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新建線項目隧道洞身開挖工程施工技術交底.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88998
2024-09-06
6頁
77KB
1、鐵路新建線項目隧道洞身開挖工程施工技術交底鐵路線別XX新建線工程名稱XX隧道進口工程地點DK248+513工程部位DK248+371+382交底者蓋章 年 月 日復核者蓋章 年 月 日接收者蓋章 年 月 日交底內容1、 DK248+371+382段施工時按級圍巖斷面開挖,W=0.(附斷面圖)。2、 架立160型格柵鋼架,拱架間距1.0m,拱架間采用22縱向連接鋼筋連接并進行焊接牢固.3、 開挖后系統錨桿設置(全斷面數量):拱部帶排氣裝置的25中空注漿錨桿,共14.5根/m、邊墻設22砂漿錨桿,L=3.5m,間距(環1.0 m縱1 m)梅花型布置,共13根。鋼筋網片采用8鋼筋制作,網格間距為202、20。4、 噴射混凝土厚度為25。網噴混凝土中摻改性聚酯釬維,摻量為1.2/m3。噴射前由實驗室開施工配合比。5、 施工時應嚴格按實驗室下達的配合比組織施工。6、 該段圍巖預留變形量為8。7、 錨桿材料應符合以下要求:(1) 錨桿桿體直徑要均勻、一致、無嚴重銹蝕、彎折。(2) 錨桿桿體抗拉力不小于180KN。(3) 加工后的錨桿尺寸應符合要求,不得小于3 m。8、 錨桿鉆孔應符合下列要求:(1) 應按錨桿間距要求定出錨桿位置,孔位偏差為150。(2) 鉆孔應與圍巖壁面或所在部位巖層的主要結構面垂直。(3) 砂漿錨桿的深度誤差不得大于50(4) 桿孔的深度應大于錨桿設計長度10。9、 鋪設鋼筋網3、應符合下列要求:(1) 鋼筋網應在初噴混凝土后噴射,鋼筋網應與錨桿連接牢固,可采用焊接,且鋼筋網保護層厚度不得小于2。(2) 鋼筋網應隨受噴面的起伏鋪設,與受噴面的間隙一般不大于3,與錨桿或其他固定裝置連接牢固。(3) 開始噴射時,應減小噴頭至受噴面的距離,并調整噴射角度。(4) 噴射中如有脫落的石塊或混凝土塊被鋼筋網卡住時,應及時清除后再噴射混凝土。10、 噴射混凝土應符合下列要求:(1) 噴射混凝土必須滿足C25強度要求、厚度及其巖面粘結力要求。(2) 噴射作業應分段分片依次進行,噴射順序應自下而上,分段長度不宜大于6 m洞身開挖施工技術交底鐵路線別XX新建線工程名稱XX隧道進口工程地點D4、K248+513工程部位DK248+371+382交底者蓋章 年 月 日復核者蓋章 年 月 日接收者蓋章 年 月 日交底內容(3) 開挖后應及時對圍巖進行封閉,先初噴混凝土厚3。(4) 具體噴射工藝詳見(噴射混凝土作業指導書)。安全措施:二、安全措施1、隧道施工應堅持“弱爆破、短進尺、強支護、早封閉、勤量測”的原則。2、小炮或人工開挖,嚴格控制裝藥量。3、導坑靠挖寬度及臺階高度可根據施工機具,人員安排等進行適當調整。4、鋼架之間縱向連接鋼筋應及時施作并連接牢固。5、施工過程中每次拆除臨時鋼架的長度不能超過10m,以確保施工安全。6、施工中進行監控量測,及時反饋結果,分析洞身結構的穩定,為支護參5、數的調整提供依據。7、夜間施工應加強照明,確保作業面清晰。8、執行安全教育制度并做好登記。開工前對所有參加本隧道的人員進行安全教育,組織學習有關隧道施工安全規則、規定,并結合本合同段特點,制定有關針對性的安全措施,進行宣傳教育。變換工種、工序前應接受所從事工作、工序的安全教育。9、所有特殊工種作業人員,必須持證上崗,嚴禁非特殊工種從事特殊作業。10、執行定期安全檢查制度,項目部每月一次,項目隊每周一次,班組每日一次,發現問題及時處理,重大問題發安全隱患通知書,并制定對策,限期整改,整改要定人、定時間、定措施,專人復查。11、進入施工現場人員,必須佩帶安全帽,并按規定配帶勞動保護用品和安全帶等安6、全用具。12、施工現場設安全標志,危險作業區要懸掛“危險”或“禁止通行”、“嚴禁煙火”等標志,夜間設紅燈示警。13、工地布置符合防洪、防火、防雷擊等有關安全規則及環保要求。倉庫、油庫的設置遵守國家有關規定。14、遇有不良地質地段施工時,應按照先治水、短開挖、弱爆破、先護頂、強支護、早襯砌的原則穩定前進。15、開挖后應及時將周邊松動巖石清除干凈,防止掉落傷人。15、未盡事宜請嚴格按照隧道施工安全技術規程及規范執行。洞身開挖施工技術交底鐵路線別XX新建線工程名稱XX隧道進口工程地點DK248+513工程部位DK248+382+630交底者蓋章 年 月 日復核者蓋章 年 月 日接收者蓋章 年 月 日7、交底內容11、 DK248+383+630段施工時按級圍巖斷面開挖,W=0.(附斷面圖)。12、 開挖后系統錨桿設置:拱部帶排氣裝置的25中空注漿錨桿,L=2.5m,間距(環1.5 m縱1.2 m)梅花型布置。數量為3根/m.13、 噴射混凝土厚度為8。網噴混凝土中摻改性聚酯釬維,摻量為1.2/m3。噴射前由實驗室開施工配合比。14、 施工時應嚴格按實驗室下達的配合比組織施工。15、 該段圍巖預留變形量為5。16、 錨桿材料應符合以下要求:(4) 錨桿桿體直徑要均勻、一致、無嚴重銹蝕、彎折。(5) 錨桿桿體抗拉力不小于180KN。(6) 加工后的錨桿尺寸應符合要求,不得小于3 m。17、 錨桿8、鉆孔應符合下列要求:(5) 應按錨桿間距要求定出錨桿位置,孔位偏差為150。(6) 鉆孔應與圍巖壁面或所在部位巖層的主要結構面垂直。(7) 砂漿錨桿的深度誤差不得大于50(8) 桿孔的深度應大于錨桿設計長度10。18、 鋪設鋼筋網應符合下列要求:(5) 鋼筋網應在初噴混凝土后噴射,鋼筋網應與錨桿連接牢固,可采用焊接,且鋼筋網保護層厚度不得小于2。(6) 鋼筋網應隨受噴面的起伏鋪設,與受噴面的間隙一般不大于3,與錨桿或其他固定裝置連接牢固。(7) 開始噴射時,應減小噴頭至受噴面的距離,并調整噴射角度。(8) 噴射中如有脫落的石塊或混凝土塊被鋼筋網卡住時,應及時清除后再噴射混凝土。19、 噴射混凝9、土應符合下列要求:(5) 噴射混凝土必須滿足C25強度要求、厚度及其巖面粘結力要求。(6) 噴射作業應分段分片依次進行,噴射順序應自下而上,分段長度不宜大于6 m洞身開挖施工技術交底鐵路線別XX新建線工程名稱XX隧道進口工程地點DK248+513工程部位DK248+382+630交底者蓋章 年 月 日復核者蓋章 年 月 日接收者蓋章 年 月 日交底內容(7) 開挖后應及時對圍巖進行封閉,先初噴混凝土厚3。(8) 具體噴射工藝詳見(噴射混凝土作業指導書)。安全措施:二、安全措施1、隧道施工應堅持“弱爆破、短進尺、強支護、早封閉、勤量測”的原則。2、小炮或人工開挖,嚴格控制裝藥量。3、導坑靠挖寬度10、及臺階高度可根據施工機具,人員安排等進行適當調整。4、鋼架之間縱向連接鋼筋應及時施作并連接牢固。5、施工過程中每次拆除臨時鋼架的長度不能超過10m,以確保施工安全。6、施工中進行監控量測,及時反饋結果,分析洞身結構的穩定,為支護參數的調整提供依據。7、夜間施工應加強照明,確保作業面清晰。8、執行安全教育制度并做好登記。開工前對所有參加本隧道的人員進行安全教育,組織學習有關隧道施工安全規則、規定,并結合本合同段特點,制定有關針對性的安全措施,進行宣傳教育。變換工種、工序前應接受所從事工作、工序的安全教育。9、所有特殊工種作業人員,必須持證上崗,嚴禁非特殊工種從事特殊作業。10、執行定期安全檢查制11、度,項目部每月一次,項目隊每周一次,班組每日一次,發現問題及時處理,重大問題發安全隱患通知書,并制定對策,限期整改,整改要定人、定時間、定措施,專人復查。11、進入施工現場人員,必須佩帶安全帽,并按規定配帶勞動保護用品和安全帶等安全用具。12、施工現場設安全標志,危險作業區要懸掛“危險”或“禁止通行”、“嚴禁煙火”等標志,夜間設紅燈示警。13、工地布置符合防洪、防火、防雷擊等有關安全規則及環保要求。倉庫、油庫的設置遵守國家有關規定。14、遇有不良地質地段施工時,應按照先治水、短開挖、弱爆破、先護頂、強支護、早襯砌的原則穩定前進。15、開挖后應及時將周邊松動巖石清除干凈,防止掉落傷人。15、未盡12、事宜請嚴格按照隧道施工安全技術規程及規范執行。洞身開挖施工技術交底鐵路線別XX新建線工程名稱XX隧道進口工程地點DK248+513工程部位DK248+382+630交底者蓋章 年 月 日復核者蓋章 年 月 日接收者蓋章 年 月 日 附圖:洞身開挖施工技術交底鐵路線別XX新建線工程名稱山后隧道工程地點進口和出口工程部位交底者蓋章 年 月 日復核者蓋章 年 月 日接收者蓋章 年 月 日交底內容1、本交底為山后隧道三管兩線布置技術交底2、通風 山后隧道進出口通風可采用99-1型對旋式軸流通風機,壓入式通風,設計可調風量為12004200m3/min,風筒為直徑150mm的軟風管。風管要求表面光潔度高13、,流動摩阻系數=0.025,抗拉強度360N/CM,耐久壓為3*105Pa,伸長率15%,且有防水、抗然、抗靜電性能。風管節長20米,連接采用拉鏈對接,經測試,其平均百米漏風量在2%,風管出風端頭距開挖工作面距離為20米米。布置于隧道動力線相對一側(詳見布置圖)。通風管破損時,應及時修理或更換。通風管路安裝完成后應調整至整個管路穩、直、無扭曲,無皺褶。、高壓水管高壓風管采用mm鋼管,設在電力線相對一側,風管的前端至開挖面距離保持m并用分風氣連接高壓軟風管。管路應敷設平順,接頭嚴密,不漏水,鋼管在安裝前應進行檢查,有裂紋、創傷、凹陷等現象時不得使用,管內不得保留有殘物和其他贓物。、.電力線布設進14、出口洞口各設一臺變壓器,并各備用一臺柴油發電機。當掘進-m時,采用萬伏高壓進洞,在距洞內施工機械的用電電壓。洞內高壓供電線路采用mm 2*4鎧裝電纜;低壓供電采用/三相四線系統;動力設備采用三相;作業地段照明電壓采用,成洞和不作業地段照明電壓采用。輸電線路、照明線路分架設,原則是:高壓在上、低壓在下;干線在上,支線在下;動力線在上,照明線在下。電線懸掛高度(距地面)為m,以下動力線、照明線為.m .成洞地段固定的電線路采用絕緣良好的膠皮線架設,施工地段的臨時電線路采用橡套電纜。電線架設分兩次進行,在進洞初期,先用橡膠套電纜裝設臨時電路,隨著工作面推進,在成洞地段用橡皮絕緣線架設固定線路,換下電纜,供繼續前進工作面使用。.洞內照明隧道施工作業地段必須有足夠的照明,本隧道成洞地段用日光燈照明,日光燈間距m。特殊地段采用高壓碘燈,臺車襯砌及未成洞地段采用低壓碘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