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公塔樓商業裙房地下室預應力施工監理實施細則.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89593
2024-09-06
9頁
43.36KB
1、辦公塔樓、商業裙房地下室預應力施工監理實施細則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一、工程概況:1、工程名稱: xx區第xx街坊(北塊)項目2、工程地點:東至xx南路,西至xx路,南臨xx路,北靠xx路3、工程建設周期:38個月4、工程規模:基地面積為24786m2,總建筑面積為161821.1 m2,地上建筑面積99394.9 m2,地下建筑面積約62426.2 m2。北側辦公樓塔樓最高高度為89.75米,南側辦公樓塔樓的最高高度為138.24米。地上北側辦公塔樓為16層;南樓辦公塔樓為28層;商業裙房為2層;地下室2、共3層,地下一層為商業和機房,地下二層、三層為停車庫和配套設施。5、范圍:本工程的地下室頂板預應力梁采用有粘結預應力技術,坡道采用無粘結預應力技術,預應力梁抗震等級為二級。6、建設單位: 7、監理單位:xx8、設計單位: xx9、總承包單位: 二、監理工作依據:1、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 GB50300-20012、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 GB50204-20023、預應力混凝土用鋼絞線 GB/T52244、建設工程監理規范 GB50319-70005、預應力筋用錨具、夾具和連接器 GB/T143706、預應力砼用螺旋管 JG/T30137、本工程經上級批準的可行性文件,設計圖紙3、和其他有關規定8、本公司工程施工監理實施細則。三、監理工作流程:1、事前控制內容:(1)對施工單位進行資質審查,施工單位必須具備相應工程施工的企業法人營業執照、資質等級證書等有效文件,并進行必要的考察了解。(2)檢查、督促施工單位,管理制度和質量保證體系的建立、健全。(3)向施工單位介紹業主認可的“監理規劃”中有關監理對施工單位工程技術資料、工程材料設備、隱蔽工程驗收、工序階段質量檢評等的認定流程以利理解、支持與配合。(4)督促施工單位抓緊讀圖和掌握有關工程文件。組織或參與圖紙會審,整理出與會者認可的會審記錄作為設計文件之一。(5)審查經施工單位上級部門審批過的專項施工方案,并針對場布、技術措4、施、機械材料供應、勞動力組織、環保安全等,從技術可能、進度保證、經濟合理方面提出書面意見。(6)督促施工單位班組交底,并把監理要求也交底清楚。(7)檢查施工單位的預應力張拉機具設備及儀表的準備與校驗情況。(8)督促施工單位及時提交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出廠合格證(質量說明書)、準用證、進口商檢報告及進場批量驗收、抽檢等資料,并審查認定。(9)督促施工單位提供特殊工種的上崗證,并審查認定。(10)監理應全面掌握“工程”的施工工藝流程;明確監理要復核、驗收、質量檢評的工序;對有關檢測項目,施工與監理進行檢測的頻率。(11)督促、監控施工單位做好已認可的專項施工方案所明確的施工準備階段要做的工作。25、施工過程控制內容:(1)預應力張拉監理工作流程施工單位提出張拉書面申請監理審查施工單位開始張拉監理旁站張拉全過程旁站封錨和固定砼強度報告千斤頂(油壓表)校驗情況張拉方案是否審批現場準備是否就緒張拉力張拉伸長值預應力筋斷裂或滑脫情況預應力筋與錨夾具垂直度錨夾具回縮量多余預應力筋的切割(2)施工過程監理控制要點:預應力工程施工應由專業預應力施工資質的單位負責。預應力筋應采用砂輪鋸或切斷機切斷,不得采用電弧切割;當綱絲束兩端采用鐓頭錨具時,同一束多根綱絲長度的極差不應大于綱絲長度的1/5000,且不應大于5mm。當成組張拉長度不大于10m的綱絲時,同組綱絲長度的極差不得大于2mm。灌漿孔的間距,對6、預埋金屬螺旋管不宜大于30m;對抽芯層型孔道不宜大于12m。預應力筋束形控制點的豎向位置偏差應符合下表規定,偏差合格率應在90%以上,且不得有超過表中數值1.5倍的尺寸偏差。束形控制點的豎向位置允許偏差構件高(厚)度h300300h1500h1500允許偏差mm51015預應力筋張拉錨固后實際建立的預應力值與工程設計規定值的相對允許偏差為5%,實際伸長值與設計計算伸長值的相對允許偏差為6%。張拉過程中應避免預應力筋斷裂或滑脫,當發生斷裂或滑脫時,斷裂或滑脫的數量嚴禁超過同一截面預應力筋總根數的3%,且每束綱絲不得超過一根。錨固階段張拉端預應力筋的內縮量應符合設計要求,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應符合7、下表規定:錨具類型內縮量限值(mm)支撐式錨具(鐓頭錨具等)螺帽縫隙1每塊后加墊塊的縫隙1錐塞式錨具5夾片式錨具有頂壓5無頂壓6-8凸出式錨固端錨具的保護層厚度不應小于50mm。外露預應力筋的保護層厚度處于正常環境時,不應小于20mm;處于易受腐蝕環境時,不應小于50mm。預應力筋外露長度不宜小于預應力筋直徑的1.5倍,且不宜小于30mm。灌漿用水泥漿的水灰比不應大于0.45;攪拌后3h泌水率不宜大于2%,且不應大于3%,泌水應能在24小時內全部重新被水泥漿吸收。水泥漿的抗壓強度不應小于30N/mm2.3、工程驗收階段控制內容:(1)原材料和機具設備控制預應力筋張拉機具設備及儀表,應定期維護和8、校驗,張拉設備應配套標定,并配套使用,標定時千斤頂活塞的運行方向應與實際張拉工作狀態一致。張拉設備的標定期限不應超過半年。當在使用過程中出現異常現象或在千斤頂檢修后,應重新標定。預應力筋進場時應按預應力砼用鋼絞線GB/T5224等的規定抽取試件作為力學性能試驗。預應力筋使用前應進行外觀質量檢查,并符合規范條規定。預應力筋用錨具、夾具和連接器應按設計要求使用,其性能應符合預應力筋用錨具、夾具和連接器GB/T14370等規定,并按進場批次由供貨方提供有效的試驗報告。使用前應進行外觀質量檢查合格,表面無污物、銹蝕、機械損傷和裂紋。孔道灌漿用水泥應采用普通硅酸鹽水泥,其質量和外加劑質量應符合規范規定,9、并在進場使用前按批次進場復試合格。預應力砼用金屬螺旋管進場應進行復驗,尺寸和性能應符合預應力砼用金屬螺旋管JG/T3013的規定,使用前應進行外觀檢查。(2)制作與安裝控制預應力筋安裝時,其品種、級別、規格、數量必須符合設計要求。施工過程中應避免電火花損傷預應力筋,受損傷的預應力筋予以更換。預應力筋下料應符合規范規定。后張法有粘結預應力筋預留孔道的規格、數量、位置和形狀除應符合設計要求外,尚應符合下列規定:a預留孔道定位后應牢固,澆砼時不應出現移位和變形;b孔道應平順,端部的預埋錨墊板應垂直于孔道中心線;c成孔用管道應密封良好,接頭應嚴密且不得漏漿;d在曲線孔道的曲線波峰部位應設置排氣兼泌水管10、,必要時可在最低點設置排水孔;e灌漿孔及泌水管的孔徑應能保證漿液暢通;監理應重點控制預應力筋束形控制點的位置,其豎向位置偏差應符合規范規定。無粘結預應力筋鋪設應符合下列要求:a定位應牢固,澆砼時不應出現移位和變形;b端部的預埋錨墊板應垂直于預應力筋;c內埋式固定端墊板不應重疊;d成束布置時應能保證砼密實并能裹住預應力筋;e護套應完整,局部破損處應采用防水膠帶纏繞緊密。在砼澆筑前,應對預應力工程進行隱蔽驗收,內容包括:a預應力筋的品種、規格、數量、位置等;b預應力筋錨具和連接器的品種、規格、數量、位置等;c預留孔道的規格、數量、位置、形狀及灌漿孔、排氣兼泌水管等;d錨固區局部加強構造等。(3)、11、預應力張拉控制:預應力張拉前,應由施工單位提出張拉申請單,監理應審查張拉各項準備工作和砼強度報告,砼強度應符合設計要求,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不應低于設計強度的75%。預應力筋的張拉力、張拉順序及張拉工藝應符合設計及施工技術方案要求,并應符合下列規定:a張拉工藝應能保證同一束中各根預應力筋應力均勻一致;b后張法施工中,當預應力筋是逐根或逐束張拉時,應保證各階段不出現對結構不利的應力狀態;同時宜考慮后批張拉預應力所產生的結構構件的彈性壓縮對先批預應力筋的影響,確定張拉力;c當采用預應力控制方法張拉時,應校核預應力的伸長值。實際伸長值與設計計算理論伸長值的相對允許偏差為6%;d預應力筋張拉錨固后應建12、立的預應力值與工程設計規定檢驗值的相對允許偏差為5%;e張拉過程中避免預應力筋斷裂滑脫,當發生斷裂或滑脫時,必須符合規范規定;f校核錨固階段張拉端預應力筋的內縮量,應符合設計和規范要求。(4)灌漿及封錨控制:灌漿前應對預埋孔道進行檢查和疏通,重點把好排水孔和泌水孔的疏通關。后張法有粘結預應力筋張拉后應盡早進行孔道灌漿,孔道內水泥漿應飽滿、密實。灌漿用水泥漿的配合比和泌水率應符合設計和規范規定,并按要求每個工作班留置一組6個邊長為70.7mm的立方體試件,進行28d強度檢驗。當該試件中最大或最小值與均值相差超過20%時,應取中間4個試件強度的平均值作為強度值。錨具的封閉保護應符合設計要求,當設計13、無具體要求時,應采取防止錨具腐蝕和遭受機械損失的有效措施,并保證外露預應力筋和凸出式錨固端錨具的保護層厚度符合設計和規范要求。后張法預應力筋錨固后外露長度和切割方法應符合規范規定,宜采用機械切割。四、監理旁站內容、方法和要求總監應安排監理人員對張拉過程中的施工質量實施全過程現場跟蹤監督,監理人員應按照設計圖紙和規范要求進行監督檢查,并填寫監理旁站記錄,發現異常問題及時向相關單位進行匯報。1、施工準備階段(1)審查張拉方案;(2)查驗張拉機具校驗材料是否有效,是否配套。2、張拉階段(1)張拉是否按張拉工藝分級張拉;(2)張拉力是否達到設計要求;(3)張拉實際伸長值與理論計算誤差是否在6%以內;(4)張拉油壓表是否出現失靈、不穩定等現象;(5)張拉過程是否出現預應力筋斷裂或滑脫現象;(6)預應力筋與錨墊板是否垂直;(7)復測錨固后錨具的回縮量是否符合設計和規范規定;3、灌漿和封錨階段(1)檢查預埋孔道及排水孔、泌水孔的暢通情況;(2)旁站水泥灌漿全過程,抽測漿液的泌水率和流動性,并按要求留置試塊。(3)檢查錨具封閉保護措施是否到位。(4)檢查外露多余的預應力筋切割是否用機械方式切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