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125m道路排水工程雨污水管道施工技術交底.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89205
2024-09-06
11頁
50.50KB
1、長125m道路排水工程雨污水管道施工技術交底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交 底: 復 核: 批 準: 接 收: 二XX年X月 施工技術交底記錄 工程名稱道路改擴建工程分部工程排水工程分項工程名稱雨污水管道交底內容:一、工程概況1XX路全長125m,道路紅線寬度布置為:7米人行道+16米機動車道+7米人行道。2排水體制采用雨、污分流制,雨、污水分別排入周山路排水系統內,并在原有雨、污水干管上加井。雨水管道d400布置在道路西側距道路中心線6.5m處,采用玻璃纖維增強塑料夾砂管,砂石基礎,玻璃纖維增強塑料夾砂管道接口采用雙橡膠圈接口,雨水檢查井采用1000m2、m、1500mm磚砌圓形雨水檢查井。污水管道d400布置在東側距道路中心線6.5m處,采用玻璃纖維增強塑料夾砂管,砂石基礎,玻璃纖維增強塑料夾砂管道接口采用雙橡膠圈接口,雨水檢查井采用1000mm、1500mm磚砌圓形污水檢查井。二、施工工藝施工放線溝槽開挖地基處理鋪設管節管道接口檢查井、雨水口砌筑閉水試驗基槽分層回填2.1施工放線(1)測量前先復核水準點,符合規范要求。 交底單位接收單位交 底 人接 收 人施工技術交底記錄工程名稱道路改擴建工程分部工程排水工程分項工程名稱雨污水管道交底內容:(2)在測量過程中,沿管道線路應設臨時水準點,并與原水準點相閉合。施工水準點應按順序編號,并測定相應高3、程。(3)若管道線路與地下原有構筑物交叉,必須在地面上用標志標明位置。(4)定線測量過程應作好準確記錄,并標明全部水準點和連接線。(5)根據圖紙和現場交底的控制點,進行管道和井位的復測,做好中心樁、方向樁、固定井位樁的驗樁工作,測量高程閉合差要滿足規范要求。 (6)施工過程中發現樁釘錯位或丟失及時校正或補樁。定線測量過程應作好準確記錄,并標明全部水準點和連接線。2.2溝槽開挖溝槽應按設計的平面位置和高程開挖,不得擾動基底原狀土層。人工開挖且無地下水時,溝底預留值宜為0.050.10m,機械開挖或有地下水時,溝底預留值不應小于0.2m,管道敷設前應人工清底至設計標高。溝槽底部開挖凈寬度1.2m,4、放坡坡度1:0.33。開挖中,如果局部超挖或發生擾動,應換填10-15mm天然級配砂石料或5-40mm的碎石,整平務實。溝槽開挖時應做好降水措施,防止槽底受水浸泡。溝槽兩側的臨時堆土,不應影響周圍建筑物、各種管線和其它設施的安全:不得掩埋消火栓、管道閘閥、雨水口、測量標志以及各種地下管道的井蓋,且交底單位接收單位交 底 人接 收 人施工技術交底記錄工程名稱分部工程排水工程分項工程名稱雨污水管道交底內容:不得妨礙其正常使用人工開挖溝槽時,堆土高度不宜超過 5m,且距槽口邊緣不宜小于08m。2.3地基處理(1)管道基礎下層采用粒徑5-40mm碎石墊層150mm厚,密實度達到90% 。(20管道基礎5、上層采用50mm厚中粗砂墊層。(3)復檢高程,使得管道設計坡度。2.4鋪設管節(1)管道槽底平基要符合設計要求,同時對管材也要進行檢查尤其是管口尺寸。(2)下管應以施工安全、操作方便為原則,保證安全和施工質量。不得與槽壁支撐及槽下的管道相互碰撞,溝內運管不得擾動天然地基。(3)穩管必須保證管道的設計高程和平面中線位置的準確性,二者必須符合設計要求,穩管時,應從井位或一端逐節依次進行,穩管必須支實,安裝直順。(4)安管前應將管道內部清掃干凈,對管道中心線的控制可采用中線法或交底單位接收單位交 底 人接 收 人施工技術交底記錄工程名稱分部工程排水工程分項工程名稱雨污水管道交底內容:邊線法,邊線的高6、度應與管子中心高度一致,其位置以距管外皮10mm為宜。2.5管道接口(1)接口工序是保證工程質量的關鍵,特別是閉水試驗,接口施工人員必須是熟練工人且必須按照規程認真操作,對每個接口應編號、記錄質量情況,以便檢查。雨天不能進行接口施工。(2)接口材料選用雙橡膠圈接口。(3)管道連接前,應確認橡膠密封件安放位置及配套完好,二根管材端面中心軸對齊.(4) 接口時,先將管材承插口配合面清理干凈,然后涂上潤滑劑。(5) 采用管道卡環和手板前蘆將管道接口安裝就位.(6) 復接管道高程和中心線.2.6檢查井、雨水口砌筑(1)砌井施工時,必須按照設計圖紙和標準圖要求精心砌筑,并應根據現場的具體情況制定安全技術7、措施方案。交底單位接收單位交 底 人接 收 人施工技術交底記錄工程名稱分部工程排水工程分項工程名稱雨污水管道交底內容:(2)砌井時,須按照設計要求和施工技術規范砌筑,不得砌干磚,不得有豎向通縫,操作時不準站在井墻上砌筑、勾縫、檢查井筒粉刷和清理墻面等工作。(3)水泥砂漿配料要準確,磚與磚之間砂漿要飽滿,不得有漏漿現象。(4)爬梯應安砌牢固,垂直和水平間距應符合設計要求,應滿足養護工的使用方便與安全。(5)水泥砌漿抹面,砂漿與磚應粘結緊密牢固,不得有空洞及裂紋現象。(6)圓形檢查井外側、三角地帶,須先鋪砂漿后砌半頭磚,然后再用砂漿將空隙填滿。2.7閉水試驗:(1)雨水管道回填土前要用閉水法進行嚴8、密性試驗,雨水管道閉水試驗的范圍為雨水管道長度的1/3,具體部位由現場監理工程師決定。(2)應把試驗的下游管口和上游管口封堵堅固,不得滲水。(3)試驗水頭應以試驗段上游管內頂2米計。(4)閉水試驗合格條件:管道的外觀不得有漏水現象。交底單位接收單位交 底 人接 收 人施工技術交底記錄工程名稱分部工程排水工程分項工程名稱雨污水管道交底內容:實測的滲水量不大于允許滲水量。2.9基槽分層回填(1)雨水管道施工完畢,閉水試驗合格后,溝槽應及時回填,溝槽內磚、石等雜物應都清除干凈。(2)回填土的含水量,必須控制在實驗室下達的最佳含水量附近,回填土采用中粗砂。(3)回填土應分層夯實,每層虛鋪厚度不大于25cm,回填前應做好每層壓實度的標記,不得漏層回填。(4)管道兩側和管頂以上50cm范圍內的回填應由溝槽兩側對稱運入槽內,不得集中推入管道兩側,壓實面的高差不應超過250mm。(5)分段回填時,相鄰段的接茬呈階梯形,且不得漏夯,特別是檢查井周圍。(6)管道胸腔部位壓實不小于95%,管頂以上25cm范圍內回填土的壓實不小于87%(要求用木夯),管頂25cm以上至地面壓實不小于90%,其它部位回填土壓實度不小于90%,壓實度不合格者,需采取措施處理。每層回填后需報監理驗收并抽檢壓實度,合格后方可進行下層回填。交底單位接收單位交 底 人接 收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