工程地質條件和保證孔壁的粘結性能。8、鉆進過程中對每個孔的地層變化,鉆進狀態(鉆壓、鉆速)、地下水及一些特殊情況作好現場施工記錄。如遇塌孔縮孔等不良鉆進現象時,須立即停鉆,及時進行固壁灌漿,待水泥砂漿初凝后,重新掃孔鉆進。9、鉆4、進達到設計深度后,不能立即停鉆,要求穩鉆12分鐘。10、在鉆孔完成后,使用高壓空氣(風壓0.20.4MPa)將孔內巖粉及水體全部清除出孔外,以免降低水泥砂漿與孔壁巖土體的粘結強度。除相對堅硬完整之巖體錨固外,不得采用高壓水沖洗。11、錨桿桿體采用25螺紋鋼筋,沿錨桿軸線方向每隔2.0 m設置一組鋼筋定位支架,保證錨桿的保護層厚度達到設計要求。錨筋尾端防腐采用刷漆、涂油等防腐措施處理。12、常壓注漿作業從孔底開始,實際注漿量一般要大于理論的注漿量,或以孔口不再排氣且孔口漿液溢出濃漿作為注漿結束的標準。13、框格梁施工工藝流程:施工準備測量放樣基礎開挖鋼筋綁扎立模板砼澆筑修整邊坡回填種植土并掛網。5、14、基礎開挖盡量修整好邊坡,凸出地方要削平,按后按框架豎梁、橫梁尺寸及模板厚度精確挖出單根梁肋輪廓。其中最下一級邊坡平臺有網格坡腳基礎,測量放線后經監理驗收后可開挖。15、鋼筋綁扎A 在施工安置框架鋼筋之前,先清除框架基礎底浮碴,保證基礎密實,并在底部鋪一層1:3水泥砂漿墊層。B 在坡面上打短鋼筋錨釘,準備好與砼保護層厚度一致的砂漿墊塊。C 綁扎鋼筋,用砂漿墊塊墊起,與坡面保持一定中距離,并和短鋼筋錨釘連接牢固。16、立模板A 模板采用木板或橋梁板按設計尺寸進行拼裝。模板線型在曲線段時每5m放一控制點掛線施工,保證線形順暢,符合施工要求。B 立模前首先檢查鋼筋骨架施工質量,并做好記錄,然后立6、模板。C 模板表面刷脫模劑,模板接裝要平整、嚴實、凈空尺寸準確,設合設計要求并美觀。D 用腳手架鋼桿支撐固定模板,模板底部要與基礎緊密接觸,以防跑漿、脹模。E 檢查立模質量,并做好原始質檢記錄。17、砼澆筑A 澆筑前應檢查框架的截面尺寸,要嚴格檢查鋼筋數量及布置情況。B 框架主筋的保護層滿足設計要求,最小不能少于50mm,箍筋凈保護層不得小于35mm,主筋的凈保護層不小于40mm。C鋼筋在坡腳下料,人工運輸至坡面,砼澆筑采用吊車或地泵,吊車無法到達的地方采用地泵澆筑,吊車可到達的地方采用下料斗澆筑。D鋼筋宜制成整體長骨架,其制作、搭接、安裝要符合設計及技術規范要求。E 澆筑框架砼必須連續作業,7、邊澆筑邊振搗。澆筑過程中如有砼滑動跡象可采取速凝或早強砼或用蓋模壓住。各豎梁砼應不間斷澆筑,若因故中斷澆筑,其接縫按冷縫處理。F 錨桿框架的施工是錨桿與砼框架兩項工程密切配合的過程。錨桿和框架的相對位置比二者的絕對位置更重要,務必須精確測量,準確定位。G 澆筑框架砼時,應分別從下而上在三個部位各制取砼試件,進行試驗。H 坡腳基礎砼澆筑采用C30混凝土,施工時用振搗棒振搗密實,頂面壓光。18、客土噴播施工工藝流程:平整坡面坡面澆濕培土掛網固定噴播植草覆膜養護。先按設計坡率平整坡面,然后灑水澆濕,再在整個坡面上培10cm厚土,然后用預先編織好的8號鍍鋅鐵絲網綁扎于錨筋及錨桿彎起端上。三維網與鐵絲網8、綁扎連接,最后噴壓含有草籽的營養土覆蓋鐵絲網。噴壓完成后及時覆蓋塑料薄膜或土工布養護,并適時補澆充足的水分,直至發芽成活為止。三、漿砌片石肋式拱形防護1、腳墻基礎施工刷坡完成后,用挖機進行腳墻基礎開挖,開挖深度0.8m,底寬0.80m。開挖完成后報監理工程師驗收,驗收合格后砌筑M7.5漿砌片石。2、護坡放樣開挖一級邊坡成型后測量組進行護坡放樣,放樣嚴格按照設計圖紙幾何尺寸進行,骨架寬度為0.6m、骨架之間間距為3.0m、沿線路方向每隔15m設一條2cm沉降縫。3、護坡基槽開挖基槽開挖采用人工開挖,基槽開挖深度為40cm。4、骨架砌筑1)砂漿砌體工程所用砂漿的強度等級必須符合設計要求M7.5;拌9、和,計量要準確,應具有適當的流動性和良好的和易性。砂漿在施工現場集中拌合,采用滾筒式攪拌機拌合。砂漿隨拌隨用,保證攪拌一次砂漿在2小時內用完,當運輸或貯存過程中發生離析、泌水現象時砌筑前重新拌合,己凝結的砂漿不得使用。砂漿運至施工地點時,應鋪設灰盤存放,嚴禁將砂漿直接倒在地面上。拌合后的水泥砂漿應做到手抓成團,落地開花的程度。2)片石砌筑片石選用質地堅硬、不易風化、無裂紋,無水銹,表面的污漬及泥土要清除干凈;嚴禁使用層理嚴重、強度不足及山皮水銹的片石,普通片塊中部厚度不小于15cm。鑲面片石應有兩個大致平行面,且厚度不小于15cm,外露表面基本平整,平面形狀應四邊形以上(不得用三角形),最短邊10、長度不小于20cm,最長邊30cm50cm。3)骨架基槽尺寸檢查滿足設計要求后,開始漿砌片石骨架的砌筑施工。漿砌片石采用擠漿法分層分段砌筑,坐漿要飽滿,各砌塊的砌縫相互錯開,不能有通縫和貼縫,帶線施工,表面平順整齊,與邊坡嵌接牢固密貼。4)施工時掛線控制漿砌片石護墻平順度,順線路方向:同一坡度的防護段落,每排窗孔頂、底各掛一根通線,控制窗孔骨架高度和豎向位置;順邊坡度方向:每列窗孔骨架兩側各掛一根豎向通線控制拱形骨架寬度和縱向位置;兩個伸縮縫之間順線路方向掛短線,隨砌筑高度同步移動,以便于護墻表面平整度控制。5)漿砌時片石之間砂漿必須飽滿,砌體表面應平整。拱頂施工時使用3m拱架模具與掛線相結合11、控制拱形、尺寸等各項指標,確保施工后每榀拱形骨架尺寸統一,且形狀一致。6)施工時,砌石表面縫寬3cm,砌體表面與三塊相鄰石料相切的內切圓直徑在7cm以內,兩層間的錯縫大于8cm,砌筑時留出3cm深的空縫,以免縫內砂漿過于飽滿,勾縫時難于鑿除。7)施工中嚴禁貼縫、空洞、通縫、疊砌和浮塞。做到“石石有縫,縫縫有漿”,砌筑時石塊之間不得貼縫(石塊與石塊緊靠,石料間無砂漿直接接觸),砌縫砂漿要飽滿,并應上下層錯縫,內外搭接(設置拉結石,拉結石應均勻分布,相互錯開)。5、沉降縫沿線路方向每隔15m設一道沉降縫,縫寬2cm,為保證沉降縫通暢、順直,用2cm厚木板,安放在縫的位置,木板兩側同步砌筑,砌一層抬高一層。一個段落砌筑結束后,取出木板,縫內用瀝青麻絮填塞。6、檢查踏步設計未考慮。7、攔水梗攔水埂設計高度16cm,寬5cm,主次骨架砌筑完成后安裝模板澆筑砼,砼設計為C15砼。8、骨架養護架砌筑完畢后應及時采用土工布覆蓋,并灑水保持濕潤,常溫下養護期不得少于7天。9、客土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