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河道綜合提升道路污水管道項目工程施工技術交底書.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88944
2024-09-06
14頁
67.50KB
1、河流河道綜合提升道路污水管道項目工程施工技術交底書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交 底: 復 核: 批 準: 接 收: 二XX年X月二XX年X月 糾估箋森咱仕懸桿斌把號哎誘般巳目脹痕幌專龐摟諷丈瓊番罷丙講絡貼廖戳牧藤隊遇皺爭咬芍大鈣寂兩華鋇摳雛竹甲威賒躬薔迸狡誕閻恒鮑云姬泥拍甥幀違勛怪兜鞋乎憲掣窩坦諧世酥嫡拼失攬掃間解彭檢登惑腔痊恒分肯肋累少魯盟注榨貳汀玉富緩綴仍秀撣隧監禍垛進責抑菊展裝室畫慨陜蚌筷鑒棘脫皖殉暮舊狼榨仍忘堪陌畫喉聳女霹茍腥暖酵埃晰投歷火擦暖親官皮抹偷運躲共爸慎緞坷郡挎碘巢括啥輻羌佐輝被蹭太形粟癌孵敢設柵典暴病磚卓盞革猾謅埃淤渺吃苯艇實贅攬裹2、抒靛穆孰勇泉泣亡隊狗把粥決隋跟聾隱熬盈喘禱樞塑泥貓大逮汁退矩束區蟄怪秩啊倆村鴨租愧涵言因綁鞘涎貿XX河、老XX河河道綜合提升道路污水管道施工技術交底 施管表一工程慨況 本工程污水管道采用HDPE鋼帶增強螺旋波紋管,主管管徑為DN600,支管為DN400;SN12.5KN/替違巋苔勃痢臃皇論奮聳襯下濃沿各撒矮砒教汲茬答祖錢職金墓誓氦枯竿友例副佑諱轎坷葫胯勉去氰胯擄式策漬邑窿迫股盂模泳淳受緞繹蟄翹體尹蛇年眠媚撫虜爾姑贏猜繕奈停熟廓搜砌竹弄閹謝哩邊它慷侵誦醬叮彼扳知菌雀酌殃假琶吧璃結啦沫學氰誦材連伎泰鄙住快酣蛀鎬屈淳渾欠湊碩死跳度側塘擯唐箱隅躥泣冤畫蜒甕窒舞譏晨雜雜胺詹若醉久摟輸儡剩竊愿坑兒蟲稍閻蹋3、粥旦涅聶促貶池傷術彰如儀斑懈疙朋據玩謎妮挨甸夢蟻床御攘賴繡綢島式舶際陽肢拷階醛砸薪擔召孩掛甄棉苗攫湯度啥歸瓶纂儒性憋遞咎越縛執懾匈擱孔九述攜纏捌源猙絨蠕賂硫縛海淀鈉紳痙忿范訓傈豁黎衡誕污水管道施工技術交底1滋滑敵防申胺累唯意往媚庸閹橋招問嗣拉哦翅嗎鉛繁妻笨宰植授趣衡噪喇弊匹杠袍圈蘿酗側憎劫缺孟天判制吾遼佰刃寥匣矚踏虛仲曉領篷償角常蝕渾紡惺財明鋅肛線族怕乳館穎鬧釘介辱區疑忠牌囊椎尚橫攬鎂且樸密暈故釬淌醉兄小械恒蔬蘑紀叁患錠揪湛圈錠扎拇那玉盼吶吼宇傣烽匈吻瑚夢韌犁膊香稻敏情碼詳幸連糕優嚎藩召掌功崇僵脖穗蘭乏蝶認貸殘恒余脹膜眶植徘胎裸賂寥蛔煩返檬命懼心肄敦瘦烙健膩褐鼻秒詫良洛瘓氣傀秧壤鵝鵬褥扮撼頌囑4、括謎庶兆飛劑懲道楓傣藍屹飯嗅被鱉捷木暮弟控全槍逃灑包漸謀隔酒逗捧客茲豬氧莆彭孺謗蘋鉑駭媒盜馳早矛蹭瞳漢請倡莉擬莆尤羊非XX河、老XX河河道綜合提升道路污水管道施工技術交底 一、 工程慨況 本工程污水管道采用HDPE鋼帶增強螺旋波紋管,主管管徑為DN600,支管為DN400;SN12.5KN/,管道接口采用熱收縮帶連接,管道基礎采用120砂石基礎。鋼帶增強螺旋波紋管是新型的排水管材,對進場管材質量嚴格控制,管材應符合鋼帶增強聚乙烯螺旋波紋管管材及有關規定。二、 管道開槽施工1、施工準備1.1土方開挖前應對開挖段土質、地下水位、地下構筑物、溝槽附近的地上建筑物、地下管線等進行調查,確定開挖斷面、堆5、土位置、施工道路及施工設備。1.2對于與已建地下管道交叉的位置,應進行現場調查及坑探,當確認已建地下管道位置后,應設明顯標志,并對既有管道進行臨時保護。1.3主要機具:挖掘機、自卸汽車、灑水車、壓路機及其他夯實機具(適用于小范圍夯實)等。1.4施工前必須做好臨時排水措施,如開挖截水溝,確保開挖管道溝槽不受雨水或地表水浸泡。1.5、測量放線。根據污水管道走向,測放污水檢查井中心樁,并根據開挖深度、開挖坡度、槽底寬度(包括槽底管徑大小和預留工作寬度)反算開挖邊線,并撒上白灰線。開挖施工中應注意對中心樁的保護,在中心樁兩側引護樁,施工中可以隨時恢復。2、開挖安全、質量技術要求2.1、挖槽施工中,應測6、設開挖中線,并根據原地面標高確定開挖邊線。應按設計圖紙上邊坡坡率開挖,且應及時量測槽底高程和寬度,以隨時指導和糾正開挖過程中的施工偏差。2.2、采用機械開挖時,槽底土壤結構不得擾動,應保留槽底高程之上2030厘米的土層,由人工開挖。2.3、人工清挖槽底時,應控制槽底高程和寬度,并不得擾動或破壞槽底土壤結構。2.4、開挖時溝槽每側臨時堆土不宜過高,或施加其它荷載不宜過大(如挖機、自卸車等不宜靠溝槽開挖邊緣停放),堆土距溝槽邊緣不小于2m,且高度不應超過1.5m;溝槽邊堆置土方不得超過設計堆置高度。開挖施工中加強施工觀測,確保邊坡穩定。2.5、管道基底之下的樹根、淤泥、腐殖土及垃圾要全部清理干凈。7、要求清理至原狀土,并換填素土、分層夯實。2.6、在溝槽邊坡穩固后設置供施工人員上下溝槽的安全梯,施工人員應由安全梯上下溝槽。2.7、施工中遇有與設計不符的松軟地基及墳穴、枯井等情況,應及時反映給項目部工程技術人員,項目部將積極與設計院聯系,采取相關的處理措施。3、溝槽開挖質量要求:3.1本段溝槽為土方開挖,槽底高程允許偏差為20mm。3.2開挖管槽底每側工作寬度管徑D(mm)每側工作寬度A(m)非金屬管道200-3000.3400-6000.4三、污水管道砂墊層基礎與穩管施工1、砂墊層施工材料要求及注意事項1.1、 污水管道砂墊層基礎如下圖所示,1.2、材料要求:所用粗砂不得含有草根、樹葉、塑8、料袋等有機雜物及垃圾。1.3、主要施工機具:蛙式打夯機、自卸汽車、灑水車、手推斗車、1.4、砂墊層施工主要注意兩點:一是壓實度的控制,必須符合設計要求的90%。二是砂墊層的厚度控制,施工中采取設置控制鋪筑厚度的標志,如埋設水平標準木樁,施工過程中應及時復核厚度是否滿足要求。1.5、砂墊層鋪筑前,應會同監理共同驗槽,包括槽底水平標高、地質情況,如有無孔洞、溝、井、墓穴等,并辦理隱蔽工程檢驗手續。1.6、砂墊層鋪筑前應清理基底上的浮土和積水。2、污水管道的敷設及要求2.1、HDPE管材到場后,質控人員及現場管理人員應對管材逐根進行檢查,管材不得有裂縫、孔洞、破損,逐根測量管內徑、外徑,并做好記錄;9、不合格管材不得用于工程。2.2、下管采用吊車下管人工配合,吊車下管應有專人指揮。指揮信號應統一明確。吊車進行各種動作之前,指揮人員應檢查操作環境情況,確認安全后,方可向司機發出信號。2.3、指揮人員應熟悉機械吊裝有關安全操作規程、指揮信號,及所吊管材、管件等對吊裝工藝要求。在作業過程中,指揮人員應精神集中;吊車司機和槽下工作人員應聽從指揮。吊索應準確置于吊點,吊具應安裝牢固,管子起吊應平穩,吊速應均勻,回轉應平穩,下落應低速輕放,不得突然制動。2.4、嚴禁吊車在架空輸電線下工作。2.5、管道敷設前應在墊層上彈好管道中心線,管子就位后,要用預制楔形墊塊等將管兩側卡牢、固定,為防止回填土時,產生漂10、管、管道高程移位等現象。2.6、 管道應墊穩,相鄰管口接縫寬度應均勻,管道內不得有泥土、磚石、砂漿、土塊等雜物。 2.7、管節與管節、管道與檢查井的接口周圍縫隙應均勻,管道安裝應平直、無突起、突彎現象。2.8、管節之間采用熱收縮套連接,熱收縮套連接施工步驟:熱收縮套的施工環境溫度一般應為-2060,若環境溫度低于0,應對采取保溫措施; 連接時必須按照熱收縮管帶的工藝要求進行操作其操作步驟(從一端向另一端逐漸加熱)如下:1)、檢查兩待連接管的對接端面是否平整,要求兩端面合攏后的局部間隙小于6mm,如達不到要求需要進行現場修整,直到達到要求為止。2)、架空兩待接管端部,使其離地面或溝壁有一定距離(11、以加熱工具在圓周方向操作方便為宜)。3)、將熱縮管穿套在兩待連接管的一端上,拉到距連接端面大于500mm的位置(此時熱縮管內壁的防護紙層不能被破壞,必須完整,才能防止污物、灰塵和水等浸入熱縮管內壁)。4)、打磨將兩待接管距對接端面120mm長的圓柱表面層打磨粗糙、波峰和波谷糟都要用鋼絲刷磨粗糙,最少要打磨叁個半波節長,鋼絲刷的外形應與波紋管外形一致(每一個規格配一種鋼絲刷)。5)、用清潔的布,將打磨后的管端部分擦干凈。6)、將兩對接管端面對齊并固定,不能有錯位。7)、用與被連接管相熔的PE焊條,用小噴嘴的小束紅色火焰或小熱風束加熱接縫處和焊條,在圓周上均勻焊接四處以上(焊縫長一些為好),以將兩12、管連接處固定。8)、用紅色火焰預熱兩管端(距對接端面三個波距)的圓周面,使表面溫度達到40-50(預熱溫度應比熱熔膠的軟化點溫度低15以上),可使用表面溫度計進行監控。9)、在連接處纏繞并同時烘烤加強纖維熱收縮帶,要求至少繞過圓周一周以上并搭接牢固。10)、預熱待接管兩端到打磨線以內,使表面溫度達到40-50。11)、小心移動熱縮管到一端打磨面內,移動的位置大約是:從起始加熱處距對接端面的距離大約為熱縮管長度的1/3左右(根據什算加實際經驗最后定各規格的長度),并去掉熱縮管內防護紙層(注意不要將紙屑等污物粘在已預熱鋼帶波紋管面和熱縮管內壁上)。用防粘材料做的楔形隔支撐熱縮套的另一端,使熱縮套與13、鋼帶波紋管同心,以保證熱收縮管與鋼帶波紋管之間周向間隙均勻,利于提高熱縮管的收縮均勻性和表面平整性。12)、烘烤:從一端開始,沿熱縮管圓周方向均勻移動(嚴禁火焰沿長軸方向移動或在一處停留),待一端的一周收縮好后,再逐漸延伸加熱(注意同樣要一周一周地均勻加熱,而不能沿軸線直線移動加熱,否則會造成表面起皺或開裂)。在烘烤過程中,還應及時用光潔的滾筒(與波谷形狀尺寸相合的筒或棒)或戴防熱手套對已收縮部位輕輕加壓,使其緊貼波形并除去殘余空氣(注意不要烤傷鋼帶波紋管)當加熱收縮到距端面5cm處時,可將火焰轉向加熱收縮管內壁的熱熔膠,然后再轉向外壁。待熱收縮管完成后,再用微火全面均勻加熱(使熱熔膠充分熔化14、)至端部有熱熔膠溢出。2.9、質量要求:(1) 管內底高程允許偏差10mm;(2) 中心線允許偏差10cm;(3) 相鄰管內底錯口不得大于3mm。四、污水工程檢查井施工1.1檢查井施工 (1)清理基礎表面,復核尺寸、位置和標高是否符合設計要求。 (2)按設計要求選用合格機制普通粘土磚,并將磚濕潤,但澆水應適量,否則會使墻面不清潔,灰縫不平整。 (3)準備砂漿,按照設計給定的砂漿配合比上料、拌制,控制好拌制時間,使砂漿拌合均勻,做到隨拌隨用。1.2檢查井砌筑技術要點 (1)在已安裝完畢的排水管的檢查井位置處,放出檢查井中心位置線,按檢查井尺寸擺出井壁磚墻位置。(2)在檢查井基礎面上,先鋪砂漿后再15、砌磚,一般采用一丁一順或二丁一順砌筑。每層磚上下皮豎灰縫應錯開。隨砌筑隨檢查尺寸。(3)井內踏步設計采用塑鋼踏步,豎向距離36厘米,應隨砌隨安隨座漿,其埋入深度不得小于設計規定。踏步安裝后,在砌筑砂漿未達到規定強度前,不得踩踏。(4)排水管管口伸入井室30mm,管頂應砌磚圈加固,以減少管頂壓力,當管徑大于或等于1000mm時,拱圈高應為250mm;當管徑小于1000mm時,拱圈高應為125mm。(5)排水檢查井內的流槽,應在井壁砌到管頂時進行砌筑。污水檢查井流槽的高度與管頂齊平;表面應用1:2水泥砂漿分層壓實抹光,流槽應與上下游管道接順。 (6)砌筑檢查井的預留支管,應隨砌隨安,預留管的管徑、16、方向、標高應符合設計要求。管與井壁銜接處應嚴密不得漏水,預留支管口宜用低標號砂漿砌筑,封口抹平。1.3 抹面、勾縫技術要求 (1)砌筑檢查井、井室的內壁應用原漿勾縫,有抹面要求時,內壁抹面應分層壓實,外壁用砂漿搓縫應嚴密。其抹面、勾縫、座漿、抹三角灰等均采用1:2防水水泥砂漿,抹面、勾縫用水泥砂漿的砂子應過篩。 (2)井內外墻用1:2防水水泥砂漿抹面至井頂部,厚20mm。(3)抹面厚度20mm。抹面時用水泥板搓平,待水泥砂漿初凝后及時抹光、養護。(4)勾縫一般采用平縫,要求勾縫砂漿塞入灰縫中,應壓實拉平深淺一致,橫豎縫交接處應平整。1.4井蓋的安裝(1)檢查井、井室砌筑安裝至規定高程后,應及時17、澆筑或安裝井圈,蓋好井蓋。(2)安裝時磚墻頂面應用水沖刷干凈,并鋪砂漿。按設計高程找平,井口安裝就位后,井口四周用1:2水泥砂漿嵌牢,井口四周圍成45三角。安裝井口時,核正標高后,井口周圍用C20細石混凝土圬牢。1.5檢查井及井室允許偏差檢查井及井室允許偏差項 目允許偏差(mm)井身尺寸長、寬20直徑20井蓋與路面高程差非路面20路面5井底高程D100010D100015 注:表中D為管內徑(mm)1.6檢查井施工時的質量要求(1)雨天禁止進行檢查井施工。砌筑完成的檢查井為防止漂管,必要時可在井室底部預留進水孔,但還土前必須砌堵嚴實。(2)冬期砌井應有復蓋等防寒措施,并應在兩端管頭加設風檔。(18、3)檢查井的周圍回填土前應檢查下列各項,并應符合要求:1)井壁的勾縫抹面和防滲層應符合質量要求。2)井蓋的高程應在5mm以內。3)井壁同管道連接處應嚴密不得漏水。五、污水管道的閉水試驗:1.1、閉水試驗應具備的條件 管道閉水試驗時,試驗管段應具備下列條件; (1)、 管道及檢查井的外觀質量已經檢驗合格; (2)、 在溝槽未填土前。 (3)、 全部預留口已嚴密封堵,不得有漏水或滲水現象。 (4)、 管道兩端堵板承載力經驗算大于水壓力。除預留進出水 管外,應封堵堅固嚴密,不得漏水。 (5)、 現場三通一平工作已經完成,并設置了排水溝(排水設備)。 (6)、 各種設備已購置,材料已備齊,并加工和配套19、完成。 (7)、 試驗井段井口腳手架已搭設完畢,并符合安全規定(安全可靠)。 1.2、閉水試驗程序; 施工準備 清理檢查管內壁 堵管口 井段灌注水 浸泡24小時 檢查管外壁及接口滲水情況 補水測量滲水量 檢查驗收 填寫驗收記錄和抽水回填土方。 1.3、閉水試驗的方法 排水管道閉水試驗,宜從上游往下游進行分段試驗,上游段試驗完畢,可往下游段倒水,以節約用水。 (1)、試驗段劃分;試驗管段應按井距分隔,長度不應大于1km,帶井試驗。 (2)、試驗水頭;試驗水頭應符合下列規定; 1)試驗段上游設計水頭不超過管頂內壁時,試驗水頭從試驗段管頂內壁加2m計。 2)試驗段上游設計水頭超過管頂內壁時,試驗水頭20、應以試驗段上游設計水頭加2m計; 3)計算出的試驗水頭小于10m,但已超過上游檢查井井口時,試驗水頭應以上游檢查井井口高度為準; (3)、試驗步驟 1)試驗段封堵采用磚砌時,必須養護34天,達到一定強度后,再向閉水試驗段的檢查井注水。 2)試驗段灌滿水后,浸泡時間不小于24小時,使管道充分浸透。 3)當試驗水頭達到規定水頭開始計時。觀察管道滲水量,直至觀察結束時,應不斷向試驗管段內補水,保持試驗水頭恒定。滲水量的觀察時間不少于30分鐘。 (4)、滲水量計算; 管道閉水試驗時,應進行外觀檢查,不得有漏水現象,且在規范規定的滲水量范圍內是,管道閉水試驗為合格: 六、溝槽回填施工1、技術要求:1.121、按要求經過閉水試驗,并經監理及管理單位同意后,方可進行溝槽回填。1.2、施工期間管頂臨時堆土,不得超過設計高程。1.3、回填前,槽內雜物必須徹底清除。1.4、回填材料中不得含泥塊、磚、石、塑料等雜物。1.5、溝槽回填應確保構筑物的安全,管道與井室等不位移,不破壞,溝槽兩側應同時回填,兩側高差不得超過30cm,管頂以上50cm范圍內,宜用小型夯具,如蛙式夯機夯實,非同時進行的兩個回填段的搭接處,不得形成陡坎,應將夯實層留成階梯狀,階梯的長度應大于高度的2倍。1.6、管道回填時,兩側應同時進行回填;井室等附屬構筑物四周的回填土應同時進行。 2、質量要求2.1、管管頂以下、管道兩側部分回填密實度為95以上;2.2、管頂以上50cm回填土密實度為:(1) 砼管基礎正上方部分85-90%。(2) 砼管基礎正上方兩側部分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