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線橋上部構造30m小箱梁架設施工技術交底.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88434
2024-09-06
6頁
16.63KB
1、跨線橋上部構造30m小箱梁架設施工技術交底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交 底: 復 核: 批 準: 接 收: 二XX年X月主線橋上部構造為:430m預應力連續小箱梁。本橋箱梁共64片。采用30m/120T架橋機進行架設施工。為了優質、安全完成本合同段跨線橋上部構造30m小箱梁架設施工,現就施工過程中的技術要求及注意事項作如下交底,望施工隊作業人員及相關技術管理人員遵照執行。一、工藝原理用龍門吊將箱梁提到運梁車上,運梁車將箱梁運至待架橋位,運梁車配合架橋機同步喂梁,最后架橋機完成箱梁的架設。二、施工工藝1、架梁準備(1)、施工現場觀察對架橋機架設走行通過的2、路況、三線、電力設施等進行觀察、調查,對影響箱梁運輸、架設的設施,進行拆遷或改移,保證箱梁運輸通暢、架設順利。(2)、相關技術人員需認真掌握有關箱梁架設施工設計文件、標準化施工及項目部編制的箱梁架設施工及安全專項方案等施工技術資料,并嚴格參照上述資料組織進行架設施工。(3)、組織相關人員組裝架橋機及運梁車,使其就位,達到架梁條件。(4)、進行成品箱梁檢查、成品箱梁架設前需對成品箱梁外觀進行檢查并上報監理工程師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架設施工。、成品箱梁檢查內容:箱梁及封端混凝土外觀質量;箱梁的幾何尺寸;梁面平整度偏差;預埋件位置、錨栓孔、中心線、板面平整度;吊裝孔位置、孔徑等;梁體混凝土及張拉灌漿齡3、期等,檢查符合驗收標準的規定。(5)、其他施工準備、架梁前應對全橋中線、高程、跨度進行測量,并用墨線標出各墩臺中心線、支座十字線、梁端線及錨栓孔位置;、箱梁在運架施工前,應及時清除路基、橋梁墩臺上的障礙物,保證運梁車的安全通過。2、梁場取梁:從梁頭底模預留孔穿過吊索,兩邊扯勻,不絞纏。吊索距離梁頭一般為1m。下放吊鉤,把吊索兩端掛上吊鉤。略微起升吊鉤,在吊索與梁的兩下角之間襯墊護角器。調整天車位置和大車位置,目測吊鉤處于垂直狀態。起升吊鉤,達到80%負荷(估計),停機檢查各處有無異常情況。單頭起升吊鉤,使得該梁端略微浮起;再起升另一端吊鉤。雙機同步起升,把箱梁提升至高于運梁車,然后停止起升。龍4、門吊大車行走到運梁車上方站定,落鉤下放箱梁到運梁車上,需要對位調整時必須停止下放,微動天車對位。吊具要緊固,嚴格遵守吊運各項規范要求。3、運梁(1)、運梁前檢查:運梁車行走前重點檢查制動裝置、限位開關、輪胎壓力、驅動輪等重要部位是否處于完好狀態,箱梁擺放位置是否正確。(2)、途中行駛:運梁車途中行駛重載速度不超過5Km/h、空載速度不超過10Km/h,當接近架梁地點時,逐漸放慢速度。(3)、巡視監護:在梁車運行過程中設專人加強巡視,觀察監護運行橋梁、路基障礙物情況、路基受力變化情況、箱梁平衡狀態,輪胎受力情況以及減振油缸工作狀態等,保證運梁車安全運行。4、喂梁(1)、連接運梁車與架橋機的聯機同5、步電纜,頂起運梁車支撐油缸;(2)、架橋機前吊梁小車將箱梁前端吊起,此時箱梁的后端支撐在運梁車上的移動托梁小車上;(3)、移動托梁小車和前吊梁小車同步向前運動,至架橋機后吊梁小車正下方位置停止;(4)、架橋機后吊梁小車將箱梁后端吊起,起升到前吊梁小車同一高度,使箱梁處于同一平面;(5)、1號小車和2號小車吊梁同步運行至待架梁位,喂梁工序完成。5、落梁及灌注砂漿(1)、落梁前再次校核支座十字線、錨栓孔位置、孔徑、深度,清除錨栓孔內的積水及雜物;(2)、啟動液壓卷揚機,以0.5m/min的速度平穩落梁,落梁分為以下步驟:、距墩臺支承墊石頂面1.0m左右時,液壓卷揚機制動,安裝支座下底板套筒錨固螺栓6、,然后起動卷揚機徐徐落梁;、距墩臺支承墊石頂面20cm時,用直角尺對中引導、監視并檢查支座中心的位移量;、箱梁縱向、橫向位置到位后,頂升4個臨時千斤頂(每個承載500t),當每個千斤頂的頂力為2Mpa時停止頂升,緩緩落下吊具;、根據梁面標高的匹配計算,頂升或落下臨時千斤頂,進行高程、支點反力的調整,使每個支點反力不超過4個支點平均反力的5%,滿足箱梁架設要求后,擰緊千斤頂液壓缸的鎖定螺母;6、運梁車退回(1)、取下架橋機與運梁車的聯機同步電纜,起動運梁車,將移動馱梁小車退回原有位置;(2)、收回運梁車支承油缸,旋轉司機室至運行位置;(3)、運梁車以不大于10km/h速度返回梁場取梁,進行下一個循環。7、架橋機過孔(1)、在橋面鋪設臨時鋼軌,收起后支腿支撐油缸,后支腿滾輪落在鋼軌上;解除前支腿底部油缸支撐,主梁前部通過自行支腿支撐在輔助導梁上;架橋機向前自行;(2)、架橋機后支腿走行至已架梁距梁端1.53m的位置停止,前支腿位于待架橋墩的墊石上;(3)、架橋機后支腿油缸支撐受力,前支腿油缸支撐在橋墩上受力;(4)、前吊梁小車與輔助導梁尾端連接,解除輔助導梁后支腿的錨固裝置;(5)、輔助導梁向前運行其長度的位置時停止,輔助導梁自行提升絞車與輔助導梁連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