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處理廠構筑物建設項目樁基工程施工技術交底.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88911
2024-09-06
9頁
118.97KB
1、污水處理廠構筑物建設項目樁基工程施工技術交底編 號工程名稱交底日期 XX年 3 月 1日施工單位分項工程名稱樁基作業交底提要污水處理廠構筑物樁基施工交底內容:1. 作業時間安排 從XX年3月1日起,至XX年5月20日止,工程設計變更,工程量增加10%以上;外部不可抗拒因素;政府有關部門不予審批夜間施工手續;超過中雨及以上天氣5天以上,工期需順延。2.人員、材料、機械 2.1人員準備 根據本工程的施工需求應配備人員:測量工、 電焊工、樁機輔助工、卷揚機操作工等,并保證所有特殊工種均持證上崗。 2.2 材料及主要機具: 2.2.1本工程采用預制鋼筋混凝土樁:PHA400(95)A型樁、PHC4002、(95)AB型樁;采用蘇G/T232013預應力混凝土抗拔管樁、PHC預應力管樁圖集;規格質量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施工規范的規定,并有出廠合格證。 2.2.2 焊絲(接樁用):型號、性能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有關標準的規定。 2.2.3 鋼板(接樁用):材質、規格符合設計要求,宜用低碳鋼。2.2.4 主要機具有:靜壓樁,錘式打樁機、氣體保護焊、運樁小車、索具、鋼絲繩、鋼墊板或槽鋼等。 2.3 材料準備1)本工程主要材料為成品預制樁,需用量見主要工程量表。樁材由供樁單位生產供應,現場存放3天需用量,然后每天根據施工進度及時調運進場。上述材料均應提供產品質量保證書和出廠合格證,施工前需提交甲方或監理審查3、確認后,方可投入使用。 結構名稱樁數單根樁長合計單位備注細格柵渠及曝氣池154223388m770KN生化池18262240172m770KN/320KN沉淀池9362422464m770KN纖維濾池187234301m770KN退水泵房3722814m770KN接觸消毒池55191045m770KN/320KN再生水泵房55221210m770KN/320KN鼓風機房88221936m770KN污泥濃縮脫水間131222882m500KN加藥間2922638m770KN紫外線消毒渠3121651m770KN/320KN合計3529795012)鋼筋砼預制樁達到設計強度的100%才能壓樁。3)4、焊接法接樁時使用的焊條標號、性能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有關標準的規定,并有出廠合格證。2.4設備、機具準備主要設備、機具一覽表序號設備名稱型號規格單位數量國別產地制造年份額定功率生產能力用 途1靜壓樁機ZDT-800B臺3150KW700T壓樁施工2全站儀臺1測量布控及放樣3水準儀S3臺7高程控制5鋼卷尺JGW-508 50m把2測 量6送樁桿根3打樁、送樁3. 作業條件: 3.1 樁基的軸線和標高均已測定完畢,并經過檢查辦了預檢手續。樁基的軸線和高程的控制樁,應設置在不受打樁影響的地點,并應妥善加以保護。 3.2 處理完高空和地下的障礙物。如影響鄰近建筑物或構筑物的使用或安全時,應會同有關單位采5、取有效措施,予以處理。 3.3 根據軸線放出樁位線,用木橛或鋼筋頭釘好樁位,并用白灰作標志,以便于施打。 3.4 場地應碾壓平整,排水暢通,保證樁機的移動和穩定垂直。 3.5 打試驗樁。施工前必須打試驗樁,每棟數量不少于2根。確定貫入度并校驗打樁設備、施工工藝以及技術措施是否適宜。 3.6 要選擇和確定打樁機進出路線和打樁順序,制定施工方案,作好技術交底。4. 操作工藝 4.1打樁施工順序確定原則實踐得知擠土樁施工機理所產生的擠土影響范圍一般在11.5倍的樁長范圍內。只有合理的打樁流程及適當地控制打樁速率,才能有效地減少打樁施工所產生的擠土效應,減小打樁難度。因此在確定施工作業順序時,必須結合6、本工程的實際情況,綜合考慮對周圍環境、以及對工程樁自身質量可能產生的影響,科學合理地進行安排。施工應遵循:“先中央、后四周,由里到外,先大后小,先深后淺,先密后疏”的原則,如有保護對象,則宜背離保護對象由近向遠打樁。 4.2 工藝流程:樁機就位起吊預制樁穩樁打樁接樁打樁送樁中間檢查驗收移樁機至下一個樁位 4.3 就位樁機:打樁機就位時,應對準樁位,保證垂直穩定,在施工中不發生傾斜、移動。 4.4 起吊預制樁:先拴好吊樁用的鋼絲繩和索具,然后應用索具捆住樁上端吊環附近處,一般不宜超過30cm,再起動機器起吊預制樁,使樁尖垂直對準樁位中心,緩緩放下插入土中,位置要準確;再在樁頂扣好樁帽或樁箍,即可7、除去索具。 4.5壓樁:起動縱向和橫向行走油缸,將管樁對準樁位;開動壓機油缸將樁壓入土中1m左右后停上壓樁,從樁的兩個正交側面(距樁位20m) 用兩臺經緯儀校正樁身垂直度,將樁身垂直度控制在0.5%之內。第一節樁是否垂直,是保證樁身質量的關鍵。壓樁速度控制在0.030.05m/s左右。通過夾持油缸將樁夾緊,然后使壓樁油缸伸程,將壓力施加到樁上,壓入力由壓力表反映。在壓樁過程中要認真記錄樁入土深度和壓力表讀數的關系,以判斷樁的質量及承載力。當壓力表讀數突然上升或下降時,要停機對照地質資料進行分析,看是否遇到障礙物或產生斷樁情況等。施壓過程中,注意觀察樁身情況,確保軸心受力,若有偏心,及時較正,壓8、樁連續間歇時間不得超過1個小時。 4.6 接樁4.6.l PHC管樁在樁長不夠的情況下,采用焊接接樁,其預制樁表面上的預埋件應清潔,上下節之間的間隙應用鐵片墊實焊牢;焊接時,應采取措施,減少焊縫變形;焊縫應連續焊滿,其質量應符合PHC預應力管樁規范要求。4.6.2 PHA抗拔管樁套箍采用卷壓成型,接縫處采用焊接,樁套箍外表面為平面,內表面為波紋面,樁套箍材質采用Q235B。 4.6.3 接樁時,一般在距地面lm左右時進行。上下節樁的中心線偏差不得大于10mm,節點折曲矢高不得大于l樁長。4.6.4 接樁處入土前,應對外露鐵件,再次補刷防腐漆,待焊縫降溫8分鐘后再施打,嚴禁用水冷卻或焊好即打。 9、4.7 送樁:樁頂低于地面標高尚未達到設計標高時,采用專用送樁器送樁。送樁方法:將送樁器底端對準送樁樁頂,然后施壓以便達到設計標高位置,樁頂標高采用水準儀測量控制。則送樁的中心線應與樁身吻合一致,才能進行送樁。若樁頂不平,可用麻袋或厚紙墊平。送樁留下的樁孔應立即回填密實。 4.8 檢查驗收:樁尖標高進入持力層,接近設計標高時,或打至設計標高時,應進行中間驗收,填好施工記錄。如發現樁位與要求相差較大時,應會同有關單位研究處理。然后移樁機到新樁位。 4.9 打樁過程中,遇見下列情況應暫停,并及時與有關單位研究處理: 4.9.1 樁身突然發生傾斜、位移或有嚴重回彈; 4.9.2 樁項或樁身出現嚴重裂10、縫或破碎。 4.10 待全部樁打完后,開挖至設計標高,做最后檢查驗收。并將技術資料提交總包。5.質量標準及驗收 5.1 保證項目: 5.1.1 鋼筋混凝土預制樁的質量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施工規范的規定,并有出廠合格證。5.1.2 打樁的標高或貫入度、樁的接頭處理,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施工規范的規定。5.1.3 樁端持力層為地下強風化砂巖層,進入持力層強風化砂巖的深度不小于1米;單樁豎向承載力特征值Ra為770KN,單樁抗拔承載力為320KN(詳情見設計圖)。5.1.4、管樁采用靜壓機械施工,在施工過程中應嚴格遵照G/T232013(一)、PHC預應力管樁的規定執行。沉樁所用的靜壓力大小應滿足南京地11、區地基基礎設計規范12.4.8條的要求,當在達到設計樁長不能滿足沉樁穩定的要求時,須加長樁長,繼續沉樁,直至滿足沉樁穩定的要求為止。5.1.5嚴格按設計要求控制好樁頂標高,樁頂嵌入底板的長度為50mm 5.1.6打樁施工及驗收遵照G/T232013(一)、PHC預應力管樁規定及南京地區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及建筑樁基技術規范要求進行。5.1.7沉樁后應對樁端以上2米范圍內采用C20微膨脹混凝土填芯。 5.2質量保證技術措施主控環節擬采取的控制措施要點測量定位項目部開工前請甲方提供區域內的控制點資料及明確現場控制點具體位置,并及時辦理雙方交接手續。根據甲方提供的控制點,施放軸線和樁位,每個樁點插短12、鋼筋,撒放白灰做成明顯標記,到樁機就位后再進行復測。測量定位、放線、復核工作由專人負責,對測量儀器定期檢查,做好測量定位放線的原始資料,形成的定位、放線測量成果資料用書面形式報監理和甲方復核檢查。項目部成立專門的放線作業隊,以保證施工順暢和放線質量。樁身垂直度壓樁時主機手和地面操作人員必須經常觀察樁身的垂直度,發現傾斜必須及時調整;垂直方向放置兩臺經緯儀,便于控制垂直度,經緯儀應設在不受打樁影響處;最下節管樁入土5080cm時停止壓樁,調整垂直度后方可繼續壓樁,不允許只圖施工速度一次送到位;購置大功率照明燈,以滿足夜間施工的要求。樁位偏移沉樁完畢后放線人員要經常復核樁位,觀察是否偏移,如發現偏13、移則立即找出原因并采取相應措施;合理確定樁機施工路線,減少擠土效應給已下沉到位管樁帶來負面影響;樁位排布過密則必須跳打;一旦遇到較小障礙,影響樁的偏位,就把樁拔出重插,并在偏位的一側塞墊木板等糾正,如遇大的混凝土、石塊等,應進行清除,或同設計等單位商量,改變樁的位置,再行施工;本工程大多數樁位都需要送樁,用送樁器送樁時不許加樁墊,以保證壓力的有效傳遞,避免受力不均導致偏位。接長焊接選用經驗豐富、水平高的焊工進行操作;采用優質焊芯,進貨時必須保證焊芯質量;焊接方法采用CO2氣體保護焊,以保證焊接質量;焊接前,樁頭埋設鐵件必須除銹,露出金屬光澤;焊接時兩個焊工同時先對稱焊接48個焊點用以定位,然后14、對稱分層焊接,要求焊縫飽滿,并采取措施減少焊接變形;焊接完畢不能立即沉樁,必須待焊口自然冷卻后方可繼續沉樁,以免焊口碰到地表水淬火發脆,導致開裂;焊接過程必須連續流暢,整個過程不得超過40分鐘,以免樁周土體回彈,導致沉樁困難。樁頂標高合理確定最佳施工流水路線,采用先長樁后短樁、先中心后外圍或對稱的施工順序和區域跳打的施工原則和施工方法,另外,根據施工的實際情況調整打樁速率,以減少擠土效應;送樁時考慮樁身回彈,可在原設計樁頂標高基礎上,超送23cm。針對本工程特點,其他質量預防控制措施定期對設備、工器具和儀器進行檢查更新,并且定期進行計量更新,保證設備、工器具和儀器的完好性、可靠性和精確度.裝置15、性材料進行抽檢、專檢相結合,從項目部到施工隊層層把關,對不合格的產品及時更換或退貨,嚴禁在施工中使用. 冬季施工焊接時必須做好遮風擋雨措施,以保證接樁質量。5.3管樁打(沉)樁常遇問題及預防、處理方法名稱、現象產生原因預防措施及處理方法樁頂偏位(在沉樁過程中,相鄰的樁產生橫向位移)1測量放線有誤;或插樁“對中”工作馬虎2打樁順序不當,易引起樁頂大偏位3在軟土層中,先施工的樁易被擠動4遇孤石或其他障礙物將樁擠向一旁5樁尖沿基巖傾斜而滑移6接樁不直,樁中心線成折線形,造成樁頂偏位測量放線應經復測后使用;插樁應認真對中;打樁應按規定順序進行;避免打樁期間同時開挖基坑;施工前用洛陽鏟探明地下孤石、障礙16、物,較淺的挖除,深的用鉆鉆透或爆碎;接樁應吊線找直,垂直偏差應控制在0.5%以內偏位過大,應拔出,移位再打;偏位不大,可用木架頂正,再慢錘打入;障礙物不深,可挖去回填后再打樁身傾斜(樁身傾斜超過規范規定)1打樁機導桿彎曲或場地不平,或場地承載力不足產生傾斜2插樁不正,底樁傾斜率過大或樁身彎曲度過大3開始沉樁,樁未站穩就猛烈錘擊,或施打時樁錘、樁帽、樁身中心線不在同一直線上,受力偏心4樁墊錘墊不平或樁帽太大引起錘擊偏心而使樁身傾斜5接樁不直產生曲折6打樁順序不當先打的樁被擠斜7遇孤石和堅硬障礙物或樁尖沿傾斜產生滑移打樁機導桿彎曲應糾正;打樁場地應整平夯壓堅實;插樁要吊線錘檢查,樁帽、樁身和樁尖必17、須在一條垂線上方可施打;樁身彎曲度應不大于1%,過大的不宜使用;開始沉樁應臨時固定牢,并輕錘慢擊;施打時應使樁錘、樁帽、樁身在同一直線上,防止受力偏心;樁墊、錘墊應找平,樁帽與樁周圍的時間隙應為510mm,不宜過大;接樁應吊線錘找直,垂直度偏差不應大于0.5%;打樁順序應按規定進行。產生原因7的防治措施同“樁頂偏位”的防治措施樁頂破碎(沉樁時,樁頂出現混凝土掉角、碎裂或被打碎,樁頂鋼筋局部或大部分外露)1樁的制作質量差,混凝土強度未達到要求,或樁頭嚴重跑漿,存在孔洞;或蒸養制度不當,引起脆性破壞2搬運、吊裝、堆放過程中碰撞損壞3樁錘選用不當,錘過重,錘擊應力太大將樁頭擊碎;或錘太輕,錘擊次數增18、多,使樁頂產生疲勞破壞4樁帽太小、太大、太深或接頭尺寸偏差太大5遇到孤石、硬巖面時繼續猛打,或貫入度要求太小或總錘擊次數過多,或每米錘擊數過多6在厚粘性土層中停歇時間過久,再重新施打時易將樁頭打壞加強樁制作質量控制,保證樁頭混凝土密實性和強度達到設計要求;樁運輸、堆放、吊裝中防止碰撞損壞樁頭;合理選用樁錘,不使過重或過輕;樁帽宜做成圓筒形,套樁頭用的筒體深度宜為3540cm,內徑應比管徑大23cm,不使空隙過大;遇孤石可采用小鉆孔再插管樁的方法施打;合理確定貫入度或總錘擊數,不使過小或過多;在厚粘性土層中停歇時間不應超過24h樁身斷裂(包括樁尖破損、接頭開裂,樁身出現橫向、豎向或斜向裂紋及斷裂19、)1 在砂土層中施打開口管樁,下端樁身有234 時被擠產生劈裂2遇孤石和裸露的巖面仍硬打,易將樁尖擊碎3接樁質量差,引起接頭開裂4接頭電焊時自然冷卻時間不夠,焊后立即施打,焊縫遇水脆裂;或接縫間隙填塞鋼板太少,錘擊時應力集中,引起接頭破損5管樁制作嚴重漏漿,或管壁太薄,樁身強度不夠或養護制度不當,樁身混凝土變脆6打樁時未加樁墊或樁墊太薄7樁身預應力值不夠,不足以抵抗錘擊時的拉應力而產生橫向裂縫8樁身自由段長細比過大,沉入時遇堅硬土層,易使樁斷裂9樁在堆放、吊裝和搬運過程中已裂縫或斷裂,未認真檢查或加固就使用在砂土層中沉樁,樁端應設樁靴,避免采用開口管樁;遇孤石和巖面避免硬打;接樁要保持上,下節20、樁在同一軸線上,焊接焊縫應飽滿,填塞鋼板應緊密;焊后自然冷卻810min始可施打;管樁制作嚴格控制漏漿、管壁厚度和樁身強度;打樁時要設合適樁墊,厚度不宜小于12cm;樁身制作預應力值必須符合設計要求;沉樁樁身自由段長細比不宜超過40;樁在堆放、吊裝和搬運過程中避免碰沖產生裂縫或斷裂,沉樁前要認真檢查,已嚴重裂縫或斷裂的樁,避免使用沉樁達不到設計的控制要求(沉樁未達到設計標高或最后貫入度及錘擊數控制指標要求)1勘察資料太粗或有誤2設計選擇持力層不當或設計要求過嚴3沉樁時遇到地下障礙物或厚度較大的硬夾層4選用樁錘太小,或柴油錘破舊,跳動不正常5樁尖遇到密實的粉土或粉細砂層時打樁會產生“假凝”現象,21、但間隔一段時間以后,又可繼續打下去6樁頭被擊碎或樁身被打斷,無法繼續施打7布樁密集或打樁順序不當,使后打的無法達到設計深度,并使先打的樁上升涌起8打樁間隔時間過長,摩阻力加大詳細探明工程地質情況,必要時應作補勘;合理選擇持力層或標高,使符合地質實際情況;探明地下降礙物和硬夾層,并清除掉或鉆透或爆碎;選用樁錘不能太小,舊柴油錘應檢修合格方可使用;樁頭被打碎,樁身被打斷應停止施打,或處理后再施打;打樁應注意順序,減少向一側擠密;打樁應連續進行,不宜間歇時間過長,必須間歇時,不宜超過24h 5.4應注意的質量問題 5.4.1 預制樁必須提前定貨加工,打樁時預制樁強度必須達到設計強度的100%,并應增22、加養護期一個月后方準施打。 5.4.2 樁身斷裂 由于樁身彎曲過大、強度不足及地下有障礙物等原因造成,或樁在堆放、起吊、運輸過程中產生斷裂,沒有發現而致。應及時檢查。 5.4.3 樁頂碎裂 由于樁頂強度不夠及鋼筋網片不足、主筋距樁頂面大小,或樁頂不平、施工機具選擇不當等原因所造成。應加強施工準備時的檢查。 5.4.4 樁身傾斜 由于場地不平、打樁機底盤不水平或穩樁不垂直、樁尖在地下遇見硬物等原因所造成。應嚴格按工藝操作規定執行。 5.4.5 接樁處拉脫開裂 連接處表面不干凈、連接鐵件不平、焊接質量不符合要求、接樁上下中心線不在同一條線上等原因所造成。應保證接樁的質量。 5.5質量記錄 本工藝標23、準應具備以下質量記錄: 7.1 鋼筋混凝土預制樁的出廠合格證。 7.2 試樁或試驗記錄。 7.3 補樁平面示意圖。6.安全生產及環保措施6.1安全生產管理體系6.1.1安全教育安全教育分為一般性安全教育和安全技術交底兩部分。一般性安全教育包括:1)全體職工進入施工現場前的入場教育;2)定期安全意識教育;3)新工人上崗教育;4)各工種結合培訓的安全操作規程教育。安全技術交底有:1)具體分部分項工程及新工藝、新材料使用的技術安全交底;2)每次安排生產任務的安全技術交底;3)每天的上崗安全交底。6.1.2安全設施驗收施工現場的安全設施搭設完畢以后,經驗收合格掛牌后方可投入施工使用。6.1.3安全檢查24、1)每月一次全面安全檢查,由項目負責人與有關人員實施。2)每星期一次例行定期檢查,由安全員實施。3)班組每天結合上崗安全交底進行安全上崗檢查。4)按工程進展需要,由專業部門組織實施不定期的專業檢查。 6.2施工機械安全管理1)為保障機械設備在施工現場安全運行,首先是機械設備方確保以完好的機械設備提供給施工現場使用。帶“病”的機械設備及缺少安全裝置或安全裝置失效的機械設備不得進入施工現場。2)施工現場負責為機械設備進入現場作業而提供道路、水電、臨時機棚或場地等必需的條件,并消除對機械設備作業妨礙或不安全因素,需夜間作業的設置充足的照明。3)機械設備進入現場的作業點后,施工技術人員應向機械操作人員25、進行施工任務及安全技術措施的書面交底。 6.3施工用電安全管理6.3.1一般規定1)現場施工用電采用三相五線制。2)配電箱設置總開關,同時做到“一機一閘一漏電保護器”。3)照明與動力用電分開,插座上標明設備使用名稱。4)電纜線及支線架空或埋地,架空敷設采用絕緣子,不直接綁扎在金屬構架上,嚴禁用金屬裸線綁扎。5)移動電箱內動力與照明分箱設置。6)照明使用安全電壓,施工用電編制施工方案,并有可靠的安全技術措施,上報審批后才能進行。7)施工現場的電器設備設施有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現場電線電氣設備設施有專業電工經常檢查整理,發現問題立即解決。8)凡是觸及或接近帶電體的地方,均采取絕緣保護以及保護安全距26、離等措施。9)電力線和設備選型按國家標準限定安全載流量。10)所有電氣設備和金屬外殼具備良好的接地和接零保護,所有的臨時電源和移動電具裝置有效的二級漏電保護開關。6.3.2用電安全保證措施1)電纜線沿圍墻一周用絕緣子架空,隔2040m設一個100A的施工電箱。2)臨時施工用電線架用絕緣子固定接入,在每個施工段配置一施工電箱。3)電纜的接頭接入接線盒并附在墻上。接線盒內能防水、防塵、防機械損傷并遠離易燃、易爆、易腐蝕場所。4)所使用的配電箱是符合JGJ59-99規范要求的鐵殼標準電箱。配電箱電氣裝置做到一機一閘一漏電保護。5)開關箱的電源線長度不大于30m,與其控制固定式用電設備的水平距離不超過27、3m。6)所有配電箱、開關箱都編號,箱內電氣完好匹配。7)工作接地的電阻值不大于4W。8)保護零線每一重復接地裝置的接地電阻值不大于10W。并由電工每月檢測一次,做好原始記錄。9)保護零線選擇不小于10mm2的絕緣銅線,統一標志為綠/黃雙色線,在任何情況下不使用綠/黃雙色線作負荷線。10)所有電機、電器、照明器具、手持電動工具的金屬外殼、不帶電的外露導電部分,做保護接零。11)室外燈具距地面不低于3m,室內燈具不低于2.4m。固定照明全面布置,照明電壓不大于36V,并采用保護接零。12)施工現場嚴禁使用花線、塑料膠質線作拖線箱的電源線,嚴禁使用木制的拖線箱、板及民用塑殼拖線板。 6.4消防管理28、措施6.4.1現場組建以項目經理為第一責任人的防火領導小組和義務消防隊員、班組防火員,消防干部持證上崗。6.4.2層層簽訂消防責任書,把消防責任書落實到重點防火班組、重點工作崗位。6.4.3施工現場配備足夠的消防器材,統一由消防干部負責維護、管理、定期更新、保證完整、臨警好用,并做好書面記錄。6.4.4一般臨時設施,每一百平方米配備二只九升干粉滅火機。6.4.5劃分動火區域,現場的動火作業執行審批制度,并明確一、二、三級動火作業手續,落實好防火監護人員。6.4.6電焊工在動用明火時隨身帶好“二證”(電焊工操作證、動火許可證),“一器”(消防滅火機)、“一監護”(監護人職責交底書)。6.4.7氣29、割作業場所清除易燃物品,乙炔氣和氧氣存放距離不小于2米,使用時兩者的距離不少于5米。6.4.8施工現場配置獨立的4寸消防水管和消防水泵。消防用水保證有足夠的水壓。消防水泵的電源由專用電線單獨供電,并盡可能直接接入市電網,不受現場停電的影響。6.5環境管理計劃6.5.1周邊防護措施本工程樁基采用靜壓和錘擊兩種樁機施工,在飽和軟粘土地區打樁能引起很高的超孔隙水壓力,由于其消散慢,產生累積疊加,波及鄰近范圍的土體隆起和水平位移。對周圍的建筑物及地下管線產生一定的影響,影響范圍達1.01.5倍樁長。在施工時將根據場地實際情況采取必要的保護防范措施;挖防擠溝或鉆應力釋放孔。1)檢測:由甲方委托有資質、有30、經驗的監測單位,在可能受到影響的管線、圍墻上布置沉降觀測點,打樁至保護對象時每天觀測一至二次并做好記錄,控制沉降速度小于3mm天,累計沉降或隆起小于30mm;如果觀測成果變化量有異常時,增加每天的觀測次數,觀測成果每天整理報送有關部門。2)防擠溝:可在施工范圍面向保護對象(已有建筑和道路)一側的邊緣開挖一條1.52米的防擠溝,溝底寬11.5米,可以阻斷淺層土體的水平位移,防止地表淺層土的上拱;3)鉆釋放孔:打樁的擠土效應實際上是由地下富密的地下水擠壓引起的,如何將受擠壓的地下水從地下釋放出來是預防打樁擠土效應的關鍵,本工程可根據需要在防擠溝內采用XY-300型鉆機,用泥漿循環法鉆孔取土做釋放孔31、(釋放孔方案根據現場情況制定)可最有效的阻止打樁應力對保護對象的影響。4)安排打樁順序與路線:打樁時應先沿(保護對象)一側壓入二排樁,先沉入的樁擠土效應暫不明顯,待樁周圍的土體固結后,土與樁之間產生了一定的摩阻力,形成保護屏障,起到屏蔽作用,然后背向保護對象由近而遠施壓,這樣可使大部分土體變形和位移朝保護對象相反的方向發展。5)打樁速率:若在施工過程中監測到保護對象水平及垂直位移過大,可控制打樁速率,也可適當采用“跳打法”遠近結合施工,施工過程中應密切配合監測工作,根據監測結果調整施工節奏與路線。 6.5.2 防塵措施1)現場運送各種材料、垃圾渣土必須遮蓋,防止建筑垃圾飛揚,灑落。2)出現場,32、必須有專人對車身、車輪用清水進行沖洗,大門出入口地面鋪設麻袋,保證現場外的道路清潔,防止干燥時塵土飛揚,破壞社區環境。3)工程附近的道路,派專人進行清掃,保證場外道路的清潔。4)每天早班前、下午班后對現場道路、場地進行清掃;每天定時對交通較繁忙的施工臨時道路撒水,保持濕潤,防止塵土飛揚。5)對于環保型的低排放施工機械,在排氣口下方的地面澆水沖洗干凈,防止排氣將塵土揚起飛散。6)工作中做好排水,嚴禁將施工水排到道路上及不允許排放處,保證道路處于無坑塘積水等良好狀況。嚴禁將施工余土及施工建筑垃圾亂堆亂棄。擬用專門車輛運至指定地點。 6.5.3防噪措施1)建筑施工工地噪聲應嚴格控制管理,建筑施工區域33、環境噪聲平均值小于56分貝。2)優先使用環保型的低噪音低排放施工機械。3)督促施工班組工人在施工中做到輕提輕放,嚴禁隨便亂扔、亂敲工具和材料,杜絕不必要的噪音產生。4)對于一些不可避免的噪音,采取設置隔音屏障的辦法以吸收和隔阻噪音的擴散。7.成品保護: 7.1樁應達到設計強度的70%方可起吊,達到100%才能運輸。 7.2 樁在起吊和搬運時,必須做到吊點符合設計要求,應平穩并不得損壞。 7.3 樁的堆放應符合下列要求: 7.3.1 場地應平整、堅實,不得產生不均勻下沉。 7.3.2 墊木與吊點的位置應相同,并應保持在同一平面內。 7.3.3 同樁號的樁應堆放在一起,而樁尖應向一端。 7.3.434、 多層墊木應上下對齊,最下層的墊木應適當加寬。堆放層數一般不宜超過4層。 7.4 妥善保護好樁基的軸線和標高控制樁。不得由于碰撞和振動而位移。 7.5 打樁時如發現地質資料與提供的數據不符時,應停止施工,并與有關單位共同研究處理。 7.6 在鄰近有建筑物或岸邊、斜坡上打樁時,應會同有關單位采取有效的加固措施。施工時應隨時進行觀測,確保避免因打樁振動而發生安全事故。 7.7 打樁完畢進行基坑開挖時,應制定合理的施工順序和技術措施,防止樁的位移和傾斜。 審核人交底人接受交底人1、本表頭由交底人填寫,交底人與接受交底人各保存一份,安全員一份;2、當做分部、分項施工作業安全交底時,應填寫“分部、分項工程名稱”欄;3、交底提要應根據交底內容把交底重要內容寫上。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2-21
23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