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道抽排泵站建設項目工程施工技術交底書.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88634
2024-09-06
7頁
402.50KB
1、渠道抽排泵站建設項目工程施工技術交底書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交 底: 復 核: 批 準: 接 收: 二XX年X月 渠道抽排泵站施工技術交底 編號: 工 程 項 目XX中線工程XX段合 同編 號XX 單位工程名稱渠道抽排泵站工程 施工單位 部位描述見具體內容 交底日期 交底地點 交底內容: 一、部位說明我標段共4座抽排泵站,分別在渠道SH(3)25+971.8、SH(3)26+808.9、SH(3)27+808.9和SH(3)28+808.9四處,依次為4#抽排泵站、5#抽排泵站、6#抽排泵站、7#抽排泵站,4座抽排泵站均需要沉井法施工。4座泵站沉井2、,高度依次分別為10m,12.04m,11.37m,10.9m。結合設計尺寸,沉井施工計劃分4節澆筑,2次下沉。4節澆筑高度分別為2.5m、4.0m(高出導水鋼管二期頂不小于1m)、2.5m、0.9m(根據設計總尺寸調整)。井筒內采用人工挖裝土渣,加25t汽車吊吊料斗出渣法施工。前兩節澆筑完成后開始第一次下沉,完成最后一節澆筑后進行第二次下沉。4#抽排泵站位于渠道樁號SH(3)25+971.8,該泵站軸線與總干渠軸線交點大地坐標為:X=3748917.8266,Y=502879.4136;該泵站中心大地坐標為:X=3748946.0739,Y=502843.3555;共裝機4臺,其中2臺為正常3、工作排水泵,1臺工作1臺備用;2臺為檢修排水泵,其中1臺工作1臺備用。井筒采用導水鋼管與軟式透水管連接,將軟式透水管內匯集的地下水通過導水鋼管輸送至井筒內。井筒材料為 C20 鋼筋混凝土,泵房豎井混凝土抗滲等級W4。井筒平面呈圓形,內徑 6.2m,高程118.7m以上壁厚 0.6m,以下壁厚 0.7m。工作平臺層上部設置廠房,廠房內設置電動葫蘆。該泵站井筒總高17.35m,井筒頂面高程為133.55m,下部高程116.2m;設計要求豎井127.10m高程以下采用沉井法施工,沉井施工高度10.9m; 127.10m高程以上按常規方法施工。需要分兩次開挖,首先開挖至127.10m高程,待沉井施工完4、畢后再開挖導水鋼管部分。二、主要工程量 (以4#泵站為例贅述) 1、沉井下沉開挖453.6m3 2、C20混凝土底板36m3 3、C20混凝土筒身218m3 4、C10混凝土墊層8.6m3 5、鋼筋制作及安裝33t 6、M7.5漿砌石260m3三、施工準備 1、技術交底:(1)本技術交底由項目部進行交底,使所有參加施工的人員知道施工程序、質量標準,工藝要求等。(2)施工隊伍要對各自班組進行三級技術交底,使得每一位直接操作人員心中有數。 2、資源準備:結合施工圖和施工進度計劃,及時對材料和設備、機具進行進場準備。 3、施工用電:提前核對施工用電的實際負荷能力,檢查線路和配電設施,保證供電系統狀態5、良好。 4、各種施工設備要提前試運行,并做好用后保養和清理等工作。 5、提前做好施工組織工作,定人、定崗、定責,組織好換班交接,提前進行相關報驗。四、施工程序沉井施工總體程序為:一期平臺開挖混凝土墊層施工砌刃腳磚支座第一節沉井制作第二節沉井制作第一次沉井下沉第三節沉井制作第四節沉井制作第二次沉井下沉沉井封底連系梁、平臺施工土建尾工處理。1、操作架搭設由于沉井制作是在地面上施工,且高度較高,因此需要搭設鋼管腳手架,以滿足砼澆筑各工序的需要。同時操作架作為沉井下沉施工的指揮架。操作架主要用于施工便利,上下交通和指揮使用,因此只需按照常規操作架搭設施工即可。根據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施工規范,6、可搭設雙排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即可滿足要求。在此只列出沉井外側腳手架施工圖,沉井內側可根據外側方法一樣搭設施工。本次鋼管腳手架采用48 鋼管搭設,立桿縱橫間距均為70cm,橫桿步距120cm,單排設剪刀撐2道,根據沉井結構為圓筒狀,操作架具體施工見下圖。2、鋼筋制安鋼筋在鋼筋加工廠統一加工。 現場技術員按照施工圖紙指導工人進行鋼筋綁扎。鋼筋的安裝位置、間距、保護層及各部分鋼筋尺寸的大小均應符合施工圖紙的規定。3、模板施工井壁模板采用P1015模板拼裝,小部位和異形部位采用竹膠板制作木模板與鋼模拼裝一起。所有模板間縫隙填塞雙面膠或海綿條,防止混凝土漿液外流。內外模用14mm對拉螺栓固定。因有抗滲要求7、,在螺栓中間設止水板。4、混凝土澆筑方式及振搗混凝土拌制應嚴格遵守混凝土配合比進行配料,澆筑時分層澆搗,砼分層澆搗厚度每層不得大于0.5m。混凝土分層搗固時,振搗器應插入下層混凝土5cm。振搗器應避免碰撞鋼筋模板或預埋件。混凝土澆筑前在井的四角模板上設置沉降觀測點,以便及時發現沉井在澆搗過程中由于自重重造成的不均勻沉降,及時調整在澆筑過程中沉井造成的偏差。5、施工縫處理由于井壁分節制作,節間施工縫采用“凹“形接口。老砼表面應進行鑿毛,在新砼澆筑前應清理垃圾,并灑水濕潤新老砼接縫處。同時在澆搗前在施工縫處應先鋪一層同混凝土標號的水泥砂漿。6、拆模、養護拆卸鋼模板和扣件式鋼管,操作順序是自上而下,8、由內向外拆卸模板和扣件式鋼管。模板拆除后及時拆除錐形套,用防水砂漿二次補填。對于較大孔洞口懸空部分的砼底模應按要求,當砼強度達到一定設計強度時,方可拆除。砼濕潤養護期為28天,若遇冷空氣襲擊,氣溫突變天氣,應及時加蓋草包或搭建擋風屏保溫。每次澆筑砼時,都應按砼的方量制作相應的抗壓、抗滲試塊,并送試驗室標準養護室,使砼試塊可以在同等條件下進行養護,保持數據的準確性。7、 沉井施工7.1沉井制作1、將建基面開挖至設計要求的高程(4#泵站開挖到127.10m)。2、在建基面四周挖寬高 = 0.3m0.3m的排水溝,磚砌并抹面,溝底坡比為2%,排向總干渠已開挖基坑方向。3、沉井范圍內建基面平整灑水并壓9、實。4、在沉井井壁周圈澆筑C10素砼墊層,墊層厚10cm,寬90cm,呈圓環形。素混凝土墊層上面整平,上表面高程為設計沉井施工高程。5、在素混凝土墊層上砌磚支座,用來做沉井刃腳的斜面模板。磚支座斜面用砂漿找平。6、綁扎第一節井筒鋼筋,立模板。井筒內外搭設鋼管架子。注意對拉拉桿中間設止水板。7、澆筑第一節沉井混凝土。注意沉井應對稱均勻上升,每層澆筑厚度不大于50cm,不可上升過快,避免模板漲模。8、施工縫處埋設止水帶。澆筑完后,縫面必須鑿毛。9、待第一節井筒混凝土終凝后,綁扎下一節井筒鋼筋,立模板,搭架子。10、待第一節井筒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75%后,可澆筑下一節沉井井筒混凝土。11、待第10、一節井筒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100%,第三節井筒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70%后,方可開始下沉施工。7.2降排水施工由于本工程的4座泵站地下水位都很高,沉井施工前需要先行降排水施工。降排水方法為:在順渠道方向、井筒外側上下游,距離井筒外壁3m處各打一降水井,計劃每個沉井先打降(排)水井3個,根據施工情況,如果不能滿足要求,則根據實際增加降水井數量。成孔直徑60cm,井內安裝內徑40cm的無砂混凝土排水管,管壁厚5cm,井底低于設計井筒底高程不少于5m。7.3沉井下沉沉井分四次澆筑,兩次下沉法施工。嚴格按照設計圖紙的要求,設置和封砌預留孔,并保證在沉井下沉過程中,預留孔內不滲水。(1)沉井下11、沉采用挖土下沉法,依靠沉井自重下沉到達設計標高。(2)根據設計要求,第一節沉井下沉必須達到設計強度75%才可以下沉。沉井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后,開始沉井下沉。下沉前應將井內的所有雜物清除干凈,準備工作就緒后,先敲碎刃腳下模板,應有專人負責對稱、同步地進行。敲碎刃腳下模板過程中,應隨敲隨填夯黃砂,在刃腳內外應填筑成小土堤,并分層夯實,同時加強觀察,注意下沉是否均勻。(3)沉井采用人工挖土,應注意均勻對稱,由中心向刃腳四周開挖,挖土時控制每層3050cm ,且統一指揮。挖出的土采用吊車將土吊出井外再用自卸汽車運走。井內挖土始終應保持中間稍低于四周,但高差需控制在1m之內,嚴禁深鍋挖土,防止突沉造成沉12、井四周地面沉陷和沉井傾斜的危險。在沉井開挖過程中防止窒息必須向沉井內輸送空氣,空氣輸送采用3m空壓機輸氣。(4)沉井下沉時的指揮者應對井內四周的垂線必須密切注意,并在沉井四周設觀測點,加強下沉過程中觀測,發生偏移、扭曲等及時糾正。沉井施工過程中,須對周圍環境的變形、沉降進行嚴密監測。(5)沉井下沉初階段糾偏應根據“多沉則少挖,少沉則多挖”的原則,刃腳下挖土要逐步擴大,不能一次過量掏空,不能通過大量挖土來糾偏,糾偏應根據測量數據隨偏隨糾,當沉井偏斜達到允許值的1/4時,便要糾偏,下沉過程中要勤測、勤糾、緩糾。(6)沉井每下沉一次檢查一次垂直度與中心軸線。隨時檢查沉井水平度,加強監護,對地下水及時13、排除。下沉至接近設計標高1米時,應減速下沉,記錄下沉的速度。加強觀測,每二小時一次。最后2030cm處停止開挖,觀測沉井在不開挖的情況下的下沉速度,確保沉井下沉標高嚴格控制在范圍內。堅決防止超挖。如發現特殊土質,應及時報告監理單位和設計單位,提前做防護措施。7.4沉井封底1、沉井下沉至設計標高,經觀測在8小時內累計下沉量不大于10mm,即可進行沉井封底。2、封底前先將刃腳處新鋼板表面沖洗干凈,對井底進行修整,使井底形成鍋底形狀。3、由刃腳向中心挖放射形排水溝,填以塊石作成濾水盲溝,中心設集水井與盲溝聯通,使井底地下水匯集于集水井中,用潛水泵排出。4、混凝土澆筑須分層、不間斷進行,由四周向中央推14、進,振搗密實。7.5沉井特殊措施沉井過程中往往出現沉井傾斜、不能全部下沉現象。為了確保井筒順利、成功下沉,需要在井筒下部外徑尺寸加大5cm,頂部沙袋加壓,刃腳磚砌模板,如下圖五.沉井施工過程中的各種應急處理沉降下沉施工中常見問題,原因分析、預防措施及處理方法:常遇問題原 因 分 析預防措施及處理方法沉井傾斜1沉井刃腳下的土軟硬不均勻2沒有對稱地抽除承墊木或沒有及時回填夯實;并外四周的回填土夯實不均勻3沒有均勻挖土使井內土面高差懸殊4刃腳下掏空過多,沉井突然下沉,易產生傾斜5刃腳一側被障礙物擱住,未及時發現和處理6排水開挖時,井內涌砂7沉井制作質量差,刃腳不平,井壁不垂直,刃腳和井壁中心線不垂直15、,使刃腳失去導向功能。1加強下沉過程中的觀測和資料分析,發現傾斜及時糾正2對稱、均勻抽出承墊木,及時用砂或砂礫回填夯實3在刃腳高的一側加強取土,低的一側少挖或不挖土,待正位后再均勻分層取土4在刃腳較低的一側適當回填砂后或石塊,延緩下沉速度5不排水下沉,在靠近刃腳低的一側適當回填砂石;在井外射水或開挖,增加偏心壓載以及施加水平外力6.嚴格控制模板、鋼筋、混凝土質量,使井壁外表面光滑,井壁垂直。各部尺寸在規范允許偏差范圍以內。7.井筒已歪斜,可在開始下沉時,采取在歪斜相反方向,刃腳較高的部位的一側加強挖土,在歪斜的方向較低的一側少挖土來糾正。沉井偏移1大多由于傾斜引起,當發生傾斜和糾正傾斜時,井身16、常向傾斜一側下部產生一個較大壓力,因而伴隨產生一定的位移,位移大小隨土質情況及向一邊傾斜的次數而定2測量定位發生差錯1控制沉井不再回偏移方向偏移2有意使沉井向偏位的相反方向傾斜,當幾次傾斜糾正后,即可恢復到正確位置或有意使沉井向偏位的一方傾斜,然后沿傾斜方向下沉,直至刃腳處中心線與設計中線位置相吻合或接近時,再將傾斜糾正3加強測量的檢查復核工作沉井下沉過快1遇軟弱土層,土的耐壓強度小,使下速度超過挖土速度2長期抽水或因砂的流動,使并壁與土之間摩阻力減少3沉井外部土體液化1用水垛在定位墊架處給以支承,并重新調整挖土;在刃腳下不挖或部分不挖土2將排水法下沉改為不排水去下沉,增加浮力3在沉井外壁與土17、壁間填粗糙材料,或將井筒外的土夯實,增加摩阻力;如沉井外部的土液化發生虛坑時,可填碎石進行處理 沉井下沉極慢或停沉1井壁與土壁間的摩阻力過大2沉井自重不夠,下沉系數過小3遇有障礙物1繼續澆灌混凝土增加自重或在并頂均勻加荷重2挖除刃腳下的土或在并內繼續進行第二層“鍋底”狀破土;用小型藥包爆破震動,但刃腳下挖空宜小,藥量不宜大于0.1kg,刃腳應用草墊等防護3清除障礙物六、注意事項1、所有模板安裝前涂刷脫模劑以利于拆模,拆模后對模板及時清理,分類堆放。2、鋼筋代換須經設計監理同意后按照規范要求進行,不得擅自更改。3、為防止砼在澆筑過程中突發的中斷施工,如停電、砼供應中斷等,澆筑前應有應急措施(如在砼澆筑前備有發電機,保證在砼初凝前將攤鋪混凝土振搗密實)。4、澆筑前掌握澆筑的天氣情況,如有中到大雨,可推遲澆筑日期。小雨可以施工,但要及時調整砼坍落度,砼面要及時覆蓋,防止雨水沖刷,同時原漿收面。 記錄人:施工技術交底主持人: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