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客運專線路基填料填筑工程施工技術交底.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88845
2024-09-06
10頁
48.27KB
1、鐵路客運專線路基填料填筑工程施工技術交底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交 底: 復 核: 批 準: 接 收: 二XX年X月 技術交底書交底單位名稱: 編號:工程名稱鐵路客運專線設計文件圖號施工部位交底日期技術交底內容: A、B填料施工技術交底一、交底范圍:1.A、B填料填筑施工里程:、上坊DK11+649.81DK13+072.91;、區間路基處DK18+440.91DK20+383.24。2.開始施工的條件以及施工準備工作:基底處理完成經檢測達到設計要求并經監理同意后,進入A、B組填料填筑施工。二、A、B組填料填筑施工工藝及質量控制流程圖路基填筑壓實工藝2、流程圖準備階段施工階段整修驗收階段填土階段平整階段碾壓階段檢測階段施工準備分層填筑攤鋪碾壓灑水晾曬碾壓夯實檢修簽證路基整修基底處理三、施工工序及工藝1、基底處理基底處理完成經檢測達到下列要求后,進入填筑施工。1.1路基基床以下的地基土除應符合設計地質條件外,還應滿足以下要求:(1)黏性土地基:地基應滿足靜力觸探比貫入阻力Ps1.8MPa和地基基本承載力200kPa。(2)粉質土地基:地基應滿足靜力觸探比貫入阻力Ps3.0MPa和地基基本承載力200kPa。(3)砂類土地基:地基應滿足標準貫入擊數N63.515和地基基本承載力200kPa。(4)卵礫碎石類土地基:地基應滿足地基基本承載力250k3、Pa。(5)巖石地基:、全風化巖石地基:風化呈黏性土狀的,地基條件與黏性土相同;風化呈砂卵礫石類土狀的,地基條件與類似土相同。、強-弱化巖石地基:地基地質條件與設計相符即可,如地基土存在軟弱夾層、土石相間等地基不均時,應檢查換填厚度與縱橫向土石過渡設計是否符合要求。1.2路塹基床換填底面沖擊壓實后應進行Ev2檢測,基床底層換填厚達2.3m時,滿足Ev245MPa的要求;當基床底層換填厚小于2.3m時,換填底面Ev260Mpa.1.3填高大于3m的路堤基底,沖擊壓實后或清基換填后,進行Ev2檢測,并Ev245MPa的要求。1.4當路基基底有地基加固樁時,且地基加固樁穿過了換填層,換填層的壓實度應4、滿足壓實系數K0.9的要求。2.攤鋪施工2.1、放線。在線路中樁和填筑邊線,每20m釘出邊線。為保證路基邊緣的壓實度,邊線應比設計線每邊寬出30cm。2.2、畫網格。在有效的填筑范圍內,按5m8m用白灰畫網格,以便現場領工員指揮車輛進行按順序傾倒填料。2.3、控制松鋪厚度。按自卸汽車每車的方量和松鋪厚度計算每個方格內的卸土車數,以控制填料的松鋪厚度。松鋪厚度可分32cm 、30cm、28cm、三種控制。大型壓實機械不能壓到的部位,采用小型振動壓實設備分層壓實,松鋪厚度不得超過20 cm。根據壓實機械組合、壓實遍數及檢測結果找出不同類別填料的最佳松鋪厚度。2.4、傾倒在網格內的填料,在攤鋪前檢查5、填料是否均勻,是否有粗細顆粒嚴重離析現象,若有采取機械配合人工進行施工現場二次拌合,確保填料均勻。2.5、攤鋪。采用推土機攤鋪散料,同時人工配合機械對局部進行找平和補料。2.6、控制填料含水量。按照填料室內試驗,填料施工含水率控制為最佳含水量的-1.51。填料含水率較低時,采用灑水措施;填料含水率過大時,采用松土器翻松晾曬。3、機械整平3.1、粗平。填料上足后,采用推土機粗平。為保證每層的平整度及施工厚度的均勻,攤平過程中要檢查層厚和平整度。3.2、精平。待粗平完成后,再用平地機精平作業。且每層填筑時均須形成(24)%的人字形橫坡。3.3、集窩處理。在攤鋪及整平過程中,容易出現骨料集窩現象,應6、安排小型挖機對局部級配較差的填料進行現場拌和,改良級配。對骨料局部集窩部分,由人工進行現場拌和。4、機械碾壓精平完成后,現場技術人員進行檢測,確認填筑層標高及平整度符合要求后才能進行碾壓。5、碾壓組合。碾壓采用25t以上的振動壓路機碾壓6遍,碾壓組合:靜壓1遍弱振2遍強振2遍靜壓1遍;碾壓組合:靜壓1遍弱振2遍強振遍靜壓1遍;碾壓組合3: 靜壓1遍弱振2遍強振遍靜壓1遍。壓實順序應按先兩側后中間,先靜壓后弱振、再強振的操作程序進行碾壓。大型壓實機械不能壓到的部位,采用小型振動壓實設備分層壓實。6、搭接處理。各區段交接處,應互相重疊壓實,縱向搭接長度不應小于2m,沿線路縱向行與行之間壓實重疊不應7、小于40cm,上、下兩層填筑接頭應錯開不小于3.0m。以保證無死角、無漏壓,確保碾壓的均勻性。7、A、B組填料檢測、施工檢測(1)、檢測點布置壓實后進行K30、Evd、Ev2、n等壓實指標檢測。檢測頻率:試驗階段:沿線路縱向每50m每壓實層抽樣檢驗空隙率n、地基系數K30,動態變模量Evd、二次變形模量Ev2各6點,具體布置為左、右距路肩邊緣1m處各2點,路基中部2點。正常施工階段: 沿線路縱向每100m每壓實層抽樣檢驗孔隙率n(砂類土和碎石類土)6點,其中:左、右距路肩邊線1m處各2點,路基中部2點;每100m每填高約90cm抽樣檢驗地基系數K30、Ev2、Evd 各4點,其中:距路基邊線28、m處左、右各1點,路基中部2點。沿線路縱向小于50m時,檢測頻率按每壓實層抽樣檢驗孔隙率n(砂類土和碎石類土)3點,其中:左、右距路肩邊線1m處各1點,路基中部1點;每填高約90cm抽樣檢驗地基系數K30、Ev2、Evd 各3點,其中:距路基邊線2m處左、右各1點,路基中部1點。(2)、檢測順序檢測按以下順序進行:先進行K30檢測,待其合格后,在同一位置附近進行Evd、EV2及空隙率n檢測。檢測中,嚴格按照程序標準作業,保證檢測質量。K30或Ev2檢測時,場地測試面應進行平整,并用毛刷掃去松土;當處于斜坡時,應將荷載板支撐面做成水平。將荷載板放置于測試地面上,應使荷載板與地面良好接觸,根據需要9、可鋪設一層標準砂(23mm)。8、檢測標準采用、組填料檢測標準:K30150MPa/m;vd40MPa,v260MPa;n28%;一般情況下,Ev2/Ev12.6,當2.6Ev2/Ev13.5時,Ev1應不小于Ev2規范規定值的60%。碎石褥墊層檢測標準:a. 褥墊層位于路基基床底層:K0.95、n28%、Evd40MPa。b. 褥墊層位于路基基床底層以下:K0.92、n31%、Evd40MPa;四、技術要求(主要從試驗角度)1、施工檢測(1)、檢測點布置壓實后進行K30、Evd、Ev2、n等壓實指標檢測。檢測頻率:試驗階段:沿線路縱向每50m每壓實層抽樣檢驗空隙率n、地基系數K30,動態變模10、量Evd、二次變形模量Ev2各6點,具體布置為左、右距路肩邊緣1m處各2點,路基中部2點。正常施工階段: 沿線路縱向每100m每壓實層抽樣檢驗孔隙率n(砂類土和碎石類土)6點,其中:左、右距路肩邊線1m處各2點,路基中部2點;每100m每填高約90cm抽樣檢驗地基系數K30、Ev2、Evd 各4點,其中:距路基邊線2m處左、右各1點,路基中部2點。沿線路縱向小于50m時,檢測頻率按每壓實層抽樣檢驗孔隙率n(砂類土和碎石類土)3點,其中:左、右距路肩邊線1m處各1點,路基中部1點;每填高約90cm抽樣檢驗地基系數K30、Ev2、Evd 各3點,其中:距路基邊線2m處左、右各1點,路基中部1點。(11、2)、檢測順序檢測按以下順序進行:先進行K30檢測,待其合格后,在同一位置附近進行Evd、EV2及空隙率n檢測。檢測中,嚴格按照程序標準作業,保證檢測質量。K30或Ev2檢測時,場地測試面應進行平整,并用毛刷掃去松土;當處于斜坡時,應將荷載板支撐面做成水平。將荷載板放置于測試地面上,應使荷載板與地面良好接觸,根據需要可鋪設一層標準砂(23mm)。2、檢測標準、組填料檢測標準:K30150MPa/m;vd40MPa,v260MPa;n28%;一般情況下,Ev2/Ev12.6,當2.6Ev2/Ev13.5時,Ev1應不小于Ev2規范規定值的60%。五、雨季、冬季、夏季施工措施雨季施工時首先應做好施12、工場地的排水,可在施工場地內部及周圍開挖排水溝、集水井并保證水流通暢,避免場地積水。配備抽水機、足夠的防水用覆蓋材料等防雨物資,避免雨天基坑被水浸泡。同時要密切注意天氣情況,選擇適宜施工的晴好天氣進行混凝土施工,盡量避開大雨、大風、高溫等惡劣天氣。當工地晝夜平均氣溫連續3天低于5或最低氣溫低于3時,就應采取冬季施工措施:在混凝土的拌和、運輸過程中采用一定的保溫手段保持混凝土的溫度。混凝土澆注完畢后,必須及時覆蓋保溫,防止受凍。如氣溫過低則停止施工。當工地晝夜平均氣溫高于30時應采取夏季施工措施:在混凝土拌和、運輸過程中采取一定的溫控措施,使混凝土的入模溫度控制在規范允許的30以內。六、施工安全13、措施對電工、機械操作工、起重設備操作工等特殊工種和安全員必須進行培訓,合格后持證上崗。安全員要執行三查制度即工前檢查、工中監督和工后復查,杜絕事故隱患。現場施工作業人員必須配備和正確使用安全帽、工作服等勞動防護用品,不得酒后上班,不得在現場穿拖鞋。七、安全、環保、文明施工技術措施: 1、對各機械操作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嚴格按規章安全作業。 2、對運土車輛進行積極有效的指揮,防止意外事故發生。 3、壓路機碾壓路肩時,應有人指揮,防止翻下,造成事故。 4、雙層作業必須設置隔離措施。 5、夜間進行高處作業時,必須有足夠的照明設備。 6、安全帶應拴在操作人員垂直上方牢固處。 7、班前組織人員進行安全教育,提出預防措施,保證安全生產。 8、保護好周圍的環境、減少各種污染。 交底人: 復核人: 接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