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水工程三等高程施工控制網測設技術交底.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88512
2024-09-06
6頁
60KB
1、輸水工程三等高程施工控制網測設技術交底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交 底: 復 核: 批 準: 接 收: 二XX年X月建設單位輸水工程施工單位工程項目施工高程控制網測設交底日期三等高程施工控制網測設技術要求國家各級水準點的布設和其高程的測定,遵守“從整體到局部”的基本原則,采取逐級控制逐級加密的方法布設,按照控制次序和施測精度,國家水準測量網分為一、二、三、四等四個等級,不屬于國家規定等級的水準測量稱普通水準測量,也稱等外水準測量,包括五等控制網及圖根點控制網。水利工程高程控制分三個等級,一是基本高程控制(四等及四等以上水準測量),二是加密高程控制(五等2、水準、三角高程測量等);三是測站點高程。一、儀器要求:DS3以上水準儀,其技術參數如下:1、 每公里往返高差中數偶然中誤差小于3mm;2、 望遠鏡放大倍率大于30倍;3、 望遠鏡物鏡有效孔徑大于42mm;4、 符合水準器分劃值20/2mm;本工程采用蘇州產DSZ2自動整平水準儀,平板光學測微器精確讀數,水準尺采用3m長銦鋼尺,為防止水準尺陷入土中或立尺點位置改變,作業時將尺墊放在地上踏穩,然后把水準尺豎立在尺墊的半圓球頂上。二、測量技術要求1、水準尺采用銦鋼尺;2、觀測方法采用光學測微法;3、觀測順序采用后前前后;4、觀測次數采用往返觀測;5、允許閉合差:對平丘地,12(L)1/2;(每公里少3、于16站)對山地,3(n)1/2(每公里多于16站)交底人(簽字):接受人(簽字):技術交底記錄建設單位輸水工程施工單位工程項目施工高程控制網測設交底日期三等高程施工控制網測設技術要求(續)三、測站技術要求1、視線長度75m; 2、前后視距差2.0m;3、前后視距累計差5.0m; 4、視線離地面最低距離應保證三絲能讀數;5、三角架及尺墊應踏穩,確保施測過程中三角架及尺墊不沉陷。四、水準觀測應注意事項1、水準觀測應在標尺成像清晰、穩定時進行,并用測傘遮蔽陽光,避免儀器暴曬;2、同一測站觀測時不應兩次調焦,轉動儀器的傾斜螺旋和測微螺旋時,其最后均應為旋進方向。3、每一測站的往測與返測,測站數均應為4、偶數,否則應加入標尺零點差改正,由往測轉向返測時,兩標尺必須互換位置并應重新整置儀器。五、測量誤差來源及消減方法1、儀器誤差視準管軸與水準軸不平行而產生i角誤差;使前后視距相等可消除。2、水準標尺的誤差(1)、水準標尺零點差由于使用磨損等原因,水準標尺的底面與其分劃零點不完全一致而產生水準標尺零點差; 使測站數為偶數可消除。 (2)、標尺的傾斜誤差安裝有圓水準器的水準標尺。3、整平誤差=i/p.D 當水準管分劃值為20時,如果氣泡偏離半格(i=10),則當距離為50m時,=2.4mm;則當距離為100m時,=4.8mm。交底人(簽字):接受人(簽字):技術交底記錄建設單位輸水工程施工單位工程項5、目施工高程控制網測設交底日期三等高程施工控制網測設技術要求(續)4、讀數誤差產生誤差的原因有二:一是存在十字絲誤差,可通過重新調節目鏡和物鏡調焦螺旋加以消除;二是望遠鏡的放大倍率過低和視距過長,造成估讀毫米數不準,普通水準測量要求,要求望遠鏡放大倍率在20倍以上,視線不超過150m,本工程通過平板光學測微器與銦鋼尺,讀數可至0.1mm。5、儀器和標尺沉降誤差(1)、儀器下沉所引起的誤差采用“后、前、前、后”觀測程序可消除。(2)、標尺下沉引起的誤差往測和返測可消除。6、大氣折光影響視線高不低于0.3m。六、三等水準測量方法本工程沿四等附合路線,分二段進行高程測量閉合,分別為C級點IIML2466、C級點IIML260、C級點IIML248D級點DBS3。1、選點與布設沿附合導線布設,所選點應在土質堅實、不易破壞和便于觀測的地方,對平丘地,每公里測站數應少于16站。為保證前后視距差及累計視距差在允許范圍內,分兩組進行,一小組在前沿施測方向用皮尺專門量距選點,另一小組專門在后施測。2、測站觀測順序視距長度根據地形而定,平丘地,視距長度約65m,前后視距差小于0.5m。采用“后、前、前、后”觀測順序,進行三絲讀數,每一測段(兩控制點間),測站數均應為偶數,為加快測量進程,擬在原站采取變換儀器高、前后尺對調返測,觀測順序仍為“后、前、前、后”。交底人(簽字):接受人(簽字):技術交底記錄建設單7、位輸水工程施工單位工程項目施工高程控制網測設交底日期三等高程施工控制網測設技術要求(續)3、測站計算每一測站記錄完成后,立即進行視距計算,為防止視距超限,在保證前后視距相差不大情況下,有意識地變換前后視距,使累計視距能夠有效消減。4、外業成果的整理與平差計算(1)、高程測量觀測、記錄及計算小數位的取舍應附合以下要求:水準尺讀數(mm)往(返)測距離總和 (km)各測站高差(mm)往(返)測高差總和 (mm)往(返)測高差中數 (mm)高差(mm)0.10.010.11.01.01.0(2)、觀測手簿必須經百分之百的檢查,并由兩人獨立編制高程和高差表。(3)、水準測量閉合差調整往返測高差閉合差:8、h=測h(H終H始),允許值: h允=12(L)1/2(平丘地,n16)或 h允=3(n)1/2(山地,n16)當閉合差不超過允許閉合差時,可進行閉合差的調整,一般講,水準路線越長,誤差越大,據此,將閉合差反其符號,按與距離成正比分配到高差觀測值上。即: hi=-h/L*Li(平丘地) 或 hi=-h/n*ni(山地)(4)、根據測段往返測高差不符合值()計算每公里高程測量高差中數的偶然中誤差M,M=(/R/4n)1/2; 規范要求M3mm七、高程控制網布設完成后,應上繳下列資料1、原始觀測記錄; 2、儀器鑒定、校正資料;3、水準網略圖和點位說明資料; 4、水準網概算資料;5、平差計算成果和精度評定資料;6、技術總結文件。交底人(簽字):接受人(簽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