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院綜合樓帶形基礎放線施工技術交底.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88356
2024-09-06
4頁
19.93KB
1、設計院綜合樓帶形基礎放線施工技術交底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交 底: 復 核: 批 準: 技 術 交 底工程名稱設計院綜合樓部 位帶形基礎放線有關圖紙名 稱基礎平面布置圖圖 號1 圖紙及材料的主要要求 1.1 本工程設計為(毛石 )基礎,建筑面積( 2003 )m;基礎底標高(1。85 )m,基礎底面寬(0。9 )m;建筑物平縱向總尺寸15軸(50。6 )m,橫向總尺寸A軸( 12。6 )m。 1.2 本工程使用的經緯儀型號( DJ6-1A )精度( 合格證 );水平儀型號( DS3 ),精度( 合格 )。 1.3 放線時應準備鋼尺、線墜、大錘、木方2、木板、鐵釘、小白線、白灰等器具和材料。2 施工要點 2.1 作業條件 2.1.1 建筑平面圖與基礎平面圖已審核完畢,無矛盾錯誤之處;基礎平面圖中軸線分尺寸和總尺寸,核對無誤。 2.1.2 建筑物基線外延2米以內基本整平;基礎附近地下障礙物已清除,并無地下管線、電纜線等。 2.1.3 經緯儀、水準儀,鋼尺校驗合格,并符合工程所需的精度要求。 2.1.4 所用物具已準備齊全。 2.2 實際操作 2.2.1 對建筑物的主軸線定位樁A、B、C、D進行復查。a 核查建筑物總長度和總寬度:(AB=DC、AD=BC)用鋼尺往返丈量線段AB、取線段平均值作為結果,與設計誤差不超過1/3000。如線段AB距離3、超過一整尺段時,可在A、B兩點拉小白線或用經緯儀定向,輔助鋼尺丈量以減少寸量誤差。(其它線段與此法相同)。b 核查主軸線定位樁的夾角:經緯儀立在A和C點,測DAB=DCB=90,測角中誤差不大于5,若實測角與設計角值超過5時,應進行修正,修正方法見第4.1條。 設置軸線控制樁:在核查建筑物總長度、總寬度、及角度均不超過規定誤差時,設置八個建筑物軸線控制樁1、28,(距建筑物基槽邊24米)并設不少于兩個的水準點樁,并視工期長短采用砼樁或木樁,樁的入土深度不應少于500mm,做明顯標志加以保護。2.2.3 釘龍門樁:做平行于外墻主軸線的基線,基線距離槽外11.5米或(根據土質和挖基槽深度確定),沿4、此線拉小白線在各軸線與此線交點的位置附近釘入龍門樁。龍門樁要釘的堅直,入土深度不少于500mm,側面與基槽方向平行,龍門樁頂面應高于龍門板,設定標高510Cm(龍門板設定村莊標高一般為0.000)。頂面鋸成燕尾形,樁與樁間距23米即可。2.2.4 釘龍門板:根據給定的水準點對氖龍門樁抄平并劃線于龍門樁上。(一般選0.000),按線釘龍門板,并注明標高。2.2.5 軸線交點的投設:用經緯儀將外墻主軸線投設到龍門板頂面上,并釘入鐵釘標明,以此點做為始點,依據平面圖各軸線與外墻主軸線交點尺寸,用鋼尺精確丈量出距離,劃線標出,經核對無誤后,釘入鐵釘標明。技 術 交 底2.2.6 撒基槽開挖灰線:按龍六5、板上標志的軸線交點,量出墻寬標在龍門板上,根據基槽上口寬度拉線撒出基槽開挖灰線。2.3 測量記錄與放線復查2.3.1 放線人員每施測一步都要做好原始記錄,字跡要清晰、準確、不得漏項,記錯時不得擦除或涂改,應劃去錯字后注正確字于右上方。3 質量標準3.1 建筑物各軸線交點誤差不得超過軸線長度的1/2000。3.2 拉通線用白灰撒出土方開挖邊界線,其允許誤差應控制在0+50mm以內(不得欠挖)。4 可能發生的技術質量問題及予防措施4.1 復核主軸線的長度、寬度和夾角超出了允許誤差要求。a 測出AB、CB的距離比應有值為長,即:11+11、12+12;在B點所測三角小于90,在點C和點A所測三角值分6、別為:90+d1,90+d2。b 在B點所測角大于90時,所量AB、CB距離短于應有長度。c 以上兩種情況用下式計算改正數1:1=,a2+b2=1,(12d1)2+(11d2)2式中:=206265(一弧度的秒值)改正數求出后,做四邊形圖解線,對角線另一端點,即為改正后的正確點位。4.2 拉鋼尺不是按零點累加讀數法確定軸線交點距離,而采用分段移尺測量,產生誤差累加,所以拉尺時用力要均勻,拉緊、拉直、拉平,并用小白線或采用經緯儀定向。4.3 測角時,經緯儀對中誤差太大,或對經緯儀性能不熟產生讀數錯誤。所以放線人員必須認真負責,以一絲不茍的態度工作,同時要熟悉儀器性能及使用方法。5 節約與成品保護措施5.1 每施測一步力求準確無誤,防止誤差積累超出允許偏差范圍。5.2 儀器應由施測人員專人保管,搬動時要輕拿輕放,不得受雨淋、日曬或受潮。儀器要設置在堅實的土地上、放穩。移動儀器時注意腳下障礙,以免拌倒摔壞儀器,并禁止非操作人員碰動儀器。5.3 對設置的各種樁、龍門板,應嚴保護,標志清楚,對故意破壞人員,應交有關部門嚴加處理。6 安全要求與措施6.1 打木樁時不可用手直接扶樁,而采用木板夾等間接方法扶持。6.2 扶樁人員不得站在打錘人的正面,應站在同打樁人成45角的方向上。6.3 施測人員儀器不得架在坑口附近,以免不注意掉入坑口內。交底人接 受交底人工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