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車站擴建工程正線高速道岔鋪設施工技術交底書.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89022
2024-09-06
19頁
201.50KB
1、鐵路車站擴建工程正線高速道岔鋪設施工技術交底書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交 底: 復 核: 批 準: 接 收: 技 術 交 底 書 編號:工程名稱XX站擴建工程施工單位/隊鋪架分部工程部位正線高速道岔鋪設施工時間技術交底內容及要求: 詳見附后XX站正線高速道岔拼裝作業技術交底交底人/時間審核人/時間接收人/時間XX站擴建工程技術交底(作業指導書)接收人簽字表工程名稱:XX站擴建工程 施工部位:正線高速道岔鋪設序號隊、班組接收人簽字備注XX站正線高速道岔拼裝作業施工技術交底單位名稱:XXXX站擴建工程項目經理部鋪架分部 編號: 工程名稱XX站擴建工程設計2、文件圖號施工部位XX站正線高速道岔發布日期XX站正線高速道岔拼裝作業施工技術交底 1、工程概況 XX站車場布置為場、場、場3場。XX和客專場中有34組P60-1/18高速道岔需要鋪設、焊接,高速道岔鋪設是項目施工的重點,在施工中需嚴格控制施工程序,確保施工質量。2、編制依據(1)鐵道部工程管中心編制的客運專線鐵路道岔鋪設手冊;(2)XX集團有限公司時速250公里客專鐵路60kg/m鋼軌18號單開道岔(有砟)鋪設說明書;(3)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及鐵道部現行的行業標準、規范;現行的施工技術安全規則;3、總體要求3.1道岔鋪設在裝載方案的基礎上進行,道岔鋪設應遵循“專業化、機械化、標準化”的原則,采用3、專用機械設備按鋪設技術條件及鋪設圖進行鋪設和檢驗。3.2鋪設前路基填料、外形尺寸、壓實度、工后沉降、道床平整度、密實度、道砟材質、粒徑級配應符合相關技術要求。3.3道岔鋪設完成,經檢驗并履行批準程序后方可放行工程列車。3.4未經道岔生產單位檢查確認,不得拆解道岔軌排或道岔組件。 4、原位組拼鋪設法4.1原位組拼鋪設法施工順序正線鋪軌到達岔區時,鋪設臨時過渡軌排臨時過渡軌排與正線軌道線路同時養護達標岔區兩側線路應力放散達標拆除臨時過渡軌排攤平、碾壓道砟原位搭設組裝平臺道岔組件基地預組裝好后運輸至施工現場在組裝平臺上進行道岔組拼粗調道岔道岔焊接起重設備頂升道岔拆除組裝平臺上砟整道撤除頂升設備精調道4、岔安裝轉轍設備、工電聯調道岔與兩端線路鎖定。4.2原位鋪設法施工工藝流程圖5、原位組拼鋪設法施工工藝5.1 搭設組裝平臺5.1.1平整壓實現場岔位范圍的道砟,砟面平整度用3m直尺檢查不大于10mm;預留抬道量不應過大。在平整后的道砟上鋪設組裝平臺。5.1.2道岔預鋪位置的道床平整,厚度、寬度符合要求。5.1.3岔區道床整平密實后,將在道床上搭設拼裝平臺,每根枕下擺放一塊高度60mm的硬木板(長400mm,寬200mm)在道床上,然后在木板上擺放支撐岔枕的中空方形鋼(60mm*60mm),在方形鋼上標明岔枕擺放位置()。在直上股與曲下股鋼軌以及可動心軌位置下墊設方鋼。每個方鋼按順序編號,方鋼前后5、鉆眼,用鋼板將一側的方鋼連成整體。為保證方鋼的水平在一條線上,方鋼連好后,采用帶線的方式調整方鋼的方向;對方鋼水平進行調整,方鋼水平誤差在10mm以內,不平的地方在木板與方鋼之間用木楔找平。方鋼擺放示意圖:6、 道岔拼裝6.1擺放岔枕將岔枕按編號排列,直股岔枕全部垂直于直股,帶編號一側鋪設在道岔直股外側,側股轍后短岔枕帶編號一側鋪設在道岔側股外側。 岔枕裝卸、運輸時應采用專用機具進行吊裝,嚴禁碰、撞、摔、擲,嚴禁用撬棍插入岔枕套管內撬撥岔枕作業。用水平儀調整岔枕高低,保證相鄰兩根岔枕高低差2mm,整組道岔的岔枕高低差5mm。按道岔鋪設說明書尺寸粗調岔枕間距;采用帶線的方式,按岔枕釘孔粗調岔枕橫6、向位置。(該步驟亦可在安裝墊板后進行),以第一根岔枕為基準方正岔枕,并與間隔調整配合進行。岔枕方正應采用,按岔枕間找正。調整岔枕間距時應用2把長鋼尺置于岔枕兩端精調,避免出現公差累積。單開道岔的岔枕共為140根(1#-140#),當單開道岔用于5.0m單渡線時,137-140岔枕取消,用于4.4m單渡線時,120-140#枕木取消。6.2擺放墊板、橡膠墊板按道岔鋪設說明書墊板及橡膠墊板按編號依次擺放于岔枕上,并將岔枕螺栓手工入扣。4561墊板的翼軌下設置7mm橡膠墊板,62-76墊板的翼軌下不設置橡膠墊板,其余鋼軌軌下設置5mm后橡膠墊板;鐵墊板均整體硫化,三孔墊板中間孔不安裝緩沖調距塊(序號7、44-48、57-68、74-77墊板)。緩沖調距塊設計安裝位置:9號一側均朝向線路中心外側,6號一側均朝向線路中心線。支距扣板螺栓自下而上安裝,在硫化墊板底部先旋轉90度,再安裝墊圈、螺母。鐵墊板螺栓扭矩為300-350N.m6.3擺放可動心軌整鑄翼軌轍叉、中間導曲線軌、基本軌、轉轍器部分采用兩臺軌道吊配合進行多吊點吊裝作業,設置合理的吊點,不得使軌件產生較大變形。根據直股岔尾樁和曲股岔尾樁把可動心轍叉調整到事先標定的位置。然后擺放導曲線鋼軌,直基本軌、曲基本軌,最后擺放轉轍器部分,按直尖軌尖端和可動心軌實際尖端之間距離53070mm,控制直尖軌的準確位置,并使基本軌端部方正,確定曲尖軌的位8、置,按軌縫標準軌縫8mm預留,道岔各部件擺放到位后緊固岔枕螺栓。6.4在直上股鋼軌上作出岔枕位置的標記用100m鋼尺復核道岔全長,并用油漆筆在直上股鋼軌軌肢上做出岔枕位置的相應標記,以便方枕控制枕木間距。6.5調整岔枕間距及墊板根據所作標記精確調整墊板及岔枕的位置,位置偏差不得大于3mm,并緊固T螺栓。6.6方正道岔用鋁合金方尺或拉對角線的方法檢查道岔的方正,允許偏差應5mm,如基本軌端部不方正,需及時調整。6.7道岔粗調道岔初步組裝完成后,應對道岔進行粗調。根據圖紙給定的框架尺寸進行調整6.8道岔水平調整高精度水準儀對道岔軌面逐點測量,確定道岔標高調整數值。軌面標高精確調整后,道岔高低、水平9、不超過設計限值。滑床臺板坐實坐平,墊板與臺板的間隙不超標。6.9道岔方向調整直股按設計安裝偏心套,拉線調整順直直股,以直股為基準,利用緩沖軌距塊、軌距塊調整軌距至設計及驗收標準。6.10道岔支距、間隔調整軌距及支距調整。軌距調整先直股后曲股,使用偏心套調整,軌距最好不調整直股而是調整側股。調整時應以直基本軌一側為基準,按照先調支距再調軌距的步驟進行,使尖軌跟端起始固定位置支距、尖軌跟端支距和導曲線支距(包括尖軌密貼段以后、跟端以前范圍)允許偏差符合設計要求。密貼調整、調整尖軌、心軌密貼和頂鐵間隙應同調整軌距、支距相結合。確保尖軌與基本軌密貼、可動心軌在軌頭切削范圍內應分別與兩翼軌密貼、開通側股10、時,叉跟尖軌尖端與短心軌密貼。尖軌或可動心軌軌底應與臺板接觸。頂鐵與尖軌或可動心軌軌腰間隙和限位器兩側的間隙值不超限。軌撐的頂面應與翼軌軌頭下顎密貼。可動心軌轍叉,直股工作邊直線度為0.2mm/1m,心軌尖端前后各1m 范圍內不允許抗線。可動心軌轍叉,曲股工作邊曲線段應圓順,不允許出現硬彎。間隔調整。可動心軌轍叉咽喉寬度、趾跟端開口、護軌輪緣槽寬度、查照間隔、尖軌非工作邊與基本軌工作邊的最小間距等須調整到位,不得大于設計允許偏差值。7、道岔內部焊接道岔組裝后進行道岔內部焊接,采用德國施密特鋁熱焊,在焊接時:(1)焊接順序:如下圖(2)道岔鋁熱焊焊前準備 道岔焊接及鎖定前,應對道岔及線路進行檢查11、。根據焊接工作量整理施工用品,避免因遺忘物品影響施工,進入現場施工人員必須穿戴適當防護用品。保證道岔幾何形位符合設計要求;道岔直、曲尖軌方正,可動心軌位置、尖軌尖端位置正確;道岔方向正確,渡線上的反向曲線或岔后附帶曲線圓順,正矢符合規定。道岔全長偏差不大于20mm。道岔焊接前,預先了解待焊鋼軌的軌型、材質及檢查待焊鋼軌有無損傷,焊接前與現場技術人員溝通,對每個待焊接頭進行油漆編號。準備鋁熱焊機具,并測量鋼軌溫度。根據軌溫考慮鋁熱焊的預留焊縫值,在鋼軌接頭標定。(3)道岔焊前精細調整道岔焊接前,檢測道岔幾何形位,并進行精細調整。對待焊鋼軌焊縫兩側1m范圍內鋼軌進行加熱干燥及鋼軌端部、軌頭、軌腰和12、軌底進行打磨除銹去污。對于鋼軌對正應以軌腳處為基準,控制焊縫寬度為28mm(2mm),起拱量1.5mm2mm。(4)道岔鋁熱焊接防護鋁熱焊接時,須對焊接影響范圍內除鋼軌接頭以外的道岔零部件及道床板鋼筋等材料加裝防護,防止焊劑燒蝕。(5)道岔焊接打磨焊接接頭的技術指標應滿足TB/T 1632.1 和TB/T1632.4的技術要求及有關焊接工藝要求。推瘤完畢可以立即進行粗打磨,以節省施工時間,焊頭接頭溫度降至300(或30分鐘)以下才能放車通行,焊頭冷卻期間禁止采取澆水等手段進行強制冷卻,如遇到下雨應采取防雨措施。焊接接頭應打磨平順,不得有低接頭,用1m平尺測量應滿足下述要求:A、時速200km/13、h, 軌頂面直線度為0+0.2mm/1m,軌頭內側工作面為0+0.2mm/1m,。軌底平直度允許偏差為0+0.5mm/1m。B、其余棱角部位打磨圓順。打磨時應注意邊打磨邊檢驗,防止過量打磨。打磨時操作人員必須穿戴適當防護用品,注意隔離打磨時產生的火花。(6)道岔焊接清理焊接施工結束,拆除砂型、坩堝及支架后,應清理作業產生的雜物、殘渣。(7)道岔焊接后復位、復測焊接施工結束,再次檢測道岔幾何形位,復測線路標高、方向,對因鋼軌拉伸產生的偏移及時調整復位,再進行道岔精細調整。(8)整理焊接記錄根據焊接接頭編號對所焊接頭進行記錄,記錄內容包括:接頭位置及編號、鋼軌材質及型號,操作人員及時間,軌縫及起拱14、,氧氣及燃氣的壓力,預熱時間,焊劑編號,反應時間,平靜時間,天氣情況和鋼軌溫度。8、質量標準及控制措施8.1 質量標準道岔鋪設后,其基本檢查項目及檢查方法、偏差要求見下表:客專(07)004客專道岔鋪設檢查項目表 序號檢測項目偏差要求(mm)1道岔鋪設水平 2,導曲線不得有反超高 2道岔鋪設高低 2,用10m弦量 3道岔方向 2,用10m弦量,目視成直線 4 道岔始端軌距 1 5 尖軌尖端軌距 1 6 直線尖軌軌頭切削起點處軌距 1 7 直尖軌第一牽引點前與曲基本軌密貼 縫隙0.5 8直尖軌其余部分與基本軌密貼 縫隙1.0 9直尖軌工作邊直線度 0.2mm/1m, 1.5mm/10m 10直尖15、軌與曲基本軌間頂鐵間隙 縫隙1.0 11直尖軌軌底與滑床臺 縫隙1.0,且1.0mm縫隙不得連續出現 12曲尖軌第一牽引點前與直基本軌密貼 縫隙0.5 13曲尖軌其余部分與基本軌密貼 縫隙1.0 14曲尖軌與基本軌間頂鐵縫隙 縫隙1.0 15曲尖軌軌底與滑床臺 縫隙1.0,且1.0mm縫隙不得連續出現 16直基本軌與曲線尖軌組裝后,曲線尖軌各控制斷面(軌頭寬大于15mm)相對基本軌頂面的降低值 1.0 17曲基本軌與直線尖軌組裝后,直線尖軌各控制斷面(軌頭寬大于15mm)相對基本軌頂面的降低值 1.0 18轉轍器部分最小輪緣槽 65 19 尖軌限位器兩側縫隙偏差 0.5 20 直尖軌固定端支距16、 1 21 曲尖軌固定端支距 1 22 直尖軌跟端支距 1 23 曲尖軌跟端支距 1 24 導曲線支距 1 25 尖軌跟端直股軌距 1 26 尖軌跟端曲股軌距 1 27 可動心軌轍叉趾端開口距 1 28 可動心軌轍叉咽喉寬 1 29 心軌尖端至第一牽引點處密貼(直) 縫隙0.5 30 心軌其余部位與翼軌密貼(直) 縫隙1.0 31 心軌尖端至第一牽引點處密貼(曲) 縫隙0.5 32 心軌其余部位與翼軌密貼(曲) 縫隙1.0 33道岔心軌組裝后,心軌各控制斷面(軌頭寬大于15mm)相對翼軌頂面的降低值 1.0 34在可動心軌轍叉牽引點處翼軌軌頭外側與翼軌軌肢側相對距離尺寸允許偏差 1.0 35叉17、跟尖軌其余部位與短心軌密貼 縫隙1 36直向開通心軌軌底與臺板縫隙 縫隙1.0 ,且1.0mm縫隙不得連續出現 37側向開通心軌軌底與臺板縫隙 縫隙1.0,且1.0mm縫隙不得連續出現 38心軌直股工作邊直線度 0.1mm/m, 1.5mm/10mm,不允許抗線 39長心軌軌腰與頂鐵的縫隙 1.0 40短心軌軌腰與頂鐵的縫隙 1.0 41叉跟尖軌軌腰與頂鐵的縫隙 1.0 42心軌實際尖端至直股翼軌趾端的距離 +4 0 43可動心軌尖端前1m軌距 1 44可動心軌可彎中心后500mm軌距 1 45護軌輪緣槽寬度 1 46查照間隔 1391 47導曲線部分軌距(尖軌跟端至導曲線終點或轍叉趾端總長的18、1/4、1/2、3/4共3處) 1 48 轍叉跟端軌距 1 49 轍叉趾端軌距 1 50 尖軌各牽引點處開口值 3 51 可動心軌轍叉第一牽引點處開口值 1 52道岔全長 18號道岔10mm,大于18號道岔20mm。 53岔枕鋪設相對于直股的垂直度 牽引點兩側和心軌部分4mm,其余10mm 54岔枕位置偏差 5 55螺栓絲扣均應涂專用長效防腐脂,螺栓扭矩達到設計要求 56零部件無缺少、無松動 57標記正確齊全 58閉合狀態下,尖軌軌底和輥輪的間隙 2 59打開狀態下,尖軌軌底和滑床臺板的縫隙 23 60轉換桿件沿線路縱向偏移量 5 61轉轍機外殼邊緣與基本軌直線距離偏差 3 62各牽引點兩側鎖19、閉框中心位置偏差 3 63各牽引點尖軌、心軌動程(兩側開口) 3 64各牽引點心軌外鎖閉兩側鎖閉量相差 2 65尖軌、心軌轉換阻力 設計指標要求 66牽引點密貼檢查(密貼段) 4mm不鎖閉 67牽引點間密貼檢查4mm有表示,5mm無表示 注:計算合格率時,檢查項點某一項點若有多處時,按多個項點計。9、 保證安全的技術措施(1)鋼軌、軌枕按規定堆碼整齊,上下同位,基底穩固,排水通暢。所有設備、材料不得侵入限界。(2)吊裝作業為道岔施工安全重點,各類機械司機必須持證上崗,服從指揮,經常檢查鋼絲繩的磨損、銹蝕情況,凡不符合使用規定者立即更換。(3)加強對施工機械的檢查、維修、保養,保證各類設備處于良20、好狀態。(4)吊裝鋼軌或軌枕時,所有人員不準從吊起的鋼軌或軌枕下穿越。(5)對高空作業人員,定期進行身體檢查,凡患有高血壓、心臟病、癲癇病者,不得進行高空作業。高空和吊裝作業必須戴安全帽,掛安全帶。(6)軌道吊或其他起重要支立在穩固的路基上,并檢查支腿高差是否合乎要求,正式吊裝前先試吊一次,并認真觀察龍門架的變化。(7)進行鋸軌作業時,應把鋼軌墊平穩、牢固,在人員協調好后再啟動機器。鋸軌機正前方不得站人。(8)所有職工上崗前進行安全培訓,并進行考核,不合格不準上崗。特殊工種必須持證上崗,并組織不定期考核。(9)上班前由工班長進行班前安全講話,宣讀注意事項。(10)進入施工場必須佩帶安全帽,穿軟底鞋,有專人檢查,發現違紀者,一律重罰。(11)不準在工作臺位、軌枕和線路上坐臥休息。(12)吊裝鋼軌、軌枕時,所有人員不準從吊點下穿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