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路基建設項目重力式擋墻工程施工技術交底書.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88616
2024-09-06
7頁
57KB
1、道路路基建設項目重力式擋墻工程施工技術交底書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交 底: 復 核: 批 準: 接 收: 二XX年X月XXXX鐵路XX工程指揮部一項目經理部技 術 交 底工程名稱路基重力式擋墻施工施工里程DK78+000-DK81+560交底單位架子六隊交底人接收單位接收人1施工工藝1.1施工參數重力式擋墻分為路堤或路肩擋土墻及路塹擋土墻兩種類型。(1)路肩或路堤擋土墻a擋墻墻身采用不低于C20的片石混凝土或混凝土澆筑,圬工不應有水平通縫。b墻身沿線路方向每隔1020米結合墻高或地質情況設置伸縮縫一道,縫寬0.02米,縫內沿墻頂、內、外三邊填塞瀝青2、麻筋,深0.2米。c墻后通長全高設置無砂混凝土塊反濾層,厚度不小于20厘米。且最底排的泄水孔下部與墻頂0.5米高的范圍內設置夯填黏土防滲層。d墻身地面以上部分于墻背反濾層范圍相應位置每隔2米上、下、左、右交錯設置PVC管泄水孔,墻身于地面處一定要設置泄水孔。泄水孔采用0.1米的PVC管。其排水坡度不得小于4%。地下水發育以及有大股水流處,應加密泄水孔。c擋墻墻趾埋置深度:一般地段應不小于1.0米,有水沖刷時在沖刷線以下不小于1.0米,墻基位于傾斜面時,對土質和軟巖地基,墻趾埋深1.0米,距墻前傾斜坡面的水平間距2.02.5米;硬質巖地段,墻趾埋深1.0米,距墻前傾斜坡面的水平間距1.5米。斜基3、底不得改緩或改陡,圬工不得有水平通縫。浸水地區擋墻基底設計成水平。d墻基沿線路方向位于斜坡上時,基底縱坡不得陡于5%,若陡于5%時基底作成臺階式。當墻后地面橫坡陡于1:5時,應按規定將地面挖成臺階和進行必要的處理后方可填筑,以免填方順原地面滑動。e墻趾外側基坑非浸水地段用原土回填,夯實緊密,浸水地段用M7.5漿砌片石回填,并將回填面作成不小于4%的向外流水坡度,以免積水和基礎。(2)路塹擋土墻a擋墻墻身采用C20片石混凝土或C20混凝土澆筑。b路塹擋墻基礎埋深:土質及軟質巖地層應在路肩或側溝平臺以下不小于1.2米;膨脹土、紅黏土、極軟質巖地層不得小于1.5米;并低于側溝砌體底面不小于0.2米。4、當路塹基床底層換填厚小于或等于1.8米時,且設置縱向盲溝時,擋墻基礎埋深應位于側溝平臺以下不小于1.5米,且應于側溝溝底流水面以下不小于0.5米。當基床底層換填厚度為2.3米,且設置縱向盲溝時,擋墻墻址應位于側溝平臺以下不小于1.7米,且于側溝溝底流水面以下不小于0.5米,兩個條件必須同時滿足。c墻身沿線路方向每隔1025m結合墻高設置寬23cm的伸縮縫或沉降縫一道。縫內沿墻頂、內、外三邊填塞深度不小于0.2m的瀝青麻筋(55除外)。d擋墻背巖土的45時,墻背設砂夾卵石通長反濾層。在沒有特殊要求的情況下,反濾層厚度為0.3m;膨脹土地區、砂卵礫石土及地下水發育地段反濾層厚度為0.5m。最低排泄5、水孔下部和距墻頂0.5m高范圍內(墻頂設漿砌片石護坡,護墻或骨架護坡者除外),設置夯填黏土防滲層;當5545時,泄水孔處可設窩狀反濾層;當55時不設反濾層。e墻身于路肩以上部分每隔2m上、下、左、右交錯設置0.1m泄水孔。泄水孔采用=0.1m的PVC管。f土質及軟質巖墻背開挖臨時邊坡較高地段,應分段跳槽開挖,并及時砌筑墻身。臨時開挖邊坡盡可能與墻背保持一致,墻背臨時邊坡視需要可采用錨噴(網)或素噴水泥砂漿防護。臨時邊坡如超挖、局部坍塌、掉塊等,應采用不低于擋墻設計指標的材料回填。g擋墻于適當位置設檢查梯,踏蹬鋼筋為=16mm,步距0.2m。1.2工藝流程(見施工工藝流程圖)施工準備測量放線基礎6、開挖基礎、墻身施工養護質量驗收2、施工方法及要求(1)施工方法土質或全風化巖石地層基礎采用洋鎬或風鎬開挖,硬質巖石地層基礎開挖采用風鉆眼,爆破開挖。基礎澆注混凝土采用小型鋼模立模。墻身混凝土采用大鋼模立模。每次澆注長度以施工縫設置長度為準。(2)施工要求基礎開挖前,必須先做好排水設施,基礎開挖后應及時進行基礎及墻身施工,并作好墻后排水設施,及時回填或填筑路堤。 基礎開挖后,應認真核對地質資料,經驗收合格后,才可進行基礎施筑,當與設計不符時應及時反饋。擋墻背后回填料及其填筑、壓實應符合設計要求。擋墻的泄水孔、反濾層、沉降縫應符合設計要求。混凝土澆注時必須嚴格按照混凝土施工的要求進行,原則上墻身和7、基礎一次澆注成型,若分段施工時必須預留接茬鋼筋。基礎開挖各部位允許偏差見下表:序號項目允許偏差1基坑邊緣距路基中線距離+50mm,-10mm2臺階尺寸+100mm3斜面基底坡率+1%4起訖里程+100mm5基底高程0,-50mm墻身施工允許偏差見下表:序號項目允許偏差1距線路中線距離+20mm,02墻身厚度+20mm,03頂面高程+20mm4泄水孔間距+20mm5起訖里程+100mm6沉降縫位置+50mm7沉降縫寬度+4mm3、質量控制措施(1)基礎開挖后必須進行基底承載力檢測,符合設計要求后方可施工。(2)進場原材料(水泥、砂、碎石、瀝青木絲板等)必須經過檢測合格后才能施工。(3)在混凝土施8、工中采用大鋼模作為模板,可減少出現蜂窩、麻面等混凝土質量問題。(4)對混凝土的搗固人員必須要求是熟練的混凝土工。4、安全環保措施(1)片石混凝土所采用的片石重量不得超過50kg。(2)腳手架的搭設及拆除必須符合相關規定。(3)施工人員現場必須佩帶安全帽,高處作業時要求系安全帶。(4)施工吊斗提升時,裝載物不得超過吊斗幫。(5)盡量少占或繞避林地、耕地,保護原有樹木及地表植被。臨時用地范圍的耕地采取措施復耕。(6)施工場地內修建施工排水系統并確保暢通。工地廢水排放前先經沉淀池沉淀,并采取必要的凈化措施處理后方可排放。有害物質要定點存放并按有關規定處理。(7)運輸可能產生粉塵的車輛配備擋板及棚布,防止粉塵飛落,減少對生產人員和當地居民造成危害,必要時進行灑水(8)工程完工后及時清理現場垃圾,做到文明退場。編制人: 復核人: 審核人: 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