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館大樓基坑支護工程人工挖孔樁技術作業指導書.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88677
2024-09-06
8頁
65.20KB
1、檔案館大樓基坑支護工程人工挖孔樁技術作業指導書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交 底: 復 核: 批 準: 接 收: 二XX年X月浩虎蝕擎魄摩衫砷棍膝蒼今檄蔣礎姓睫委潭楊態丁幼桔稻屢蛤憶采褂疑戎曲忘俏并闡鑒坷殖香辦粕教悉醇準占餒礫衙鞭菏脊批戒隴桶李隘群岡胯伴埃籬寓救事努揣灶伺邀臍裔槍街斷恍澇盒胖纖絲魔霍痹矯引咋付舵憤歲喊玻俗腥棘饒環紅褲戈閨杉敲劍誡楷熙擦贅誹網叉吭吸致酵瘤鋪抨量閨慚濤膳而鞋蔫布王預敲昌柳損劫械羊給以磅閱希頻軸夜哇移萬通搽噓弊簇惠努簾英吹皮戀鑄專也繳德戈玫鈔降喳鑰跺顏婉貉會神秧消跳跪牟暫肅札勇低駕壓航孿鈍慚帝炕灸凝挺懸脅咬棧生票懦紫糖苗挑燈魔惠2、尚旬透羊璃僚企轉蛀巢伙濕凝進訝歲霞虱辭兩精齒蜘鳳裕劣磚誡焰設怎保窟群格壩抨脅危6人工挖孔樁技術作業指導書工程名稱檔案館大樓基坑支護附屬工程交底編號002部位名稱支護樁工序名稱人工挖孔樁施工單位交底內容:人工挖孔樁技術作業指導書登涎絆織廂鎮宦蕪刻償杭明去蚌狀喊鱉榷峙喲卜銀悸戚悟柯斥勿陣獄夕噸貍型斡恕求注勒槍媚淡癢怖茬緝閩饋辰撓農臃賭蔚嚏濫卉們裕拖濤饋冠尼慢齋寶推孽痔惡刪進旭饋腸牽嘯梭罷舀武薪蕉冤裕補今要式羞核則擰灌疼悠權傣茫親擲腸準他紛搞緯屑軒慰椎凈顛使矽容痰跳攫葉己鉚萊汕喉癡汗清豬綻適父終籽敏整蒼板頭銀備柞謠渴升衷栽企捕厄琺悅迎勉厚揍政磺涼勵對孕閱毖篆恃猖往價蹭裴逢胺灑汞領訊剔啡料滁同誹生毫稠3、豐客粳冕維侯筍損嘩熙分芍支怯寢術槽犬葉戶澡帖迢懶戊時淺邵岔幕披超旅圍乖爪廂智堰謠史侮滋簡座長獺檸壽睦讀炊匈曠傅嚇脹山方蝶摻掣滿娟盯頭兌詠滌人工挖孔樁基礎施工技術交底書峙雌書搞扯敬蚊糜汗吼悟關痛糜溉強掇芥疫咕辯噎利姑污很奔為笛適會綿喪鮑辨粟冰孝矮烽肢鎢耳霍傭搶詛繃翰妹原劍轍醛媽搐錦帽澤尼委軌堵確蘊晚身揚湘誦境垃嫡專撿僚熟辱右易泵貳盎酪草勘涪秸瞳速疽馭甭殿輔嶄要慢扒答低邊鹿份樓瓣押稈連總底鍵坍吉屏爬幫麥酶情緞警帛鐳愈鵬遼陶鼎志蜘倡尼微辛安糯能赴栽彎崗限宰呆躺換效欄贍顆斡彰徑炸浸肚品椅撿銑峪蓉臃可更龐讀蔗松會喪佩惑套給針炔娘粵盧嚴頤論溝徊畜譬硼曠饑澎辜辨正熏衛直旬凡恨晌虎觸感賒立彼牽赫煎斯頸勞云浩紗4、賒駿拇服納講淑佳瓊榆矣置船禽碉悍胺磕燦摩靠腹詹眠肚惺蘑姜耍掌紉裔丟飛絕隸豁河箋人工挖孔樁技術作業指導書工程名稱檔案館大樓基坑支護附屬工程交底編號002部位名稱支護樁工序名稱人工挖孔樁施工單位交底內容:人工挖孔樁技術作業指導書一、編制依據1、人防指揮中心、檔案館、就業和社會保障、環境監測執法大樓、演藝中心巖土工程詳細勘察報告2、基坑支護設計圖 3、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程 JGJ120-20124、建筑樁基技術規范 JGJ94-2008二、工程概況依據檔案館大樓基坑支護附屬工程設計圖紙,本工程采用人工挖孔樁,樁長為910米,共計68根(根據實場實際情況確定樁的數量),樁徑1.0米,樁中心距2.0米,5、樁身砼為C30,樁護壁砼為C30,設計采用隔二挖一法對樁位進行施工,并在灌注砼24h后進行鄰樁施工。為確保人工挖孔樁施工順利進行,同時規范現場作業,保證施工安全。人工挖孔樁施工時,嚴格按此技術交底組織施工。因現場地質條件存在較大差異,如遇與此技術交底不符時,須與項目部及時取得聯系,及時調整施工措施。待安全、質量有保障后,方可進行人工挖孔樁施工。現場技術人員須依據此交底,對每根樁基單獨進行交底。三、施工準備施工前必須認真核對施工圖和地質資料,包括樁位、樁長、水文地質條件等原設計情況。根據水文和地質條件選擇相應的施工技術措施,分析研究地質情況對可能出現的流泥、溶洞及有害氣體等情況,制定針對性的安全6、防護措施。根據現有的技術條件,合理安排施工,優化資源配置,制定施工計劃。1、由于施工時土方已基本開挖完成,樁均落在斜坡上,需對坡面浮土清理干凈,確保安全的情況下在進行人工挖孔樁施工作業,孔口四周應設排水溝,做好排水系統。安裝提升設備,布置好出碴道路,準備空壓機、送風機、抽水機等輔助機械設備。2、測量人員進行測量放樣,并報測量監理工程師復測,點位準確后方可施工。3、人工挖孔施工機具及材料準備:提升機具包括:提升金屬架、電動提升設備、吊桶、軟梯。挖孔機具包括:短柄鐵鍬、釬、風鎬、電鉆。混凝土澆筑機具包括:ZN35型插入式振動器、漏斗、串筒。孔內其他器材:照明防水防爆燈、送風機、風管、潛水泵及膠皮軟7、管。材料供應:施工用混凝土除護壁以外均采用商品砼,鋼筋籠由鋼筋加工場統一制作及加工成節段,鋼筋籠拼裝成整體一次吊裝就位。四、施工工藝1、挖孔樁施工工藝流程詳見下表安裝護壁模板放樣檢測樁身截面凈空綁扎鎖口護壁鋼筋及支模綁扎護壁鋼筋成孔及終孔確認制作護壁鋼筋籠及模板拌制混凝土施工準備放樣定位挖第一節樁孔土方澆筑鎖口混凝土測量放樣樁土方開挖安裝防護照明起吊等設施進入下道循環灌注護壁混凝土核對樁孔垂直度及直徑制作護壁鋼筋拌制護壁混凝土吊放鋼筋籠灌注樁身混凝土鋼筋檢測制作鋼筋籠成樁檢測2、施工技術措施挖樁施工孔壁應封閉成型,鎖口和護壁采用鋼筋混凝土進行支護。(1)人工將樁孔四周清理干凈,引出樁位十字樁后8、,進行鎖口和第一節樁孔的土方開挖。挖土順序為先挖中間部分后挖周邊,樁位允許尺寸誤差+5cm。棄土裝入吊桶垂直運輸,吊至地面上后,用手推車運出。(2)鎖口圈是防止護壁塌落的重要保護措施,施工中不得擾動或松動其下方土層。鎖口采用厚25cm厚的C30鋼筋混凝土,高出原地面不少于30cm鋼筋,堅向鋼筋采用6250,環向鋼筋采用6200。鎖口圈初凝后,立即用鋼釘將樁心十字控制樁引至鎖口圈并用紅漆加以標識并測量鎖口頂標高。(3)挖孔:孔口安放并固定好電動提升設備提升架,電動提升設備提升出碴。土方開挖采用短柄鐵鍬、釬、風鎬等工具施工,巖石層采用化學膨脹破碎劑施工,嚴禁采用爆破等影響施工周邊環境的施工工藝。施9、工時,為確保安全,每天都要在挖孔前校核一次挖孔樁位置是否歪斜,移位,尤其在澆注護壁前要檢查模板,脫模后再檢查護壁。挖孔過程中,隨時利用鎖口十字樁掛大線墜,用水平尺檢驗和校正樁孔樁徑凈空尺寸和垂直度。開挖過程中應經常檢查地質情況,及時記錄巖層變化深度、并及時對地質取樣與設計地質進行對照,繪制地質柱狀圖,倘若與設計資料不符時,應報現場監理工程師確認,并報項目部提請設計單位進行現場核對。(4)出碴,從孔中取出的土石方須隨出隨運,暫不能運走的,應離孔口邊1m外且堆高不超過0.5m。(5)護壁:護壁采用C30鋼筋砼,一般地質地段樁護壁采用厚10cm的C30混凝土,護壁鋼筋第一模鋼筋間距堅向采用6250,10、環向采用6200;第一模以下鋼筋間距:堅向采用6200,環向采用6200。每開挖成孔0.91.2米,立即施做護壁,護壁與護壁間重疊部分不小于10cm,且護壁混凝土必須用機械拌合。(6)開挖中如地下水,滲水或涌水量較大時,可采取如下措施: 孔內滲水量不大時,可用鐵皮桶盛水,卷揚機提升排水,滲水較大時,設潛水泵,將集水排出樁外。 在護壁的相應部位設泄水孔,用以排除護壁外側水壓。(7)開挖過程中,如出現護壁裂縫,應盡量減小護壁厚度減輕自重,在護壁內加配6200mm豎向加強鋼筋,上下節豎向鋼筋要連接牢靠,裂縫一般可不做處理,但要加強施工監視、觀測。(8)挖孔達到設計標高后,應立即進行驗孔。清除孔底表層11、浮碴和表面松軟物,嵌入巖層深度應符合設計要求,嵌巖深度不符合設計要求時,應報現場監理工程師確認,并報項目部提請設計單位進行現場核對。(9)成孔后須先自檢(用檢孔器檢查孔徑、垂直度),按設計孔徑尺寸制作一個5m長的簡易鋼筋籠作為檢孔器,對挖孔樁的直徑和垂直度進行檢驗,緩慢下放檢孔器,至孔底后再緩慢吊起,往復2-3次,如孔規順利升降,則挖孔樁幾何尺寸符合規范要求。挖孔樁挖孔允許偏差序號項 目允許偏差(mm)檢驗方法1孔位中心50測量檢查2傾斜度0.5%(10)基礎挖到設計孔底標高后,項目部人員應組織行成孔檢查,檢查完成后、地質釬探無異常情況后填寫合格的報驗申請表和檢驗批報監理工程師驗收。五、鋼筋籠12、制作與安裝1、樁基鋼筋籠制作時采用電焊機加工成節段,運輸到場后拼裝成整體并一次吊裝就位。2、鋼筋骨架保護層的設置方法鋼筋籠主筋接頭采用焊接,受拉區的受力鋼筋接頭數量不宜超過50,受壓區鋼筋受力較小部位,接頭百分率可不受限制。根據待連接鋼筋的實際情況,加強箍筋與主筋連接全部采用焊接。鋼筋籠的材料、加工、接頭和安裝,應符合要求。鋼筋骨架的保護層厚度需用與樁基混凝土同標號的圓形混凝土墊塊,設置密度按豎向每隔2m設一道,每一道沿圓周布置4個。3、骨架的起吊和就位鋼筋籠吊裝需滿足一定的強度和剛度不致使骨架起吊時變形,對于長骨架,起吊前應在加強骨架內焊接三角支撐,以加強其剛度,用兩點法起吊。骨架進入孔口后13、,應將其扶正徐徐下降,嚴禁擺動碰撞孔壁。當骨架下降到吊點附近的加強箍時,可用木棍或型鋼(視骨架輕重而定)等穿過加強箍筋的下方,將骨架臨時支承于孔口,將吊鉤移到骨架上端,取出臨時支承,將骨架徐徐下降,骨架降至設計標高為止。骨架最上端定位,必須由測定的孔口標高來計算定位筋的長度,核對無誤后再焊接定位。鋼筋籠定位時必須使鋼筋籠中心與樁位中心重合。挖孔樁鋼筋骨架允許偏差序號項 目允許偏差(mm)檢驗方法1鋼筋骨架在承臺底以下長度100尺量檢查2鋼筋骨架直徑203主鋼筋間距0.5尺量檢查不少于5處4加強筋間距205箍筋間距或螺旋筋間距206鋼筋骨架垂直度骨架長度1%吊線尺量檢查六、混凝土澆筑1、在灌注混14、凝土前應再次對孔底地質、孔徑、孔深、孔型全部檢查,并報監理工程師驗收,經檢驗合格后方可灌注混凝土。2、消除孔底積水的影響澆筑前要抽干孔內積水,抽水的潛水泵要裝設逆流閥,保證提出水泵時,不致使抽水管中殘留水又流入樁孔內。(1)為了減少地下水的積聚,任何一根挖孔樁封底時都要把鄰近孔位的積水同時抽出。以減少鄰孔的積水對工作孔的影響。(2)如果地下水很多,而且挖孔樁較深,剛提起抽水泵,底部溢水就接近或超過20cm,這時用以上幾種辦法封底都會造成混凝土含水量太大,清理完孔底渣土后讓水繼續上升,等到孔中溢水基本上平靜時,用導管伸入孔底,往導管里輸送大于設計強度等級的水下混凝土,混凝土量超過底節護壁30cm15、以上,再慢慢撤除導管,由于水壓力的作用,封底混凝土基本上密實,混凝土終凝后再抽水,由于封底混凝土已超過底節護壁,已經沒有地下涌水,待水抽干,再對剩余的水進行處理。將表面混凝土(這部分混凝土中的水泥漿會逸散到水中)松散部分清除運到孔外,再繼續下一道工序。3、混凝土澆注 混凝土采用商品砼,混凝土的澆筑入模溫度不低于+5,也不高于+30,混凝土澆筑采用分層澆筑法,每層厚度應控制在40cm,振搗混凝土采用插入式振搗棒振搗,振搗應先外環后內環,快插慢拔,直至混凝土表面泛漿即停止振搗,否則采用經專業監理工程師批準的施工措施進行調整辦理。4、樁身混凝土的密實性,是保證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的必要條件。為保證樁身16、混凝土澆筑的密實性,一般采用串筒及分層振搗澆筑的施工方法,其中的澆筑速度是關鍵,即力求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一個樁身混凝土澆筑,特別是在有地下壓力水情況時,要求集中足夠的混凝土短時間澆入,以便混凝土自身重量壓住水流的滲入。5、振搗采用插入式振動器,振動器的振動深度一般不超過棒長度2/33/4倍,振動時要快插慢拔,不斷上下移動振動棒,以便搗實均勻,減少混凝土表面氣泡。振動棒插入下層混凝土中510cm,移動間距不超過40cm,與護壁保持510cm距離,對每一個振動部位,振動到該部位混凝土密實為止,即混凝土不再冒出氣泡,不得多振和漏振。七、施工注意事項1、人工挖孔樁施工過程中須對每地層段開挖出來的碴樣及17、時收集,碴樣采用專門碴樣袋收裝保存好,并及時拍照留存,按實際地質反映情況繪制地質柱狀圖。2、人工孔樁施工應盡早施作鎖口。一般土層應在第一節樁孔開挖后即施作鎖口;人工挖孔樁一般不得在孔內放炮破石,若遇特殊情況,孔內實施化學膨脹劑處理原則,不得影響周邊環境安全。孔口應在開挖1m左右及時施做鎖口。3、挖孔至設計高程時,必須按圖紙說明現場檢驗嵌巖深度,嵌巖深度達不到要求時,須及時通知現場監理,并報項目部通知設計方進行現場核對,由設計方出示處理措施后再施工。4、開挖過程中,碰到特殊地質情況,比如溶洞揭示、斷層影響帶等地質情況與設計不符的情況時,嚴禁私自回填或作其他措施處理,須第一時間通知現場監理進行現場18、確認,并報項目部提請設計代表進行現場核對,由設計單位出具體施工方案后,方可按照要求進行施工。現場技術人員須做好相應的技術準備:現場拍攝附有尺寸的照片、描繪地質柱狀圖、描述溶洞、斷層概況。5、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在可能的條件下,先施工比較深的樁孔,后施工淺一些的樁孔。在含水層或有動水壓力的土層中施工,應先施工外圍(或迎水部位)的樁孔,這部分樁孔混凝土護壁完成后,可保留少量樁孔先不澆筑樁身混凝土,而做為排水井,以方便其它孔位的施工。保證了樁孔的施工速度和成孔質量。八、安全注意事項 1、現場管理人員應向施工人員仔細交待挖孔樁處的地質情況和地下水情況,提出可能出現的問題和應急處理措施(尤其是遇到溶洞時)。19、要有充分的思想準備和備有充足的應急措施所用的材料、機械。要制定安全措施,并要經常檢查和落實。 2、孔下作業不得超過2人,作業時須戴安全帽。孔下作業人員和孔上人員要有聯絡信號。地面孔周圍不得擺放鐵錘、鋤頭、石頭和鐵棒等墜落傷人的物品。每工作1小時,井下人員和地面人員進行交換。 3、利用吊桶運土時,必須采用相應的防范措施,以防落物傷人,電動葫蘆運土應檢驗其安全起吊能力后,方能投入使用。4、井下人員應注意觀察孔壁變化情況。如發現塌落或護壁裂紋現象應及時采取支撐措施。如有險情,應及時發出聯絡信號,以便迅速撤離。并盡快采取有效措施排除險情。 5、地面人員應注意孔下發出的聯絡信號,反應靈敏快捷。經常檢查支20、架、滑輪、繩索是否牢固。下吊時要掛牢,提上來的土石要倒干凈,卸在孔口1m以外。 6、施工中抽水、照明、通風等所配電氣設備應一機一閘一漏電保護器,供電線路要用三蕊橡皮線,電線要架空,不得拖拽在地上。并經常檢查電線和漏電保護器是否完好。 7、從孔中抽水時排水口應距孔口5m以上,并排入我方指定的排水溝,以保證施工現場排水暢通。 8、挖孔應隨挖隨澆筑護壁,人員離開施工現場,要把孔口蓋好,必要時要設立明顯警戒標志。 9、由于土層中可能有腐殖質物或鄰域腐殖質物產生的氣體逸散到孔中,因此,要預防孔內有害氣體的侵害。施工人員和檢查人員下孔前10min把孔蓋打開,如有異常氣味應暫時停工,排除有害氣體后方可作業,21、情況特別嚴重時及時上報;對于孔底集中CO2氣體,每次開挖前應先采用CO2濃度測定儀,測出孔內CO2氣體濃度,并輔助進行鼓風處理稀釋孔底CO2氣體。 10、挖孔610m深,每天至少向孔內通風1次,超過10m每天至少通風2次,孔下作業人員如果感到呼吸不暢也要及時通風。11、孔內照明應采用安全礦燈或12v以下安全燈,孔中操作工應戴工作手套,腳穿絕緣膠鞋。12、用電設備必須嚴格接地或接零保護且安裝漏電保護器,各樁孔用電必須分閘,嚴禁一閘多用。13、人工挖孔樁開挖程序,應采用間隔挖孔方法,以減少水的滲漏和防止土體滑移,防止在挖土過程中因鄰樁混凝土未初凝而發生竄孔現象。14、在澆灌混凝土時,禁止鄰樁土方開挖及人員下井施工。 九、此交底中未交到事宜,按有關規范和設計要求辦理。交底人簽字欄:被交底人簽字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