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分離橋縱向預應力鋼絞線張拉施工技術交底書.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88549
2024-09-06
11頁
713.97KB
1、高速分離橋縱向預應力鋼絞線張拉施工技術交底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交 底: 復 核: 批 準: 接 收: 二XX年X月 技 術 交 底 書交底單位: 編號:004工程名稱XX高速分離橋受控編號XX主送單位橋梁施工隊日 期接受單位橋梁施工隊接 受 人預應力張拉施工技術交底1預應力體系該橋梁體按雙向預應力設計,縱向、橫向均設預應力。縱向采用19-15.2mm高強度低松弛鋼絞線,鋼絞線fpk1860MPa,采用塑料波紋管成孔。底板、頂板鋸齒束及0號塊橫隔板處橫向預應力均采用19-15.2mm高強度低松弛鋼絞線,鋼絞線fpk1860MPa。橫向采用3-15.2、2mm高強度低松弛鋼絞線,鋼絞線fpk1860MPa,采用扁型塑料波紋管成孔。所有進場預應力材料均需按照規范要求進行檢驗,并報監理工程師簽字認可。在張拉前需提交錨具的錨固性能試驗報告,做錨圈口及錨下墊板喇叭口摩阻損失試驗,還需按設計要求進行鋼絞線的疲勞試驗,確定疲勞應力是否滿足規范要求。所有材料檢驗和相應試驗完成后,報監理批準認可。2預應力設備及校驗(1)張拉千斤頂的選用與錨下控制應力及錨具的形狀有關,為保證預應力筋在張拉過程中的安全可靠性、準確性,便于處理滑絲現象,宜按下列原則選用:張拉力要相對預應力筋的張拉力留有一定富余量,一般為張拉控制力的1.21.5倍;千斤頂最大行程,對于伸長量不大的3、預應力束張拉,應按預應力筋的伸長量加初始張拉的預留行程即:S=L+I(cm)式中:S千斤頂最大行程(cm)L預應力筋伸長量(cm)I預留行程,一般為35cm編制者: 審核者: 第1頁 共10頁 技 術 交 底 書交底單位: 編號 工程名稱XX高速分離橋受控編號XX主送單位橋梁施工隊日 期接受單位橋梁施工隊接 受 人張拉設備選用:1519鋼束張拉: YDC-450B154鋼束張拉: YDC240QX豎向粗鋼筋張拉: 110Mp-S03擠壓器(P錨制作): GYJA型擠壓器(2)千斤頂配置及倒用全橋配備2臺400t 千斤頂。全橋配備1臺YDC240QX千斤頂。 (3)張拉油泵采用與張拉頂配套的油泵4、。油泵額定油壓數一般應為使用油壓數的1.21.5倍,油泵的輸油量應滿足千斤頂張拉的工效要求。(4)油壓表油壓表的選用要與油泵及張拉千斤頂配套,油壓表應選擇防振型,油壓表最大讀數應為張拉油壓的1.52.0倍,以保證油壓表較長時間使用和工作的準確度。油壓表精度不低于1.0級,校正有效期為一周。當用0.4級時,校正有效期可為一個月。張拉時表針擺動弧度大,上升不平穩;油表表針不能回到零或過零;張拉時連續斷絲;計算伸長量與實際張拉伸長量相差過大,發生上述情況之一,均應及時校驗油表并分析原因。(5)輸油管路編制者: 審核者: 第2頁 共10頁 技 術 交 底 書交底單位: 編號:004工程名稱XX高速分離5、橋受控編號XX主送單位橋梁施工隊日 期接受單位橋梁施工隊接 受 人連接油泵和千斤頂的油管路宜用耐高壓紫銅管或高壓耐油橡膠管,工作壓力與油泵額定油壓配套,宜優先選用鋼絲編制的高壓耐油橡膠管。如采用紫銅管,其接頭焊接處應保持嚴密、牢固。配置油管時,要考慮到其長度應能滿足4m高梁體張拉的要求。(6)千斤頂校正千斤頂張拉作業前必須經過校驗。千斤頂及油壓表應配套校驗,建立張拉力與油壓表的關系曲線。千斤頂應按類型及排序編號由專人使用和管理,并按規定時間委托遼寧省工程質量工程檢測中心進行校正,建立臺帳和每臺檔案卡片。校驗張拉設備的壓力機、壓力環、測力傳感器其精度不得低于2%。對于長期不使用的張拉機具設備,應6、在使用前進行全面檢查。在施工中發生下列情況之一時,應重新校驗或更換已配套校驗過的備用張拉設備。 預應力筋連續崩斷; 千斤頂嚴重漏油; 千斤頂更換油壓部件或使用修復后的測力儀表或更換油的規格; 千斤頂校正有效期為六個月且不超過200次張拉作業; 油壓表指針不能回零點超過規定;油壓表在高壓時,油表讀數穩不住,即:使用時發現示值超過基本允許誤差。3預應力張拉準備(1)梁體檢查梁體混凝土已達到設計張拉強度,梁體缺陷已修復,修復強度與張拉的梁體等強。編制者: 審核者: 第3頁 共10頁技 術 交 底 書交底單位: 編號:004工程名稱XX高速分離橋受控編號XX主送單位橋梁施工隊日 期接受單位橋梁施工隊接7、 受 人孔道經通孔清理,無殘渣及積水。錨下墊板表面清潔,施工時要有措施保證孔道與支承板面垂直。(2)張拉設備與工具準備要備好電動油泵,千斤頂,限位板,打緊器(套筒式墮錘)、退錨器、工具錨及夾片、鋼片尺、木把螺絲刀、鋼絲鉗、手錘、帶過濾的壓風機等機具設備和輔助張拉工具。雙向張拉時準備對講機進行相互間的聯系,確保張拉順利進行。(3)安裝錨具及張拉設備張拉機具配套、組裝及運轉千斤頂與油壓表配套、根據校驗曲線填寫油壓表讀數卡片貼在現場,供張拉使用。千斤頂、油泵及油管張拉設備移至梁體張拉端組裝。先油泵運轉12min左右,大缸進油,小缸回油,使大缸活塞外伸200mm左右,再令小油缸進油,大活塞回零。如此反8、復23次,排出千斤頂缸內和油管路中的空氣,使張拉壓力平穩。安裝和拆除順序:工作錨 工作夾片 限位板 千斤頂 工具錨 工具夾片。安裝工作錨:根據錨板孔位布置,鋼絞線頭上安裝子彈頭,先將鋼絞線穿入卡箍,將兩片卡箍合攏,使鋼絞線按照錨孔位置排列整齊,然后穿入工作錨板。安裝工作錨夾片:每付夾片用橡膠圈箍在一起,沿鋼絞線端用手將其緊推入錨板孔,錨板推至貼緊錨墊板。夾片全部安裝就位后,用打緊器或手錘將每孔中夾片擊平,打緊夾片時,不得過重敲打,以免敲壞夾片。編制者: 審核者: 第4頁 共10頁 技 術 交 底 書交底單位: 編號:004工程名稱XX高速分離橋受控編號XX主送單位橋梁施工隊日 期接受單位橋梁施9、工隊接 受 人用工具再次分絲,安裝限位板,鋼絞線穿入與限位板相連的導向管內,將限位板沿鋼絞線端推靠于工作錨板。限位板與工作錨配套使用,兩者孔位一致。安裝千斤頂:將千斤頂吊起,穿過鋼絞線及導向管,前支承口(有的包括墊環)套在限位板外面,千斤頂與孔道中線初對位,充油、活塞伸出35cm。工具錨推入千斤頂缸體外口套座(或墊環)內,特別注意兩錨板孔位方向一致,保持鋼絞線自然平行,防止千斤頂內鋼絞線錯位,千斤頂與孔道中線精確對位,推動工具錨的擋板。 圖1 穿束及錨固圖 圖2 自動工具錨圖4預應力張拉總體順序:根據設計圖紙文件要求,先張拉腹板縱向下彎束,再張拉頂板縱向束,張拉頂板橫向預應力束。為保證受力的均10、勻性和張拉作業順利進行,在澆注完n+2號梁段砼后,再張拉n號梁段的豎向預應力筋,頂板橫向預應力束可分批進行。中跨和邊跨底板合攏束張拉順序應按照設計要求順序進行張拉。縱向:同一T構左右對稱張拉,先長束,后短束。橫向:由墩頂向合攏段方向進行,同一塊件箱梁翼緣板單端交錯張拉,一個塊件張拉完畢,然后移到對稱的另一個塊件張拉。編制者: 審核者: 第5頁 共10頁技 術 交 底 書交底單位: 編號:004工程名稱XX高速分離橋受控編號XX主送單位橋梁施工隊日 期接受單位橋梁施工隊接 受 人鋼束的張拉控制噸位為:15-19為3710.7KN、 3591KN和3213KN,15-3為567KN。縱向預應力均采11、用兩端張拉,橫向預應力采用單端交錯整體張拉。按照設計圖紙要求,縱向預應力束張拉時,混凝土齡期不少于5天,同時砼強度要達到90設計強度以后進行。鋼束張拉采用張拉力及伸長量雙控,且以鋼束張拉力控制為主。備用鋼束未經設計同意,不得使用。 (1)縱向預應力鋼絞線張拉張拉程序010張拉控制應力(初始應力狀態做伸長量標記)分級張拉(測伸長值,長束在伸長量達油缸行程的90時需進行倒頂)控制應力con (測伸長值)持荷5min補拉至con(測伸長值)錨固。(1)縱向預應力鋼絞線張拉張拉程序010張拉控制應力(初始應力狀態做伸長量標記)分級張拉(測伸長值,長束在伸長量達油缸行程的90時需進行倒頂)控制應力con12、 (測伸長值)持荷5min補拉至con(測伸長值)錨固。編制者: 審核者: 第6頁 共10頁技 術 交 底 書交底單位: 編號:004工程名稱XX高速分離橋受控編號XX主送單位橋梁施工隊日 期接受單位橋梁施工隊接 受 人張拉工藝流程千斤頂和油表校驗安裝限位器、張拉千斤頂和工具錨錨具、鋼絞線檢查驗收錨具錨固系數試驗(或供貨單位提供)梁段竣工測量管道清孔、通孔及支承板檢驗張拉技術交底鋼絞線下料編號孔道穿束安裝工作錨按張拉程序進行張拉作業孔道壓漿編制者: 審核者: 第7頁 共10頁 技 術 交 底 書交底單位: 編號:004工程名稱XX高速分離橋受控編號XX主送單位橋梁施工隊日 期接受單位橋梁施工隊13、接 受 人張拉作業A、0階段:千斤頂充油,活塞伸出12cm。B、初始張拉:初始張拉前調整鋼絞線束松緊,張拉設備與孔道軸線一致,均勻受力。到達初應力噸位后,在鋼絞線上安裝測量標記,測量至油頂外沿的距離為初讀數。 C、分級加裁:測量一次伸長值。D、張拉噸位:張拉1.0con時,持荷5min并在張拉端補足噸位,測量伸長值,觀察鋼絞線與夾片情況。E、自錨:張拉完成后,千斤頂回油,油缸回縮,工具錨后退,工作錨夾片便自動將鋼絞線錨住,回油應緩慢進行,達到自錨的目的。此時需測量工作夾片及鋼絞線的回縮量。F、回油:打開千斤頂回油和輸油閥,千斤頂主油缸繼續回縮,工具錨脫開油頂口,工具夾片陸續從錨孔脫離出來,詳細14、檢查鋼絞線情況。G、退頂:相繼拆出工具錨、千斤頂、限位板,用游標卡尺量取工作錨夾片外露量。H、張拉完成后,在錨圈口處的鋼絞線上做好標記,記下數據,作為張拉后觀察鋼絞線錨固是否滑絲的標記。張拉施工要求預應力筋伸長量測量精度應達到0.5mm,實測伸長量與理論伸長量的偏差應小于6%,否則應分析原因,及時處理。夾片式錨具回縮量不得大于6mm。不能通過超張拉來達到理論伸長量。張拉完畢后,必須經技術人員檢查簽字認可。編制者: 審核者: 第8頁 共10頁技 術 交 底 書交底單位: 編號:004工程名稱XX高速分離橋受控編號XX主送單位橋梁施工隊日 期接受單位橋梁施工隊接 受 人縱向預應力孔道長,鋼絞線的伸15、長滯后于張拉力的增長,必須確保持壓時間,并在錨固前補足張拉力。施工現場預應力張拉質量控制的內容有:正確的預應力張拉操作、用壓力表控制的各級張拉力、量取實際張拉伸長值、檢查有無滑絲或斷絲、錨固后夾片的平整度等。作為驗收技術資料,現場量取的實際張拉伸長值應做張拉數據整理,與修正的理論伸長值做對比,以判定張拉是否正常及有無堵孔等。由于箱梁縱向束較長,鋼絞線伸長量也大,張拉時千斤頂需要多次倒頂,鋼絞線需多次臨時錨固,量測實際伸長值時不宜量測缸體伸長的長度,而應直接量測鋼絞線的伸長。在張拉頂前端的鋼絞線上用油漆做好記號,在千斤頂每次倒頂張拉過程中,均以油漆標記距千斤頂缸體前端的距離來計算鋼絞線伸長量。由16、于油漆標記與缸體垂直距離被活塞擋住,為了便于量測油漆標記距千斤頂缸體前端的距離,采用長的直角尺測量。按照設計圖紙要求,錨圈口及錨下墊板喇叭口摩阻損失值應通過現場試驗并結合廠家提供資料綜合確定。鋼絞線使用前進行疲勞試驗,待梁體施工至68號節段時,進行塑料波紋管與鋼絞線間的摩阻試驗。試驗報告需提交監理認可。張拉質量標準張拉采用雙控,以張拉控制噸位為主,用伸長值進行核對,實際伸長值與理論伸長值誤差控制在6%以內。預應力筋斷裂或滑脫數量不得超過預應力筋總數的5,并不得位于結構的同編制者: 審核者: 第9頁 共10頁技 術 交 底 書交底單位: 編號:004工程名稱XX高速分離橋受控編號XX主送單位橋梁施工隊日 期接受單位橋梁施工隊接 受 人一側,且每束內斷絲不得超過一根。張拉注意事項為保證預應力值的精確性,張拉設備應定期進行檢查標定。千斤頂中心線與預應力筋受力中線保持重合,不產生偏扭。保持油管接頭良好,千斤頂加載、卸載應均勻平穩、無沖擊。妥善保管好設備,千斤頂張拉缸體不得長期裸露在外,以防銹蝕。粗鋼筋復拉完成后,應盡快清理孔道,及時壓漿,防止鋼筋銹蝕。(3)橫向預應力鋼絞線張拉頂板橫向預應力鋼絞線采用張拉千斤頂單根張拉。頂板橫向預應力鋼絞線采用單端交錯張拉。其它張拉要求同“縱向預應力鋼絞線張拉”。編制者: 審核者: 第10頁 共10頁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2-21
56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