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道公路改擴建項目級配碎石底基層工程施工技術交底書.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88171
2024-09-06
5頁
33.50KB
1、省道公路改擴建項目級配碎石底基層工程施工技術交底書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交 底: 復 核: 批 準: 接 收: 二XX年X月SXX線XX至XX公路改擴建工程級配碎石底基層施工技術交底工程名稱SXX線XX公路改擴建工程施工單位XX(集團)有限公司施工部位及樁號施工班組交底內容:1、準備下承層:施工前首先檢查預埋的橫向管是否按設計進行預埋,底基層的下承層是路基表面,路基表面應平整、密實、具有規定的路拱,沒有任何松散材料和軟弱的地帶,且路基必須符合相關交驗要求。在級配碎石底基層施工之前首先清除表面雜物,完成橫向排水管的埋設,對路基面采用50T振動壓路機普2、遍壓實3遍,保證路基面的密實。2、施工放樣:在路基表面上恢復中線,直線段每15-20m設一樁,平曲線段每10-15m設一樁,采取內、外邊樁控制標高,逐一檢查路基面的標高。標高控制樁測設完成后,在施工段的兩端打鋼筋樁,用緊線器拉緊鋼絲繩以不產生撓度,鋼絲繩長度以100m為宜,一個施工段不得過長。由測量人員把其固定在鋼筋樁橫桿的凹槽內用扎絲綁牢,接著調整橫桿使鋼絲繩平面標高等于底基層壓實厚度乘以松浦系數加上攤鋪機基準相對標高。在鋪筑過程中現場應設1人來回檢查,防止車輛、施工人員及其他機械碰撞支撐桿或鋼絲。3、備料:根據攤鋪層的面積、厚度和要求達到的壓實干密度計算,備足。4、拌和:(1)級配碎石采用3、集中廠拌法。由一臺WCB-600型拌和設備集中拌和,正式拌制混合料之前,必須按配合比設計先調試廠拌設備,使混合料的顆粒組成達到規定要求。(2)為了使現場級配碎石混合料能在接近最佳含水量下碾壓,在拌和過程中的加水量需要略高出配合比設計確定的最佳含水量02%,并根據天氣、運距等因素實時調整。(3)確保拌制時間,以混合料含水量均勻,且無粗細顆粒離析現象為宜。(4)確保集料的最大顆粒符合要求,不符合要求的必須過篩,否則絕不能使用。5、運輸:開工前對運輸和攤鋪設備作好調式和保養工作,考慮到運輸距離為1公里左右,運輸車輛用20T以上的自卸車進行混合料運輸,直接卸至攤鋪機料斗中,在卸料過程中有專人指揮卸料,4、運輸車輛開工前檢驗其完好性,裝料前將車箱清洗干凈。拌和機出料由帶活門漏斗的料倉出料直接裝車運輸,裝車時車輛前后移動,分前、后、中三次裝料,避免混合料離析。自卸車運料過程中,料斗需加蓋篷布,以減少混合料含水量的散失。汽車的行駛速度控制在15km/h以內,盡量減少對路槽的破壞。到達施工地段,運料車在攤鋪作業面以外調頭,倒退駛入攤鋪現場。為保證連續攤鋪,現場存料車不少于5輛,卸車時由專人指揮運料車在攤鋪機前1030cm處停車,避免撞擊攤鋪機。6、攤鋪(1) 采用單機整幅全厚度攤鋪。攤鋪開始前,調整熨平板下面的墊木,使高度達到松鋪層表面標高。攤鋪機前設專人隨時清掃下承層以及灑落在攤鋪機進料倉以外的混合5、料,并指揮倒車,照看傳感器,防止傳感器從鋼絞線上滑脫。攤鋪機后設專人檢查,處理邊角缺料及粗細集料離析,以及個別平整度達不到規范要求的地方。(2)開始輸料,使混合料輸送到熨平板全寬度上,而且料位高度均勻一致。然后開始浮動攤鋪。攤鋪1米左右時,如果自動調平儀顯示在調厚狀態,說明鋪厚了,而且會越鋪越厚;反之,則會越鋪越薄。此時調整自動調平儀,使攤鋪厚度減薄或增厚,這種調節應微量微調。當自動調平儀顯示在非控制狀態,測量此時的松鋪層表面標高,如果鋪厚或鋪薄了,就相應作減薄或增厚調整。當自動調平儀顯示在控制狀態,測量此時的松鋪層表面達到標高時,即厚度調節基本結束,以后攤鋪不出意外,就不需再調整自動調平儀。6、攤鋪機前進過程中,始終保持直線,并使左右側平衡傳感器自然垂落在鋼絲繩上,以保證準確的攤鋪寬度和厚度。(3)攤鋪速度控制在1.21.8 m /min,確保低速、均勻、連續攤鋪,攤鋪機的混合料高度應幾乎沒過螺旋葉片,且全長一致, 螺旋布料器在全部工作時間內低速、勻速轉動,避免高速、停頓和啟動,以防止混合料離析。(4)攤鋪過程中應隨時注意材料的離析情況,在聯結處以及容易離析處設專人和三輪車備料,隨時消除粗細集料離析現象。對于粗集料“窩”和粗集料“帶”,應添加細集料,并拌和均勻;對于細集料“窩”,應添加粗集料,并拌和均勻。將嚴重離析部位挖除后用符合要求的很合料填補。(5)縱縫預留30cm進行錯位碾壓消7、除。7、碾壓采用YZC13/17雙鋼輪壓路機、YZ32單鋼輪壓路機、YL37膠輪壓路機聯合碾壓。在攤鋪、修整后,應立即用壓路機跟在攤鋪機后在全寬范圍內進行碾壓。碾壓過程中壓路機后輪應重疊1/2輪寬且呈梯形逐漸向前推進,形成流水作業,每50米一個碾壓段。碾壓應遵循先輕后重、先慢后快、從低到高的原則。 (1)、碾壓分初壓、復壓和終壓三個階段,初壓時用中大YZC13/17雙鋼輪壓路機靜壓(速度控制在1.5-1.7 Km/h),為防止出現臃包現象,碾壓每輪重疊30厘米左右。復壓時先用中大YZ32單鋼輪輪壓路機靜壓一遍(速度控制在1.5-1.7 Km/h)后,在用中大YL37膠輪壓路機靜壓一遍(速度控制8、在2.0-2.5Km/h)。為保證碾壓按時完成,在穩壓三個輪寬后,中大YZ32單鋼輪輪壓路開始振動碾壓(速度控制在2.0-2.5Km/h),以上每輪碾壓,后輪應重疊12輪寬。振動碾壓兩遍后開始進行壓實度檢測,直至壓實度達到設計及規范要求的96%以上后,在采用YZC13/17型雙鋼輪全液壓自行式振動壓路機進行碾壓,壓路機行走速度2.5Km,以“前靜、后退小振”,每輪重疊1/3-1/4輪跡的方式碾壓一遍收光、修邊,直到表面無輪跡后,便可停止碾壓。(2)、如壓實度達到設計及規范要求即等于或大于96%時,即可根據測量資料算出松鋪系數,松鋪系數=松鋪厚度/壓實厚度,同時根據拌和和運輸能力以及現場攤鋪設備9、人員數量等進行各種最佳組合的計算,總結經驗及不足,以便指導后續施工,最后用YZC13/17雙鋼輪壓路機靜壓一遍清光處理。(3)、碾壓作業滿幅進行,做到均勻不漏壓,除了路幅兩邊應適當增加碾壓遍數外,做到各部位碾壓遍數相同,當壓路機無法碾壓的局部地方,采用打夯機打夯密實。在檢驗壓實度的同時進行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的驗證,如含水量達不到最佳含水量時,應灑水滿足所需最佳含水量,但嚴禁灑水量過大。(4)、壓實后的表面應平整密實,無輪跡或隆起,不得產生”大波浪”現象,施工過程中配備78名工人,對局部臃包或邊角部位進行處理.并用三米直尺逐尺測量,確保平整度,不合格的要立即處理。(5)、嚴禁壓路機在已經碾壓成型10、的或正在碾壓的級配碎石路段上調頭或緊急制動,確保表面不受損壞。做到起振不過振,停振不臃包。8、在碾壓好的路段采用灌砂法檢測壓實度,隨之用50厘米鋼直尺檢測厚度,3米直尺檢測平整度、水準儀檢測縱斷高程和橫坡、30米卷尺檢測路面寬度,具體按JTG F80/1-2004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要求進行檢測。其驗收要求為壓實度大于等于96%,平整度12mm,縱斷高程(+5,-20mm),厚度代表值-12mm,合格值-30mm;彎沉值不大于230.2 (0.01mm),橫坡控制值0.5%,寬度符合設計要求。9、橫縫處理:兩作業階段的銜接處,應在搭接拌和后留58cm不進行碾壓,第二階段施工時,前段留下未壓部分與第二段一起拌和整平進行碾壓。縱縫的處理:應避免縱向接縫,在必須分兩幅鋪筑時,縱縫應搭接拌和。前一幅全寬碾壓密實,在后一幅拌和時應將相鄰的前幅邊部約30cm搭接拌和,整平后一起碾壓密實。交底部門交底人接受交底人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