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挖擴大基礎及橋梁下部構造工程施工技術交底.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88528
2024-09-06
6頁
50.50KB
1、明挖擴大基礎及橋梁下部構造工程施工技術交底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交 底: 復 核: 批 準: 接 收: 二XX年X月 施工技術交底工程名稱: XX標段 編號:施工單位分部工程基礎及下部構造分項工程擴大基礎交底時間年 月 日明挖擴大基礎施工的內容包括:基礎的定位放樣、基坑開挖、基坑排水、基底處理以及砌筑(澆筑)基礎結構物等。一、 施工準備1)、在開挖基坑錢,應做好復合基坑中心線、方向和高程,并應按水文資料,結合現場情況,決定開挖坡度、支撐方案以及地面的防水、排水工程。2)、基坑底部的尺寸一般較設計平面尺寸每邊各增加0510m,以便于支撐、排水與立模板2、(坑壁垂直的無水基坑坑底,可不必加寬,直接利用坑壁作基礎模板亦可)。二、基坑開挖1)、采用人工配合機械開挖的方法。根據基坑實際的土質情況,注意邊坡的穩定,必要時在基坑邊坡處施打鋼板樁進行支護,以防止坍塌。當坑壁為土質時,按1:0.3放坡;當坑壁為石質時,按1:0.1放坡,基底平面四周較設計平面尺寸加大50-100cm,挖掘機開挖時基底以上20cm應采用人工挖至設計標高,以免擾動基底土質。2)、開挖后在溝槽邊挖排水溝,并在最低處挖積水坑,以便集中排水,防止下雨基底受水浸泡,導致基底承載力下降。3)、如進入強風化巖,挖掘機無法開挖時,采用破碎錘進行破碎,并注意不要擾動基底,開挖時要隨時用水準儀檢測3、開挖深度,防止超挖。4)、如果挖至設計基礎底時未見強風化巖,應及時與監理聯系,待監理會同業主、設計進行現場確定后按確定的方案開挖至強風化巖層面。5)、基坑開挖到位后,檢測基底標高、平面位置和基坑輪廓線尺寸,并進行承載力實驗,基底承載力不小于設計值1200Kpa。開挖基坑檢查項目 檢 查 項 目規定值或允許偏差檢 查 方 法1平面周線位置(mm)不小于圖紙要求用全站儀放樣檢測2基底標高(mm)土質50用水準儀測量58點石質+50,-2003基坑尺寸(mm)不小于圖紙尺寸根據放樣位置確定三、砼墊層澆筑采用C15混凝土,厚度為10cm。砼墊層澆筑完成后進行灑水養護。四、鋼筋加工及安裝1)、墊層砼強度4、達到70%后進行擴大基礎鋼筋綁扎。2)、鋼筋在鋼筋加工大棚加工成半成品,運至現場綁扎。鋼筋制作嚴格按照設計圖紙及有關技術規范要求進行,確保鋼筋位置準確、結構穩定。3)、鋼筋搭接采用雙面焊,兩連接鋼筋軸線應一致。雙面焊焊縫長度不得小于5d。焊縫寬度不小于0.7d。焊縫厚度不小于0.3d。鋼筋骨架完成后四周綁預制砼墊塊,以確保保護層厚度滿足設計圖紙要求厚度。4)、主筋應順直、無彎折、無銹蝕,符合設計規范要求。彎曲鋼筋應調直,有銹蝕的要進行除銹。5)、采用焊接時鋼筋接頭每斷面不大于50。6)、擴大基礎鋼筋綁扎的同時,需要預埋立柱主筋,用鋼管支架對立柱鋼筋進行加固,同時將立柱鋼筋與擴大基礎鋼筋焊接,保5、證立柱鋼筋穩固,并對外露部分進行防腐處理。立柱鋼筋頂端接頭部分保證35d范圍內接頭面積不大于50%。鋼筋安裝檢查項目項次檢查項目規定值或允許偏差1水平鋼筋間距(mm)102鋼筋骨架尺寸(mm)103彎起鋼筋位置(mm)204保護層厚度(mm)10五、模板安裝1)、安裝前將模板表面的雜物等清理干凈。基坑內積水及鋼筋上的污垢清除。2)、模板如有縫隙應填塞嚴密,模板內面應涂刷脫模劑。模板應安裝牢固。 3)、模板采用對拉螺栓結合方木鋼管拼裝加固。采用12螺栓,一端焊接在擴大基礎鋼筋上,橫向、豎向間距均為60cm。為保證保護層厚度,每60cm綁扎一5cm混凝土墊塊。側膜外設5cm*10cm豎向方木,間距6、為20cm。橫向螺栓兩側設48鋼管,外以燕尾卡、螺栓固定。模板頂部及底部每1.2m設置一斜撐,固定于基坑邊坡。模板安裝實測項目 項次檢查項目規定值或允許偏差檢查方法和頻率1軸線偏差(mm)15用全站儀檢查 2模板高程(mm)10用水準儀檢查3內部尺寸(mm)20用尺量長、寬、高各2點4表面平整(mm)5用2m直尺檢查2點5相鄰板表面高差(mm)2用尺量、每接縫檢查2點6預埋件中心位置(mm)3用尺量,每孔抽查30%7預埋孔中心線位置(mm)108預埋孔截面內部尺寸(mm)+10,-0六、砼澆注及養護1)、澆筑混凝土前,應對支架、模板、鋼筋及預埋件進行檢查,模板內的雜物、積水和鋼筋上的污垢清理干7、凈后,方可進行混凝土澆筑。2)、砼澆筑采用分層澆筑分層振搗,每層厚度不超過30cm,上層砼必須在下層砼初凝前澆筑完成。3)、插入振動器振搗砼時,其移動間距不應超過振動器作用半徑的1.5倍,并注意與側模保持50100mm的距離;插入下層砼50100mm;每一處振動完畢后應邊振邊慢慢提出振動棒;振動時振動棒避免碰撞模板、鋼筋及其他預理件;對每一振動部位,必須振動到該部位砼停止下沉,不再冒出氣泡、表面呈現平坦、泛漿為正。4)、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應注意模板、支架等支撐情況,如有變形、移位、沉陷要立即校正、加固,處理后方可繼續澆筑。混凝土振搗遵循快插慢拔的原則,逐層振搗,以保證混凝土的密實度。5)、混凝土8、澆筑完畢后,在收漿后盡快予以毛氈覆蓋和灑水養護。并在養護期間保持砼表面經常處于濕潤狀態。灑水養護時間一般為7d,并對接柱部分進行鑿毛處理。七、基坑回填1)、基坑回填前清理:對基坑內存有積水的,回填時要求將基坑內的積水排凈,將淤泥、雜物等清理干凈,回填前在低洼處設置排水溝、積水坑,便于排水。2)、基坑回填材料為石渣,要求每30cm一層進行分層回填,要求在擴大基礎上每30cm做一個標記,方便回填高度的控制。回填石渣粒徑要求小于20cm。3)、回填壓實:在基坑回填時,對于能下壓路機的盡量采用壓路機壓實;對于邊角部分要求采用汽油夯進行夯實,壓實度要求不小于95%。4)、成品保護:回填時靠近基礎部分盡量9、采用小粒徑的回填材料,注意對承臺邊角的保護。5)、本次回填要求回填至擴大基礎頂平。八、完全、環保及文明施工1)、進入施工現場人員必須佩帶安全帽,禁止穿拖鞋。高空作業時必須系安全帶。2)、加強安全教育,推行安全生產責任制,建立各項安全保障措施。參加施工的人員,必須接受安全技術教育,熟知和遵守本工種的各項安全技術操作規程,并定期進行安全技術考核,合格后方準上崗操作;對從事電氣、起重等特殊工種的人員,應經過專業培訓,獲得合格證書后方準持證上崗。3)、施工范圍內必須設置圍擋,及夜間反光警示牌。圍擋兩端設置交通調流警示牌。4)、施工現場的配電箱和開關箱應配置兩級漏電保護,箱門內側應標有單線系統,箱內應配10、鎖,并由專人負責。配電箱周圍不能有雜物。并貼警示標志,配電箱周圍不能有雜物。嚴禁亂拉亂扯電線等違規用電行為。5)、施工現場臨時用電設施和器材必須使用正規廠家的合格產品,嚴禁使用假冒偽劣等不合格產品。安全電氣產品必須經過國家專業檢測機構認證。6)、施工現場采用封閉式施工方式,做2.1米高現場圍檔。設施工標牌,包括樁號、擴大基礎編號等。7)、進入場內一切材料必須按現場管理平面圖指定位置一次性放置到位,各類材料分類碼放,按貫標要求掛牌,控制高度符合要求,保持現場材料整齊統一。鋼筋必須按照型號,分類放置,并覆蓋,設置標識牌。廢舊模板、方木、鋼筋頭等需分類集中堆放。8)、各種機械必須具備完備的設備合格證11、操作人員上崗證。各機械上必須貼有操作規程。9)、保護施工區和生活區的環境,及時處理施工垃圾、生活垃圾等廢棄物,將廢棄物運至當地環保部門同意的指定地點棄置,并注意避免阻塞水流和污染水源。10)、做好施工場地的灑水處理,避免揚塵。11)、基坑內挖出土方采用挖掘機裝車外運。基坑1m以內,不準堆土、堆料,不準停放機械。地下電纜、管線、管道兩側范圍內應采用人工挖掘。12)、機械設備操作人員在工作中不得擅自離崗,不得操作與操作證不相符合的機械,不得將機械設備交給無本機種操作證的人員操作。13)、設備工作前應檢查設備正常運轉的條件是否完善,安全、操作機構是否正常可靠;工作中應觀察指示燈和儀表、工作和操作機構有無異常;工作后應進行檢查保養。14)、雨季施工時,施工現場應及時排除積水,如遇有暴風雨應暫停施工。 交底負責人:日期接受交底班、組負責人:接受交底人員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