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隧道開挖與石方運輸錨噴支護施工安全技術交底.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89632
2024-09-06
5頁
35.50KB
1、高速公路隧道開挖與石方運輸、錨噴支護施工安全技術交底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交 底: 復 核: 批 準: 接 收: 二XX年X月 隧道施工安全技術交底工程名稱高速公路交底單位交底內容隧道施工交底日期年 月 日安全技術交底內容:1、開挖方法本隧道暗洞開挖,全部按“新奧法”組織施工,開挖采用光面爆破技術,對不同圍巖地段按“施工方法適用條件判定表”進行不同施工方法的選用,并根據圍巖揭示情況進行調整。根據設計要求,進出口明挖段采用明挖法開挖;、級圍巖采用全斷面法開挖;級圍巖采用臺階法開挖;級圍巖采用短臺階法開挖。指明有不良地質情況時,應對指定范圍進行超前探測2、,并遵守弱爆破、短開挖、強支護、早襯砌、先護頂等小循環的施工原則。2、開挖與石方運輸安全技術措施(1)根據工程地質資料制定施工技術措施和安全技術措施,并向作業人員進行交底。作業現場應有專職安全人員進行監護作業。(2)不良地質地段的支護要嚴格按施工方案進行,待支護穩定并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下一工序的施工。(3)不良地質地段宜采用必要的超前探測手段,摸清掌子面前的圍巖狀況,以便制訂應對安全技術措施。當開挖后,圍巖自穩時間不能滿足支護要求時,應先采取超前支護等措施預加固圍巖,然后再實施開挖。(4)當出現圍巖不穩定、涌水及發生塌方情況時,所有作業人員應立即撤至安全地帶。(5)施工時采取淺鉆孔、弱爆破、多3、循環,盡量減少對圍巖的擾動。采取分部開挖,及時支護。每一循環進尺宜控制在0.5m1.5m左右。(6) 在完成一個開挖作業循環時,應全面清除危石,及時支護,防止落石。(7)在不良地質地段施工,應做好工程地質、地下水類型和涌水量的預報工作,并設置排水溝、積水坑和充足的抽排水設備。(8)洞內嚴禁使用汽油機為動力的石方挖運設備。機械挖運設備,應有廢氣凈化措施。(9)機械設備操作人員須經培訓考試持證上崗,操作人員在工作中不得擅離崗位,不得操作與操作證不符的機械,不得將機械設備交給無本工種操作證的人員操作。(10)操作人員應按照本機說明書規定,嚴格執行工作前的檢查制度及工作后的檢查保養制度、工作中嚴格按照4、操作規程運行設備。(12)機械運轉中其他人員不得登車,必須上下時應通知司機停車。(13)挖運前須清理工作面的危石,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方可進行挖運。(14)挖運現場應有足夠的照明。(15)掌子面挖掘時,應采用先上后下、先左后右挖掘,以保持掌子面的穩定。(16)出渣道路應保持平整通暢,并設置排水溝。(17)出渣地點應有明顯標志,并設專人指揮。(18)采用裝載機挖裝時,裝載機應低速鏟切,不得大油門高速猛沖。(19)要根據掌子面的情況,采用不同的鏟掘方法,嚴禁鏟斗載荷不均或單邊受力,鏟掘時鏟斗切入不宜過深。(20)裝車時嚴禁裝偏,卸渣應緩慢。(21)挖掘機械工作范圍內嚴禁人員停留,后退時應連續鳴號。(5、22)人工裝運時,作業人員須按規定穿戴好勞動保護用品。嚴禁把手伸入車內、或放在斗車幫上。重量超過50kg的石塊不得用人力裝斗。(23) 在軟弱、松散破碎帶施工,應待支護穩定后方可進行下一段施工作業。3、支護安全技術措施本隧道開挖中所采用的支護主要有:超前支護、初期支護和臨時支護。(詳見小逕凹隧道施工方案)(1)施工支護前,應根據地質條件、結構斷面尺寸、開挖工藝、圍巖暴露時間等因素進行支護設計,制定詳細的施工作業指導書,并向施工作業人員進行交底。(2) 施工人員作業前,應認真檢查施工區的圍巖穩定情況,需要時應進行安全處理。(3)作業人員應根據施工作業指導書的要求,及時進行支護。(4) 開挖期間和6、每茬炮后,都應對支護設施進行檢查維護。(5) 對不良地質地段的臨時支護,應結合永久支護進行,即在不拆除或部分拆除臨時支護的條件下,進行永久性支護。(6) 施工人員作業時,應按規定正確佩戴個人勞動保護用品。(7) 錨噴支護(a)施工前,應通過現場試驗或類比法,確定合理的錨噴支護參數。(b)錨噴作業的機械設備,應布置在圍巖穩定或已經支護的安全地段。(c)噴射機、注漿器等設備,應在使用前進行安全檢查,并在洞外進行密封性能和耐壓試驗,滿足安全要求后方可使用。(d)噴射作業面,應采取綜合防塵措施降低粉塵濃度,采用濕噴混凝土。有條件時,可設置防塵水幕。(e)巖石滲水較強的地段,噴射混凝土之前應排出滲水。噴7、后鉆排水孔,防止噴層脫落傷人。(f)凡錨桿孔的直徑大于設計規定的數值時,不得安裝錨桿。(g)錨噴工作結束后,應指定專人檢查錨噴質量,若噴層有脫落、變形、厚度不夠等情況,應及時查明情況及時處理。(h)砂漿錨桿灌注漿液時,應遵守下列規定:1、作業前應檢查注漿罐、輸料管、注漿管是否完好。2、注漿罐有效容積應不小于0.02m3,其耐壓力不應小于0.8Mpa(8kg/cm2),使用前應進行耐壓試驗。3、作業開始(或中途停止時間超過30min)時,應用水或0.50.6水灰比的純水泥漿潤滑注漿罐及管路。4、注漿工作風壓應逐漸升高。5、輸料管應連接緊密,不得有回折。6注漿罐與注漿管的操作人員應相互配合,連續進8、行注漿作業,罐內儲料應保持在罐體容積的三分之一左右。(i)噴射機、注漿器、水箱、油泵等設備,應安裝壓力表和安全閥,使用過程中如發現破損或失靈時,應立即更換。(j)施工期間應經常檢查輸料管、出料彎頭、注漿管以及各種管路的連接部位,如發現磨薄、擊穿或連接不牢等現象,應立即處理。(k)帶式上料機及其他設備外露的轉動和傳動部分,應設置保護罩。(l)施工過程中處理機械故障時,應停機、斷電、停風。在開機送風、送電之前應預先通知有關的作業人員。(m)噴頭和注漿管前方站人;噴射作業的堵管處理,應盡量采用敲擊法疏通,若采用高壓風疏通時,風壓不得大于0.4Mpa(4kg/cm2),并將輸料管放直,握緊噴頭,噴頭不9、得正對有人的方向。(n)當噴頭(或注漿管)操作手與噴射機(或注漿器)操作人員不能直接聯系時,應有可靠的聯系手段。(o)預應力錨索和錨桿的張拉設備應安裝牢固,操作方法應符合有關規程的規定。正對錨桿或錨索孔的方向不得站人。(p)超過3米高度作業臺架安裝,應牢固可靠,并設置欄桿;作業人員應系安全帶。構架支護(8)構架支撐包括鋼支撐、鋼筋混凝土支撐及混合支撐,其架設應遵守下列規定:(a)應嚴格檢查支撐材料質量。(b)支撐立柱應放在平整巖石面上,應挖柱窩。(c)支撐和圍巖之間,應用木板、楔塊或小型混凝土預制塊塞緊。(d)危險地段,支撐應跟進開挖作業面;必要時,可采取超前固結的施工方法。(e)預計難以拆除10、的支撐應采用鋼支撐。(f)支撐拆除時應有可靠的安全措施。(g)支撐應經常檢查,發現桿件破裂、傾斜、扭曲、變形及其它異常征兆時,應仔細分析原因,采取可靠措施進行處理。4、防排水本隧道防排水遵循“防、排、堵、截結合,因地制宜,綜合治理”的原則,爭取隧道建成后達到洞內基本干燥的要求,保證結構和設備的正常使用和行車安全。5、襯砌施工根據工程特點及工期安排,本隧道采用10m長襯砌臺車,全隧道采用復合式襯砌,洞身拱墻及邊墻采用C25防水砼;仰拱采用C25砼;仰拱填充回填采用C15片石砼;水溝溝身和電纜槽采用C25鋼筋砼土。襯砌施工工藝要求隧道二次襯砌全部采用整體式液壓襯砌臺車施工,砼采用自動計量的拌和站集中供應,攪拌運輸車運送,砼輸送泵泵送入模。襯砌施工中注意及時埋設回填注漿的預埋&42注漿管。交底人審核人接受人