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站導墻建設項目圍護結構工程施工技術交底書.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88475
2024-09-06
6頁
242.03KB
1、車站導墻建設項目圍護結構工程施工技術交底書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交 底: 復 核: 批 準: 接 收: 二XX年X月車站導墻建設項目圍護結構工程施工技術交底 總承包施工單位XX集團有限公司單位(子單位)工程名稱XX站 分部工程圍護結構交底部位XX施工日 期 一、說明根據XX站總體施工計劃及交通疏解方案,XX站導墻施工分兩步進行施工:第一歩:沿XX路中央隔離帶,圍蔽隔離帶東、西側各2個機動車道的施工用地,進行東側導墻施工。第二歩:利用東側人行道及綠化地新建2車道,將西側的的2車道疏解導改至東側,導改之后,隔離帶東側滿足雙向4車道通行能力。然后對西側導2、墻及車站兩端導墻進行施工。二、施工方法1、導墻形式的確定標準導墻形式采用“”型,導墻翼面寬度1m,墻體厚度0.2m,墻深1.5m,采用C20商品砼,鋼筋采用12的螺紋鋼,縱向鋼筋連接形式采用綁扎搭接,搭接長度為la=1.239d=47d,同一截面接頭率不得超過50%,相鄰接頭錯開ll=1.3la=61d,主筋保護層厚度為2.5cm。(詳見下圖標準導墻形式圖)。考慮到施工的誤差,導墻凈空適當加大,設定導墻凈空為83cm。標準導墻形式圖2、導墻測量放樣(1)根據設計圖紙提供的坐標計算出地下連續墻中心線角點坐標,計算成果經復核無誤后,采用地面導線控制點,用全站儀放出地下連續墻角點,并立即作好護樁。報3、監理,業主進行復核。(2)由于基坑開挖時地下連續墻在外側土壓力作用下會向內位移和變形,為確保后期基坑結構的凈空符合要求,導墻中心軸線較設計軸線外移100mm。(3)為了地連墻成槽的方便,導墻凈空應比設計值大3cm。(4)在導墻溝槽開挖結束后,立即將中心線引入溝槽下,以控制底模及模板施工,確保導墻中心線的正確無誤。(5)在導墻砼澆注前,將導墻頂面標高放樣于模板面上,以控制導墻頂面標高,導墻頂面標高高出鄰近地面20cm,有向外排水的反斜坡。(6)導墻施工結束后,立即在導墻頂面上畫出分幅線,用紅漆標明單元槽段的編號;同時測出每幅墻頂標高,標注在施工圖上,以備有據可查。經常觀察導墻的間距、整體位移、沉4、降,并作好記錄,成槽前做好復測工作。3、導墻溝槽開挖(1)導墻分段施工,分段長度根據模板長度和規范要求,一般控制在3050m。(2)導墻開挖前根據測量放樣成果、地下連續墻的厚度及外放尺寸,實地放樣出導墻的開挖寬度,并灑出白灰線。(3)溝槽開挖采用反鏟挖掘機,人工修邊。(4)為及時排除坑底積水,在坑底中央設置一排水溝,在一定距離設置集水坑,用抽水泵外排。外側雨天用土袋圍護,防止外水進入坑內。(5) 在平面上導墻施工接頭與地下連續墻接頭錯開。在開挖導墻時,若有廢棄管線等障礙物及時向項目部報告,并嚴密封堵廢棄管線斷口,防止其成為泥漿泄漏通道。4、導墻的鋼筋、模板及砼施工(1) 導墻溝槽開挖后立即將導5、墻中心線引至溝槽中,及時在兩側澆筑一層10cm厚C15素砼墊層,以此作為施工時的底模。(2) 底模施工結束后綁扎導墻鋼筋,鋼筋施工結束并經“三檢”合格后,填寫隱蔽工程驗收單,報監理驗收,經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下道工序施工。(3)導墻模板采用木模板,模板加固采用方木或鋼管支撐加固,支撐的間距不大于1米(詳見下圖模板安裝大樣圖),模板將加固牢固,嚴防跑模,并保證軸線和凈空的準確,砼澆注前先檢查模板的垂直度和中線以及凈距是否符合要求,經“三檢”合格后報監理通過方可進行砼澆注。(4)砼澆注采用商品砼,溜槽入模,砼澆注時兩邊對稱分層交替進行,嚴防走模。如發生走模,立即停止砼的澆注,重新加固模板,并糾正到設6、計位置后,再繼續進行澆注。(5)砼的振搗采用插入式振搗器,振搗間距為0.6m 左右,防止振搗不均,同時也要防止在一處過振而發生離析或走模現象。模板安裝大樣圖5、模板拆除導墻混凝土達到70的強度要求后開始拆除模板,具體時間由試驗確定。拆模后立即再次檢查導墻的中心軸線和凈空尺寸以及側墻砼的澆筑質量,如發現側墻砼侵入凈空或墻體出現空洞將及時自費修鑿或封堵,并召集相關人員分析討論事件發生原因,制定出相應措施,防止類似問題再次發生。模板拆除后立即架設木支撐,支撐上下各一道,呈梅花型布置,水平間距1.5m。經檢查合格后報監理驗收,驗收后立即回填,防止導墻內擠。6、導墻轉角、斜角處理在導墻轉角處因成槽機的抓7、斗呈圓弧形,抓斗的寬度為2.8m,同時由于分幅槽寬等原因,為保證地下連續墻成槽時能順利進行以及轉角斷面完整,轉角處導墻需沿軸線適當外放,具體見導墻轉角形式圖。導墻轉角形式7、導墻質量驗收標準導墻質量驗收標準按照地下鐵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程(GB502999-1999)見導墻質量驗收標準表。 導墻質量驗收標準表 序號驗收項目標準1內墻面與地下連續墻縱軸平行線度10mm2內外導墻間距10mm3導墻內墻面垂直度0.3%4導墻內墻面平整度3mm5導墻頂面平整度5mm6導墻頂面標高10mm三、安全、文明施工(1)施工現場布置合理,各種電纜、管道、器材布置應清晰明了;施工前查明地下管網位置,防止損傷;(2)現場施工人員必須配戴安全帽及其他安全防護用具;(3)施工中產生的垃圾應回收處理,防止污染環境。編制: 復核: 簽收: 年 月 日注:對重點工程、關鍵部位及質量要求的特殊工程除口頭交底外,還要以書面形式進行技術交底。“技術交底書”一式兩份,一份作為施工依據,一份留存備查,并辦理交接手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