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現場工程質量保證體系審核檢查表10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89162
2024-09-06
10頁
25.63KB
1、項目名稱檢查編號建設單位 施工單位依據標準DG/TJ08-1201-2005檢查日期條目審核項目和內容審核和檢查方法現場檢查結果記錄3.1基本規定1、是否建立施工現場工程質量保證體系,并保持有效運行。組織機構建立:1、 總承包(專業分包單位)現場管理機構崗位設置及人員配置是否與招投標等合同文件規定的崗位設置及人員配備設置要求相一致。2、 總承包(專業分包單位)項目經理人員變更前,是否經建設單位(總承包單位)同意,變更后是否按規定進行人員變更備案。3、 總承包(專業分包單位)施工現場管理機構崗位設置或人員或質量人員配置進行調整前,是否經建設單位(總承包單位)同意,機構崗位設置或質量人員配置調整的2、,崗位設置與承接工程的項目管理是否相適應,質量管理人員業績、從業資格、技術職稱等技術標準是否降低。制度建立運行:1、 現場項目管理機構是否全面建立與工程項目適應的各種崗位職責、質量責任制、質量管理制度、是否明確崗位負責人。2、 現場項目管理機構崗位職責及質量責任執行情況。3、 是否定期對各項工作崗位職責落實情況進行檢查考核。2、對工程項目質量目標和持續改進活動是否按照PDCA循環模式運行。人員從業資格:1、 質量管理人員是否按規定獲得相應工作崗位技術職稱、從業資格、上崗證書。2、 特殊工種(專業)作業人員是否按規定參加相應崗位資格繼續教育培訓及復證。3、 是否有相應單位繳納社保等證明。人員到崗3、履職:1、 是否按規定簽發現場管理機構項目經理等關鍵人員任命書。2、 是否按規定請假,有無擅自離崗。3、 是否按規定履行質量檢查、監督、驗收、改進等管理職責。3.2質量策劃和施工準備1、是否組織進行質量控制的準備工作技術文件配置:1、 施工現場是否配置設計文件、技術規范、驗收標準、操作規程、施工圖及等技術文件,配置的技術文件是否與項目適應。2、 配置的技術文件是否有效。3、 是否建立技術文件管理目錄。施組方案編審:1、 施工組織設計、專項施工方案是否審批或審批是否及時。2、 是否超越權限編制、審批施工組織設計、專項施工方案3、 施工組織設計、專項施工方案是否根據審批意見及時修正和重心報審。4、4、 深度超過5米的深基坑等超過一定規模的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專項施工方案是否經專家評審。5、 工程總承包單位現場管理機構是否對專業分包單位上報的專項施工方案進行審批。2、是否組織管理人員進行承包合同的學習、現場勘察、圖紙學習、參加設計交底和圖紙會審。圖紙會審執行:1、 施工總承包單位是否按規定組織個專業技術部門進行圖紙會審前的預審工作。2、 圖紙預審后是否對發現的疑問有記錄,并書面提交建設單位。設計交底執行:1、 是否會簽設計交底紀要,會簽人是否滿足資格要求。2、 是否按技術交底、設計變更、技術核定等技術變更文件要求及時修正施工組織設計、專項施工方案。技術交底執行:1、 施工組織設計、專項5、施工方案(單位工程、分部工程、)等施工交底文件是否齊全(含設計文件、施工組織設計、專項施工方案變更內容,管理及作業人員各層級交底,交底雙方簽字等)2、 施工技術交底是否及時(各項工序首件施工前,設計變更后,主要管理、作業人員變跟后是否及時組織相關交底工作)3、 施工技術交底文件中施工工藝、操作要點、質量標準、技術措施等內容是否有針對性。3、是否根據已確定的工程項目的有關要求,建立工程項目的質量目標。質量目標建立:1、 是否滿足使用的法律法規和標準規范要求。2、 是否滿足工程承包合同的規定和所屬施工企業的承諾。3、 與總包單位質量方針和質量目標是否協調一致。4、 是否明確工程實物質量的總要求和階6、段性要求。5、 工程項目質量目標是否可考核。4、是否進行質量策劃,編制項目施工組織設計和質量計劃。質量計劃策劃:1、 是否對質量控制的關鍵部位關鍵工序進行識別。2、 是否對關鍵部位關鍵工序制定了質量控制措施。3、 包括施工組織設計(專項施工方案)在內的質量計劃中,是否包含技術復核計劃、隱蔽工程驗收計劃、檢驗比驗收計劃、實體檢驗計劃、功能性試驗計劃、驗收標準等內容。5 選擇的供應商和分包商、是否根據合同約定報送監理單位(發包單位)審查、簽認。6 具備開工條件后,是否向監理單位(發包單位)報送開工報審表及相關資料供應商和分包商報審:1、 擬選供應商是否報送監理單位(發包單位)審查、簽認。2、 擬選7、分包商是否報送監理單位(發包單位)審查、簽認。施工條件報審:1、 不具備開工條件,開工申請未獲得監理單位(發包單位)批準,是否擅自組織施工。2、 是否按規定向監理機構提交工程開工令,基坑開挖令、混凝土澆灌令、吊裝令等報審文件。3、 施工指令實施前,各項施工準備條件檢查是否充分,相關措施是否落實。3.3質量教育和培訓1、是否對施工現場從業人員(分包商從業人員)進行質量教育和培訓及針對性教育。質量教育培訓:1、 是否制定質量教育和培訓計劃。2、 項目經理部是否明確專人收集、匯總保存于質量有教育和培訓有關的記錄。2、項目經理、專業管理人員、特種作業人員是否經有關部門考核,持證上崗。人員考核持證:1、8、項目正副經理、專業管理人員、特種作業人員證件,是否通過合法培訓機構考試合格后發放,是否在有效期內。3.4物資采購和管理1、 是否建立物資采購和管理制度(建筑材料、構配件和設備驗收、儲存、保管、搬運、防護、發放等)材料驗收檢驗驗收:1、 材料進場后,是否按規定向現場監理機構進行申報。2、 是否按規定進行材料進行材料進場驗收工作(進場驗收工作包括: 材料進場時查驗材料備案證、質保證書等資料證明文件,檢查材料外觀、規格、數量、產品標示等,并形成記錄。3、 施工總承包(專業分包)項目管理機構是否按規定建立建設工程材料采購、驗收、檢驗、使用綜合臺賬4、 材料試用前,是否按規定進行材料復試試件(樣)的見證9、取樣、制作、養護、送樣及檢測等。試件是否規范使用唯一性檢測標識。5、 施工總承包(專業分包)單位現場是否使用禁限材料,是否使用未經檢測,檢測不合格、無質量證明文件的材料。材料儲存防護:1、 是否按規定對施工現場的材料進行儲存。2、 是否按規定對施工現場的材料進行堆放。3、 是否按規定對施工現場的材料進行防護。2、 是否建立合格供應商名錄;是否建立供應商評價。供應商確定;1、 總承包(專業分包)單位是否建立工程材料的合格供應商目錄,項目管理機構是否在該目錄中選擇相應材料供應商。2、 擬選供應商是否經監理機構審核。3、 工程材料(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構配件)供應商(生產商或經銷商)的工商行政許可10、備案證明等證照是否齊全、有效。4、 總承包(專業分包)單位是否與材料供應商簽訂材料采購合同,如合同標的所涉及材料實施行業統一合同示范文本備案管理的是否使用統一示范合同文本。3、實施內部調撥或轉移物資時,是否進行外觀、規格和質量保證資料的檢查。調轉物資處理:1、 是否對內部調撥或轉移的物資進行外觀、規格和質量保證資料的檢查。2、 調撥或物資轉運是否有記錄,是否有共同交接驗收記錄。4、由分包商采購或轉移物資時,是否進行控制。審核和檢查方法同以上的材料檢驗驗收、材料儲存防護、供應商確定、調轉物資處置。5、由發包單位提供的物資,是否進行控制。甲供物資管理:1、 甲供物資是否在發包合同內有約定。2、 11、甲供物資的進場交接驗收是否由項目部和發包單位(監理機構)共同進行,是否有共同交接驗收記錄。6、 如何對進場物資進行產品及狀態標示和記錄、對不合格物資是否進行隔離或退場,材料狀態標示:1、 是否按規定對施工現場的材料進行質量狀態標示(待檢、已檢、合格、不合格),標識的內容是否填寫齊全。2、 現場材料標識的質量狀態是否與綜合臺賬的記錄一致。不合格材料處理1、 是否按規定程序對不合格材料進行處置。2、 不合格材料處置是否有記錄,記錄是否規范、齊全。3.5分包選擇和管理1、是否建立和實施分包管理分包單位的確定:1、 總承包單位是否建立合格分包商名錄,項目管理機構是否在該目錄中選擇相應的分包。2、 總承12、包單位是否有將招標文件、施工總承包合同等合同文件中未予明確可分包工程進行分包。3、 總承包單位將部分工程進行專業分包前,是否經建設單位同意。4、 分包企業資質等證明文件是否齊全有效,經營范圍是否與分包工程規模、數量、造價等相適應。5、 擬選分包商是否經監理機構審核。6、 是否按規定進行分包合同備案。2、對不在合格分包商名錄內的,是否進行評價。分包單位評價:1、 是否對合格分包商名錄外的擬選分包單位進行評價。2、 評價記錄是否包含擬選理由、資質業績等證明文件。3、是否對分包合同進行實施控制。分包單位控制:1、 分包合同是否明確各自質量責任權限。2、 分包合同是否規定分包單位應滿足施工現場工程質量13、保證體系的要求。3、 分包合同是否規定對分包單位從業人員資格的要求。4、 是否審核批準分包單位的專項施工組織設計、施工方案、質量、技術措施。5、 是否確認分包單位進場人員的資格,并對其進行針對性的質量教育、培訓和施工交底,形成記錄。6、 是否安排專人對分包單位施工工程的質量活動實施指導、監督、檢查和評價,對發現的問題是否及時進行處理。3.6施工過程控制和檢查1、 是否對重點部位和重要環境因素有關的運行活動制定相應的控制程序和措施,實施動態控制和檢查。工序交接控制:1、 是否按規定進行各項工序的技術復核。2、 是否按規定進行隱蔽工程的檢查驗收。3、 是否按規定組織進行地基驗槽、裝飾裝修和機電安裝14、工程施工前的交接檢查驗收等。2、 關鍵過程和特殊過程的界定,是否制定施工控制措施,報監理單位(發包單位認可)審定、簽認關鍵工序控制:1、 是否安規定對已識別關鍵部位關鍵工序(樁基礎、大體積混凝土澆筑、預應力張拉,大型構配件吊裝、防水處理等)進行施工質量監控。2、 關鍵部位關鍵工序的質量監控記錄是否齊全。3、 是否按實體檢測計劃開展工程實體檢測工作(結構、節能等)4、 是否按規定對檢測不合格的工程實體部位(構件)進行處置。3、是否對過程質量因素進行控制測量監測控制:1、 是否按規定對工程進行測量定位復核。2、 是否按規定對工程進行沉降、垂直度觀測復核。3、 是否按規定對工程環境進行監測;監測單位15、資質,現場人員從業資格、監測方案等是否復核要求(專指施工總承包單位委托監測機構進行相關監測工作或自行開展監測工作的)4、是否對特殊過程能力進行確認現場檢驗控制:1、 是否按規定設置標養室,標養室的硬配件配置是否符合要求。2、 標養的日常運行是否符合要求,記錄是否規范齊全。3、 是否按規定對計量、量具進行定期檢定。4、 計量設備、量具的定期檢定證書是否齊全有效,是否與計量設備、量具的實樣相一致。5、 是否與工程建設有關方保持有效溝通。6、 設計變更管理情況有關文件來往:1、 是否留存監理會議紀要、監理工程師通知單、相關方工作聯系單等溝通文件。2、 對相關的質量管理要求是否及時回復并保存記錄。設計16、變更管理:1、 是否及時對設計變更可能產生的影響進行評審,確定并實施對應措施。2、 是否存留有效設計變更洽商記錄和設計變更通知單。7、施工中采取的保護措施情況產品保護措施:1、 在質量計劃中是否對產品保護的對象和措施作出總體安排。2、 現場產品保護實施是否規范。8、施工工序活動控制工序活動控制:1、 是否建施工日記和施工記錄。2、 是否對操作人員進行上崗培訓和工序技術交底。3、 是否進行施工質量的過程檢查,是否整改復查封閉。3.7工程質量驗收與竣工交付1、 是否建立工程質量檢查評定與驗收制度和竣工交付制度質量驗收制度:1、 是否建立質量檢查、評定驗收制度。2、 是否建立竣工交付制度。2、是否組17、織工程質量驗收質量驗收記錄:(檢驗批、分項、分部、單位工程的驗收)1、 總承包單位(專業分包單位)檢查、驗收人員資格是否符合要求。2、 檢驗批、分項、分部檢查驗收中 發現的質量問題是否及時整改復查。3、 前道工序(檢驗批、分項、分部工程)是否經驗收合格在進行下道工序(檢驗批、分項、分部工程)施工。4、 是否按規定進行分戶工程進行驗收。5、 是否按規定進行單位工程、合同工程竣工驗收及整改。6、 竣工驗收或交付過程中發現這質量問題的,總承包單位(專業分包)是否及時進行整改。3、是否提交質量保證書質量保證管理:1、 單位工程完成后,是否按國家或行業規定的竣工標準進行工程質量驗收、竣工資料的預檢和整改18、。2、 辦理竣工工程和竣工資料移交手續時,是否提交質量保證書(保修書)3.8質量事故處理1、 是否建立質量事故處理制度。事故處理制度:1、 是否建立質量事故處理制度。2、 2、質量事故處理制度中是否規定責任部門和責任人員的職責、權限和工作程序,事故造成的質量缺陷的處理方法。2、工程質量事故造成的質量缺陷是否規范處置。重心檢查驗收:1、 是否建立重新檢查驗收記錄。2、 重新檢查驗收時是否嚴格按處理方案、事故質量驗收規范及有關標準的規定進行。3、是否對整改后的工程質量重新進行檢查驗收。重新檢查驗收:1、 是否建立重新檢查驗收記錄。2、 重新檢查驗收時是否嚴格按處置方案、施工質量驗收規范及有關標準的19、規定進行。4、是否建立質量事故責任追究制度。事故責任追究:是否建立包括質量事故報告、質量事故調查報告、質量缺陷處置、重新檢查驗收記錄等質量事故檔案。3.9質量分析與改進1、是否建立質量信心管理和質量改進制度,收集的相關信息是否進行分析。質量改進信息:1、 是否建立質量信息管理和質量改進制度。2、 質量信息收集范圍是否包括:日常檢查評價;監理單位(發包單位)的檢查評價;質量監督機構的監督管理;工程質量檢查評定與驗收;工程質量事故調查。3、 是否收集質量信息進行分析。2、對提出的改進需求是否實施質量改進活動。質量改進活動:1、 是否對改進需求實施質量改進活動并記錄。2、 是否對實施的質量改進活動進20、行評價并記錄。3.10文件與質量記錄控制1、文件是否受控,使用場所是否都能獲得有效文件。質量受控文件:1、 是否建立質量受控文件目錄。2、 質量受控文件是否包括:適用的法律法規、標準規范勘查與設計;合同、協議書;施工組織設計、質量計劃、質量管理制度、作業指導書及質量記錄。3、 質量受控文件是否有效標識。4、 質量受控文件是否具有收發文件記錄。2、是否對作廢文件進行控制。作廢文件受控:1、是否對作廢文件進行有效隔離與標識。3、是否建立質量記錄管理制度。質量記錄管理:1、 是否建立質量管理制度。2、 質量記錄管理制度是否規定質量記錄的格式,質量記錄的格式是否符合要求。3、 質量記錄是否有填寫不清晰、內容空白、填寫錯誤等檢查人員被檢查方/陪同人員
管理運營
上傳時間:2021-04-26
107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